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大唐驸马房遗爱 第110章 走漏消息

《大唐驸马房遗爱》第110章 走漏消息

作者:馒头配酒 字数:1702 书籍:大唐驸马房遗爱

  长孙泰为婉儿这首诗感到奇怪,上官婉儿却为长孙兄妹定要迫她练剑而感到奇怪,心中想道:“我性喜文学,不近武功,他们不是不知,却为什么老是缠我练武?”疑心一起,七年来压在心头上的疑云,越来越重了!

  上官婉儿的祖父和父亲都是唐朝的大官,在她七岁那年,有一天她家的老仆人王安和她的乳母突然带她离开京都,送她到长孙伯伯家里。到了长孙家中,才告诉她,她的祖父和父母己死了,要她从今以后,好好听长孙伯伯的教诲。她的祖父上官仪是太子太傅,父亲上官庭芝也是宫廷中的文学侍从,经常在宫中住宿,不大回家。他们是如何死的,上官婉儿自是不知,但她却清清楚楚的记得,就在她离家的那一天早上,她的母亲还是好好的,正要进宫去探望她的父亲,为什么王安不等母亲回来就抱她走了,她母亲又怎的会突然死了?王安告诉她说,那是因为宫中发生了厉疫,她的祖父、父亲暴病而亡,她的母亲入宫探病,染上厉疫,亦告不治。他要她赶快离开京都,就是要避开那一场可怕的厉疫。王安是他家几十年的老仆人,忠心耿耿,上官婉儿那时年幼,自然不会怀疑王安说谎。可是年纪渐长之后,疑心也就渐渐增长,她记起了出走之时,王安和乳母的神色都显得慌忙和紧张,几乎什么东西都没有收拾,即算逃避历疫,也不该如此!还有,长孙伯伯是她父亲最要好的朋友,为什么这七年来总不肯带她回乡去祭扫她父母的坟墓。可惜她懂得这样疑心之时,王安和乳母也早已死了。这些疑团就一直留在心里。

  另外还有一个更大的疑团——她的长孙伯伯双名均量,文武全才,太宗李世民在位之时,他曾做到殿前检点之职。其后高宗继位,武后掌权,他即挂冠求退,在剑阁之上结庐隐居。上官婉儿七岁来到他家,如今十四岁了。这七年中,长孙均量对她真是爱护备至,视同已出,叫她和自己的儿女一道,日间习武,夜间习文,特别是教她武艺之时,简直比教儿女还要用心。

  可惜上官婉儿性喜文学,不近武功,常令长孙均量失望。上官婉儿还记得有一个晚上,她写了三首新诗,给伯伯评阅,长孙均量拍案叫绝,却忽而长叹口气道:“你若专心文学,定可成为天下第一才女,唉,我却但愿你不要这样聪明才好,你做出这样的好诗,叫我又是欢喜,又是伤心!”上官婉儿甚是不解,尴尬笑道:“泰哥璧姐传你的武功,我传你的文学,你老人家在文武两方面都有传人,岂不也好?”长孙均量默然半晌,喟然叹道:“你的才华学问现在已远胜于我,岂止只是我的传人?可惜诗句虽工,对你究无大用,剑术难以速成,明日起你兼练暗器吧。”说来说去,还是要她用心练武,而且临走之时,上官婉儿还隐约看到她的伯伯眼中蕴泪,如有重忧。

  几年来上官婉儿百思莫解,长孙伯伯要她文武双修,那自是一番好意,然而却也不必那样伤心!“我一个女孩儿家,要这样好的武功做甚?”上官婉儿想是这样的想,为了顺从伯伯的意思,她还是每天跟长孙兄妹练武。不过却常常在练武的时间,悄悄躲在一旁,读她心爱的诗篇。长孙兄妹拿她没法,只好想尽法儿,诱她练武。

  如今长孙璧又磨着她练剑了,而且这几天来都要她练一出手就令敌人伤残的剑法,上官婉儿摇头笑道:“我但求习武强身,不想学这样霸道杀人的本领。”长孙璧轻抚她的头发,微笑道:“你忘了今天是爹爹一年一度对我们的考较之期么?来,来,来!你最少也得学会刺穴的连环三剑!”上官婉儿这才蓦地想起,今日不但是长孙伯伯考较之期,而且是她父母的忌辰,长孙伯伯挑选这个日子作为一年一度的考期,不知其中可有深意?

  天上突然飞来两只兀鹰,双翅展开,几达一丈,上官婉儿一看,原来这两只兀鹰正在追逐山中野兔,上官婉儿笑道:“好吧,我就练一手暗器的功夫,也好救这只小白兔的性命。”手腕一抬,一柄匕首似电般的射出,长孙泰叫道:“取它左目!”苍鹰应声而落。长孙璧跑去一看,但见那柄小匕首果然洞穿了苍鹰的左目,深深刺入了它的头骨,将它钉在地上。

  长孙泰拍手赞道:“好一个百步穿杨的神技。再取这只苍鹰的右目!”这只苍鹰甚有灵性,似是知道遭逢强敌,贴地低飞,借那削壁峻崖,掩护自己,猛然间一伸鹰爪,抓起一只小兔,双翅一腾,就想飞下山谷。上官婉儿见它如此凶残,眉头一皱,匕首疾飞而出。

  忽听得呼的一声,一条黑影突然从岩石后跳了出来,把上官婉儿的匕首接到手中,刹那间,鹰沉谷底,人到跟前!

  上官婉儿抬头一看,但见面前站着的是一个虬髯大汉,他接匕首的本领已是令人吃惊,而更令人震骇的是,他还背着一个华服老者,居然能在栈道上跳跃如飞,还接了她的匕首!

  那汉子双目一张,朗声问道:“长孙均量可是住在这儿?”长孙泰忽地迈前一步,失声叫道:“你背的可是郑温伯伯?”郑温是朝中的御史大夫,与上官婉儿的祖父同是一殿之臣。上官婉儿睁眼一瞧,只见他背上的那个老人紧闭双目,面如金纸,看他相貌,依稀记得正是她幼年之时,那个常来她家,与她祖父谈诗论文的那个郑温!

  长孙泰话声来了,一个苍老的声音说道:“什么,是郑大哥来了么?”人影未见,声音却如在耳边,那虬髯大汉急忙放下老人,直挺挺的跪在地上,自报姓名:“通州李元专诚拜谒,恳求长孙大人救郑大人一命。”李元虽然未见过长孙均量,但听得这种传音入密的上乘内功,已知道必是长孙均量无疑。

  话语方停,人影已到。来的果然是长孙均量,他已六十有多,双鬓尽白,仍是健铄非常,双眼神光炯炯,打量了李元一眼,立即说道:“李兄快快起来,郑大人与我数十载知交,我焉能不救?待我看看受的是什么伤。”

  忽然间,只见长孙均量面色大变,伸手一抓,抓着了李元的胸脯,双指一划,声如裂帛,登时把李元的胸衣撕开,这个突如其来的举动,不但大出长孙兄妹意外,李元更是吃惊非小,连忙叫道:“我是保护郑大人入蜀的镖师,老先生休要误会!”

  长孙均量垂手长叹,说道:“我不是对你疑心,我是对那两个魔头疑心,郑大人在朝为官,绝不可能与他们结有冤仇,他们为什么这等狠心辣手!”把郑温的头发拨开,只见左右两边的太阳穴上,都有一个针孔般大小的伤口,好不容易才看得出来。

  长孙均量又道:“你再看看你的胸膛!”李元俯首一瞧,但见两旁乳突穴之下,都有一个金钱般大小的红印。登时面如死灰,蹲在地上。

  长孙兄妹和上官婉儿不胜骇异,围了来看,只听得李元颤声问道:“我们中的,是不是毒观音和恶行者的暗器:透穴神针和碎骨钱镖?”长孙均量黯然说道:“事已如斯,老夫只好实话实说,郑大人中的是透穴神针,你中的是碎骨钱镖。是否能够解救,老夫殊无把握,只有尽力而为。”

  李元忽地一声惨笑,跃起说道:“观音勾魂,行者夺命,中了这两个魔头的暗器,我亦自知无药可医。老先生不必宽慰我了。只是我保护郑大人入蜀,未能尽职,死难瞑目。尚望老先生为郑大人了未了之事。”

  约在十多年前,江湖上出现了男女两个魔头,男的是个头陀,善使天罡刀法,另有一种极厉害的暗器,叫做碎骨钱镖,虽然是普普通通的金钱镖,但被他用毒药炼过加上内功运用,所中之人骨碎筋折。而且最奇的是,初时并无痛楚,药性蔓延,筋骨腐蚀,全身的骨骼就像给白蚁蛀空一样,到胸骨碎裂之时,便是神仙也难活命!那女魔头更厉害,她擅用梅花针射人穴道,这梅花针也是用毒药炼过的,循着穴道,攻至心头之时,神仙难救。因为这两个男女魔头心狠手辣,故此被称为恶行者与毒观音。十年前各正派门下,曾聚集了数十高手,围攻他们,将他们逐到漠北。十年来销声匿迹,从未有人在中土见过他们。却不料而今竟然在此出现,一出手就伤了朝廷的命官和保护命官的镖师。

  长孙均量也是十年之前,参加过围攻他们的高手之列,这时越想越奇,再审视了一下李元的伤势,说道:“你的伤势较轻,未必全然绝望。这事情有蹊跷,你们是怎么碰到这对魔头的?”

  李元道:“郑大人奉命到巴州来探望太子……”长孙均量道:“什么,太子竟在巴州?”李元道:“章怀太子已被废了,被贬巴州,也将近半年了。”长孙均量恨恨说道:“先太子被毒,今太子被废。哼哼!虎毒不食儿,看来武则天的心肠,竟比虎狼还狠!”原来先太子李弘是武则天的大儿子,有一天在合壁宫里,忽然莫名其妙的死掉,死时七窍流血,为状极惨,宫廷中流言蜚语,都说他是被武后毒死的,现在的太子名叫李贤,因为反对武则天的施政,遂被废立,当时曾昭告天下,不过长孙均量因为隐居剑阁,却还未知道他已被贬巴州。

  上官婉儿听得毛骨耸然,心中想道:“怪不得长孙伯伯常说武则天是个女魔王,当真是比恶行者和毒观音这两大魔头还更可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