当前位置 首页 君向长安我向天涯 第五十四章:山雨欲来

《君向长安我向天涯》第五十四章:山雨欲来

作者:以北yibei 字数:2594 书籍:君向长安我向天涯

  淳于延还未出南阳,就已经传来刘颂兵败被俘的消息,这场造反的假戏未伤一兵一卒便戛然而止,让淳于延措手不及。

  “将军,咱们是回南阳与大将军汇合,还是继续前进?”长史李洲问道。

  他蹙眉沉思一会儿,叹了口气道:“战事已平,无需逗留,命令部队向回南阳与大将军汇合。”

  如今事态明朗,若是再在此地停留,部队势必要被赶来的欧阳节同化,唯有回南阳与淳于嘉商议会后再做定夺。

  命令一出,便立刻传了下去,众将士喜悦的欢呼声在山谷中回荡,久久没有散去。年关将至,没有消息什么比战事结束班师回朝还要振奋人心。

  而淳于嘉接到消息的时候亦是眉头紧锁,想了想才明白这是赵欢的苦肉计,这样一来既避免了与自己正面交锋,又迅速结束了战事。不得不说,小皇帝的心机颇深啊。

  他转眼对长史贺岚道:“把张勉带进来。”

  不一会儿,张勉便被带了进来,虽说被扣在军中不能回京,但淳于嘉到底没有为难他,整个人的精气神都还不错,进了营帐先是躬身行礼,方才询问有何事吩咐。

  淳于嘉正在低头写信,看了他一眼便让其坐下,“军粮一事何大人可查清楚了?”

  张勉起身语气平静道:“粮草确有掺假,但此事为何氏家臣所为,与何宽并无干系。”

  “依大人所见,此事应当如何判决?”淳于嘉问。

  “陛下已在朝中将首犯处置,其余同党也应带回京中,再一一审判。”

  闻言,他点了点头,将信装好放进信封中,抬眼看着他道:“这是我写给皇后的家书,还劳请何大人回京时将其交与皇后。”

  张勉上前接过信,看着淳于嘉有些迟疑道:“这信可能不是皇后一人看。”

  “都是些无关要紧的话,不会难为你。”

  张勉将信装入袖中,躬身行礼告退。待人走后,贺岚才皱眉道:“皇后恐怕早已寒心。”

  他看着晃动的门帘,脸上没有什么表情,语气沉沉道:“我淳于氏的女儿,懂得顾全大局。”

  闻言,贺岚不再做声了。淳于氏的女儿,懂得顾全大局,不懂的,便不是淳于氏的女儿。

  而淳于念收到那封嘘寒问暖的家书时,只觉得无比的讽刺,之前扬言兵符为假的时候都不顾她死活,现在又来假惺惺的做什么?多余。

  但她也将信反复看了许多遍,确认那寥寥几句话之后没有什么深层的含义后,方才将其折好收着。

  赵欢目不斜视地坐在一旁,将那微凉的茶水喝得认真,淳于念见此只觉得好笑,扬了扬手中的信,笑道:“就不怕他与我密谋什么?”

  他淡定地放下茶杯,“他还不至于蠢到那种地步。”

  淳于念挑眉,语气讥讽道:“自己早就看了八百遍了,还装什么清高?”

  赵欢:“……”

  明明知道,偏要说出来讽刺他两句才舒坦。

  “如今淳于嘉功高盖主,写封家书给你,也算是提醒我得待你好一些。”他冷哼一声,有些不屑道。

  淳于念微微挑眉,不否认这封信确实有这个意思。若是他敢因兵符之事动淳于念分毫,父亲必定借题发挥,兴起一帆风浪。而他,再也没有替死鬼了。

  如今,以淳于嘉的威望,赵欢已经不能奈其何;反之,反贼接二连三地伏诛,赵欢的地位亦是稳如泰山。这二人,短时间内,都没办法置对方于死地。这种剑拔弩张又相对平衡的局面,而淳于念最愿意看到的,接下来她需要做的便只是安心养胎诞下嫡长子,使这种平衡加固。

  “哦,若没有他威胁,你就不准备对我好了?”她看着他,一脸愁苦道。

  赵欢:“……”

  这话是歪到哪里去了?

  “是是是,若没有他,我一定废了你。”他好气又好笑道。

  “你敢!”

  二人正说着,平安匆匆过走进来,先是行礼,再是对赵欢道:“陛下,大将军在离京三十里的地方驻军不前了。”

  大战得胜,张勉与淳于嘉前后脚出发,按理也是近几日到。

  闻言,淳于念微微皱眉,先赵欢之口问道:“那欧阳节呢?”

  “均在城外。”

  这是当面给赵欢下马威。她转眼看着他,他亦是转眼看着她,脸上并没有一丝不悦之情,反而笑道:“大司马凯旋,朕理应去城外相迎。传朕口谕,三日后朕在神德门外犒赏三军。”

  平安得了口谕,忙退了下去。淳于念于心不忍,握住他的手,又是不悦又是心疼道:“你受委屈了。”

  他反握住她的手,笑道:“这是应当的。”

  犒赏三军确实是应当的,这也是他显示天威与天恩的大好机会,就算淳于嘉没有此举,他也会做。但外出三十里犒赏,只怕淳于嘉受不住。

  ……

  三日后,正值腊八节。午时,赵欢登神德门犒赏三军。从神德门城楼望去,只见身着黑甲的将士层层排开,与苍茫的天色接到了一起。寒风烈烈,将旌旗吹得呼呼作响。

  赵欢神色肃然地看着城下的人,只见三人遥遥骑马而来,在城门几丈外下马一同走来。

  “臣淳于嘉,”

  “臣欧阳节,”

  “臣淳于延,”

  “奉陛下旨意,兴兵讨贼,如今贼寇伏诛臣等率军还朝——”

  “善!”赵欢看着城下三人,扬声道,“此战壮哉我雍朝之军威,扬我天子之雄风!”

  “杀!杀!杀!”

  嘶吼声气壮山河,又生生将空气逼冷了几分。

  “当日朕在此饯别诸君,今日在此迎尔等凯旋!尔等皆为我雍朝有功之臣,传朕旨意,全军加一年之俸,另论功行赏!”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赵欢看着城楼下的数万人,最后将目光落到了淳于嘉的身上。他勾了勾嘴角,转身离去。

  当夜,皇帝在宫中大摆庆功宴,款待凯旋众臣。第二日早朝,论功行赏的日子,淳于嘉封信平侯,食万户;淳于延封常宁侯,食千户;欧阳节封长留侯,食千户。其余众人,皆论功行赏。

  而有错的,当然也受了罚。赵苍审事不清用兵不当,被遣回封地,不召不得进京,也不得外出。至于何宽之事,之前就处理得差不多,与他并无干系,并罚了大半家产,革去廷尉右监之职,迁官尚书仆射,典型的明降暗升。

  淳于念听到这些的时候,只是勾唇笑了笑,这是预料之中的事。

  “没有封王,看来,他对淳于氏还是留了余地的。”她笑着往欧阳羽的杯中倒茶。

  异姓王,向来活不长久。

  “峣峣者易折,如今朝中,也只有一位万户侯。”欧阳羽沉声道。

  “只要日后做事平稳一些,也不会什么大问题。”

  闻言,欧阳羽抬起茶杯的手迟疑了一下,放下茶杯对淳于念道:“有一事原本不想惊动娘娘,但话到此处,臣不得不说。”

  “何事?”

  “近日听朝中传来消息,说大司寇患了恶疾,已经多日没去上朝了。”

  闻言,她微微皱眉,“前几日不是还……”话说到此处,她才意识到什么,她就说为何赵欢一连好几日都没有来看她,原来是为了这事。

  “伤势如何?”她皱眉问。

  欧阳羽摇摇头,“皮肉伤,不碍事。”

  “你是如何得知的?”

  “请去的大夫,刚好是臣的师兄,现已举家离京。”

  “这事倒是做得干净,”她皱眉道,抬眼看着他脸上满是疑惑,“可此事过于莽撞,不像他们的行事风格。”

  淳于氏为人处世都极为谨慎小心,若真的想杀谁,是不会留下活口的。

  “所以,臣想提醒娘娘,现今想要淳于氏亡的,可能不是陛下。”

  她抬眼看着他,心中再明白不过了,除了赵欢,那便是聂亘。

  “如今敌人已开始动手,您也不得不防备着,这宫中,也不只有欧阳氏和淳于氏。”

  她长长地叹了口气,闭眼道:“我明白。”

  她本不愿见血,但事到如今,也不得不见。

  ……

  聂亘伤得不重,但也不轻,若不是侍卫舍身相救,估计已经命丧黄泉了。赵欢为此事大为恼火,但淳于氏做事极为干净利落,找不出任何蛛丝马迹。

  “此事查与不查都已经没有意义了,陛下应该清楚的。”聂亘沉声道。

  赵欢看了他一眼,明白他的话外之意,但到底时机不成熟,不能轻举妄动。“虽说朝中有实权的重职多在朕手,但要害仍旧在欧阳氏与淳于氏的手中,万万不可鲁莽行事。”他语气平静道,看不出一点情绪。

  大司寇、大司徒均换上了他自己的人,但是光禄勋、卫尉、京兆尹等要职,还是淳于氏和欧阳氏的人掌管着。

  闻言,聂亘微微皱眉,不明白他还在顾虑什么。但如此犯上的话,他没敢说出来,转而道:“臣有一计,能砍去淳于嘉一臂。”

  “何计?”

  聂亘屏退旁人,方才轻声对赵欢一一道来。

  回宫的路上,迎着凛冽的寒风,而赵欢脸上的表情却不比那风还要冷。腊月十七的月亮却刚升上来不久,血红的颜色,伴随着似恶鬼哭嚎的风声,十分骇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