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桃花坞 第201章 斧柯山石

《桃花坞》第201章 斧柯山石

作者:风在流浪 字数:2729 书籍:桃花坞

  漫长的一夜在匆匆的时间流走,天蒙蒙亮,一阵阵高亢的鼓声响起,嗷哭声一浪高过一浪。

  有经验的人都知道,这是要出殡了。他们不约而同的往杨宅赶,这是要赶去送杨恭石的最后一程了。

  由于杨恭石在老家干了那样的蠢事,他来到岭南后便改变了他在老家的作风。他做事低调,乐善好施,善于经营,在这一带他非常有名望。

  出殡时,一路硝烟弥漫,人们在自家门口烧着火堆,用于驱鬼辟邪。跟过来送葬的人,比昨天晚上来吊唁时还要多好几倍,他们人手一柱香,一路跟着送葬队伍到村口,再将香插在路边,跨过冒着滚滚浓烟的火堆后才回家。

  而杨义作为亲属,自然是要送到下葬处的。等到他们回来时,来帮忙的人便开始入席,他们吃完这顿饭后便逐渐散去。

  下午,杨义和杨景在商量自己的去处,当杨景知道的杨义是去振州上任路过此地时,他震撼莫名。他没想到,离开关中短短两年时间,便发生了那么多事情,更没想到杨义会取得那么大的成就。

  “兄长,小弟请教给个问题。”

  “兄弟有话不妨直说。”

  “不知兄长是否听过下坑这地方?”

  “你问这个呀!其实下坑是外地人的说法,他真正名字是很文雅的,叫做紫云谷。因为在那里发现了砚石,又与北岭众多砚石坑遥相呼应,所以被人称之为下坑。如果贤弟想做砚石生意,这是个不错的行当,但北岭的砚石坑已经被门阀权贵占据了,那里的砚石品相最好,价格也更贵。而紫云谷的砚石则品相稍差,卖不上价钱,所以那地方也没有人愿意买。”

  “那它的具体位置在哪?”

  杨景看着杨义答非所问:“莫非贤弟想做那的砚石生意?”

  “嗯,是想试试。”

  “紫云谷位于斧柯山西北角,羚羊峡的出口处,谷中有条小河穿谷而过。如果开采的话,运输极为方便。”

  杨义突然盯着杨景的眼睛:“如果小弟买下来让兄长经营,兄长能否将它经营好?”

  杨景眼睛突然睁得大大的,一脸不敢置信的看着杨义:“你当真要这么做?那地方的砚石品相确实不好,买下来是要亏本的。”

  “兄长有所不知,虽然小弟不了解砚石的品相,但小弟知道,凡有矿产的地方,就会有好品相和不好品相的。如果小弟买下来了,哪怕只有一成好品相,咱们也能赚得盆满钵满!”

  “贤弟说的也有道理,既然贤弟信得过为兄,愿意交给为兄来管理,为兄肯定将它作为家族产业来发展,绝不会让贤弟失望就是!”

  “行,若是如此的话,明天就麻烦兄长带小弟去考察一下,顺便制定一下计划,到时候咱们前往地主家将其买下。”

  “也好,但你这样耽搁,不会影响你去振州赴任吧?”

  “哈哈哈,兄长有所不知,小弟虽然是振州团练使,但小弟还有另外一个职位。这个职位权柄非常大,只要有海的地方都归小弟来管,所以小弟去不去赴任都无关大雅。”

  这下杨景更是惊得目瞪口呆,他将信将疑的问杨义:“不知贤弟说的是何种职位,权柄如此之大,不会是岭南道的大都督吧?”

  “怎么可能?这是个新官职,叫节度使,是陛下特意为小弟量身制定的官职。让小弟管理海洋的各项事务,包括开通商路,缉拿海盗,保护渔民,开疆拓土等事项。”

  “此话当真?这太好了,既然如此,贤弟身边应该要有更多人帮忙,为兄有三个小子,贤弟给看看有谁可以帮得上忙的,尽管带走!”

  杨义听到杨景这样说也不奇怪,这时候的人想要有出息,基本上都是托关系的。而自己这个叔父就是那些侄子最好的大树,他不拉这些侄子一把谁拉?

  “既然兄长开口了,那就将你家的老大留下帮你的忙,把老二老三叫过来吧!”

  杨景大喜,连忙派人将老二老三叫过来。没一会儿,杨景的三个儿子全部来了,看他们年龄最小的也有二十多岁了,三人长得眉清目秀,都是非常机灵的人,跟他老爹那木讷的性格完全不匹配。

  即使这样,他们见到杨义的第一眼都愣在了当场,按理说他们早就见过杨义的。只是当时他爷爷死了,他们正伤心呢,哪有时间理会杨义的存在?

  杨景上来就对着三个儿子一人一脚,破口大骂:“还愣着干什么?还不快见过叔父!”

  三人嘴角都不约而同地抽了抽,才漫不经心的,有气无力的躬身行礼:“侄儿见过小叔父。”

  这也不能怪他们无礼,原因是他爷爷在世的时候,经常给他们灌输对杨义一家的仇恨。如今他爷爷刚死,尸骨未寒时,他老爹便让自己等兄弟拜见这个仇人,又怎能让他们起得了恭敬之心?

  杨景气的再一次给了他们一人一脚:“没大没小的东西,你家叔父现在是朝廷的大官,要带你们去出人头地。你们居然还这样,再有下次为父打断你们的狗腿!”

  三人听了一愣,立马换了一副模样,恭恭敬敬的异口同声行礼:“侄儿拜见叔父。”

  杨义嘴角抽了抽,但他作为长辈并不想在这些事情上计较:“都免礼了!老大你作为长子,留在家里辅佐你父亲管理好家族生意……”

  老大听了一愣,他不明白杨义说的是啥意思?他家中的生意?就端州城里面那两个小绸缎铺子,他自己就可以打理得过来,还用得着辅佐父亲?

  虽然他不明白,但他也不敢多问。

  “老二老三,你们就跟着叔父,只要叔父有口吃的就不会饿着你们,但现在叔父要去办件大事,你们暂时在家帮忙将家里安顿好。”

  “是,侄儿谨遵叔父教诲。”三人再次异口同声行礼。

  杨景不解:“贤弟,要去办何种大事?刚才你怎么……”

  杨义赶紧伸手打断:“兄长不要问,明天咱们去看石头,然后小弟带上随从去办事,回来再带上老二老三。”

  杨景欲言又止,但强行忍了下来。

  翌日一早,杨义带着薛礼、竹叶青,杨景带着他大儿子去南边的河边坐船,往东北方而去。

  在百余丈的江面上,星星点点飘着许多渔船和货船。这时的船都不大,大的般仅十余丈长,小的只有一两丈,这样的船在江面上晃晃荡荡的飘着,如同飘在江面的树叶一般。

  杨义等人租了一艘不大的帆船顺流而下,船速并不快,也不用梢工摇橹,利用寒冷的北风缓慢的往东北行驶。小半个时辰后,便进入了一道高山峡谷之中,峡谷内阴风阵阵冷寒刺骨。

  而峡谷两岸高山叠嶂,怪石嶙峋,森林茂密,虽然已入冬,但两岸依然有鸟鸣声。山脚与河水接壤处并没有滩涂,而是一片片大石头,河水非常清澈,倒映着山上的树林变成了绿色。

  他们一路看着沿岸的风光,一路吸着新鲜的空气,听着杨景的介绍,杨义才对这地方又有了更深的了解。他不由在心里感叹,这真是个隐居的好地方。

  一个多时辰后,眼前的河面豁然开朗,更远处的地方一望无际,像是在海面一般。杨义都惊呆了,他没想到河面可以这么大,他在后世也没见过那么宽的河面,有的只是在地图上用比例尺来量过河面的大小而已。

  到了这里,帆船缓缓的向右边岸上靠过去,这一片河岸比较平缓。上面是两座延绵不绝的大山,中间有个宽广的山谷,山谷内植被郁郁葱葱,古树林立,一条小河从山谷的中间流出,注入这条大河里。

  上得岸来,杨义等人跟着杨景往紫云谷行进,大小石头散落谷内,荆棘遍布,毒虫满地。却有一条小路在山脚弯弯曲曲延伸,显然是经常有人走的缘故,小路非常娴熟,并没有长草。

  他们一路往里走,行进里许时便看到几个小矿坑,坑外散落着许多巴掌大的石头。杨景从地上捡起一块乌黑的石头对杨义说道:“贤弟请看,这石头便是砚石,这是挖矿人丢弃的。因为这里的砚石并不好,所以他们便丢弃不用。”

  随即杨景又指着那些矿坑说道:“这些矿坑都不深,最深的也不过两三丈,如果往里挖,或许会挖到好的砚石。但如今的工具较差,加上这些人急功近利,并没有人用多大功夫来经营,他们只是草草挖了两三丈,发现没有好的砚石,便往别的地方挖了。”

  看完这一处后,他们继续往里走,绕一圈后从另一边出来。他们看到的矿坑应该有十来个,但没有一个矿坑的石头是可以做砚台的。

  但杨义似乎并不着急,好像在他的意料之中一样。

  也在这时,他们发现了一个老汉牵着一头水牛,牛背上有两箩筐石头,石头都是巴掌大小。

  杨义赶忙走上去问:“老丈请了,您的石头是砚石吗?”

  老汉一脸茫然,好像不知道杨义说啥似的。杨义一愣,赶紧改用粤语又问了一遍。

  老汉这才露出了笑容,用粤语回复杨义:“你痴线嘎,唔系砚石,稳佢做乜?”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