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长歌落日圆 三百零六、宝刀未老

《长歌落日圆》三百零六、宝刀未老

作者:卜荣云 字数:5473 书籍:长歌落日圆

  萧排押带领人马去了,耶律隆运有些坐不住了,也要连夜赶往铜州,被耶律隆绪留住。

  次日,天还未亮,耶律隆运就起来了,也不向耶律隆绪辞行,带着手下人马出发了。

  耶律隆绪接到大丞相出发的消息,嘟噜道:“这老头性子还这么急?和朕抢功来了。”

  耶律隆绪也连忙吃了早膳,带上一支轻骑追赶耶律隆运来了。

  耶律隆运走得快,他想赶到萧排押发起进攻前到达铜州,仿佛是接到谁的命令。他明白自己为什么要这样做,他觉得一双眼睛一直在看着他。

  自从她去世之后,他就背负了这个责任,讨伐康肇是她的遗愿,他必须完成。

  而且他始终觉得她并没有离开他,他们一直在一起,而起越来越紧密,不能分开。

  昨晚,他听到她的声音:“起来,起来吧,快去,你答应过我,要帮我打好这一仗的,怎么还不起来呢?”

  他从行军床上动了一下,但睡意立刻又征服了他,让他再一次闭上眼睛。这一次他又听到了他的声音:“德让,你是不是累了?唉,看来,你是真的累了,睡吧,睡吧,还是算了吧,你也是这么大的年纪了,上战场还是让年轻人去吧。”

  耶律隆运便再也睡不着了,眼前亮起那期盼,信任的眼神,起床后匆匆集合了自己的队伍,出发了。但他还是来晚了,萧排押已经发起进攻了。

  铜州城下如突发洪水,契丹军一波接一波冲向高丽军的大营,“洪水”淹了城下,陀失被迫退入城内,紧闭城门。接着“洪水”又横扫过去,冲向三河口康肇大营。康肇大营垒得坚实,“洪水”冲击了几次没有冲动,反而被逼退下来。

  经过第一次的冲击,萧排押发现,三河口的营寨为什么冲不动?原来得宜于山上的支援。萧排押记起了临走时,耶律隆运嘱咐他先割断高丽各军的联系,分割包围,然后各个击破。

  萧排押迅速调整部署,指挥“洪水”向山脚冲去,很快在两个营寨中间撕开了一道口子,将三座营寨全部隔开了,高丽军顿时慌乱起来,各自为阵,不能相互应援。

  康肇当时摆下这个阵势时,遭到了陀失的反对,这与陀失坚守铜州,迟滞契丹军,以老其师初衷相去甚远。但是,康肇自丢失了鸭绿江大营之后,心中十分窝火,急于要找契丹人报仇,所以,摆出这样的阵势,要与契丹军决战。

  他恼怒地对陀失嚷道:“坚守,坚守,你只知道坚守,铜州这幺小,这几万人马塞进铜州城里,契丹人抛一块石头进来就会砸死几个人,一旦被包围,不出几日就会被契丹人屠杀大半。还有,城中粮草也不多,怎么够几万人吃喝?”

  陀失哑口无言,只得听从了康肇,希望如康肇所言,能对契丹军来一次合围。所以,当契丹军进攻时,他立即组织反攻,三个营寨一起围攻冲进三座营寨中间的契丹军。

  谁知这些契丹军经过王继忠的调教,战斗力非同一般,像刀一样锋利,像铁一样坚强。高丽军攻打不动,反而被他们逼退,死伤累累,陀失只能退回城中负隅顽抗。

  但是李立凭借着有利地形,对契丹军发起一次又一次的反击,他率军从山上冲下来,凭高临下,对契丹军威胁不小,好几次,他反攻成功,打破了契丹人的防线,重新夺取了阵地,和康肇之军连为一体。

  见不能割断两座高丽营寨的联系,萧排押甚是忧虑,亲自率军猛扑,重新占领了阵地,无赖还未来得及巩固,李立又亲自率军夺了回去,萧排押还被射中一箭。

  这时,大丞相来了,萧排押见了耶律隆运,向他说了战场情况。

  耶律隆运说:“看来高丽军所凭借的就是山上的军队,这样吧,老夫带军绕到山后面进攻,配合你们割断他们之间的联系。”

  萧排押说:“山后都是悬崖峭壁,无路可以攀登,大丞相还是不要去了。”

  耶律隆运说:“再陡峭的山也有路,你放心,你们先等着,我们登上山后会发信号,你们再进攻。”

  萧排押说:“大丞相,还是我带人去后山吧。”

  耶律隆运说:“怎么?嫌我年纪大了?”

  萧排押说:“不,大丞相,你只需要坐镇营中指挥便是了,哪有亲自出战的?”

  耶律隆运说:“胡说,当年太祖,太宗,还有先帝,哪个不是身先士卒,带头出战?”

  萧排押看着耶律隆运,嘴动了动,没有说出话来。

  耶律隆运笑道:“驸马真是一个老实人,放心,老夫知道分寸。”

  耶律隆运说罢拍了拍萧排押的肩膀,带着一队人马悄悄地向山后摸去。

  耶律隆运走后不久,耶律隆绪带兵来了,问萧排押:“大丞相哪儿去了?”

  萧排押看了皇上一眼,说:“大丞相带人往山后去了。”

  “山后是悬崖峭壁。”耶律弘古低声说。

  “悬崖峭壁,你们还让大丞相去?你们都是干什么的?你们为什么不去?大丞相今年七十多岁了,怎么能爬上悬崖峭壁?再说,他是契丹的大丞相,哪有亲自出战交锋的?”耶律隆绪大怒。

  萧排押低着头说:“臣不让大丞相去,但是他不肯。”

  耶律隆绪说:“你不能让人拦住他?真是没用!”

  耶律弘古说:“臣这就去把大丞相换回来。”

  耶律隆绪横了耶律弘古一眼,说:“不劳烦你们,朕亲自去。”

  众人不敢言语,护送耶律隆绪悄悄去了山后。

  果然,山后是数丈高悬崖绝壁,无路可走。耶律隆绪到时,没有看见耶律隆运,只看见绝壁下面有一片被踩倒的草丛,看起来,耶律隆运从这里攀上去了。

  但是,他们从哪里上去的?耶律隆绪仰头发现绝壁中间生长了一棵荆棘,很显然有人抓住荆棘攀了上去,但荆棘上面也几乎是镜面一样平整光滑,不可攀登,不过,耶律隆绪又发现在悬崖之上,有一棵松树,只要有二三丈长的抓钩抓住松树,就可以攀上悬崖。

  看来大丞相已经上到山上了。耶律隆绪正这么想时,山上发出了信号。接着山上山下喊声大作,“洪流”汹涌,发出狂飙一般的怒吼声。

  耶律隆绪仰头看了看悬崖,山上的激烈的交战声,强烈的震撼着他,让他几乎站立不住。他要攀上悬崖,去支援大丞相,可是试了几次,人都掉下来了。这时,几个老兵蹲下来,搭了几层人梯,终于有人抓住了荆棘,站到荆棘上面,同伴递了一根竹竿绑的抓钩给他,他伸起竹竿抓住了上面的松树,终于攀登上去了,抛下绳索。耶律隆绪带头抓住绳索攀上绝壁,士卒们都跟着登上来。

  耶律隆绪上悬崖后,发现他们并没有到达山顶,挡在他前面的还有两道崖壁,还好,崖壁不高,踩着肩膀可以爬上去。不过连续攀上三道悬崖,耶律隆绪累得趴在地上,手脚颤抖不已,连举刀都有些吃力。

  “那不是大丞相吗?”一个侍卫叫起来。

  耶律隆绪抬头望去,果然看见在一块岩石下面站着耶律隆运,他侧身靠着岩石,拿着弓箭,一手举起头盔,在岩石边晃动,突然,一支利箭擦着岩石射过来,“当啷”射中了头盔。耶律隆绪心里一紧缩,只见耶律隆运闪身于岩石一边,早拉开弓箭,射了出去,只听见对面一声惨叫,有人跌倒。接着耶律隆运又连射三箭。

  随着三箭射出,耶律隆运也跳了出去,跃上岩石,向山上冲去,士卒们也随即跟着往上冲。

  耶律隆绪见了,精神大振,举起腰刀扑了上去。

  于是,奇怪的一幕出现了,契丹的军士们看见皇上,大丞相两个带头冲锋,一下子都如吃了什么灵丹妙药似的,如神灵附体,不要命地往山上冲。

  高丽军见契丹人来势凶猛,丢弃了阵地,逃跑了。山顶上的高丽军抛下檑木巨石,耶律隆运,耶律隆绪前进不得只好退回崖壁下面。

  这时,山下的萧排押已经割断了高丽军两个大营的联系,并带领人马攻上山来。与皇上和大丞相合兵一处,至此,李立与康肇已经完全孤立起来了,陀失被围困在铜州城内不能出来,像三块肉一样,契丹军想怎么吃就怎么吃了。

  康肇被围在三河口,几番冲突要与李立汇合,都被打退回去,眼看汇合无望,只好召集将士商量突围。

  将士们都面露恐惧之色,说:“契丹人人多势众,我们被围得这么紧,如何能突围出去?”

  康肇说:“契丹人远道而来,人马俱疲,我们一定要趁他们立足未稳,冲杀出去,否则,将会被他们困死在这里。”

  将士们虽然知道突围凶险,但是困守则更是死路一条,于是,立即集结人马,准备突围。

  切断高丽军三座营寨联系之后,耶律隆运立即对萧排押说:“驸马即刻下山,高丽军要突围了。”

  萧排押看了康肇大营一眼,立即下山去。

  耶律隆运又把他叫住,说:“驸马此去佯败,引康肇追赶,铜州之南有一条山谷,是通往开京必经之路,我已经在那里埋伏了一支精兵,只要康肇到达那里,必被我擒。”

  萧排押高兴地去了。

  果然,萧排押刚到山下,康肇就率军冲杀出来。萧排押慌忙应战,但阵势还没有摆开,高丽军就猛冲过来,阵势瞬间就被冲得七零八落。萧排押带着人马一边抵挡一边溃逃,东躲西藏,溃不成军。

  康肇以为突围成功,不禁大喜,手下的将士也非常高兴,以为逃出生天,精神愈是大振,呼喊着追杀契丹军。

  萧排押节节抵抗,慢慢地退入山谷之中,忽然瞥见山腰竖立着一面契丹军旗,明白了自己已经把康肇引进包围圈之中了。

  萧排押不再逃了,立住战马,抡起手中的大刀,喊道:“大家不要再逃了,前面有敌人拦住我们,逃过去只有死路一条,现在跟着我杀回去,打退这些高丽军,我们才能活命。”

  将士们听萧排押如此一说,向前面看了看,果然看见,前面隐隐有旌旗晃动,不能再逃了,都调转枪头。萧排押带头冲锋,契丹军置之死地,都奋力冲杀回去,两支军队都为了活命,舍命相搏,山谷里喊杀声大起,血肉横飞。双方大军搅在一起,斗得难解难分。

  康肇想不通为什么这群逃命之人忽然变得这么强硬起来,拼起命来,比野兽还凶猛。

  一个偏将过来说:“大人不对呀?我们被带进了山谷里了,中了埋伏怎么办?”

  康肇看了一眼山谷,大惊失色,连忙退军。可是那里来得及,只见两边山上冲下无数契丹军。转眼之间,高丽军的后路被截断了。

  高丽军眼看突围无望,在谷中东躲西藏,毫无斗志了。

  萧排押令人竖起一面红色旗帜,高声喊道:“契丹此次只是捉拿反贼康肇,其余人只要放下武器,站到红旗下面,一律赦免罪行。”

  听此一说,高丽军纷纷放下兵器,跑到红旗下面去了。

  康肇见大势已去,连忙带着数百人名亲信,拼死突围,不料正好撞上守在谷口的耶律敌鲁,大杀一阵,康肇身边的数百人被斩杀殆尽,康肇被耶律敌鲁一箭射落马下,契丹军士一拥而上,将康肇捆绑结实。

  萧排押押着高丽军降卒,耶律敌鲁押着康肇回到铜州大营。

  耶律隆绪命人将康肇推进大帐。一看见耶律隆绪,康肇的双腿就毫无力气,不自觉地跪下来,乞求饶命。

  耶律隆绪轻蔑地一笑,挥手道:“把他推到铜州城下斩了。”

  军士们将康肇推到铜州城下,绕着铜州城转了一圈,鸣锣开道,边走边喊:“山上的人,城里人都听着,反贼康肇已经被我们活捉,你们要想活命的早早投降,顽抗到底,只会跟康肇一个下场。”

  军士们说罢,一刀将康肇砍了,枭下首级,挑在竹竿上,插在山下。

  李立在山上看见康肇被杀,吓得心惊肉跳,士卒们更是惊慌失色,抱在一起痛哭流涕。

  李立召集众将,说:“诸位已经看到了,康大人已经被害,三河口大营已经被契丹人占领了,铜州自顾不暇,指望不上。这孤山不是久留之地,我们必须突围出去,才能有一条生路。”

  “大人说得对,我们不能坐以待毙,只有突围才有活得希望。”

  李立说:“既然大家都这么认为,那就立刻突围。”

  耶律隆运守在半山腰上,靠着一棵松树。站在这里可以俯瞰整个铜州城,也可以看到三河口的粼粼的波光。

  自从萧排押下山去引诱康肇之后,耶律隆运就再没有向山顶上发起进攻了。

  耶律隆绪以为他累了,劝他下山休息,让别的将士接替他继续攻打山顶。

  耶律隆运摇头说:“不忙攻打山顶,等抓住了康肇再攻打山顶不迟。”

  耶律隆绪说:“大丞相就这么相信能抓住康肇?”

  耶律隆运笑了笑,说:“等等再说,皇上先回大营,等候抓捕康肇的消息。”

  耶律隆绪说:“还是朕在这里,大丞相回大营?”

  耶律隆运说:“皇上是担心老臣了,臣很感激,不过,请皇上放心,臣还能行,你看着吧,臣一定抓住李立。这是一个好机会。”

  耶律隆绪见说不动耶律隆运,说:“尚父一定要小心。”

  耶律隆绪留下一队侍卫保护耶律隆运,自己下山去了。

  果然,不久康肇被押送铜州城下,耶律隆运见了,心里大喜,对军士们说:“诸位,建功立业的时候到了,这回李立已经被吓破胆了,会不顾一切地突围,大家要守住各个路口,一定要活捉李立。”

  刚吩咐不久,就看见山顶上人影晃动,耶律隆运先让军士们埋伏起来,等高丽军靠近再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

  李立带着一队高丽军,偷偷地摸下山,他们走得非常隐秘,沿着一条林中小道走几步,停一会儿,四处张望,竖起耳朵聆听,没有发现异常情况,再走几步,停下来,又侦听一番。像一群猎物惊恐而又谨慎。

  但是他们的活动都被耶律隆运看在眼里,他伏在松树后面,睁大眼睛,像老猎人一样,保持着耐心。

  李立的面孔清晰地出现在耶律隆运面前,他两颊深陷,颧骨高耸,右脸上有一道伤疤。他的眼睛显得异常紧张而绝望,想一只惊恐万状的鬣狗,机敏地竖起耳朵,闪动着眼睛。

  耶律隆运拉开了弓箭,或许是李立听到了耶律隆运拉弓的声音,也或许是他的本能反应,耶律隆运的箭射出去的一瞬间,李立躲了一下,箭擦着他的耳朵飞过去了。

  李立倒在山坡上连着向山下翻了几个滚,滚到谷底,翻身起来,向山下奔去。

  耶律隆运哪肯放过,一路追了下去,却被树枝绊倒,扯了几个跟头,也跌倒在谷底,头晕眼花,起身站都站不稳了,手里的腰刀也不知哪里去了。

  李立一看,不禁大喜,挺刀扑上来,直向耶律隆运胸口便刺。

  耶律隆运大吃一惊,脚下一滑,仰面倒下,正好躲过了李立刺来的刀锋。

  李立见没有刺中,回手一刀向耶律隆运砍下,耶律隆运急忙翻身躲过,向山下打了两个滚,摆脱了李立,扶着一棵树站了起来,大口喘着气。

  李立这时,才看清对手是一个老头,便不放在心上,举着刀冲过来。耶律隆运绕着树躲闪着,二人推磨似的绕着大树转圈。

  李立焦急,几个猛刺,没有伤到耶律隆运,被激得大怒,举着刀向耶律隆运没头没脑地一顿乱砍,但都被大树挡了回去累得他手酸脚软。

  耶律隆运瞅准机会,举着弓直向李立拿刀的手磕下,一下子砸中了李立的手腕,李立痛得“哎哟”一声,刀掉了,李立一愣神,耶律隆运手中的弓打中了他的脸,仰面而倒,双手蒙着脸,倒在地上哀嚎起来。

  耶律隆运捡起李立的刀,架在李立的脖子上。李立彻底放弃了抵抗,几个契丹兵,冲过来,将李立绑了,押回大营。

  听说耶律隆运抓住了李立,连忙引出营外,笑着对耶律隆运说:“尚父真了不起,没想到七十多岁了还能手擒敌酋,当年廉颇也不过如此呀。”

  耶律隆运说:“臣也是碰巧赶上了,来人把李立依旧押到铜州城下斩首,让城里人早点投降,免其一死。”

  军士押着李立来到铜州城下,一刀砍了。城里人看了都吓得毛发倒竖,肝胆欲裂,惶惶不可终日,有人私下里商量开门投降。

  陀失见大势已去,孤城难守,思想着弃城而逃。

  将校们也都赞同弃城,纷纷要打开城门冲出去。

  陀失说:“不,现在不是弃城时候。”

  “何时才能弃城。”

  “只能等到天黑之后,才能冲出去。”

  “是啊,康大人,李大人都被契丹人抓住了,大白天确实不能冲出去。”

  陀失便让将士们暗中准备只等天黑四面打开城门,将士们四散而逃。

  耶律隆运抓住了李立,故事很快在军中传开了,都说大丞相老当益壮,亲手攀登上悬崖绝壁,手刃敌人数百人,几乎一人攻下了敌人大营。传到最后,越传越神奇,说耶律隆运有飞檐走壁之功,轻轻一跃就跳上了悬崖峭壁,手下的士卒都是他一个个提着飞上去的。

  耶律隆绪笑着对耶律隆运说:“尚父,你可成了神人了?”

  耶律隆运说:“臣哪有那个本事?臣把绳索拴在腰间,将士们拉上去的,唉,差一点把臣勒死。”

  耶律隆运说罢,大家都笑了起来。

  耶律隆绪说:“不过,尚父你虽然立了大功,朕也不能奖赏你,你这不是大丞相的作为,皇太后如在,一定要责怪你的,你这是趁匹夫之勇,以后再不能这样了。”

  耶律隆运说:“皇上说的是,臣以后一定不会这样,但是,皇上也犯了错误,不是也到山上去了?”

  耶律隆绪想说些什么,没有说出来,最后,说:“这种鲁莽行为,今后,谁也不能做。”

  耶律隆运答应了,然后,笑了起来,说:“还是亲自上阵最过瘾。”

  耶律隆绪摇了摇头,说:“真是一个不服老的老头。”

  耶律隆运说:“康肇,李立都被活捉,陀失一定胆寒,一定会弃城逃跑,皇上要派人盯住铜州,不要让陀失跑了。”

  耶律隆绪笑着说:“大丞相放心,朕知道,已令萧排押围着铜州,连一只小鸟都飞不出去。”

  耶律隆运说:“如此就好了。”

  耶律隆运说罢,打了一个哈欠,伸一个懒腰,说:“臣有些乏了,想休息一下。”

  耶律隆绪连忙让人服侍耶律隆运睡去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