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何寄锦书来 第184章 煮酒

《何寄锦书来》第184章 煮酒

作者:叁涂 字数:3539 书籍:何寄锦书来

  七月下旬的一天,不知从哪里传来的消息,搅得京都人心惶惶。

  “听说辽金的已经攻破了望子关......”

  “是啊,我还听说城墙下的尸体都堆成了山......”

  “破了锦州离京都也就不远了......”

  大街小巷所有的人都在议论着同一件事,街市上的摊贩也不再吆喝,一种巨大的危机感笼罩在每一个人心头。

  锦州戍边军队连着拉了几次军器,好像也坐实了这一点,但听到的人都在小声议论,没人敢大声宣扬,尤其碰到巡视的卫兵,便立马住了嘴,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

  朝廷没有任何诏令发出,所有人都是再猜测,无风不起浪,就像南方的灾情,定是有些事情发生,添油加醋是有的,但其中也隐藏着真相。

  “他娘的,好好干活,被听些有的没的”。

  龚连成黑着脸骂着低头窃窃私语的铁匠,自从那消息传出来,军器司的铁匠好像也没了精神,锦州要是破了,那就说明大梁已经没有了招架之力。

  赵文振赶着一辆马车来到军器司,马车上装的是口罩,自从哪日龚连成试戴后,可能是觉得不错,干完活喉咙确实要舒服不少,也不再吐黑痰了,便要求军器司全部的铁匠都要戴口罩,赵文振先前找陆子玉就是为了口罩的事,先前给军器司的铁匠没人做了一个,戴了几日,这些铁匠也发现了好处,便央着赵文振再做些,愿意付钱买。

  这笔生意虽然不大,但每月也有十几两银子的利润,陆子玉顺着赵文振的意思将这活给了素娥,口罩的用料简单,做工也不复杂,比起刺绣要省力的多,而且每月还能多赚几两银子,素娥自是高兴。

  赵文振派发了口罩,问着龚连成:“龚大哥,城里都在传辽金的军队已经破了望子关,戍边军队这些日子又拉了好几回军器,怕不是空穴来风”。

  龚连成用铁钳捅了捅火炉上的铁碳,蹲下身子呼呼的拉着风箱:“不管这事真假,你我的职责就是铸炼军器,旁的事不是你我该管的,也管不了,就算京都城破了又如何,你能逃吗?”

  “辽金的蛮子要真入了关,老子的大刀就能派上用场了”。

  龚连成这句话说的狠冽,风箱山呼海响,像是要把炉上的碳化成灰一般。

  大武继续跟着龚连成打铁,赵文振来到密室,今日火炮的组装到了最后一步,他心里再想,如果真的战事到了传言那种程度,这火炮还能派上用场。

  虽说望子关破的事是传言,但京都这几日却笼罩在这传言中,夜里街市上行人少了很多,天刚黑就能听到接二连三的闭户声音,灯火像涟漪一样,由城中心向四周转薄,只有高墙内还如往日一般,灯火通明,风平浪静。

  京都坊市间的一处别院,一间屋子里灯光略显昏暗,齐王坐在一条案后面,条案上放着一红泥火炉,火炉上的陶罐呼呼冒着热气,火炉旁的一碟花生米冒着油光。

  “王爷,人来了”。

  进来的这人是一直跟在齐王身边的青云,随着他的话落,身后一个被蒙着眼罩的人被带了进来。

  “你下去吧”。

  青云退出了门外,关好门站在五步远处,保证能听清房中的动静,又不至于听清谈话的内容。

  听旁边没了声响,那人自己摘下面罩,用手挡着适应了一下不太亮的光线,一脸络腮胡的男人打量了一周,看见齐王正气定神闲的吃着花生米,上前行了礼。

  “杨蒙恩,叩见王爷”。

  齐王舀出一樽酒,慢悠悠的喝了一口,发出一声极满足的声音。

  “杨将军,你可是稀客,来来来,先陪我饮几杯”。

  杨蒙恩是大梁的将军,但这个将军说来有些惭愧,没有军权,也就是挂了一将军的头衔,杨家三代忠烈,他的爷爷和父亲先后战死在锦州边境,到了他这代蒙受皇恩,虽受了将军职位,一没有去戍边,二没有带军,只每月领着俸禄。

  “王爷喝酒只配花生米吗?”

  杨蒙恩坐在条案对面,看着一盘花生米说着,因为心中有事让他的表情看起来有些僵硬。

  “这花生米跟酒才是绝配,比起肉肴,花生米更能激发酒的香味,来杨将军试试,先吃两粒花生米,等嚼开了再饮一杯酒,其中滋味言不尽道也”。

  杨蒙恩见桌上只一双筷子,犹豫了片刻,突然伸出手掌一拍条案,碟中的花生米从碟中跳起,杨蒙恩伸出手指,夹取了两颗,其余的花生米又落入碟中,竟没有一颗掉到条案上。

  这对力量的控制着实让齐王吃了一惊,从这就能看出杨蒙恩武功极高,应该不在青云之下,至少也是一流高手,此等技法要是杀手那是何其的可怕,就算屋外有青云,只要这杨蒙恩有歹心,齐王相信自己也躲不过他的杀招。

  杨蒙恩将两粒花生米放入嘴中,咀嚼了片刻,一手执着火炉上的陶罐,仰头灌了一口酒,手掌已经被陶罐烫红,杨蒙恩却是连眼皮都没有眨一下,喝完又将陶罐安稳的放在泥炉上。

  控制力高超,耐力又是如此,平日里不显山不露水的杨蒙恩竟是这般狠人,那陶罐已在泥炉上烧了多时,比之火炭也差不了多少,杨蒙恩握在手中竟能神情自若。

  看见杨蒙恩手指抽了一下,齐王的心里才好受了几分,笑着问道:“杨将军如何?”

  杨蒙恩豪爽一笑,道:“果如王爷所说,言不尽道,滋味不凡”。

  齐王笑着点了点头:“杨将军想来是有事与本王说?”。

  自己的这处别院虽是隐秘,但要见的人总有办法找到,深夜造访定是有事,杨蒙恩进来时齐王只说喝酒一事,也在试探杨蒙恩,毕竟猜到了几分来意。

  “今日来确实有事要求王爷,还希望王爷能帮我”。

  “哦,杨将军先说说,看我帮的帮不得”。

  杨蒙恩拱手行了一礼道:“恳请王爷明日殿上能荐我去锦州征讨辽金,杨某虽不才但为了我大梁江山,情愿身砌边境,扫清辽金来犯蛮兵”。

  齐王手指轻敲着条案,思索着,见齐王不说话,杨蒙恩有点急了,这两日城里的传言他也听了些,朝廷必是要发兵的,而他一个没有兵权的将军怕是连去锦州支援的资格都没有,而在朝堂之上能够举荐自己的只有齐王跟相国蔡文两人。

  蔡文为人他又深知,只会举荐与自己相亲的,况父亲在世时还曾弹劾过蔡文,走他一路定是行不通的,能帮自己的也就只有齐王了。

  “宣和七年,辽金大举进攻我锦州边境,杨家父子举兵前往镇压,双双战死在望子关下,辽金亦是伤亡惨重,然我大梁伤之更甚,无力再战,陛下不得不赠金和亲,以求安宁,今日将军又要去,我如何荐你?”

  “再说的,此时辽金虽有进犯之意,但只是小摩擦,将军想是听了市井流言,才这般急着要我荐你,然朝廷还没有发召,我又如何说的,辽金将悍兵勇,将军去了就不怕杨家断了后,此不是辜负了陛下对你的好意?”

  齐王字字直中要害,杨蒙恩听得额上都冒出了汗,一下跪倒在地,道:“王爷,我杨家先烈虽没能平定辽金,但也杀灭了辽金的气焰,这几十年的安定,那一战怎没有作用,王爷此时说这话,边境的枯骨怕是要寒了心,我杨蒙恩情愿战死沙场也不愿看着杀父仇人侵入大梁的土地,还望王爷成全”。

  齐王刚才说的话是有意试探杨蒙恩,大梁现在的局势,武将唯有在外立了功,才能在朝堂上有一席之地,据自己所知通过这种路子想去边境的武将就不少一手之数,这杨蒙恩已经算是迟的了。

  “将军由此言,朝廷若真要发兵,我定会举荐你,只是现在的局势,我还看不清,辽金只是侵扰,并无大举进犯之意,我大梁也不能先发兵平乱,要不然激起两国战事,后果很严重”。

  杨蒙恩听了齐王这话,心头已松了几分,总归有齐王这句话,只要大梁发兵那自己就能去锦州。

  齐王叹了口气,又说道:“陛下定有打算的,你也莫听着市井流言胡乱猜测,若辽金真破了锦州,谁又能坐的住”。

  碟中的花生米已剩下寥寥几颗,齐王将手中的筷子扔到条案上,神情懒怠。

  杨蒙恩站起身来,行礼道:“杨蒙恩先谢过王爷”。

  齐王斜躺在身后的软塌上挥了挥手,杨蒙恩自觉的带上面罩,开了门,守在门口的青云引了他出了别院,杨蒙恩再出现时,已在京都坊市的一处街角。

  此时京都的夜已经静了下来,远处只有酒楼茶肆的灯还亮着。

  青云回了别院,齐王却是端坐在软塌上,碟中的花生米已经空了。

  “王爷,再那些吗?”

  “不要了,吃多了上火”。

  火炉旁多了一幅大梁的地图,齐王手里拿着一支笔,在上面圈圈点点,问着青云:“这杨蒙恩你觉得如何?”。

  青云怀抱着剑,补的两颗牙齿开合间泛着光。

  “杨将军平日不曾听说有什么特别之处,倒是有耳闻一手杨家枪法使得出神入化,却不曾见,刚才我引他时试了他的力道,臣恐不及”。

  齐王听到这话到没有什么意外,刚才他就已经见识了杨蒙恩对力道的控制程度,那时就想到青云恐不是对手,枪素有军器之王的称号,枪法出神入化定是不凡的,只是杨蒙恩没有军权,不在校场,又不上朝能见到的人自然是少之又少。

  先前说杨家父子战死在望子关下,并不是说杨家都是庸庸之辈,相反辽金的大将多人死在杨家父子的枪下,要不是被辽金使诈套翻马下,遭了乱箭之局,胜负还不一定。

  只是已经没人为杨家父子开脱了,战事的结果就是大梁像辽金赔了金,以和亲换取安宁,谁都改变不了。

  他没有果断的答应杨蒙恩举荐他去锦州的原因也在此,到时候要是有人拿着这件事,那他没有任何理由在保荐杨蒙恩。

  但知道了杨蒙恩的本事就不一样了,到时候就算有人说出这件事来,他也可以建议陛下比武定将,以杨蒙恩的本事,赢那几个草包还是可以的。

  齐王手中的笔突然停在了锦州的上方,想了想,画了一个圈写下个杨字。

  “送信锦州,我要知道最新的消息”。

  青云领命出去,不多时一只信鸽从别院房顶飞过,绕了两圈往北而去。

  “王爷,那赵文振这几日每天很晚才从军器司回去,也不在铸坊,不知在干什么”。

  “陛下有没有再召见他?”

  “自那日他拉着马车进御花园之后,再没进过宫,应该不曾召见的”。

  齐王手里的笔将地图上写在京都上的那个赵字打了个叉,想了想又写了回去。

  “这几日你找个时间,带他来见我,我倒是想他了”。

  对于赵文振,齐王觉得有点看不懂了,明明中了状元,却对军器司少监的职位很满足,甚至都没听见他有什么怨言,实在是想不通,听青云所说,前几日他还学起了打铁,难道真的就甘心做一个大铁匠了。

  齐王看着墙上挂的一幅字,怔怔出神,这时去岁走访江州时讨来的那副水调歌头,据说还是赵文振的真迹。

  “到底是庸才还是治世之才呢?”。

  “啊?”

  青云以为齐王是问自己,又没听明白。

  “青云,你这会就去找他来”。

  “王爷,都要敲一通鼓了,您还是早点休息,明日我再找来”。

  碰上齐王冷峻的眼神,青云不再说话了,径直往赵文振的新宅子而去。

  “谁?”

  大武从房里冲出来,手里提着菜刀,房顶上跳下来一人,正是青云,大武一刀便劈了过去,心想“那日打小振的定是这人”。

  如此手中刀法更加的犀利,刀刀直奔要害之处,金铁交鸣,火花四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