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大清疆臣。 第二百零九章 焦循的道路

《大清疆臣。》第二百零九章 焦循的道路

作者:米洛店长 字数:2509 书籍:大清疆臣。

  “听起来,夫人这办法不错啊?”阮元不禁笑道。

  “确实不错啊,只不过嘛……目前还有一个难处。”孔璐华却意外的欲言又止。

  “那是什么啊?”

  “就是夫子你呀?”孔璐华道:“夫子平日持家,三句话离不开一个节俭,平日我们姐妹想吃鱼,都要隔上好几日,若是像你这般样子去请客,哪里有人愿意来啊?所以这次摆宴,夫人要用最好的食材,好好招待一下那些缙绅家眷。这件事上面,夫子不许再说节俭两个字!怎么,夫子现在就开始心疼了?”看着孔璐华一本正经的对阮元“主张权利”,刘文如和谢雪不禁又笑了出来。

  “谁说我心疼了?这次我还真就准备听夫人的了,需要多少银子,夫人只管说,这次夫人要多少,我这边就给多少!”阮元这一次却终于在“省钱”之事上松了口,这也是因为阮元想到,如果孔璐华真能办成这次宴会,后面育婴堂之事,定有事半功倍之效,既然如此,这笔宴会开支就当作育婴堂的筹备资金了。

  “这可是你自己说的,书之姐姐,月庄妹妹,今日都为我做个见证,明日咱们就去准备用钱的事,到时候,你可不要反悔!”孔璐华听着阮元主动出钱,自然得意,既然阮元已经松口,那当然要乘胜追击,巩固胜利成果。

  不过阮元想着既然育婴堂之事已有了孔璐华操办,心思也渐渐转回了修书之上,可这一想,却忽然想起孙星衍当日所言焦循准备参加秋闱之事,一个多月以来他忙于诂经精舍,竟然也没去问焦循一次。这时便也向阮承信问道:“爹爹,听渊如兄说,里堂最近要准备参加今年的秋闱了,这可是确有其事?”

  “是啊,我也看见过里堂复习那些八股策论。看起来啊,里堂是真的想重新考一次举人了。”阮承信想了想,说道:“不过伯元,里堂和你关系一直也不差,这件事为什么还需要我来提醒你呢?是里堂没告诉你吗?而且说来也怪,你说从你做了学政开始,这七年时间除了咱们在京城那一年,里堂整整做了你六年幕僚,我都以为他从此不愿再问科举,一心专治学术了呢。却不知里堂究竟是怎么了,竟又要准备去考试了。伯元,你也想想,前些日子,是不是你哪句话说的不对,竟把里堂刺激到了呢?”

  “爹爹这样说,却是……”阮元听了,也不禁回想起过去一年时间,自己和焦循之间的关系。想着想着,忽然心中一动,依稀有了眉目,便对阮承信道:“若是如此,还是我主动问问里堂吧,只有这样,才能让他打开心结啊。”

  阮承信和阮家三女听着阮元之言,一时却也不清楚阮元的心意。

  这日夜里,阮元也叫了焦循前来抚院的“瀛舟”书斋之内,这处书斋原本就是抚院中为乐于藏书的巡抚准备的书房,却一直没有名字。阮元到任后,以剿灭海盗为己任,便给书房起名为“瀛舟”,以示自己终日如坐舟中,不敢对海防有所懈怠之意。

  “里堂,我……”阮元想着,这件事焦循多半也有自己的想法,是故一时也不敢直言其事,沉思了半天,方才鼓起勇气,主动问道:“今日听爹爹说,你还是想着,要去再考一次秋闱,这件事,可是真的?”

  “伯元,这件事确是我心中所愿。”焦循看阮元问起,也索性承认了这个事实,又道:“怎么,因为我是你坐中幕僚,考试的事我没告诉你,就自己去准备八股文了,你不满意了?”

  “里堂,我绝无此意。你能来我幕中办事,我谢你还来不及呢,怎么可能因为这个,对你说半分伤了咱们和气的话呢?”虽然话是这样说,但对于焦循继续从考的缘由,阮元却还是想着问出一二。想来想去,这件事似乎也不该由自己开口,便道:“只是里堂,你的事我清楚,你本也有多年不去应试了,今年这是怎么了?要不,你也将你心中所想,都告诉我如何?”

  “伯元,这件事,你应该清楚的啊?”焦循面上似也有些抱怨之情,可他沉思半晌,却还是把这份怨念压了下去,随之出现在脸上的,是无尽的感叹:“这一年来,我只觉得,你……你不像做学政时候的伯元了。当然,也或许是我……是我没用,跟不上你的脚步了。抚院之中,刑狱之时,渊如兄久任刑部,自是当仁不让,治吏之事,兰泉先生也曾身为卿贰,又怎是我一介草民所能相比?伯元,有时候,我真是觉得我没用,平日读了那么多书,我也想着有朝一日,可以和你一样,为这片土地上的人做些善事,成君子三不朽之业啊!可我这些日子,却渐渐明白了,渊如兄和兰泉先生,之所以才能在我之上,不只是因为他二人中了进士,也是因他二人做了官,眼界自然就比我宽广了。伯元,我想着,若是我再这样寄居你幕僚之内,只怕我这眼界,也要渐渐窄了。所以,我才……”

  “里堂,你又何必这样想呢?那你可知道,我有些时候,其实也很羡慕你啊?”阮元也不禁安慰焦循道:“我知道,这些日子,你一直潜心《易》学,想着有朝一日,能以算学为本,重注《周易》,自此,便可自立一家之言于天下!这发扬圣贤之道,实乃我等后学当仁不让之事,可我也清楚,我平日公务繁忙,阐释先贤之意,只能偶一为之,这重注一经之愿,只怕我这辈子都不能完成了。所以里堂,若是你真的能在着书立说之上,有所成就,我高兴还来不及呢,又怎么会因为渊如兄和兰泉先生在幕,就轻视于你啊?里堂,按理说你去考秋闱,我不该反对,但眼下诂经精舍已立,讲学修书之事,我还希望你能帮我一起来办呢,要不,你也再重新思考一下,如何?”

  “伯元,这件事我想了好几个月了。”焦循对于自己的道路,似乎也十分坚定,道:“圣人言,三人行必有我师,又言,见贤思齐。我能与兰泉先生和渊如兄共事一年,说实话,我很感谢他们,是他们让我开了眼界,让我知道实践之事,本于先贤之道,却又不是终日读书,便可以自行参悟的。所以我也想着,我的眼界,也是时候该放开一下了。常年久坐书斋,一生所处不过江浙济南之地,我也担心,我这心已经变得窄了。所以伯元,我想重新参加一次秋闱,若是有可能,我也想前往京城一观,我想看看这齐聚天下英才的京城,到底是什么样子!我相信,我若是见闻再多一些,心胸再开阔一些,日后无论为官为学,都会有进益的。所以伯元,我……我知道我对不起你,可我还是想问问你,你能不能,就给我这一次机会呢?”

  “里堂,你这又是说哪里话啊?这件事,从来就不是我给你机会,你去参加秋闱也好,来年若是中了,北上会试也好,都只在乎你一念之间。至于我,若是你有何不解之处,我一定尽力助你便是。”阮元当然清楚,焦循的未来,也只能焦循自己来做决定,所以对于焦循考试之事,他也终于松了口。可想着焦循可能会孤身一人赴京,自己心中也总觉得不安,便又补充道:“还有啊,你去准备考试,也只管放下心,无论你来年如何抉择,这杭州的诂经精舍,永远为你留一个位置!”这一番话说了出来,焦循也自是激动不已,身子轻轻颤动,眼中也竟要落下泪来。

  “伯元,我……”焦循想着感谢阮元,却暗自觉得,无论什么样的感谢之语,都不足以表达自己感激之情,一时不禁语塞,声音也渐渐哽咽起来。

  “里堂,你何必如此呢?你本就是我姐夫,咱们俩从小到大,交情可比其他人深多了。这样,你哪天要走了,我就跟孔顺说一声,让他好好摆一桌筵席!这考场之内,可要比抚院枯燥多了,你不好好吃上一顿,哪里有精神去江宁应考呢?”说着,他也主动上前,拍了拍焦循的肩膀,希望焦循可以放松下来。

  “那……就多谢伯元了。”焦循也对阮元点了点头。

  过不多日,阮元便授意焦循,将幕中事务一一交接了出去,之后焦循便潜心读书,准备应考之事了。这时,杭州、温州等地船厂、冶局也相继来信,为期大半年的造船铸炮之事,终于告一段落,看起来以后清剿外洋海盗,也要比先前轻松多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