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浅造一个反,我竟成了千古明帝 第33章 赴宴清河崔氏

  不只是他被震惊到了,就连等着嘲笑谢远的幽州各大世家都被震惊到了。

  传闻中药石难医的霍乱,竟然被一个黄毛小子给治好了?!

  这不河里啊。

  但不管他们信不信这都是事实,且经此一事之后谢远彻底名声大噪——他的名声不止响彻幽州,中原各郡皆有其坊间传闻。

  不只是他出名了,那只收寒门子弟的龙岗书院也出名了。

  各郡寒门子弟听闻谢远开办的龙岗书院后,纷纷前去投奔。

  谢远还是如先前一般考验其品格学识,最后留了一些人下来。

  这次收的比较多,加上先前的,书院总共有了一百多个寒门子弟。

  那些寒门子弟发现谢远不仅会济世赈灾,更有无与伦比的学识。此外,书中藏书更是多到离谱——原本抱着试一试心态的寒门学子也是在见识到谢远的学识后,彻底崇拜上了这个少年郎。

  各大世家知道了这个后起之秀,想着拉拢他,纷纷想请他赴宴,推举他入仕。

  谢远以心无大志为由一一拒绝。

  世家们便只得作罢。

  门客们十分不解,主公明明心怀大志,为何说自己胸无大志呢。

  对此,谢远笑而不语。

  ……

  二月中旬,龙岗书院收到了一封来自清河崔氏的请柬。

  上面说,崔太公六十大寿,准备举办宴会庆祝寿辰,想请谢远去赴宴。

  说起这位崔太公,那可是响当当出名呢。

  他曾辅佐过前朝大魏的曹氏帝王,后再辅佐司马氏助其成就大业,可以说是四朝元老了——也可以说,现如今的清河崔氏,完全就是他一个人拉起来的。

  崔家上下百人为官,嫡出一脉更有三朝帝师,两位丞相,可谓煊赫一时。

  数年前,在天武帝立了那传闻十分弱智的嫡次子为太子之后,崔太公一气之下辞官归隐清河,开始整理崔氏古籍,想要编撰一本史书,记录前朝三国之事。

  众人知其功绩,便以太公尊称。

  谢远佩服崔太公的刚正不阿,但是他不想去赴宴。

  这几天可以准备种番薯和水稻了,今年他打算多种一点,顺便试一试能不能种花生和木薯出来。

  还有那些牛羊要养,事儿可多了。

  “此番卢氏也要去,小先生便带上卢家小郎,一道赴宴吧。”送信的家仆又劝。

  家主也不知道什么心思,定要让他将谢远请过去。

  真的是不理解,不就是一个沽名钓誉的寒门子弟吗,有什么了不起的呀。

  那家仆甚是不屑地想。

  听闻卢氏也要去,谢远挑眉。

  范阳卢氏与清河崔氏因为祖上恩怨素不相交——这是众所周知的事情,但想不到这次崔太公竟然还邀请了卢氏。

  这里面莫不是有什么猫腻吧。

  算了,不掺和到里面去了。

  “在下……”

  “卢氏家主已经听闻小郎君要去了,这会儿正在范阳收拾细软,好到清河与他一聚呢。”家仆作揖。

  “……在下几日便收拾细软,携卢家小郎前去赴宴。”

  卢氏家主也要去清河,若他不去,日后势必会被卢氏寻麻烦。

  幽州是卢氏的地盘——人在屋檐下,得学会低头啊。

  要不……他把书院迁走?

  小谢同志笑眯眯地送人离开之后,开始思考准备迁徙书院的事情。

  谢远拿着请柬回去,吩咐霍去病和卢仲收拾细软,叫他们随自己去清河赴宴。

  临去前,谢远叮嘱祁晏播种番薯和水稻。

  祁晏颔首应下。

  众人遂离去。

  三月七日,马车抵达清河郡。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