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乡旅拾趣 第七十六章 可爱老兵

《乡旅拾趣》第七十六章 可爱老兵

作者:禾火江水 字数:1036 书籍:乡旅拾趣

  新来的于干事是从爵溪边防派出所调过来的。

  他当时27岁,是和徐干事同一批从公安转为现役的,也有插队支农的经历。

  个子不高,1米7不到,长得白白嫩嫩,象个书生。

  据他自己说当知青时打过铁,所以他时常和长得比他魁梧的邱士良他们比划手劲,别说还真的不是他对手。

  他是象山本地人,已经结婚,老婆在商业部门工作,那时啥都凭票才能买,商业部门很吃香的。

  他父亲是南下干部,在县上某个部门当过领导,是个干部子弟。

  因为领工资、报差旅费,以及购买一些军供物资,时常到我办公室来坐坐。

  对所里的后勤工作,特别是伙食管理方面也比较关心。

  感觉他比较重视协调当地的各种社会关系,可能与他的家庭背景以及在爵溪这种经济发达的地方工作过有关。

  来所里没几天的一个晚上,他就叫上我去了当地钱仓村的书记家里。

  书记姓张,30多岁,在县团委工作过,任过兼职领导,在当地很有威信。

  他的哥哥是涂茨公社的书记,也是我们辖区范围内的领导。

  因为天热,我们就在屋前一起乘了会凉,聊了一会天,顺便就把所里缺点生煤的柴火的事说了一下。

  张书记满口答应,让我们改天到附近的山上去砍点松树的树枝。

  几天后,我们一起在北门外的山上砍来上千斤的松树枝,堆在所后面围墙的墙角,备足了柴火。

  那次上山我不小心扭了一下脚,伤得比较重,右脚碗部位肿得象馒头,是大家轮流把我背回所里。

  曾根友把我处理以后贴了一阵子的伤膏,也没好好去治,很多年以后还有点影响。

  我秉持一颗纯真的心,开流节支,全力搞好后勤保障和服务,营得了大家的理解和支持。

  我的办公室也成了大家闲谈聚会的地点,尤其是发工资拿补助那些日子。

  张国兴前一阵子回家探亲时,家里给介绍了一个对象,需要回信时,总会来我这,大家轮流看信,给他出出主意,最后我来搞定。

  邱士良家里也给他物色了一个对象,是个小学老师。

  他把女老师的照片和信拿给我们看。

  他觉得对方略为成熟了点。

  女老师表达了从小崇拜军人的心结,并引用了但丁的那句名言:“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

  我们觉得邱士良只是一个义务兵,一切都是未知数,人家总是吃国家粮的教师,都赞成他们处下去。

  海宁来的这批老兵,年龄都偏大,基本都比我大4岁。

  农村里23岁的男孩没对象,家里都急的,他们老家同龄人很多都已经结婚了。

  另外,他们这批兵已是第三年,面临走与留的问题,按照当时解放军部队的规定,士兵未经军校培训一律不淮提干。

  而我们属于公安部管,适用什么政策不明确,最大的问题是干部严重缺编。

  人人都有想法。

  同龄兵之间聊这些问题又太敏感,于是都喜欢到我这里来吐嘈。

  我这人也不背后说三道四,显得老成一些。

  有一次去电影院值勤和工作人员猜年龄,那人猜我27岁,差了足足8岁。

  或者是由于穿了警服的原因,或者是这近一年确实操劳了一些。

  太多的事都是在独自的摸索中慢慢弄明白。

  等我第一次参加支队组织的后勤培训已是从事后勤工作大半年以后。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