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你好,何先生 第194章:早点退休,混淆视听

《你好,何先生》第194章:早点退休,混淆视听

作者:小颜色 字数:2618 书籍:你好,何先生

  吴家一案,即便在事后闹出了人命,但放在整个妊国朝堂上,依旧是一件不值一提的小事。即便静慈事后给国师发信求救,由国师出面干涉。也不见得能在朝堂上掀起多大的浪,而之所以妊国能如此重视这件事,还要归功于咱们的李直丙,李老爷。

  即便事隔这么多年,风筽依旧还记得这位当初用官车运送女奴的李尺中,李先生。自打风筽登基以来能给风筽留下深刻印象的官员有不少,但能在离开庙堂后这么多年,依然能让他记忆深刻的恐怕只有咱们的李尺中一人了。

  就像还禄对吴家的第一印象坏的不得了一样,风筽对李直丙的印象也是坏到不能再坏。当日在朝堂上,听到国师时隔多年再提起此人时,风筽原本笑呵呵的脸上顿时阴云密布。就连朝堂上其他的重臣也是在听到此人的名字后,一个个的面色也开始变的古怪起来,甚至有的官员顾不得朝堂上的礼仪,直接骂出声来。

  没办法,李直丙的名声实在太臭了,当年李直丙做出来的丑事,直接让妊国一时间成为了周围所有国家的笑柄。甚至在之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其他国家的大臣到妊国来访时,都会下意识的朝妊国官员的座车里看一眼,然后笑呵呵的调侃一句;“车里的女奴呢?”

  虽然只是略带恶意的调侃,但还是让妊国上下的文武大臣全都恨透了他李直丙。所以在时隔多年后,当李直丙的名字再出现在群臣耳朵里时,不管多小的案子,也成了当日妊国朝堂里的头等大案。风筽在了解案情经过后,第一时间就派遣了一名朝中大臣到地方重新审理此案,而这名大臣就是刚刚在朝堂上不顾礼仪痛骂李直丙的官员之一;风昭。从任命的人选上就可以看出,风筽想要借机惩治李直丙的心思简直是昭然若揭。

  风昭,只要看到他的姓,就知道他是一名皇亲国戚,论辈分还是当今大王的叔伯一辈。只不过血缘上隔的有点远,官职位列朝中六卿之一,是绝对的国中重臣,只不过他这个六卿是顶了三年前李直丙的叔叔“内史”的位置,可以说刚上任时间不长。之前他的官职类似于‘诸侯主客’之类的职务,主要负责的就是各国之间使臣的接待。所以此前最受羞辱的就是他,在听到大王任命自己为重新调查本案的主审官后,赶忙答应下来,当天就与国师马不停蹄的赶往了重林县,可以说连一刻都不愿多等。

  风昭之所以这么晚才来到书院,是因为他在来之前先去了一趟吴府,仔细先了解了一下吴家的家世情况,顺便听了听吴承嗣等人所了解的案情经过,然后才与吴承嗣等人一起赶到了书院。

  现场还禄等人再看到,风昭这位长的与大王有这七八分相似的健壮老者时,心中不由得五味杂陈。官大一级就压死人,更何况风昭的官阶大了众人不止一级,再加上对方还是皇亲国戚。现场郡守还禄与县令记同,还有州府的推官之类的官员在见到风昭后,立马呼啦啦的跪了一地。

  在众人匆匆行礼过后,风昭却在赦免众人时,唯独让还禄继续在地上跪着。县令记同看到自家上官没起身,犹豫了一下,膝盖又准备再弯下去。没想到这一举动被风昭看到后,立马引来了大声斥责:“重临县,本督说的话,你听不到吗!?站起来!”

  风昭这一支虽说是王室旁支,但风昭本人既不是总督,升的又不是武将衔,原本是没资格称“本督”的。但好在前两年风昭为自家老子请谥(就是为自家老爹申请谥号),得到了风筽的批准,谥号为:武桓。谥号带有武字,说明他父亲生前为妊国打过仗,同时风昭又是王室成员,看在平日里风昭表现还不错的份上,风筽在批准风昭父亲谥号的时候,又捎带手给了风昭他们家一个武爵(子爵而已,既不是公爵,也不是伯爵),所以风昭自称为“本督”,也勉强能说得过去,充其量只是有点不要脸而已…

  随着风昭的大声怒斥,咱们可怜的重临县,县令:记同,两条腿像装了弹簧一样顿时从原地蹦了起来,一边嘴上连说不敢,一边灰溜溜的赶忙站到了墙角处躲了起来。

  随着风昭等人的到来,暂时设为灵堂的书院后宅已经显得拥挤不堪,在现场维护秩序的衙役们不得不一批一批的往外撤,静慈手下的一帮道士们也是能往外走就往外走,即便如此,灵堂里还是显得十分拥挤。

  即便在如此拥挤的情况下,众人还要再腾出一块“空地”来留给还禄,此时,还禄就跪在大堂正中,以还禄为中心方圆几尺之内,彻底变成了无人地带。还禄感觉自己就像是街边卖艺的猴子一样,接受着众人的瞩目。

  官场惯例;凡在职人员,在受审期间,定罪之前,三品以下者站着受审,三品以上者坐着受审。

  前文说过,吴家所在的长落郡因河水改道,地理位置显得愈发重要。还禄作为长落郡这种在妊国数的着的大郡里当郡守,官职自然小不到哪里去,官职为从三品。即便从三品官员不按照三品大员的待遇受审,那也不能跪着,只需站着回答问题就好。

  而此时此刻,风昭却要求还禄长跪不起,而且还禄下跪的地方,既不是县衙大堂,也不是他的郡守府。严格来说,这是很不合规矩的。

  很多时候,官员的尊严象征着国家的尊严。让一名从三品的大员当着众人的面跪在地上,无论是对妊国,还是对还禄本人都是一种极大的羞辱。

  但风昭还是这么做了,原因无他,再向本案的关系人了解情况和在看过还禄审理吴家一案时记载的卷宗之后,风昭心中的怒火已经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风筽选择让自己的这位远房堂叔来审理这件案子,不单单只是为了趁机整治一下李直丙,更重要的原因是风昭早年是由刑部转行到其他地方任职的。可以说风昭年轻时刚入仕的时候就在刑部历练,再连续处理了十几年各种疑难杂案之后,才转行到了别处。

  像吴家这种简单到不能再简单的案子,风昭甚至连人证都不需要传唤,仅凭现场勘验,就能把当时情况还原的八九不离十。但就是这样简单的案子,竟被还禄这样的庸官处理成这样,风昭哪能不气?

  “还禄,案发现场你看过吗?”风昭坐在大堂的椅子上正视着还禄问道。

  “………”还禄没有说假话的勇气,因为那样会很幼稚,像这样简单的谎言一穿即破,根本没有说的必要。但同样还禄也没有说真话的胆量,因为如果照实说自己没去过现场勘察,风昭能把自己活活掐死。

  “还禄,你没去过现场,那么办案衙役,在现场勘察后所记录的卷宗,你可看过?”风昭又问。

  “………”还禄还是不说话,但脸色已经苍白的堪比死人。他的确看过卷宗,只不过看的有点晚,今天早晨才看的。

  “你在审理吴家一案时,可曾当庭传唤证人,双方对峙事发经过?”风昭此时已经气得脸色发青,咬着后槽牙问道。

  “………”还禄很想说,没有必要。像吴家这么简单的案子,只需按照常理审案即可。但想到自己如果真这么说的话,风昭很可能会被自己活活气死,在死之前还很可能会拉着自己垫背。所以还禄犹豫了一下后,半张着嘴,最终还是一个字也没说。

  “还禄,你终究还是辜负了大王对你的信任呐……”风昭仰天长叹一声后,缓缓的说道:“这件案子其实非常简单,哪怕把这件案子交给一个普通的县衙小吏,都不会审理成你这样。”

  “当日事发时在午后,书院里的学童因离家太远,所以午后暂时在书院小憩,因顽童贪玩所以在书院浴室墙后挖了一个大坑,但因年幼未曾料想到挖这个大坑会损坏浴室门墙根基,这也是事发时木墙倒塌的主要原因,事后发现坑中附有枝条稻草,因此不难推断是这帮顽童因贪玩所设置的一个陷阱,经现场勘验,大坑之中及其坑道附近,有一副脚印明显偏大,经此可以推断这帮顽童中,很可能有一名年龄偏大之人。”

  风昭说到这里,看了一眼躺在一旁已经被烧得昏迷不醒的李直丙后说道:“结合书院学童花名册校对之后,不难发现有一名年近二十,名叫周关的学子,经走访调查后发现,此人愚笨迟钝,先天智力不足,李直丙很可能因贪图周关之父周衡钱财,所以即便此子呆傻,但李直丙依旧留他长年在学院走读。”说到这里,风昭死死盯着还禄,反问道:“你知道李直丙的小妾白雪儿为什么当日在浴室会反应那么大,以至于在被人救醒后,一度想要自杀吗?”

  风昭一番言语下来,还禄都已经听傻了。见风昭突然问向自己,还禄下意识的摇了摇头。但再看到风昭严厉的目光后,赶紧运转起自己常年不用的大脑,在一番紧张的思索过后,试探性的问道:“难不成在事发当日,吴家与他人合伙作案,众人意图对白雪儿图谋不轨!几近得手!?所以事后白雪儿才不堪受辱,试图自杀,最终成功!”

  “铮!”静慈在听到还禄如此这般淫秽的言语后实在忍无可忍,当场抽出宝剑就要一剑斩了还禄。

  但好在还没等静慈出手,早已在听到一半时就已经听不下去的风昭,抓起自己的拐杖就朝还禄头上砸去;“本督打死你这个脑满肠肥的庸官!本督都已经提点你到这个份上了,你竟然还能说出如此不堪入耳的推论,你脑袋里装的到底是人脑子还是猪脑子!?”

  在众人一番劝说之下,最后风昭终于还是在气喘吁吁后暂时饶了还禄。在静慈等人的搀扶下回到座位上,顺了口气后,接着往下说道:“整件案子就是一个意外,吴家等人根本没有料想到浴室中会有白雪儿在洗澡,白雪儿想要自杀的直接原因,就是周关这个外表年龄与自己相仿的人突然闯了进来看到了自己衣不蔽体的样子!”

  风昭恨铁不成钢的狠狠敲了敲自己的拐杖,指着还禄大骂道:“而且最重要的地方在于至始至终吴家很可能就没见过白雪儿,根据现场损坏的状况和吴家昏迷的方位来看,很可能在木墙倒塌的时候吴家就因为周关等人的压迫直接昏迷了过去,最直接的证据就是为什么众人在事后向吴家问其原因的时候吴家会显得浑浑噩噩,一问三不知!因为吴家还没等意识到发生了什么,变已然昏了过去!你明白了吗!?”

  就在风昭怒气冲冲的对着还禄诉说原因经过时。站在一旁的静慈早已是双眼泛红,一想到当日吴家被众人抓起来,摁到老虎凳上鞭打时的凄惨模样,静慈几度情绪悲切的当众落泪。看向还禄等人时的眼睛,愤恨的几乎都要快汪出血来。

  “可是…李直丙…他当日跟我说……”还禄还想反驳,但还没等说完便被风昭打断。

  “李尺中是什么人你不清楚吗!?”风昭一听到李直丙的名字就双眼冒火,愤恨的说道:“当年他李直丙干的丑事,你不是亲眼目睹的吗!?事发时他差点把吴家活活打死,事后吴承嗣为救吴家跑去报官,周衡等人怕事情闹大,牵连到自己的儿子,便用重金贿赂李直丙,他收了周衡等人的好处,自然是把脏水全泼在吴家一人身上,说他淫辱师娘,这样他就能逃过私自动刑,差点将吴家打死的罪过了,你还不懂!”

  还禄此时早已是目瞪口呆,脑子里一片空白,嘴里只得茫然的说道“原来如此…”但愣到一半,还禄突然像想到了些什么,着急的他像是溺水时抓到了一根救命稻草一般,急忙开口为自己辩解道:“不对啊!风大人,那白雪儿为什么后来还是自杀了?还不是因为吴家……”

  “不是的,二夫人之所以上吊,是因为老爷……”之前一直站在角落,没敢说话的女佣突然开口,他就是重临书院里的厨娘。事发当日在浴室里把白雪儿救下,以及在白雪儿上吊后第一个发现的都是她。

  这位李府厨娘或许是为二夫人鸣不公,也或许是因为记恨之前老爷对自己的殴打。此时看到众人已经把案件推理的十有八九,知道李直丙在劫难逃后,便壮着胆子语气发颤的说道:“事发后,老爷借着二夫人受辱的由头,收尽了好处,二夫人对此非常恼火,事发前的那天晚上二夫人吵着要回娘家,老爷不许还打了她,这才导致二夫人上吊的。”

  “你胡说!像你这种卑贱之人这里有你说话的份吗!?休在这里信口雌黄!你可有证据!?”还禄急了,冲那位厨娘喝道。

  “住口!”风昭赶忙喝道,转身对站在一旁的厨娘问道:“你这么说的依据是什么?”

  厨娘被还禄怒骂后,不敢再吭声了。最后还是静慈走到她跟前语气温柔的劝导了她许久,她才小声说道:“二夫人上吊后留下过一封遗书,可是我不识字,不认识上面写的什么……后来我把那封遗书给老爷看了……”

  风昭等人在听到厨娘的话后,一时间陷入了沉默。一书到了理李直丙手里,现在肯定是被他给销毁了。

  就在还禄内心窃喜的时候,静慈赶忙对众人说道:“诸位莫慌,事情还有转机,我刚刚进门的时候仔细问过这位大婶,白雪儿上吊时那天傍晚,白雪儿曾经送给这位大婶一盒首饰……”

  厨娘一听静慈把这件事抖落了出来,赶忙急着说道:“哎呀,女官人,这是二夫人送给我的!我的!”

  吴承嗣听到这话,顿时明白了静慈话中的意思,赶忙跑到厨娘面前说道:“这位大婶,你放心!只要你把那盒首饰交出来,那盒首饰值多少钱,我吴承嗣换成十倍的金银给你,我说到做到!”新笔趣阁

  再仔细确认过吴承嗣的承诺后,厨娘只得回到自己卧房,小心的把那一盒首饰拿到了众人面前。

  白雪儿对自己的这位救命恩人,还是很感激的,只见这个首饰盒里塞了满满一整盒的金银珠宝,翡翠珍珠。几乎是把自己的所有家当都给了这位厨娘。众人在小心翼翼的把这些首饰拿出来后,果然在盒子的底部发现了一块红丝绸,掀开丝绸之后,赫然有一封遗书静静地躺在盒子底部。

  白雪儿算是看透了李直丙的为人,她很清楚在自己死后,遗书一定会被他发现并且销毁。这么一来自己到底是怎么死的,世人永远都不会清楚。白雪儿不甘心,所以她事先写了两份,一份摆在明面上让李直丙发现,另一份则暗中藏在首饰盒内。

  这招高明的地方就在于,李直丙发现了表面的那封遗书后一定会立马销毁,但有这份表面的遗书在,他李直丙就绝对不会料到,其实还有另一份……

  在白雪儿的灵堂里,在众人看到这封遗书后,事情终于真相大白。李直丙依旧半死不活的躺在角落里,静静的等待,事后发落。还禄则是在心如死灰之下,直接瘫倒在了地上,等待他的是比死还难受的重罚。

  就在这一切皆大欢喜的时候,却有一个噩耗,传到了众人的耳朵里。

  县令,郡守都在重临书院,当日押送吴家的官差跑遍了整个重临县才找到他们,一进门官差便急着大吼道:“回秉县老爷,不好了,吴家出事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