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文明重启计划 第三十五章.前夕

《文明重启计划》第三十五章.前夕

作者:吉吉的狗 字数:2125 书籍:文明重启计划

  秦国,咸阳。

  年轻的秦王桌前站着几名大臣,恭敬的低着头。

  秦王读过刚刚从魏国送来的书信,轻轻笑了笑。

  魏国的相国吴魁与秦国有秘密往来这件事情,只有很少人知道,这是先王留下来的一条暗线,就连白朗都不知道。

  其实细细思索就会发现一件很奇怪的事情,魏国与秦国之间的领地接壤颇多,是中部五国中与秦国接壤土地最多的地方。而魏秦之间却久无战事,虽然其中不乏魏国是五国中最强大的国家这一理由,但也应该不至于相安无事才对。许多人将这归功于相国吴魁,认为是他从中周旋,外交上策略应用得当。吴魁能够在朝中步步高升,平步青云,也与这一点有很大关系。但不为人所知的是,吴魁其实一直与秦国有着勾结,这也很好的解释了为何魏秦能够相安无事多年。

  吴魁与秦国是何时搭上的线,至今已经不可考,秦王更是无从知晓,但是先王遗言不会有假,吴魁是值得信任的。埋伏了十年的棋子,今日到了要发挥作用的时候了。

  “吴魁信中约定本王出兵边境,承诺事成后许以一半国土,诸位爱卿怎么看?”

  房内的几名大夫,都是秦王的亲信,皆位列上大夫。

  一名极为年轻的大夫出声道:“出兵一事,可。”

  这名年轻的大夫名叫甘茂,年少成名,有神童之誉,做官不满两年,就被秦王一手提拔到了上大夫的位置,因为胸有韬略兼之年纪与秦王相仿,颇得秦王喜爱信任。

  甘茂话音刚落,就有一名中年大臣出言反对:“吴魁此举,有违礼制,我国出兵相助,有累名声。”

  这名大臣名为郑青松,是前朝老臣了,出仕十余年,比不得甘茂的平步青云,劳苦了半生才走到今天的位置,为人稳重,而且是儒家学说的坚定拥护者,对礼制十分看重。

  秦王饶有兴致的看向二人,动了动下巴道:“你俩继续说,看看谁能说服孤,孤就听谁的。”

  甘茂点了点头,继续说道:“魏国地处中原,土地肥沃。有吴魁做内应,事成之后可尽得四百里平原,人口更是不可胜数。最重要的是,这可以切断魏国与中山国以及卫国之间的联系,有利于往后我国进一步的扩张。”

  郑青松摇了摇头道:“甘大人所说之利虽大,却违背了礼制。吴魁谋逆造反,篡权上位,未经天子允可,得位不正。而我国出兵相助,更是不义之师,有违孟夫子所说仁义二字。得之虽易,统治却难,怕是难堵天下悠悠众口。”

  甘茂笑了笑道:“有三晋前车之鉴,今日吴魁代魏有何不可?”

  郑青松愣了愣,一时语塞。

  甘茂看向秦王接着说道:“依臣所见,可先答允吴魁的请求,至于事成之后,我军既已长驱直入,是得四百里还是尽得八百里,可就由不得吴魁了。”

  秦王看向甘茂,笑道:“甘大人好大的胃口。”

  甘茂笑道:“臣所谋不过一城一国,大王所谋却是整个天下。”

  秦王停下了笑容,眼神有些冷冽的看向甘茂,甘茂却只是低着头笑而不语,许久过后,秦王有些冷冷的道:“这江山是大周的江山,我们都是天子的臣子,我何曾说过我要谋取整个天下了?你可知这是大逆不道!”

  甘茂轻声道:“臣一时失言,还望大王恕罪。”

  秦王摆了摆手道:“算了,饶你一回,下次可切莫再让孤听到这等话语。”

  一旁的郑青松问道:“那出兵一事?”

  秦王愣了一下道:“噢?就劳烦李将军去办吧,朕等会派人将兵符送到李将军的府上。”

  一直未曾说话的李姓将军点了点头,甘茂也是笑了笑,郑青松却是急了:“大王不可呀,我国这样做,天下人会怎么看我们呀?”

  秦王咧开了嘴笑道:“好啦,孤意已诀,郑大夫别劝孤了。”

  郑大夫还想再说些什么,秦王却赶忙摆了摆手,郑大夫满脸无奈,也只能退了下去。

  新历388年四月二十五,秦国陈兵十万于魏国边境,诸侯震动。

  ......

  赵国,邯郸。

  赵王在校武场练箭,身旁站着刚刚从北方边境回来的李牧。

  自从推行胡服骑射之后,赵国全国上下兴起一股尚武之风,赵王更是以身作则,每日都会练习骑射之术。

  赵王弯弓搭箭,对准了一百五十步外的箭垛,而后大喝一声着,右手一松。

  箭应声中垛,正中靶心。

  身旁的李牧轻轻鼓了鼓掌,笑道:“大王好箭法。”

  赵王挥手示意侍从将箭垛再疑远一些,而后转头看向李牧:“孤这箭法竟然能够有幸入李将军的法眼,真是庆幸。”

  李牧笑了笑:“大王能够一百五十步外正中靶心,即便是跟军中弓马娴熟的军士比起来也不遑多让。”

  赵王瞄准两百米外的箭垛,笑着说道:“我听说李将军在长城外抗击匈奴,一千步外一箭射伤匈奴大汗,那才是真正的出神入化。”

  李牧无奈的笑了笑道:“大王许是又听说了什么不实的传言,当时末将与匈奴大汗相隔顶多八百步罢了。”

  赵王眯住了一只眼睛,而后轻声道:“给我中!”

  但是这次的箭却没能命中靶心,甚至没有落到箭垛上,堪堪的擦开了。

  赵王摇了摇头,有些气恼,将弓丢给了一旁的侍卫,而后转过头来看向李牧,哈哈大笑道:“八百步,那也是足以让人称道的神迹了。我还听闻李将军单骑入匈奴大营,将匈奴的大军吓得撤退数百里。”

  李牧笑了笑道:“这倒是真的。”

  赵王满脸笑意的看向这名让他无比满意的年轻将军,说道:“好了好了,我也不折煞你了,刚刚传来的消息,秦国陈兵十万在魏国边境,所图不知为何,你怎么看?”

  李牧思索了一会,摇了摇头道:“末将也没有头绪,秦魏素来交好,这次忽然抽调大军,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

  赵王拍了拍李牧的肩膀,有些得意的说道:“哈哈,行军打仗你比我强,朝堂之事你可就不如我了。想必是魏国国内出了些异变,依我的推测,和吴魁有关。”

  李牧反应了过来,恍然大悟的点了点头。

  赵王接着说道:“依你所看,我们要做一些动作吗?”

  李牧想了想后说道:“可令边境士兵做好战斗准备,动静要大。”

  ......

  魏国,大梁。

  秦国陈兵十万在魏国边境的消息不胫而走,很快传遍了整个大梁城。可是即使在这种情况下,抱病在身的魏王也是没有做出任何举措,吴魁只是命令边境诸关不要主动寻衅。

  新历388年五月初一,这一日的早上,整个大梁城的百姓都好奇地看着城内四处走动的军队,就连城头守备队都出动了。

  这一日魏王依旧不早朝,文武百官却来了大半。武官都披上了甲胄,一反常态。

  这一日大梁城内全部军队出动,跑动的士兵和战马肃清了街道,几乎没有百姓敢出来。

  这一日吴魁走出相国府,看着府外等待已久的军队,正了正自己的衣冠,对着跪拜在府外的文武百官,面无表情的骑上了由城头守备队统领徐正亲自牵来的马。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