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大唐驸马房遗爱 第204章 暗生情愫

《大唐驸马房遗爱》第204章 暗生情愫

作者:馒头配酒 字数:1686 书籍:大唐驸马房遗爱

  且说这马蹄溅着泥水,在燕京城的街道上一路奔驰,穿过五凤楼,直奔大内而去。

  守卫午门的禁军一听“八百里加急”,拦都不敢拦,直接放行。

  大宣朝传递信息的方式有两类,马匹和飞鸽传书,前者多用于长途信息传达,短途则多用后者。

  自外地尤其是边远之地的消息,需要上报京城,按照事态的紧要性,分为三百里加急、六百里加急和八百里加急三种。

  听着就知道,八百里加急是其中速度最快的一种,也意味着事态相当严重。大宣自开国以来,八百里加急尚且不多。

  最近的一次京城八百里密函急呈,还是靖皇时,东南倭患猖獗,金陵府告急。

  马蹄声一路没停,啪嗒啪嗒,终于在乾清宫外停下了。

  “臣蜀州左卫刘文昌,奉西南总督叶梦熊大人之命,求见陛下。”

  一般消息都是有驿卒传递,而此次居然出动一州左卫亲自传达,想都能想来事情不简单。

  可是,偏偏有那么些个人不当回事。

  “大胆!打扰陛下休息,该死!”

  刘文昌是个粗人,也没进过紫禁城面圣,,不懂那些礼数,一心想赶紧把消息传达到,正欲踏上殿外玉阶时,被一人轻声喝退。

  只见来人身穿太监服,乃是一名面白无须,翘着兰花指的老太监,正一脸愠怒。

  “西南军务紧急,叶梦熊大人手书密函一封,需亲手交给陛下,还望公公通报一声。”

  刘文昌抱拳恭敬道,他也大概猜到,能侍奉皇帝左右的老太监,找不出第二个了,必然是东厂厂公、人称“九千九百岁”的魏忠吾魏公公了。

  民间甚至有句大不敬的话:可以不知万岁,但不可不知九千岁。

  “咱家理解将军的心情,但是陛下刚刚睡下,不如将军先交给老奴,待到陛下醒了,由老奴转交如何?”

  “这......”

  刘文昌有些犹豫,封疆大吏的密函,一般中书府都没资格经手,都是直呈皇帝,但一想到眼前之人乃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他也只好妥协。

  “好,那就有劳公公了。”

  “呵呵,将军一路风雨劳顿,还请快些去驿馆歇息吧!小顺子,送送刘将军。”

  “小公公留步,在下告辞。”

  待到刘文昌离开,魏忠吾拆开一看,眉头一挑,随后又封上了。

  “厂公,里面写的什么?”

  方才那唤作小顺子的太监好奇道,此人真实身份乃是魏忠吾的一名亲信厂卫。

  “哼,这可是密函,陛下才能看!”

  魏忠吾冷哼一声,随后又道:“倒也没什么,西南杨英龙造反了。”

  “造反了?!”

  “哼,怕什么?天塌了也轮不到咱们顶上,等到陛下醒了,再把密函交给陛下。”

  魏忠吾收起密函,带着小顺子走开,乾清宫外重新恢复平静。

  ......

  燕京外城,林记冥铺旁的小巷子中。

  陆言坐在椅子上,听着雨润万物,闭目养神,默念养气心经。

  不久前听到马蹄声,说西南八百里加急,心道果然出事了。

  根据前世看那么多历史书和电视剧,猜也大概能猜到,无非是起兵谋反一类。

  不过这一切与他都无关,外面再怎么乱,燕京城都不会乱,他的一亩三分地更不会乱,除非大宣政权危亡。

  陆言现在想的是,这背后有没有所谓“修行者”的影子?

  换做以前,他肯定不会这么想,但如今他步入纳气,由不得多想一些。

  “算了,有没有又如何,提升自己才是保全之道!”

  陆言想通了,睁眼一瞧,时间真快,竟然快到傍晚了。

  今日终于送来了碑文,用粗布包着,就放在一旁的桌案上。

  陆言点火上灯,进了铺子,关上门,准备开工。

  今日送来的碑文,字迹苍劲有力,下笔干脆,连他一个非专业人士都能看出来,这篇碑文出自名门大家之手。

  甚至催动望灯术细瞧,还能看到一缕缕淡青色的气丝悬浮于碑文之上,陆言通过养气心经知道,这也是气的一种,曰“文”,文气,也叫浩然之气。

  古人云:“吾善养吾浩然之气”,说得就是在体内养出这种文气。

  这种浩然气,既可以天生存于体内,表现为浩然护体,邪秽不侵;也可以后天顿悟,表现为书写作画之间,无意流露文气。

  如这位碑文的书写者,字里行间都流露出浩然气,显然是后天领悟,也体现其书法造诣之高。

  陆言还是第一次触摸到类似“修行者”的线索,虽然可能对方并不知道自己养出了浩然之气,但是他还是很想见一见。

  动手开始刻碑,有了刻碑真解,陆言刻碑的速度越来越快。

  不一会儿,一面高质量墓碑完成,刀工细腻有力,堪称上品。

  碑林图现,墓碑主人的生平开启。

  ......

  这次的墓碑主生平没什么复杂之处,名叫尚士詹,就是一名普通木匠。

  自幼跟随一名老木匠学习木工活儿,后来老木匠去世,他独自做工谋生计。

  受到昔年老木匠的优良教导,尚士詹做生意也是本本分分,公平公正,可谓是童叟无欺,好名声在外。

  人品好,生意自然不断,有口皆碑,后来不仅是普通百姓做家具找他,京城许多达官贵人也曾找过他,请他做家具。

  直到当初,先皇大寿前夕,当时的八皇子找上尚士詹,请他做一副木雕画,儿孙绕膝图。

  皇子相托,他便刻,一副木雕画倾尽心血,耗时几个月,终于赶在大寿之前做好。

  寿宴上,八皇子献上这幅儿孙绕膝木雕,正好戳中老皇帝心坎。

  老皇帝最希望的,就是看到兄弟之间和睦,再加上木雕画着实刻得栩栩如生,里面的孩童跳脱欢快,里面的老人发自内心的笑着,让老皇帝有一种置身其中的错觉。

  他不再是皇帝,而是作为一个父亲,过了一场大寿,自己的儿孙就在膝下玩耍。

  宴会过后,八皇子被重赏,木匠也因为此次皇帝大寿,和八皇子结缘。木匠敬重八皇子为人洒脱看重亲情,八皇子则看重木匠的诚信与精益求精,二人结为忘年之交。

  直到昨日,木匠寿终正寝,当年的八皇子,今时的八王爷万分悲伤,含泪写下这篇祭文,作为墓碑碑文。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