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弱水三千漏勺饮 第三百七十章

《弱水三千漏勺饮》第三百七十章

作者:异寒寒 字数:2653 书籍:弱水三千漏勺饮

  “陈厂长,你们对石英砂纯度的要求是多少?”杨东升突然开口了。

  “氧化铝含量低于2%,氧化铁低于%……”陈厂长随口报出了一串数字。

  陈厂长边介绍,杨东升边开始调节。

  先把山一侧的铁矿转移到5矿、6矿,再把剩下的铁、铬向矿山底部聚集,二氧化硅向上部富集。

  一番调整之后,石英砂铬含量已经比陈厂长要求的低了一个数量级,铁含量也降到了%附近。

  虽然这个数据已经符合陈厂长的要求,但杨东升看过石英砂矿的生产经过,感觉还是不保险。

  石英砂矿使用的采掘工具是铁钎子、铁锹、铁锤,运输也靠拖拉机,很容易在开采、运输过程中再掺杂进铁。

  而且以杨东升的经验,二氧化硅的纯度如果调的过高,肯定会结晶,到时候整个石英砂矿变成一整块硅石,想挖可就难了。

  “除了二氧化硅以外,你们制造玻璃还需要些什么?”

  “嗯?”陈厂长一愣。

  “你们生产玻璃的原材料是什么,总不能全用石英砂吧?”

  陈厂长这才反应过来,虽然不明白杨东升是什么意思,仍然张口报出了一串数字,“每生产1吨平板玻璃,需要消耗800公斤左右的石英砂,130公斤左右的纯碱,130公斤左右的石灰石,此外还需要一些澄清剂、助熔剂、脱色剂。主要原料加各种辅料一起大约是吨。”

  “纯碱就是碳酸钠,石灰石就是碳酸钙是吧?”

  “对!”陈厂长点点头。

  杨东升看了看,纯碱没找到,但是石灰石到处都有。

  将部分石灰石掺杂进矿山,但是铁含量并没有因此降低多少。

  杨东升看了一下便明白了,顺河铁矿资源丰富,几乎所有的石头都含有微量的铁,石英砂矿的铁含量已经很低了,再想降低可不容易。

  “你说的助熔剂、脱色剂是什么?”

  “脱色剂就是二氧化锰,二氧化锰能跟氧化铁作用,给玻璃脱色。另外有时候部分镁也能代替钙,镁能改善玻璃析晶倾向的缺点。”陈厂长业务纯熟,各种知识了然于胸。

  二氧化锰杨东升没找到,但是镁的话,他好象记得当初在顺河煤矿的时候,就见到了碳酸镁,当时觉得没用,调出来之后,就随便压在了煤矿下。

  顺河煤矿有碳酸镁、碳酸钙、碳酸钙镁。

  可能是由于有煤层阻挡的缘故,它们的铁含量要比石英砂矿低了一截。

  杨东升把部分碳酸镁、碳酸钙、碳酸钙镁搀进石英砂矿,铁含量终于降到%以下。

  见杨东升跟玻璃制品厂谈完,石英砂矿刘矿长忙过来表忠心,他已经跟顺河煤矿王矿长通了消息,主动提出要派人去5矿、6矿学习,还要贯彻“干的多,拿的多;干的少,拿的少”的原则。

  “轰隆!”一阵巨响。

  整个山体腾起一片烟尘,杨东升感觉脚下在颤抖。

  不得不说采石场爆破,比煤矿可震憾多了,煤矿如果这么炸,工作面早就塌了。

  爆破过后,大块的石头直接被装上拖拉机运走,小块些的则被装上平板车,运往矿场另一边。

  采石场张矿长接着向杨东升介绍,“杨总!咱们采石场生产的就是两种石头,一种是大块的石料,他们拿去盖房子打地基,小块的用于做水泥浆的骨料……”

  杨东升直接打断他,“大块的石头比骨料贵几倍?”

  “这个不好说,一般的能贵两到三倍。材质好,大小合适的,有人买去雕石桌、石凳、石狮子,能贵四五倍。下一步,我们一定贯彻落实好干的多……”

  杨东升再次打断他,“你就没想过减少炸药用量,提高大块石头比例?”

  “那样的话工作量就大了,一天能生产的石头也少。”张矿长顿时皱起了眉头,就怕这种不懂,还要瞎指挥的。

  “工作量大就加工资,生产的石头变少了,但是石头买的贵,赚的只会更多。炸药用的少,还能节约成本。”

  “那……少放多少合适?”

  “让工人自己决定!他们在生产一线,比你有经验,比你更了解情况!”

  “那一天给工人加多少工资?”张矿长犹豫了一下问。

  “你叫我决定?我再替你做这个矿长好不好……”

  张矿长低着头被杨东升喷了一脸唾沫,连大气也不敢喘。

  “哎!”杨东升叹了口气,这个张矿长看来也不是故意给他出难题,确实就是个石头脑袋,不给他指点一番,他恐怕真不知道怎么干,“你根据每天的产量,琢磨出一个数据来报给我!”

  “好好好!”张矿长这才好象活了过来。

  两人边说边走,不知不觉间就走到了后山。

  “杨总,那边脏,咱们就别过去了!”

  杨东升瞪了张矿长一眼,今天他就是来看情况的,务必要把采石场每个地方都看到,把生产环节摸透。

  “怎么,这矿场还有什么见不得人的事吗?”

  “没有,没有!”张矿长连忙摆手。

  两人继续往前走,刚转过山脚,杨东升就被后面的景象震惊了。

  只见工人们将那些相对破碎的石头卸下来,立刻就有一群人过来,挥舞着大锤将石头砸成小块。

  这群人砸过一遍后,立刻就有另外一群人过来,将石头拿走,用小锤子将石头砸成更小块。

  另一边倾斜放置着十几个铁丝网做的筛子,过不了筛子眼的石头,会被拿回去,继续砸。

  杨东升自认为是见识过劳动场景的,农忙时候顶着大太阳割麦、插秧,身上被晒得爆皮,这种活他干过。

  大学毕业后,到一线实习。

  杨东升下过井,镬过煤,在井下扛水泥、打地坪、捡垃圾……升井的时候抹得跟鬼一样。

  但杨东升仍然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

  因为那些挥舞着小锤子砸石头的,大多数都是妇女和孩子。

  几百人上千人一起砸石头、筛石头,现场石粉飞扬。

  时间一长,人身上就落了厚厚的一层灰,一眼看过去像石雕一样。

  特别是孩子,简直像小土人。

  杨东升没想过人世间还有这样一个角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