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长歌落日圆 五十九、伐夏

《长歌落日圆》五十九、伐夏

作者:卜荣云 字数:3034 书籍:长歌落日圆

  一天午后,萧绰刚喝了一碗鹿髓羮,正正欲小睡一下,只见韩德让快步走来。

  见面后,萧绰问:“政事令现在来,有什么事?”

  萧绰知道韩德让一般在这时候要睡午觉,这时候来,一定有什么大事。

  韩德让说:“也不是十分要紧的事,只是臣觉得还是先让太后知道了,早点准备才好。”

  萧绰说:“什么事?说来听听。”

  韩德让说:“刚才臣的三弟派了一个门客来,见了臣,说夏国王李继迁近来频频派人与宋国接触,似乎有附宋之心。”

  萧绰问:“消息可靠?”

  韩德让说:“那门客常常往来于银夏与西京,做一些茶盐生意,消息灵通,谅不会有错。”

  萧绰说:“耶律斜轸曾说李继迁首鼠两端,看来确实不假,这该如何应对?”

  韩德让说:“我二哥现在正好来到伏虎林,太后何不垂询于他。”

  萧绰说:“耶律斜轸来了伏虎林?他怎么到这里来了?”

  韩德让说:“自山西大战之后,二哥身体一直不大好,在家里养病,几天前,二位嫂夫人担心他老闷在家里对身体愈是不好,就劝他出来走走,这就来了伏虎林。”

  萧绰说:“那就传他来见朕。”

  几月没见,耶律斜轸越是苍老了,鬓发苍苍,面色晦暗,没精打采,全无以往神采,唯有一双眼睛依旧炯炯有神,发出睿智的光芒。听了萧绰发问,说:“李继迁不会投靠宋国。”

  萧绰说:“守太保为何如此肯定?”

  耶律斜轸说:“李继迁乃一世之枭雄,当年其族兄李继捧归附宋国,李继迁只带着几十人亡命地斤泽,联络旧部,积蓄力量,后为曹光实所袭,母亲,妻子都被俘虏,自己也差一点被捕,最后,只身逃走,这时可以说李继迁已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宋国多次劝其投降,都被他断然拒绝,现在,兵强马壮,岂会投降?”

  萧绰说:“你说的的确有道理,但他为何派人去宋国,他想干什么?”

  耶律斜轸说:“李继迁虽然现在拥有银夏之地,但国力孱弱,难以与宋国抗衡,所以,来投奔于我,以我来牵制宋国,可是对我也有戒备之心,所以向宋国示好,两头不得罪,从中渔利。”

  萧绰说:“他的算盘打得蛮精的,但他若是真的投靠了宋国,怎么办?”

  耶律斜轸说:“李继迁有没有投靠宋国,一试就知道了。”

  萧绰说:“那该怎么试?”

  耶律斜轸说:“臣想李继迁既然受了太后的敕封,当上了夏国王,又是契丹的驸马,就应该听命于太后,太后可令人对他说,契丹即将南征,请他派人袭击宋国环、庆、延诸州,看他如何行动,他若发兵,我们就不动他,他若不发兵,我们就派一上将征讨他。”

  萧绰说:“这是高见,如此一来就出师有名了。”

  耶律斜轸说:“即使征讨,也最好是吓唬吓唬他,虽然李继迁与宋国有深仇大恨,但逼急了,他会狗急跳墙的。”

  萧绰问:“如何吓唬他?”

  耶律斜轸说:“敲山震虎,可先攻击银夏周围其他部落,剥其表皮,其他部落既破,李继迁必然震恐,太后再遣一信使谕之大义,李继迁定然服帖。”

  萧绰喜道:“好,就这么办,爱卿以为谁可作征讨之将?”

  耶律斜轸说:“韩德威久在西京,熟悉西夏,让他征讨可获成功。”

  李继迁果然没有出兵,他推辞说粮草没有准备就绪。萧绰令人传话说粮草已为他准备好了,就屯在边境离延州不远的地方,夏国兵随时来取。李继迁又推辞说近来连续征战,士卒疲惫,等休整一些时日再出兵宋国。

  于是,萧绰召韩德威来见,令他挂帅征讨西夏,并问:“将军想如何征讨西夏?”

  韩德威说:“一鼓作气,直捣李贼老巢,擒捉李继迁。”

  萧绰说:“将军勇气可嘉,但你对擒捉李继迁有多大的把握?”

  韩德威说:“五六成应该是有的吧。”

  萧绰笑了笑,说:“将军近几年与李继迁打过不少交道,你觉得李继迁好打吗?”

  韩德威说:“李继迁是一只老狐狸,不好打。”

  萧绰说:“看来将军还是知道李继迁的,正好守太保在这里,你可以问问他,商量商量。”

  韩德威喜道:“有守太保在,臣一定能打胜这一仗。”

  韩德威忙找到耶律斜轸,请他帮忙出出主意。

  耶律斜轸说:“我想李继迁有三种战法:一、正面交锋,这种可能极小,李继迁不至于愚蠢到拿鸡蛋碰石头,二、诱敌深入,这是李继迁惯用的战术,多次击败宋军,三坚壁清野,避而不战,这是最高明的战法。我军劳师远征,辎重粮草,难以为继,旷日持久,必败无疑。”

  韩德威说:“太保说的极是,我当如何应对?”

  耶律斜轸说:“将军可派一只军佯攻阻卜,党项,李继迁必会引兵救援,将军亲率一支劲旅,直取灵州,攻下灵州,迅速撤出,不可久战,只要打出我军军威即可。”

  韩德威谢了耶律斜轸,旋即去了。

  果然,如耶律斜轸所料,李继迁率部西走,避开契丹军兵锋,只在小路埋伏小股部队袭扰。韩德威不敢大意,引军攻打阻卜,党项。阻卜、党项抵敌不住,纷纷向李继迁求救。

  在征讨李继迁之前,契丹已派出使者,向李继迁说明,阻卜、党项阻碍西域商路,朝廷欲请他配合征讨。李继迁当时就说阻卜、党项疥癞之疾,何必要朝廷出兵,夏国就可以铲平。现在,韩德威猛攻阻卜、党项,看起来契丹军要对付的是阻卜、党项,而阻卜、党项一直依附着夏国,同气连枝,不得不救。于是,李继迁派出援兵,驰援两部。

  韩德威得知消息,亲率一支精兵,日夜兼程,直扑灵州,两日就到灵州城下,城中守军大惊失色,来不及抵抗就被契丹军攻下。韩德威大掠以还。

  韩德威还未回到西京,李继迁的使者就到了行在,使者长跪不起,叩问:“上国为何无缘无故加兵我帮?”

  萧绰反问:“你说为何?”

  使者说:“我主一向奉大契丹为上国,礼敬有加,不曾有半点无礼之举,实不知因何触怒了上国。”

  萧绰说:“你主既归顺于我,甘愿为我藩篱,听我调遣,为何私通宋国,出卖契丹?”

  使者说:“我主绝无私通宋国之事,请皇太后不要听信谣言,宋国掠走我主母亲、妻子,夺走我国土地,我主与他不共戴天,怎么会与他私通修好?这一定是小人撺掇,挑拨离间,败坏西夏与上国同盟,望皇太后明察。”

  萧绰说:“你说的也有道理,朕想夏国王也不会糊涂到这个地步。”

  使者忙说:“是啊,再说我主还是上国的女婿呢,常言说得好:一个女婿半个儿,我主哪能投向外人?奴才临来上国之时,我主还再三叮嘱,要奴才致谢皇太后、皇上,让他娶了一门好亲。”

  萧绰说:“这是不错的,你回去对夏国王说,好生对待义成公主,虽说公主不是朕亲生的,但是朕亲养的,待之如亲骨肉,朕不想她受到委屈。”

  使者说:“这个请皇太后放心,我主待公主如明珠,宠得很。”

  萧绰说:“这样就好,总不能亲家变成冤家吧。”

  使者忙匍匐向前,说:“由于下邦一时疏忽,惹怒了上国,发兵征讨,我主为求和解,极力避战,不与上国对垒,只为求得上国谅解,恳请上国敞开胸怀不与小邦计较,归还所掠的人民和财物。”

  萧绰说:“说了半天,你是来要人和财物的。”

  使者说:“我主自知不敢得罪上国,只是宋国屡屡派人求和,愿意归还我主妻子,许以册封,都被我主拒绝,是为不肯背叛上国,我主乃诚信君子,绝不做见利忘义之事。”

  萧绰听出了使者的弦外之音,这使者的话可谓绵里藏针,软中带硬。他要告诉萧绰,宋国早就想拉拢西夏了,你看着办,把西夏逼急了,李继迁是会投靠宋国的。

  萧绰说:“朕也知道夏国王忠诚,必不会背叛契丹,只是宋国人传得沸沸扬扬,说你主要与宋国联合攻打我国,朕不得不防,既然是一场误会,朕就归还俘掳的一切。”

  使者大喜而去。

  萧绰随即令人送了一道密旨给韩德威,韩德威展开密旨,大略说:卿此次出兵西夏,大获全胜,朕心甚慰。然而李继迁未必服输,卿可以护送夏民之名,陈兵边境。朕已派人去李继迁那里下达旨意,令他亲自前来领人,如果他依旨前来,,则说明真心求和,卿可放人回去。如果他不肯前来,说明他心有所恃,不肯屈服于我,将军可再攻灵州。

  韩德威得到旨意,即刻出发,来到边境。这时,西夏灵州刺史也来到边境,见了韩德威,说明要领人回去。

  韩德威问:“不是说你主李继迁亲自来领人回去吗?怎么他没来?”

  刺史说:“我主本欲前来,可是近来偶然风寒,只好让小人代替。”

  韩德威说:“这也难怪,人都是吃五谷杂粮的,哪里没有一个头疼脑热的,只是本人接到圣旨,说李继迁要来亲自领人,现在,他来不了,我得请示朝廷如何处置。”

  刺史说:“但上国皇上还在千里之外,一去一来需要十几日的功夫,小人如何等得起?”

  韩德威说:“无妨,我有千里马,两三日就可以回来,请刺史耐心等几天,毕竟这等大事,我做不了主呀,弄不好要杀头的。”

  刺史没有办法,只得等着,韩德威好酒好菜的招待着夏国人,暗地里调兵遣将,星夜直奔灵州,大军到了灵州城下,西夏军还以为是归还的西夏人回来了,毫无防备,及至契丹军冲进城里,才发觉情况不对,拼命抵抗,无奈力量太弱,被全歼在城内。

  李继迁闻讯大惊,连忙派人来问韩德威,为何出尔反尔,再攻灵州?

  韩德威说:“汝主傲慢无礼,藐视吾皇,不遵旨义,暗通宋国,实属不义,然而,吾皇仁慈,恩义布于四海,还汝之民,汝主自视高大,不肯前来,意欲何为?你回去告诉李继迁,让他亲自前来领人。”

  使者连忙回去了,接着,李继迁又派人来,见了韩德威说:“我主近来身体抱恙,实在不能前来,只得令小人前来哀告:不是我主傲慢,实在是年事已高,疾病缠身,不能远行,请上国体谅,特令小人携带白银十万两,伏请将军退兵,归还人民,从此两国修好,永为睦邻。”

  韩德威受了银两,放还夏民,撤军回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