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攻略大清 第853章 一心二意

《攻略大清》第853章 一心二意

作者:爱你的榴莲 字数:1854 书籍:攻略大清

  一时间京城暗流涌动。

  所有的官员表面上附和皇上,私下里干一些勾当,所有的官员心照不宣。

  而嘉庆皇帝则被蒙在了鼓里,依旧为着国事而忧忧,殊不知,如今的官员们早已经有二心。

  当年科举考试的时候,信誓旦旦,要为整个江山社稷所作出贡献,为黎民百姓谋福利,等成为了官员,却遭受到官场的毒打,所有人都学乖了,只会一句“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而嘉庆皇帝真就成为了孤家寡人。

  乾隆时期还有个粘杆处,可是雍正皇帝留下来的宝贝,当然最开始是帮助雍正皇帝除掉了蝉,让其睡得安眠,后来逐渐发展为特务机关。

  乾隆继承了粘杆处,并命名为血滴子,只是到了乾隆之后,粘杆处也逐渐没落了,从原来能够打听到官员方方面面。

  到后来被官员们收买了,只要给钱,什么都能办事。

  如今,嘉庆皇帝早已经废掉了,毕竟粘杆处早就被和珅渗透成了筛子,而且关联甚大,所以被废止了。

  如今的嘉庆,可是“两耳失聪”,“双眼失明”。

  根本不知道他底下的官员正在转移资产,甚至有些官员偷偷地变卖国资,大发国难财,对于他们来说并不是难事。

  皇宫以外,基本是官员的天下。

  只要不做得太过分,一般都不会有人举报。

  毕竟大家都自身难保了,谁还管你清朝存不存在?

  而此时远在福建的福州,则异常地热闹繁华。

  一条六道的马路,围绕着一个巨大的钢筋水泥土建筑,虽说只有两三层楼高,但占地面积颇广,几乎都赶上了一座小城镇。

  马路被围了个里里外外,到处站满的人,抬头看去,黑压压的一片,外人根本难以挤进去,许多小摊贩,趁此机会在路边摆起了摊,兜售一些零食。

  郑轩在远处刚刚搭建的站台上。

  而身后可是拉起了横幅,就如后世那般的剪彩仪式,不是“庆祝”就是“欢迎”。

  他看着台下的观众,之后开始宣布:“这是咱们福建省最大的商品集散地,也是咱们华夏最大的商品集散地,今日,我在此地正式宣布,福州商品集散中心开业了!”

  台上面的官员不断地鼓着掌。

  除了剪彩放鞭炮,还有传统的形式,比如点香烧纸,祭拜商主,也就是范蠡,基本上所有的商人都会以他作为祖师爷。

  随后福州商品集散中心才正式地开张。

  曾经只是开张了一小部分,作为中转运输,但现在,才是真正的开张,大量的商品都聚集在此地。

  比如福州商行,噶玛兰工坊,还有粤商,其他的晋商,龙游商人,将大量的货物运输到此地,集中贩卖转运销售。

  毕竟如今的福州人口众多,随着工业化的进程加快,每年都会迁入几万人,再过一两年说不定能够突破百万人口大关。

  成为18世纪,第一个迈入百万人口大关的城市

  郑轩此刻看着福州,热血澎湃。

  如今福州变得热闹繁华,人口众多,商业林立,已经超过了江南一带,成为新的经济重心。

  这在前一世几乎不可想象,几乎没有国人能够感受到福建的存在,甚至连省会城市在哪里都不清楚,最多也就蹦出一句,“难道不是厦门吗?”

  只记得当年台湾省还未迎来解放,再加上G军时常对于大陆的偷袭,轰炸,渗透,所以那时的福建只能充当前沿阵地。

  在那时候,上面对于福建的投资非常稀少,就连福建的大量工业,也都不断地迁移内陆地区,以保存工业火种。

  大学更是投入稀少,当时的厦门大学,还被拆分成17所院校,防止在前方遭受到破坏。

  所以那时的福建,根本不可能成为大型的经济省份,甚至还有“40年曾未发展”的说法。

  但福建却印证着爱拼才会赢。

  即便失去了上面的投资,失去了大量的工业,依旧有许多人前仆后继,拿着中央倒数的投入,却上缴税收最多的省份之一。

  郑轩不由得感慨万千。

  随后他又观察着这个亚洲最大的商品集散中心,旁边就是福州火车站,依靠火车的运输能力,能够将大量的商品送往国内各个地方。

  当然还靠近闽江,也能够依靠海运,将大量的货物从水路运出去。

  最重要的是能够带动当地的经济发展,以及解决就业问题,甚至形成虹吸,将周围的人口资金不断地吸引过来。

  郑轩在众人的簇拥下,参观了此地,到了傍晚的时候,才回到了政务厅。

  陈南这时候才想起了什么,然后说道:“对的,最近有一些古怪。”

  “怎么古怪了?”

  “最近有一些走私人口,他们都是带着辫子,原本我们以为他们是奸细,抓起来审问之后,才发现他们想要将北方的财富存到了咱们的银行里。”

  “这么奇怪?问清楚这些人了吗?”

  “有一些是官员仆人,有一些是商人,总的来说,他们想要两边都站一头。”

  郑轩思索了好一会,之后点了点头:“这可是一件好事情,证明这些人也不相信大清能够存活,开始将自己的财产转移到咱们这。”

  “但,这些人也太过于……”

  陈南说到这也不由得郁闷。

  这些官员的下限超乎了想象,他们可是当着大清的官,居然想把财产转移。

  这不就成为了投机派吗?

  郑轩似乎笑了一下:“至少证明,不管是官员还是百姓,对大清不太抱有希望,大清如今已经穷途末路了。”

  陈南想了好一会,确实是这么一个道理,虽然恶心是恶心,但至少反映清朝命不久矣。

  那些官员不过是为了自己前途着想而已。

  不过他还是问道:“如果这些官员要投靠咱们怎么办?”

  如今已经有不少的官员开始提议了,他们想要暗地里投靠中联邦,毕竟不少的官员已经看清了局势。

  郑轩倒是想好了解决办法:“让他们拿机密来换,想要投靠咱们,就看他们的诚意如何,如果想要到中联邦为官,那也行,把几个虚职没有权力的官员丢给他们就可以了。”

  郑轩并没有一棍子打死。

  如果能够让清朝的官员投靠自己,能省去大量的麻烦,何乐而不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