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季汉中兴 第六十八章 伪诏书急发阎宇

《季汉中兴》第六十八章 伪诏书急发阎宇

作者:跋扈将军 字数:2787 书籍:季汉中兴

  刘瑶急不可耐的就往自己的营帐跑去,郭大和王石正在外面看守着。

  “殿下?难道又被伊宁姑娘赶回来了?”郭大看到刘瑶过来,打趣的问道。

  刘瑶平日里对自己的部下都比较宽容,和他开玩笑什么的基本都不会在意的。

  “就你话多,给你们交代个事情。”刘瑶朝着郭大一瞪眼。

  “殿下尽管吩咐!”郭大和王石知道刘瑶有正事,便恢复了肃重的神色。

  “先跟我进来。”刘瑶直接走了进去。

  郭大和王石相互对视一眼,也跟了进来,刘瑶在自己的营帐中到处翻找,搞的郭大和王石满头雾水,不知道这个殿下神秘兮兮的要做些什么。

  “这个东西你们可认识?”刘瑶不大一会儿便翻出了之前魏使送到他手里的刘禅降旨,还好刘瑶一直保留着。

  “这...这是陛下的圣旨。”郭大和王石自然认得这个东西。

  “对,是陛下的圣旨,你们给我重新找一份过来,并且按照上面的玺印用石头也刻制出来。”刘瑶小心翼翼的吩咐道。

  “啊?殿下不可啊!私做玺印是夷三族的死罪啊,借小人十个胆儿小人也不敢啊!”郭大和王石吓的跪在地上砰砰的磕着响头。

  “出了事情由本王担着,况且此事不说出去又有谁知道?此事关乎大汉存亡安危,要是夷三族本王也会死在你们前头。”刘瑶仿佛已经看淡了生死。

  “殿下,这圣旨虽然是宫中之物,然而蜀地丝织品繁茂,仿制一份不是什么难事,但是玺印需要工匠雕刻,哪个工匠敢接这个啊?”郭大开始说道。

  “那你给我找块质地松垮的石头,我自己来。”刘瑶知道他们是害怕被夷三族,不愿意做这个事情而已。

  “诺!”郭大和王石一齐出去。

  很快两个人鬼鬼祟祟的各自带来了刘瑶需要的东西。

  “你们两个守在门口,不要让任何人进来,哪怕是大将军亲自探营也要给我拦住。”刘瑶面色凝重,再三嘱咐道。

  “殿下放心,小人绝对不会让任何人接近营帐。”两个人信誓旦旦的保证道。

  刘瑶回到帐中,拿出郭大和王石刚刚带来的圣旨丝织和石块,仔细的对照了一下,蜀地的丝织业确实很发达,仿制的分毫不差。

  只是这个玺印还要多费一番功夫,刘瑶拿出匕首在岩石纲上仔仔细细的雕琢着,一边雕琢一边比对刘禅圣旨上的印痕。

  不多时,刘瑶手指已经抽筋发麻,额头上渗出了浓密的汗珠。

  “这活儿真不是人干的!”刘瑶拿着已经堪堪雕琢完成的石头玺印,自言自语的吐槽道。

  起身走出了帐外,看到郭大和王石两个人立在帐门口,警惕的看着四周,刘瑶不禁满意的点了点头。

  “郭大,几更了?”刘瑶问道。

  “回殿下,已经二更了!”郭大回头一看是刘瑶出来了,回答道。

  “你回去睡觉,三更过来见我。”刘瑶还没等郭大答话,便又回到了账中。

  外面只剩下了王石仍然还在直挺挺的看守着。

  蜀中对魏国的防线一共有两条,一条是汉中门户,但汉中几个月前就被魏国占领了,只剩下剑阁关阻挡在这道入蜀之路。

  第二条便是凉州防线,调右将军阎宇接管防守,起先诸葛绪的三万大军便是从这个防线伐蜀,后来诸葛绪部被钟会吞并,西北的凉州防线危机便随之而解。

  阎宇素来与姜维不合,而且主张休养生息反对北伐,朝中官员多数都比较支持他。

  黄皓和谯周等人甚至达成了共识要扳倒姜维把阎宇扶上来,姜维因此不得不屯田沓中避祸。

  这个右将军阎宇刘瑶也听说过,他从来不买大将军的账,只服从刘禅的旨意,不过倒也是个忠臣。

  历史上的阎宇在蜀汉灭亡后归隐山林拒不出仕,后来晋国多次征召阎宇,阎宇索性隐姓埋名不再出现。

  “责令右将军阎宇,发兵救援江油城,西北各郡皆从右将军调遣。”

  刘瑶奋笔疾书,简短有力的写下了这份诏书,所幸这个时代的诏书很是简便直白,没有后来那么复杂还要加上“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之类的,用隶书写出来还难不到刘瑶。

  样样洒洒的写完后,用刚刚雕琢的石头印章沾上朱砂沫重重的盖了上去,做完这些,刘瑶也已经困的趴在桌子上渐渐的进入了梦乡。

  此时,姜维营帐中,由于白天收到江油城陈佘告急的的消息,姜维到现在还没能入睡,端着手中自己刚刚伪造好的诏书,叹了口气,自言自语道:

  “如今也只能靠阎宇了!”

  姜维从来都看不上阎宇,觉得他目光短浅,所作国策休养生息只能让大汉苟延残喘而已,如今是成是败却全都系居在他的身上。

  对于阎宇的忠心,姜维也是知道的,两个人只不过是政见不同罢了。

  蜀地各郡都已经降了魏,姜维和刘瑶同时都想到了靠阎宇去号令西北各郡,但是没有陛下诏书,别说那些个太守,甚至就连阎宇都不一定能调动。

  刘瑶帐中。

  “殿下,已经三更了。”郭大站在刘瑶面前说道。

  刘瑶迷迷糊糊的睁开眼睛,看到是郭大来了,赶紧摇摇头清醒了一下。

  “郭大,你骑乘快马,把这份诏书送到北地的右将军阎宇手中,切记一定要快,而且不能让任何人知道。”刘瑶将桌子上拟好的圣旨卷了起来,递到郭大的手上。

  “小人一定送到。”郭大接过诏书,郑重的躬了一礼,转身离去。

  刘瑶呆呆地坐在帐中,想起自从来到这个时代的点点滴滴,从第一次请旨去守涪城关到现在,不知不觉的便已经成长了起来,将自己带入了对蜀汉的感情。

  “唉,尽人事听天命吧!”刘瑶不再多想,靠在桌子旁静静地等待着天亮。

  成都城西,两名汉军骑士快马加鞭的向西奔去,一前一后拉开了半里的距离,前面的正是郭大,后面的是姜维的亲兵,由于从东营出发便慢了半拍。

  两人各自都发现了对方,虽然都是汉军,但是他们携带着重任,没有人敢向对方打招呼。

  次日,大将军给各个营中传达了军令,说右将军阎宇已经率西北郡兵救援江油,各营将官应当继续加紧对成都的围困,虽然大家都不知道大将军是用什么手段调动的阎宇和西北郡兵,但是都对姜维深信不疑。

  而刘瑶却吓的不轻,心里面忐忐忑忑的,不知道是不是自己伪造诏书的事情被姜维发现了,不过看姜维并没有什么异动,刘瑶也便渐渐的放下心来。

  往后的几日,汉军依然对成都城进行围困,邓艾死战不出,汉军所有人都在等待着西北战局的消息,假如魏国西军打了过来,后果不堪想象。

  蜀地西北,汶山郡。

  汶山的太守张绍乃是已故桓侯张飞的儿子,刘禅的大舅哥,张遵的叔父,由于为人品行不好,和朝中大臣不合,被排挤到偏远的汶山郡。

  “大人,魏国雍凉都督贾充率两万魏军已经进入了我们汶山郡境内了。”一个郡兵小跑过来,向正在抱着美人饮酒的张绍说道。

  “贾充?快!给我准备车驾,我要去亲自迎接贾都督。”张绍问言赶紧推开了腿上坐的美人,站了起来。

  张绍和汶山一郡官员带着美酒肉食出城犒劳贾充,当时邓艾由阴平偷渡而来的时候他也是这样迎接的,蜀汉大势已去,如果不趁机多巴结巴结魏国官员,将来魏国拿下蜀地,他将再无荣华富贵。

  贾充率领着两万魏军暂时驻扎在汶山境内,扎好营寨后,贾充和魏军将领们在中军帐中看着蜀地地图,盘算着还有多久才能到成都,一路走来,蜀地各郡虽然都没有阻拦,不过却没有看到一个魏兵,蜀地的局势他是越来越看不透了。

  “都督,汶山太守张绍带着酒肉说是来迎接都督天军,已经在营外等候了。”一个魏军士卒禀报道。

  “张绍?你们有谁知道这个人吗?”贾充有些疑惑的问着帐中将领。

  帐中站着王买、爰彭、皇甫闿等一众魏国将领,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不知道这张绍是何许人也。

  “启禀都督,张绍乃是蜀国外戚,张飞的儿子,靠着裙带关系做了一郡之主,一个酒囊饭袋的小人而已。”大将庞会站了出来说道。

  对于蜀中的关姓将领,庞会费尽周折的都打听了出来,为的就是将来灭蜀之后屠尽关羽全家,报他的杀父之仇,因此对蜀中其他将军也有所耳闻。

  贾充看了看说话的将领,原来是庞会,这个人是已故魏将庞德的儿子,颇为武勇却戾气很重,与其他将领经常有些不合。

  “酒囊饭袋?那就没必要见他了,我大军所过之处,蜀地各郡虽然都降了我们,却都是对我大军抱有敌意,还没有哪个太守做这等下贱之事,看来张绍就一小人尔。”贾充皱了皱眉头,对张绍的第一印象便差了许多。

  “都督若是拒绝他的好意,恐怕会伤了这些降将人心,不如接纳一下吧。”皇甫闿劝说道。

  “也罢,你去派人把酒肉收下,替本都督安抚一下张绍,我就不去见他了,我大军急发成都,哪有精力去打发他。”贾充直接把事情甩到了皇甫闿身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