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大明世祖 第十六章征服

《大明世祖》第十六章征服

作者:飞天缆车 字数:3543 书籍:大明世祖

  随着时间推移,在借鉴满清统治和历史经验,以及皇帝的参谋下,草原地区逐步形成了特色政治体系。

  在征服初期,对于所有的大小贵族进行承认,然后划分势力范围,不允许其私斗。

  只是为了避免养蛊,从而再次造就一个大部落出来。

  随后,百户区,千户区设立,再加上巡回断事官,让司法由朝廷掌控,削弱贵族的统治权。

  再之后,自然是对权力的赎买,所谓的铁羊钱。

  一步一步的束缚贵族权力,从而稳固统治。

  在政治上用铁羊钱稳定贵族。

  思想上,用黄教来收拢普通牧民。

  经济上自不必提,羊毛贸易捆死了大部份人,就算是贵族也无法逃脱。

  而这所谓的羊毛贸易,只是俗称罢了,包括了羊毛,盐铁,茶叶,皮草,矿产,牲畜等草原特产。

  除此之外,相较于满清,大明在政治上更加宽容,考虑到蒙古人对文化不精通,直接建立社学,普及儒家文化。

  为了让底层百姓拥有自己的未来,那达慕大会直接成了蒙版科举,直接打破了贵族的垄断。

  这对于民心的争取是难以言表的。

  底层牧民第一次知道,不需要战争,他们也会成为上层人物,过上比贵族更加富裕的生活。

  最典型的就是各大藩国去开拓时。定然会在草原上绕一圈,招揽亲信。

  如辽王,他直接招募了三千帐牧民,奠定了自己的根基。

  三寺政策就是其完全体。

  孟恩这时候也知道了,即使自己起码射箭都不出色,但依旧拥有着一个未来:铁路工。

  一家人吃喝着,孟恩骑着马,这才去了断事官处。

  百户区如今也有了断事官,而且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这群断事官们不仅开始审判案件,更是代百户们处理民事。

  如征赋税,兵役,徭役,乃至于户籍更改。

  断事官的帐篷极其宽敞,威风八面衙役在门口守护,桀骜的牧民们低着头,排着长队,顺从的好似绵羊。

  其权势,越发厉害。

  孟恩眺望着在处理案件的断事官,尤其是他穿着绿色的蒙古袍,上面绣的官补,看上去颇有几分异样,但却满是威风。

  木板一拍,所有人都打哆嗦。

  他人就是那达慕大会上的进士,有普通的牧民直接成为了官员,成为了与贵族相等的人上人。

  整个家族实现了跃迁。

  在治理蒙古地区的牧民,朝廷因地制宜编撰了一套律法。

  非常的简单,以三条为根基而扩编。

  第一,不得私斗,胜败双方皆为奴。

  第二,长子继承制,长子继承大部分都家产,凡是违背此律者,流放。

  第三,偷盗者为奴。

  而为了适应蒙地,在婚姻上,允许迎娶后母、嫂子等行为,但必须要征得后者同意。

  而辱骂喇嘛,皇帝者,为奴。

  不缴赋税,逃脱兵役者,为奴。

  基本上来说,虽然略显有些不适,但大致符合牧民们的思维,得到了广泛的接受。

  等待了一个时辰,直到那衙门之中的钟表响了两次后,孟恩才得到了接见。

  他直接说明了来意,将自己更改户籍,征召为铁路工的事说出来。

  “我知道!”断事官露出一丝笑容:“此事整个绥远已经传开了,不止是你,还有上万人跟随去做事。”

  “安西那里缺人,缺许多人。”

  “丰厚的月钱,可以让你们在那里买下土地,到时候过上富裕的日子也是一定的。”

  “记住,好好做事。”

  莫名其妙的得到了安慰,孟恩只能点头应下。

  即使作为普通的牧民,他也是拥有自己的户籍,以及身份牌。

  普通的牧民自然是木牌,而贵族则是铁牌,至于官员们则是铜牌,这是草原上鲜明的三个等级。

  至于喇嘛,跟贵族一样,也是铁牌。

  刚离开衙门,忽然耳边就传来了议论声:

  “去就分配牧场,这是真的假的?”

  “应该是真的,漠北和北海好多草场,根本就没那么多人去放羊……”

  听了一会儿,他这才明白过来,原来是北方招募牧民定居。

  如此丰厚的条件,自然让牧民们心动了。

  毕竟草原上居无定所是常事,离开熟悉的地方去往陌生之地,实在正常不过了。

  “可惜,我去了不了!”

  孟恩摇头苦笑,不过他这时倒是颇有几分坦然。

  作为普通人,什么都平庸的情况下,去往陌生之地讨生活,根本就是困难重重。

  一次野狼袭击,就足以让他家破人亡了。

  告别了家人,他去向了陕西。

  像他这样的牧民在草原上有很多,不下万人,几乎都来自于绥远,晋北地区。

  这里贫瘠的资源,逼迫着人往外跑。

  有时候他感觉不公平,为何自己会出生在这样的地方,而不是在中原这样的富庶之地?

  但如今,有了改变的希望,这是再好不过的是。

  ……

  对于此时的袁宗第来说,此时高原的环境让他难受的要命。

  五十有四的他,在闯军中已经是老资格了,在闯王时代,也是备受依赖。

  但随着康国的建立,他这样的老将不受待见,精力更加旺盛的李来亨,凭借着李过的义子身份异军突起,从而成为了领导者。

  哪怕是田见秀、刘芳亮等老将,也纷纷退让。

  原本他来到高原,就是想掳掠一些钱财和奴隶,为子女积攒家产。

  但随着康国和卫藏国的灭亡,前途立马就渺茫了。

  不过随着和谈协议的定下,他又燃起了雄心:为儿子搏取功名。

  子爵,伯爵,一字之差,那就是万里之遥。

  伯爵是世爵,降到男爵就停了,然后世代享福,而子爵只能承袭两三代就没了。

  为此,他拼了老命,向着西北部的拉达克进发。

  “主人,距离列城还有两百里路!”

  骑着马,袁宗第气喘吁吁。

  即使早就适应了高原环境,但长时间的赶路,让袁宗第的身体颇为难受。

  藏马体型虽大,但耐力却差蒙古马半分,速度更是难以企及。

  不过在高原上赶路,有马骑就很不错了。

  近五千骑兵,是他这次踏上征途的所有兵力,而目标则是拉达克。

  拉达克,是吐蕃灭亡后,建立的古格王朝,然后拉达克地区建立起了拉达克王朝。

  十六世纪中叶,拉达克王朝被“胜利王朝”取代,这个王国的名称也被称为“纳姆加尔王国”。

  而噶举派则统治着这个地区。

  是对抗黄教格鲁派的重要基地。

  历史上,1819年,锡克王国联合查谟王国夺取了原属阿富汗的克什米尔王国,并支持查谟国王侵占拉达克的纳姆加尔王国。

  西臧地区百般支援,但却无济于事,拉达克被其兼并,成为附属国。

  而查谟国王,也就是后世的克什米尔土邦大君。

  拉达克占据了克什米尔地区三分之一的面积,也就是热议的班公湖一带。

  可以说,这块地是一直未签订公认的协议,中国是拥有主权宣称的。

  拉达克特殊的环境,让这里是高原的后花园,布满了各种遗党,如基本退出高原的噶举派。

  “兄弟们,再加把劲!”

  袁宗第喊了一嗓子,继续向前迈进。

  数千名被迫当辎重的牧民们,则苦着脸跟随。

  苦寒的拉达克地区,极其荒梁,雪山遍地,草叶稀疏,牛马都很难补给到位。

  亦或者说,偌大的高原,只有雅鲁藏布江谷地最适合生存,其余的地方几乎是半荒漠,戈壁之地。

  幸亏有向导,不然迷路就危险了。

  跨过了山岭,下了山地,高原反应减轻了些,士兵们士气也渐渐恢复。

  这时,列城在远方隐隐若现。

  袁宗第大喜:“兄弟们,建功立业的机会到了,钱财均分,女人自取!!”

  面对下山虎一般的康军,拉达克军队一败涂地。

  ……

  相较于袁宗第奔赴数千里远去拉达克,刘芳亮则轻便的多,携带着三千兵马,直驱锡金而来。

  锡金距离拉萨极近,是红教,也就是宁玛派的传播之国,一直是属国,西臧的附庸。

  虽然距离近,但路却不好走,位于喜马拉雅山南坡的道路狭窄而又险峻,对于军队来说是不方便的。

  不过刘芳亮倒是高兴,因为锡金只有数千士兵,二十来万人,简直是不堪一击。

  只是刚击溃锡金大军,准备挺进拉孜克时,西面突然涌现出一支大军来。

  “哪来的军队?”

  刘芳亮大吃一惊。

  “回将军,是尼泊尔人!”

  向导迫不及待道:“西面只有尼泊尔人,他们垂涎我们的国土多日了!”

  此时的锡金还未被尼泊尔与不丹蚕食,是日后的数倍之大。

  “真是找死!”刘芳亮咬着牙道。

  破坏自己的前途,那就是杀人父母。

  “弟兄们,让咱们教教尼泊尔人什么教打仗!”

  ……

  作为以稳妥著称的大将,田见秀带兵四平八稳,拥有一贯的谨慎。

  故而,他携带数千骑兵步兵,向着不丹王国而去。

  不丹此时的面积虽然大,但人口数量却与邻国锡金相差无几,颇为贫瘠。

  在1616年,西臧竹巴噶举派热龙寺僧人阿旺南杰因在“竹钦活坲”转世之争中败北而逃亡布鲁克巴。

  得到当地竹巴噶举派势力支持,逐步统一布鲁克巴,也就是如今的不丹。

  1651年不丹政教领袖夏仲·阿旺南杰(1594~1651年)圆寂后,不丹内部陷入混乱,僧侣集团和世俗集团矛盾尖锐。

  可以说,不丹此时内斗频繁,绝对不是田见秀的对手。

  “此战虽然轻松,但到底是跨过了高峰,而且还是灭国之战,伯爵稳妥了!”

  田见秀笑逐颜开。

  ……

  此时的高原地区,太子朱存渠开始大规模地针对大贵族。

  而达籁喇嘛的家族,琼结巴家族,世袭的后藏大贵族,就是太子第一个打击的目标。

  首先,朱存渠要求琼结巴家族离开后藏地区,转封到江孜宗地区。

  所谓的宗,则是万户区的意思,这在元明时期的十三个万户,也就是宗。

  所以其家族出现五世达籁就不稀奇了,这是传统贵族的权势,属于如虎添翼类型。

  这种情况下,怎能容纳?

  琼结巴家族自然舍不得离开经营几百年的后藏,立马表示委婉的拒绝。

  朱存渠也不惯着他,直接举行了五世班婵坐床大典。

  早在绍武十七年,四世班婵就圆寂了,直接认定为转世灵童,然后在绍武二十年达籁进行确认,只待坐床典礼。

  但是没有料到,康国入侵,典礼一再推延。

  如今达籁,以及一众文武去了北京后,朱存渠自然是要将班婵送到北京的,但坐床大典可得先确立。

  五世班婵典成后,朱存渠却并未放走众人。

  面对一众的贵族,朱存渠直接宣告了琼结巴家族对朝廷的反抗,决定彻底清剿。

  这简直是惊起千重浪。

  贵族们尤难相信,这可是达籁的家族。

  “佛祖的归佛祖,朝廷的归朝廷,这是两码事!”

  朱存渠沉声道:“琼结巴家族迎得转世灵童,那自然是荣幸,但却不修功德,骄奢淫逸,奴隶百姓,自然是除之而后快!”

  不待贵族们反应,京营雷霆一击,直接把整个琼结巴家族俘虏了。

  家产一应被抄。

  贵族哑声。

  在其庄园中,数千农奴们惶恐难安,双眼之中尽是茫然。

  主人没了,他们今后又该怎么活?

  多杰穿着破旧肮脏的长袍,一双明亮的眼睛盯着那些相貌不同的人,眼看着他们搬空了主人的家。

  而那些反抗的奴隶们自然是陈尸一地。

  作为最底层的朗生,他对此毫不在意。

  农奴们议论纷纷,都觉得要换个主人了,不知道新主家是不是更好一些,能吃饱肚子不?

  多杰也想加入其中,但饿着的肚子让他不想开口。

  这时,忽然有喇嘛过来,宣扬琼结巴家族罪大恶极,是恶鬼转世,故而遭了报应。

  多杰听着其话,感觉这是真的,不是恶鬼怎么那么歹毒,会剥人皮制鼓?

  漠然,冷淡,事不关己,沉默以待,这是农奴们的应对方法。

  借契一烧,农奴们眼眸亮了一些。

  而待分地的话说出来,农奴们满脸不可置信。

  多杰怀疑自己出现了幻听。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