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长歌落日圆 十七、白狐

《长歌落日圆》十七、白狐

作者:卜荣云 字数:3338 书籍:长歌落日圆

  次日中午,萧绰犒劳了击退滹沱河北岸宋军的有功将士,酒筵一直吃到黄昏。忽然,有人来报,粮草已经运到,问屯放在哪里?

  萧绰笑道:“粮草来了,好,屯放在哪里?就放在狭底埚怎么样?”

  将士们立即都称那是一个好地方,隐蔽,地势险要,易守难攻,而且,有车路通到谷底,非常适合囤积粮草。

  萧绰听将士们如此一说,立即起身,说:“听诸位一说,那还真是一个好地方,朕要去看看。诸位陪朕一起去,好吗?”

  将士们巴不得陪太后去,便一同前往狭底埚。

  狭底埚的确是一个险要所在,像一个葫芦,四周都是高地,中间低洼,平坦,葫芦口有一条路通向谷底。仅仅能容两辆车并排而行,葫芦口外面地势平坦,但长了很多杏树和柳树,杂草丛生,因此,狭底埚又叫杏树埚。

  萧绰到那里的时候,运辎重粮草的队伍已经开进了狭底埚,来来往往的马车堵塞在埚口。萧绰一行费了好大劲,才让那些抢道的士兵闪开一条道,进入埚内。埚内人声鼎沸,牛羊欢鸣。

  此时暮色已浓,锅底黑黢黢的,四周燃起了无数火把,但仍然黑影朣朦。埚底热闹得很,人喧马叫,到处时搬东西的人,有人在搭建仓廒,有人在围羊圈,粮草一垛垛堆放得很高,

  跟随而来的将士们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没想到我们的粮草竟有这么多,契丹国竟这么富有,国力这么强盛,都情不自禁地高呼万岁。

  萧绰回到营中,韩德让也随后求见。萧绰忙让他进来,高兴地对他说,多亏他想了这么一个好计策,暂时稳住了军心。

  韩德让却忧虑道:“计策虽然成功,但只是权宜之计,不能长久,若是再筹不到粮草,那时候粮草不继,更不好交代。”

  萧绰说:“是啊,必须尽快弄到粮草,否则,弄巧成拙,下不来台,容易产生变故。”

  韩德让说:“现在最好的办法就是急速进军,攻取宋国的城池,夺取他们的粮草,以解燃眉之急。”

  萧绰说:“确实如此,但朕看我军士气并不旺盛,尽显疲惫之态,似乎有厌战之心,急切开战,恐欲速则不达。”

  韩德让说:“今年两次大战,士卒疲惫,士卒们与将军们的想法不一样,他们都想安安乐乐地过日子,什么立功呀,奖赏呀都抵不过和家人一起,虽然日子过得苦一点,没灾没难,就是他们最大的心愿。”

  萧绰感叹道:“说的是,但现在要鼓起他们斗志才行。”

  韩德让想了想,说:“有一个东西,可能能帮点忙。”

  萧绰忙问什么东西?

  韩德让说:“臣把那东西放在白佛塔,请皇上三日后到那里去取,这事机密,太后切不要泄露,也不要对皇上说那东西是臣放在那里的。”

  萧绰笑道:“装神弄鬼,神秘兮兮。”

  韩德让笑而不语,然后,辞别了萧绰,说他要早点做准备了。

  韩德让前脚出门,后脚越国公主的奶娘挞马古求见。

  萧绰皱了皱眉头,便令她进来。礼毕,萧绰问她为何不在驸马府内伺候公主,跑到这儿来干什么?

  挞马古说:“太后,您救救驸马爷吧。”

  萧绰一愣,忙说:“驸马怎么了?”

  挞马古说:“驸马爷杖疮发作了,伤口化脓,昨日,发起高烧,现在卧病在床,糊里糊涂,不省人事了。”

  萧绰大吃一惊,说:“都一百多天,怎么还没有好?”

  挞马古说:“不知道呀,太后,按说,驸马爷身体结实,打一百军杖算不了什么,为什么不见好呢?是不是行刑人下手重了?”

  萧绰说:“不会的,谁敢下重手?难道你们没有给他涂抹棒疮药?”

  挞马古说:“涂了,还是公主亲自涂的,一日三次,可怜公主涂一次哭一次,老奴从没见过公主这么用心。”挞马古说罢啜泣起来。

  萧绰说:“她哭什么?朕替她出了气,怎么现在心疼了?当时都恨不得要他的命,这又后悔了?”

  挞马古说:“公主还不是被那女人气的,一时糊涂,现在不知多后悔呢。”

  萧绰愠怒道:“怎么?还要朕把她杀了?”

  挞马古忙说:“别,千万别杀她,公主说了,那样驸马爷会恨死她的。”

  萧绰说:“她倒是想的很多,就那么担心驸马恨她?”

  挞马古说:“公主是真心爱驸马爷,看得比自己还重。”

  萧绰叹道:“早晚她会吃大亏的。”

  挞马古说:“可是眼下驸马爷怎么办?公主焦急得很。”

  萧绰说:“这狼心狗肺的东西,吃在碗里望着锅里,连朕都不放在眼里,让他死了好了。”

  挞马古说:“老奴看来驸马爷也是一时糊涂,再说驸马爷年轻,年轻人哪有不犯错的?”

  萧绰说:“那你说怎么办?朕又不是郎中,会给他治病。”

  挞马古说:“老奴看来,驸马爷主要害的是心病,一心求死,放弃了生活的念头,气淤积在心里,无法排解,加重了伤势。自受罚以来,驸马爷一直不肯说话,长吁短叹,暗自流泪。”

  萧绰说:“一定是担心那个女人,真是多情!”

  挞马古说:“老奴觉得也是这样,太后何不放了她?”

  萧绰说:“放了她?”

  挞马古说:“公主也求太后放了她。”

  萧绰说:“你们的公主是不是变傻了?她怎么变成这样?”

  挞马古说:“公主自嫁给驸马爷后,的确变了很多,不刁蛮任性了,温柔了,而且更善良了。”

  萧绰说:“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嫁了人把公主的身份都嫁丢了。”

  挞马古说:“驸马爷对公主也很好,只是说那女人救过他的命,他不能负了人家。”

  萧绰说:“这种鬼话公主也信,亏他萧恒德编的出来。好吧,你回去对他说,那女人朕放出来,依旧在宫里做奴隶,叫他少有非分之想。”

  挞马古说:“驸马爷说了,他想上战场。”

  萧绰说:“回去告诉他先养好伤,朕等着他杀敌立功,给朕长脸。”

  挞马古告辞走后。萧绰心里反复想着自己这样做到底对不对?对他的惩罚是不是重了?萧恒德是不是真的酒后乱性?对于后者,萧绰持否定态度,萧恒德当时是真情流露,至于酒只是催化剂而已。而对他的惩罚,并不过分。一个在大庭广众之下,堂堂一个驸马强吻婢女,他眼里还有公主还有皇上还有她这个皇太后吗?他让皇家的脸面丧失干净,打一百军杖还是轻的,若不是皇上大喜之日,杀他的头也不为过。至于贤释被打了五十杖,关进地牢里,的确有些冤枉,但凭着女人的直觉,萧绰觉得她与驸马有着说不清的瓜葛。她看驸马的眼神传递着不一样的信息,以至于在那个时候,萧恒德神魂颠倒,迷乱了本性。从这一点来说,她一点也不冤枉。她与萧恒德究竟有什么秘密,无从得知,那个奴隶一口咬定她是萧恒德俘虏来的。而萧恒德则说她是他的救命恩人。她救了萧恒德的命,这一点看来不假。但她怎么救了萧恒德的命,为什么救萧恒德的命,二人却不肯细说。这不能不让人心生疑窦,联想到他们有一些隐瞒。一想到这些,萧绰就恨不得将他们杀了,但每当她要下决心的时候,心里总有一股悲悯令她十分痛苦,这种痛苦仿佛总埋在心里,而且,掩埋非常浅,仅仅盖着一层浮土,浮土上面铺了一层鲜花,可是,只要轻轻地一拨,痛苦就冲出来,吞噬她,痛斥她,鄙视她。 这时她几乎总是失去了反抗之力,任由痛苦折磨,直到她觉得自己的想法十分荒谬,杀他们就是向自己开刀,这时,痛苦才又渐渐隐藏起来。

  萧绰比耶律隆绪晚一步来到白佛塔。她在塔里没见到皇帝,心中很不高兴,韩德让说塔内有一件皇上喜欢的东西,不知皇上拿了没有,如果被别人拿了,或者那东西不见了,韩德让白费一番心思不说,韩德让说那东西可以鼓舞士气,东西没有了,如何鼓舞士气?皇上到底干什么去了?到哪里去了?

  皇上的侍卫说,皇帝到川上捕狐去了。

  萧绰皱了皱眉,说:“都什么时候了?还有心思抓狐狸?”

  侍卫眉飞色舞地说:“皇上来的时候,正准备进去,塔内窜出一只狐狸,浑身雪白雪白的,很是漂亮,看见皇上,它叫了一声,跑了,皇上就追过去了。”

  萧绰微微一笑,叹说:“到底还是没有长大呀!”

  身边的众臣说:“白狐出现,吉兆呀,皇上若能抓到白狐,是上上大吉呀。太后,我们这次南征一定能够取胜。”

  萧绰说:“虚妄之言,岂能信他?”

  大臣们却说,此言不虚,并说当年太祖皇帝讨伐渤海国时,就捕到一只白狐,最后,马到成功,一举征服了渤海国。

  萧绰笑而不语。

  这时,从川上传来一阵“万岁”的呼喊,不久,就听到“抓到了,抓到了。”的叫声。接着人群中传开了“是皇上抓到的,皇上亲自抓到的。”

  每个大臣都喜形于色,合手称庆。

  萧绰说:“若真如众卿所说,那是天佑契丹,那白狐就是灵物,快去告诉众人切勿伤着了白狐。”

  侍卫连忙跑向川上去了。不久,耶律隆绪骑着一匹雄健的枣红马走来,他的眼睛闪闪发亮,脸上铺满了得意的笑容,昂首挺胸像一个得胜归来的将军。他被人簇拥着,追逐着,眉飞色舞,大声与人交谈,像一个历险者讲述自己的历险故事一样。见了萧绰,他连忙催马跑过来,大声说:“太后,朕捕到一只白狐。”

  萧绰说:“不就是一只白狐嘛,看你得意忘形的样子。白狐呢?”

  耶律隆绪指着后面笼子,说:“笼子里装着,太后,它很能跑的,朕好不容易才抓到它。你瞧,它长得多漂亮。”

  萧绰看了看说:“是啊,真漂亮。”

  耶律隆绪说:“他们都说这是一个大吉兆,说我契丹要走大运了。”

  韩德让说:“恭喜皇上,这的确是一个大大的好兆头,这世间万物,皆有定数,可遇不可求,有缘才能相聚。人有贤愚,物有灵拙,人之贤者,依附明主。灵异之物,集天地之英华,聚四时之灵气,体感心知,故能知兴衰,明吉凶,趋利避害。这白狐乃灵异之最者,实难遇到,今天皇上亲手抓到,必是上天垂青,祖宗护佑,保我契丹国运昌盛,早日中兴。”

  耶律隆绪喜道:“这只白狐的确很有灵性,行动甚是敏捷,朕率人围捕了好半天,都被它逃脱,幸好有韩制心在朕旁边,他懂兽语,才把它唤过来。”

  韩德让说:“陛下洪福齐天,白狐自然是皇上囊中之物。”

  萧绰说:“既然上天赐福我们,皇上,择日朕要祭天地。”

  耶律隆绪高兴地说:“对,一切听从太后旨意。”

  萧绰笑道:“朕本来是来扫塔的,今天,白狐出现在佛塔,一定是塔内菩萨显灵,朕要好好地扫一扫佛塔,等他日天下太平了,朕再来修缮,建一座漂漂亮亮的佛塔。”

  耶律隆绪连连称是,于是,萧绰和耶律隆绪率领众臣进塔清扫,仔仔细细把每个角落都打扫得干干净净,一直到很晚才回。又赐给寺庙清油五百斤,香烛两千支,僧服,袈裟若干。

  翌日,皇帝捕捉灵狐的消息不胫而走,迅速在军中传开了。军中到处都在议论灵狐的事,人人都在说国运昌盛,憧憬未来。大家都预料这次南征一定能够大获全胜,许多人如同打了鸡血似的,恨不得立即披挂上阵,攻城拔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