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状元郎,你有喜了 第六百七十六章 水源的原因吗

《状元郎,你有喜了》第六百七十六章 水源的原因吗

作者:决黛枫桦 字数:1880 书籍:状元郎,你有喜了

  虽说王掌事对未来的确是更有信心了,但是情绪低落是没有办法掩饰的。

  “王掌事,难道是遇到了什么事情吗?”宋云舒注意到了王掌事的脸色,于是开口问道。

  “无事,只是去这里的百姓鸣不平罢了。”王掌事的笑容有些勉强。

  “那你继续说一说这里百姓的情况如何。”宋云舒说道。

  她也是鼓足了勇气才敢问这句话,她自己已经亲眼所见,这里生活的确是不太好。

  “我已经问过了,这里的百姓每一亩田最多只能收成五六斗的粮食,甚至一亩地只收成两三斗也是常有的事。”王掌事为难地说道。

  这个结果大大出乎了宋云舒的意料。

  在她的印象里,一亩田最少可收成一石稻米,而这里却只有两三斗,居民们自然是不够吃了。

  “而且除去上交给朝廷的那部分,留给居民的只够一个季节的口粮。大多数的居民没有余钱买粮,这些口粮他们要坚持一年。”王掌事说着,自己的心也开始痛起来。

  楚玉宸的眉头皱得紧紧的。

  自从来了这稻城,他才明白是这个皇国,是有多么的不清明。

  他在京城的时候,从来没有听说过稻城百姓的时候居然有这么艰苦。

  那些个历史只会一个劲的夸赞皇帝,根本就没有把实情上报朝廷。

  “还有什么别的情况吗?”宋云舒继续问。

  “每年稻城的百姓都兢兢业业的种植水稻,但是我们在水稻的收成不好,他们就把目光转向了另外的产业。”

  “诸如织布染布的,但是由于缺乏染料,这些产业发展的也不太好。加之原本稻田的产量已经很不好,就更加没有人愿意努力干活了。”

  这是一个死循环,因为没有口粮而发展其他产业,其他产业也发展不成功,那就只能混吃等死了。

  宋云舒当即决定,第二天再和城主一起去田里视察。

  楚玉宸知道事情严重也不拦着她,只不过他有自己的事情要做,不能跟着一起去。

  “外面日头毒辣,你自己多加小心。”楚玉宸叮嘱道。

  这几日虽说是秋天,但日头还是有些因为热,而且下田不方便撑伞,宋云舒被太阳晒得几乎脱了层皮。

  “无妨,能帮助百姓最重要。”宋云舒无意跟楚玉宸寒暄,急急忙忙就走了。

  楚玉宸看着她远去的背影,若有所思。

  今日的太阳较之前几日已经想小了,所以有不少的百姓已经在田里收割稻米。

  百姓能见到重组合,宋云舒出来百姓们都很高兴。

  但是他们走向下一块稻田的时候,因为问题还未解决,情绪一下子又低迷起来。

  百姓们对收割这件事情并不看重,因为这里这里的产量根本不够吃。

  一行人继续往前走,忽然有一个大爷拉住宋云舒的手,说道:“宋大人,我求您可怜可怜我们吧,让我们不要上交那么多的赋税,否则我们一家都要饿死了。”

  “大爷你放心,只是我们前来就是为了帮你们解决问题,不解决问题我们坚决不走。”宋云舒紧紧握着大爷的手承诺道。

  大爷老泪纵横,感激地看着宋云舒。

  “那我替稻城所有的百姓谢谢你!”老大爷说着就要跪下来,宋云舒连忙拉着他。

  “大爷,这些都是我应该做的。”她认为自己实在是受不起这么大的礼。

  “你简直就是活菩萨呀!”大爷的情绪十分激动。

  看到大爷的动作,周围有不少人都围过来,要给宋云舒下跪。

  他们实在是受够了稻城的苦了,每年上交的赋税占了他们每年收成的三分之二。

  如果能留下那些口粮来,说不定每天还能吃两顿饱饭。

  但是宋云舒不是朝廷,不能决定赋税的多少,只能帮助他们加大产量,减少些他们的负担罢了。

  但是她又觉得,今天是一个很好的给居民们信心的机会。

  于是她开口说道:“各位百姓,我明白你们的苦处,正是因为这样朝廷才派我来的,如果你们相信我,我定然会全力以赴帮助你们。”

  “但如果你们不信我,我也会倾尽我所有的力量来帮助你们走向富足。”

  百姓们听了她这句话,大多都用手背抹了抹眼睛。

  这里有多少年没有贵人前来了,那些人只来稻城看了一眼就走,根本没有帮他们解决问题。

  但是却拿他们这里的情况虚报,来作为他们升官的踏脚石,害惨了这里的百姓。

  “百姓们,我们要相信宋大人和楚大人一定会帮助我们的!”城主这时候说话了,他知道自己这时要给百姓们一些信心。

  城主的确是位好城主,虽然他的政绩不好,但是百姓们却依旧很爱戴他。

  既然城主也发话了,他们也没有什么好纠结的了。

  紧接着几个人安抚好激动的以后,走走停停的,又看了几块田。

  但是依旧看不出什么情况,反正是看了不少人生百态。

  “现下在这样走下去也无甚作用,王掌事,你先继续去询问稻城的百姓。城主,你和我一起走。”宋云舒吩咐道。

  她对这里的情况已经基本了解,她觉得这里的产量低,也许是因为某些自然的因素也说不定。

  因为40年前曾经发生过大旱灾,说不定就是那场旱灾改变了这里的自然环境。

  而且现在稻田已经干了,没办法拿出那些泥土来查看。

  她留城主在这里,是要他仔细给自己说明稻田的地理位置,以及每年的降雨的多少。

  “你且说说这稻田的地理位置。”宋云舒问道。

  “我们城内的稻田大约都位于东南角,地势较高。而城街位于东北角,地势较低,周围还有一条河流环绕,流至南边。至于城外,则是顺着这条河流种植稻米。”城主想了想说道。

  “那就是说稻田这边的水源不充足?”宋云舒敏锐地抓到了症结所在。

  “没错,每年到了重道的时节,都要百姓们从南边的河流里挑水过来,否则根本无法种植。”城主点点头说道。

  宋云舒想那问题应该是出现在水源的身上。

  也许是水源不足才导致这里的稻米不长,只要一想到这个可能性,宋云舒就能够联想到更多。

  不过具体的还得她去看过水源的源头以后,才能够确定,不能因为一面之词下定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