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三国之开局继承楚霸王之勇 第一百二十三章 铁血锐士营的往事

《三国之开局继承楚霸王之勇》第一百二十三章 铁血锐士营的往事

作者:珺侯 字数:2108 书籍:三国之开局继承楚霸王之勇

  细说大秦锐士营。

  中国古代虽然没有特种部队的概念,但是却有很多支战斗力超强的精锐,他们在历史上留下了赫赫威名,其中有支大秦的部队表现尤为突出,至今提起来仍然让人敬畏有加,这就是秦国铁鹰锐士。

  秦国的铁鹰锐士是由秦将司马错创立,人数仅仅1600多人,但是在沙场上却让敌人威风丧胆,在六国战争、抗击匈奴和平叛百越战争中都立下了赫赫战功,往往能以最小的伤亡起到出其不意的效果,成为大秦当之无愧的国之利剑。

  当时秦国新军二十万,铁鹰锐士却堪堪只有一千六百人,而其中一半都来自曾经的杀神白起千人队。而吴起的魏武卒最鼎盛的时候有五万之众,所以从人数上来看铁鹰锐士人数很少,但也能看出是精锐中的精锐,优中选优的强悍部队。

  秦国变法后的新军在收复河西的大战中横空出世,被天下惊呼为“锐士”。司马错便借这个名号创立了铁鹰锐士:下马步战要求比魏武卒更胜一筹,上马骑战以超越赵齐骑士与与匈奴胡骑为准。

  司马错在挑选铁鹰锐士过程中也极其严格,首先就是过体魄关。吴起当年训练魏武卒手执一支长矛、身背二十支长箭与一张铁胎硬弓、同时携带三天军食,总重约五十余斤,连续疾行一百里还能立即投入激战者,方可为武卒。

  司马错则在魏武卒的训练基础上,又增加了全副甲胄,一口阔身短剑,一把精铁匕首与一面牛皮盾牌,总重约在八十余斤左右,只有通过这样高强度的体能训练后,才能进入后面的各种比武。

  步战比武要求在秦国新军的所有步军中名列一流,骑战比武也要在秦军新军的骑兵中名列一流。个人选拔过关后,还要过以各种阵法作战,过各种兵器的比武关。经过这样严格的一关关淘汰下来,凡能成为铁鹰锐士者,便几乎个个都是无敌勇士。

  公元前316年,巴国和蜀国互相攻打,都来向秦国告急求救。同年秋天,司马错率领铁鹰锐士从石牛道出兵攻打蜀国,与蜀国军队在葭萌交战,蜀王兵败逃到武阴,同年十月,秦军灭亡蜀国。

  公元前286年,司马错率铁鹰锐士攻打魏国的河内,秦军打败魏军,魏国献出安邑给秦国以求和,秦国将城内百姓驱赶回魏国。

  公元前280年,司马错率铁鹰锐士从蜀地进攻楚国的黔中郡,秦军击败楚军,夺取楚国黔中郡,迫使楚国割让出汉水以北和上庸之地给秦国。

  在征战过程中,率铁鹰锐士夺营拔寨,所向披靡。秦国版图大幅扩张,财力雄厚,兵强马壮,傲视群雄,为统一全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铁鹰锐士只要一出现,六国军队黯然失色,尤其是在收复河西一战中,让六国威风丧胆,自此秦军威名远播四方。这些锐士原本就战力过人,久经沙场后战场经验更加丰富,个个都是栋梁之才,后来秦国能够顺利统一六国,铁鹰锐士功不可没,成为了战国最为传奇的特种部队。

  大秦锐士的后续。

  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其军事制度是在战国时期秦国商鞅变法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大秦锐士军队,置于皇帝的严格控制之下,负责全国军事行政的官吏为太尉,战时随时任命将军统兵,秦有上将军和前后、左、右诸将军。

  军队可分为京师兵、地方兵和边兵三部分。

  京师兵主要由郎官、卫士和守卫京师的屯兵组成。郎官由郎中令统领,卫士由卫尉统领,负责宫廷内外的警卫。负责守卫京城的屯兵由中尉统领。

  地方兵置于郡、县,一般由郡、县尉(亦称都尉)协助郡守或县令统率,平时维持地方治安,战时听中央调遣。征调地方兵,需以皇帝“虎符”为凭。

  边兵主要负责边郡戍守,由边郡郡守统领,下辖都尉和部都尉。

  统一后的秦锐士军队,仍然分为有轻车(车兵)、材官(步兵)、骑士(骑兵)、楼船(水兵)四个基本兵种。大抵平原诸郡多编练骑土、轻车,山地诸郡多编练材官,沿江、海诸郡多编练楼船。

  秦锐士车兵虽已不是军队的主体,但仍然是战斗编组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兵种。车兵既有单独的编队,也有与步兵相结合的编队,还有与骑兵相结合的编队,并有与步、骑同时相结合的编队。这说明车兵既可以独立使用,又可以同其他兵种配合使用,是车、步、骑联合作战中的重要力量。

  车兵主要用于平原地区的作战,进攻时用以冲陷敌阵,打乱敌军的战斗队形;防御时用战车布为阵垒,阻止或迟滞敌军的冲击;行军时置于前锋和两翼,有利于保障部队的安全。

  战车皆为木制、单辕,驾四马——两掺两服。车上有甲士三人,御手居中,车左居左,车右居右,一律着金属铠甲。御手因以双手驾御车马,目标明显而无还击之力,故防护十分严密,其铠甲的披膊长及手腕,把臂全部罩住,手上有护手甲,颈部有颈甲,腿部缚有胫缴。

  战车上装备两套柄长为三米的矛、钺和两套弓箭,有的还配有盾和带发射架的弩。战斗时远则以弩箭射击,近则以矛钺格斗。车属徒兵一般为八人,其装备与一般步兵相同,其任务是密切与战车协同,既掩护战车的安全,又利于在战车的掩护下扩大战果。

  步兵是秦锐士构成中的主体。步兵灵活性大,能适应各种地形、天候和战斗形式,尤其利于在险阻复杂环境下行动,因而其区分和装备都较其他兵种复杂,使用也较其他兵种广泛。

  其主要区分有重装步兵和轻装步兵两种。重装步兵多数身穿金属铠甲,手持戈、矛、钺、铍等长柄兵器,担负着同敌军重兵集团格斗的任务。轻装步兵一般不穿铠甲,持弓、弩等远射武器,配合重装步兵杀伤格斗距离之外的敌军。

  步兵中百将以上的各级军官,其主要职责是指挥部队作战,安全和自卫甚为重要,所以只穿甲带剑,不持长柄兵器。屯长以下的小吏,既指挥战士作战,又亲自率领战士冲锋格斗,所以既佩剑又持长柄兵器,并和其所率的战士一样,有的穿甲,有的不穿甲。

  不论进攻、防御或攻城、守险、迂回、包围、伏击、奇袭等各种作战形式中,步兵往往承担主要的作战任务,并最终解决战斗,在值勤、警戒、巡逻等各种勤务中,也往往以步兵为主。

  因此,步兵是秦锐士军队中最主要的兵种,在车、步、骑协同作战中,步兵一般居于主导地位。步兵的弱点是快速性不如骑兵,稳固性不如车兵,与车、骑结合才能如虎添翼。所以秦锐士!军队特别强调以步兵为主的车、步、骑协同作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