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大秦:蒙府赘婿富可敌国 第14章 狗都不如

《大秦:蒙府赘婿富可敌国》第14章 狗都不如

作者:小胖小子 字数:1645 书籍:大秦:蒙府赘婿富可敌国

  三娘和萧嵩交谈得十分愉快,记录写了满满一纸,条理非常清晰,字也写得端端正正的。

  她最后还把整理好的文稿拿给萧嵩确认,以免自己不小心曲解了萧嵩的意思。

  萧嵩两眼记录,便两眼自己孙子;两眼记录,再两眼自己孙子。

  弄得萧戡心里毛毛的。

  怎么回事?您老怎么回事?您老一个劲我干嘛?

  事实上萧嵩只是在心里感慨:都是差不多大的小娃娃,怎地别人家小孩这般聪慧,自家孙子却呆头呆脑的?

  好在不管萧戡聪慧与否,作为昌公主长子日后都有爵位可继承,倒是不需要他们这些长辈太操心,平日里只需对他多加约束别让他胡闹过头就好。

  思及此,萧嵩便在孙儿的朋面前给了他点面子,没有和往常那样板起脸训斥他。

  萧嵩确认记录无误,笑着把文稿还给了三娘,又给她介绍了几个可以去请教这方面事宜的人,写了条子让萧戡带三娘去寻人。

  三娘开开心心地朝萧嵩道谢。

  两小孩往外走的时候,还凑一起嘀嘀咕咕。

  三娘小声和萧戡说道:"你不是说你阿翁很凶吗?我不凶啊。"

  萧戡道:"我没骗你!他平时可凶了,刚才一准是想在外人面前装出很慈的模样。我跟你讲,这些大人最会骗人了。"

  萧嵩:“………”

  来还是打得太少了!

  有贺知章、萧嵩他们的一连串介绍,三娘几人分头把能见上的官吏都见了一圈。

  她整理文稿的时候总觉着少了点什么,想了许久突然眼睛亮了起来,对李泌说:"我们去拜访城中医馆,向那些治病救人的医者请教一二。"

  三娘也是想到萧戡那满园子药草想到这一点。

  遇到意外及时救治也是特别重要的!

  李泌跟着三娘忙活了这么多天,只觉收集来的文稿早已脱出"自救"范畴。不过见三娘这么有干劲,李泌没有指出这一点,而是欣然答应带三娘出去。

  郭家祖父自然不放心三娘这么往外跑,前几天造访各大衙署也就罢了,那到底是官衙,没人敢作乱。到了外头可不一样,坊间鱼龙混杂,谁知道会不会碰上坏人?

  郭家祖父把玩得乐不思蜀的郭幼明拎回来,勒令他履行诺言寸步不离地跟着侄女。

  郭幼明接到这一任务也没有不满,只是很有些警惕地了眼跟着出来的几个小萝卜头,李泌他知道,李俨他也认得了,这萧戡又是什么时候跑出来的?

  他只是出去浪了几天而已,他宝贝侄女身边怎地又冒出这么个小子来了!

  萧戡一点都不觉得自己是三娘从天而降的朋,他和三娘已经认识好多天了,可以算是非常要好的好朋了。听闻郭家祖父不放心三娘往外跑,他当即自动请缨要来保护三娘。

  虽然他年纪还小,不算特别能打,但他有公主府的侍卫啊,绝对不会让任何人欺负三娘。

  萧戡骄傲挺胸。

  郭幼明:“………”

  说得好像谁家没侍卫似的,只是他爹不放心把宝贝孙女交托给外人罢了。

  说到底,还得是他这个亲叔父才最可靠。

  三娘可不知晓他们一个两个在较什么劲,对她来说就是许多小伙伴们一起出门,热闹!

  一行人虽不知道哪儿有医馆,不过每到一坊三娘便积极地找人问路,三两下就从本坊居民嘴里知晓医馆往哪儿走。

  东都洛阳的布局和长安城差不多,三娘走起来一点都不虚。

  虽然做买卖的店家大多集中在市里,但各坊还是有满足居民们日常需求的医馆、酒馆、日用杂货等店铺。

  见他们一行人瞧着非富即贵,医馆的学徒们不敢怠慢,笑着领他们去见坐堂的医士。

  三娘正随着学徒往里走,就见一光头和尚从里头走了出来。

  他一身破僧衣,腰间还系着个酒葫芦,起来很不伦不类。

  学徒们见了他却是恭恭敬敬地喊起了"师父"。

  原来在这医馆坐堂的竟是个入世的僧医,他不在佛寺待着,偏待在这闹市医馆之中,据说是图隔壁酒肆的酒最好喝。

  有人逮着他吃酒肉的事说他不守清规戒律,他一时说"往前数多少多少代和尚是能吃酒肉的不吃酒肉才是假和尚",一时又说"我只是秃头不是和尚凭什么我不能吃"。

  反正吧,此人就是这么个说话不太着调的僧医。

  不过三娘问了一路,大伙都说这位名叫张鼎的僧医是本坊最好的医士,治病从不开贵药,且大多时候都能药到病除。

  甭管他性情如何,作为医者能帮患者治好病就成了!

  逢年过节许多人都自发给他送酒肉来着。

  三娘上前向张鼎说明来意。

  张鼎瞧了三娘一眼,又瞧了瞧她身边那群小子们,乐呵呵地笑道:"到我去喝酒的点了,要不我们去隔壁酒肆边喝边聊?"

  像他们这个年纪的小孩儿大多是不会进酒肆的,不过今儿有正事,三娘便点着头应下了。

  一行人转道去了隔壁酒肆。

  负责招待客人的胡姬瞧见几个小娃娃都愣住了:这幺小的孩子能喝酒吗?

  三娘第一次进酒肆,什么都觉得很鲜。等瞧见那眉眼深邃、美艳不可方物的胡姬,更是眼睛都睁圆了,只觉自己从没见过这类型的美人。

  胡姬长居洛阳,也算是见过世面的人,只愣怔片刻便笑着迎三娘一行人入座,询问他们要什么茶饮。虽然她们开的是酒肆,但茶饮也是极有特色的,比如香浓的马奶茶便挺适合小孩子尝鲜。

  至于张鼎,那当然是要喝酒。

  郭幼明也想喝酒来着,不过他想到自己肩负着把侄女囫囵着带回家的重要责任,便也忍痛要了胡姬推荐的特色茶饮。

  等酒上来了,三娘就在边上对张鼎进行各种各样的提问。

  张鼎本来不甚在意,随手翻过三娘带来的那些文稿后却顿住了。

  他定定地盯了手中的文稿半晌,才转头打量起旁边小小的女娃儿来。

  才这么大一点的年纪,居然就能写出这么细致又实用的东西来了吗?

  三娘不明所以,仰头问他:"怎么啦?"

  张鼎道:"没什么,只是想到我一个老朋。他生前也特别喜欢写,我手头还有他的稿来着。"

  三娘听后特别感兴,积极追问:"他写的什么?"

  张鼎道:"写了好几本医,我手头这本叫《食疗本草》,就是告诉乡里哪些食物可以补养身体,说是能让人靠调节日常饮食活到九十九。"他端着胡姬送上的酒饮了一口,朗笑着拆自己泉下老的台,"当然了,这肯定是骗人的,他自己才活到九十三。"

  三娘惊道:"九十三也好厉害了。"

  都说人生七十古来稀,可见活到九十三得多稀罕呐!

  她一下子把自己的来意给忘了,开始追问张鼎能不能把食疗本草借她。

  她虽然还小,可是阿翁他们年纪都很大了,她要是记下这本《食疗本草》便能知晓他们平时能吃什么、不能吃什么,叫他们也能活到九十九!

  张鼎道:"也不是不行,这酒你们请?"

  三娘摸摸自己的小荷包,还在琢磨自己钱够不够,旁边的萧戡已经一口应下:"不就是酒吗?我请!"

  张鼎不在意谁来买单,只要有人请就行了。他瞧向三娘,扬了扬手里那叠文稿问道:"那你是要借,还是要问这个?"

  三娘一脸纠结:"不能两个一起吗?"

  张鼎道:"也不是不行,那你问吧。"

  这次几人是一起行动的,三娘负责发问,李泌负责抄写,效率倒是比平时要高许多。

  她很快从张鼎这儿问到了一些急救手法以及急救方子。

  几轮问答下来收获不可谓不大。

  比如她拥有了可以备在家中的常用药清单,大多都是放上三五年也不会坏、遇到意外便可以找出来应急的。

  专业的事果然就该找专业的人请教!

  几个小娃娃围着个僧医又是提问又是做记录,引得不少酒客好奇地过来围观。

  听说三娘她们几个要合著一本什么样的,众酒客都惊叹不已。

  等得知牵头的正是近日颇为有名的小神童郭三娘,众人更是感慨圣人果然慧眼识人,谁家小孩岁大能写这样的?

  还有人当场表示要是成后自己也想要一本。

  三娘没想到众人的反应会这般热烈,颇有些受宠若惊。她一本正经地保证说道:"等我们整理好以后会想办法多抄一批,让想要的人都能拿到。"

  酒客们纷纷善意地笑道:"没道理让你们贴钱找人抄,我们可以自己雇人抄。

  三娘一口答应下来。

  还没编成就得到这么多人的肯定,三娘干劲更足了。

  临去前,她还不忘跟张鼎回去取《食疗本草》。

  取的路上,三娘还从张鼎嘴里了解了他那位活到九十三岁的老朋。

  他那位老朋叫孟诜,是个非常有洞察力且很观察生活中各项细节的人。

  比如他年轻时去朋家做客,到则天大圣皇帝赐给朋的金子,当场表示这是药金不是真金,不信我烧给你,保证能烧出药金特有的五色烟雾。

  孟说不仅是嘴上说说,他还很有动手精神地当场烧了块赐金。

  然后他就被则天大圣皇帝贬去当台州司马了。

  三娘听得瞠目结舌。

  皇帝赐金都敢烧着玩,胆儿可真不小!

  不过大抵也是因为这位前辈拥有这种无人能比的探究欲,才能几十年如一日地潜心研究医理。

  接下来几日三娘白天仍是到处造访医家,傍晚便回去研读《食疗本草》,争取能在把还回去前将里头提及的食物功效与禁忌通通记下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