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从知否开始做位面商人 第151章 众人的惊艳

《从知否开始做位面商人》第151章 众人的惊艳

作者:三元肘子 字数:1790 书籍:从知否开始做位面商人

  “大娘娘!”一众人进来,就是行礼。

  不管怎么说,大娘娘算是这个朝代,地位最高的人了。即使是官家,也必须要对大娘娘,这个他名义上的母亲行礼。

  孝道,就是这个朝代的治国理念了。

  大娘娘让人都退下,只留下官家等人。

  沉默了半晌,大家也都不敢打扰。

  最后,大娘娘苦笑:“这孩子说的对,我再坚持下去,也不过是徒劳。再怎么说,你们已经在这个位置上,如今也算是稳固了。”

  喂,大娘娘,我是劝了您,可不是这么说的啊。

  您这是要拆我的台,让我没办法立足啊!

  大娘娘就好像没看到沈烟菱的卡姿兰大眼睛,自顾自的说道:“为了赵家的天下,我也没办法做别的了。她说的对,我无论是做什么,都是对于朝廷的损害。与其如此,还不如旁观,看着你们改革。我知道了,接下来,我不会随意的干涉你们,玉玺可以还给你们。你要称皇考,我也不阻拦。只是希望你记得,先皇的恩典。”

  这一下,大娘娘似乎也抛却了什么负担,整个人也轻松了不少。

  众人都是奇怪,怎么了?不是来要玉玺的么?

  怎么就把所有的事情都给解决了?

  顾廷烨对着自己身边的沈烟菱张了张嘴,想要问什么。

  沈烟菱笑笑,没有多说。

  大娘娘又道:“也是这个孩子想法多。云兰,你过来,再和我说说你刚才提到的那些。”

  沈烟菱无奈,只好走出来说道:“本来是打算让我家二郎、我二哥哥和我舅舅分开提出来的。我毕竟是个女人,不好太活跃了。”

  官家摆摆手:“巾帼不让须眉。云兰虽是女子,但见识可不比男人要差。”

  沈皇后也是赞叹:“何止是不差,简直是在世诸葛了。”

  见大娘娘疑惑,沈皇后又将之前说过的那些事情说了一遍。

  又有些懊恼的说道:“也是我顾忌太多。这孩子的一片苦心,居然都被我给耽误了。”

  大娘娘也是赞叹,不过还是说道:“先说正事吧!”

  沈烟菱点头,出来说道:“以我朝的局面,若是再不改革,接下来,北方的耶律家,还有西北的萧家……”

  一篇长篇大论下来,都是沈烟菱根据后世的一些见解,直接说了出来。

  在场的人,都是一片震撼。

  沈烟菱道:“由此可见,改革,已经是迫在眉睫了。但改革,也不是随便来的,改革也必须要放缓脚步。首先,田地的改革,就不能直接开始。说起来,要摊丁入亩,那才是最为正确的农税政策。只是,这个政策最大的敌人,其实就是我们在场的这些人,还有朝堂的诸公。”

  “云兰!”顾廷烨着急的说道。

  官家摆摆手:“今天大家都是畅所欲言,不必担心。云兰还是我的女儿,我难道还会因为我的女儿说几句实话,还能生气?”

  顾廷烨才想起来,沈烟菱还是郡主呢。

  沈烟菱行了一礼,说道:“都是大娘娘和官家以及娘娘大度。要不然,我一个直肠子,向来都不顾忌别的。早就不知道被打到什么地方去了。”

  顿了顿,沈烟菱说道:“我这么说,是事实就是如此。如今的农税,是按照人丁来收的。可农户家庭,人丁多,田地少。而勋爵贵族,人数只占了人口的极少数,却占据了全国绝大部分的田地。再加上,我们还具备免税的一些条款。大户人家,士绅,世家,都隐瞒人口。如此一来,根本就收不到多少税收。我甚至敢说,若是今日这里要改革农税的事情传出去,明日就有大臣会上书,这个政策,怕是连这个皇城都走不出去!”

  众人虽然知道情况复杂,但被沈烟菱这么说出来,还是有些吓人了。

  但仔细想想,也正是如此。

  别人不说,他们还在禹州的时候,他们本身就是收税最难的一部分。

  邹家也隐瞒了大量的人口,税收很那收的。

  屁股决定了想法,以前那都是要保住自己的银子。

  如今,却想着从别人的口袋里,用同样的理由,拿出银子来。

  想来,别人也都是不同意的。

  沈烟菱又道:“所以,我觉得,农税可以暂缓。首先要来的,还是商税!”

  “商税?”官家疑惑的问道:“商税还有什么可以改革的?”

  沈烟菱笑道:“商税的改革,才是大头呢!若是做的好了,船运还有陆路做好了,甚至商税要远远超过农税才是!”

  众人都是不信,沈烟菱就道:“那我给大家讲一个故事吧!”

  又是故事?

  大娘娘也很好奇,这个故事到底是什么?

  今天,她可不就是因为几个故事给说服的么?

  如今看到在这里,和这个朝代最为有权的几人,都是侃侃而谈的沈烟菱,真的觉得很奇妙。

  这个女孩,真的太聪明了。

  一个小官的庶女。居然在这个女子地位远不如男子的时代,走到了这一步。

  实在是惊奇!

  沈烟菱可不知道大娘娘这么想自己,若是知道,肯定会想,我这也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啊。

  沈烟菱道:“我就以嗯,一个叫小明的商人说起吧!”

  小明啊,你终于开始祸害古代人了吧!

  要是那些现代的学生知道,肯定也是感同身受了。

  沈烟菱道:“就比如冬日快到了,九江道有一位叫小明的商人,以当地的桔子为例。从农户的手上,购买了二百斤的桔子。官家,可知道,这是多少财富?”

  官家哪里会知道那些,就看向桓王。

  桓王也是不知,又看向顾廷烨。

  顾廷烨虽然混迹市井,但对这些东西,也不太了解。

  最后,还是看向了沈烟菱。

  沈烟菱道:“九江道当地的桔子,怕是只有一文钱一斤。也就是说,农户用了一年的时间,费时费力的操劳,得了二百斤桔子。他的财富,就是二百斤,对吗?”

  官家点头:“是的。”

  可他还是一头雾水,不知道沈烟菱要说什么。

  沈烟菱又道:“这个叫小明的商人,买下了这二百斤的桔子,花了二百文。然后,他坐船,将桔子运到了东京城,此时东京城的桔子,甚至能卖到十文钱一斤。这二百斤的桔子,就变成了两千文,那么财富,又变成了多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