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大兴王朝之复国 第二十七章 问城的信报

《大兴王朝之复国》第二十七章 问城的信报

作者:第三人称的我 字数:1868 书籍:大兴王朝之复国

  第二十七章 问城的信报

  一行四人花了一个小时,到达了悦来米行,米行的掌柜尔向和其他六人都在后门口等着,贾仁和看了一眼尔向就直接进门了。

  大家进门后,留后的常福友就把门关好,并拴上了。

  贾仁和留下了贾振力和尔向,其他人先去做自己的事情了,当然,杨淼也是会留下的。

  “尔向,这位是淼公子,以后就是我们的主公。”贾仁和摆手指向杨淼,对尔向讲道。

  “小的尔向,拜见公子。”

  “尔向,请起,无需太客气。”杨淼说道。

  贾振力说:“尔向,公子是问城来的,他想知道问城杨家的所有事情,包括一些细节,和可能的一些消息。”

  尔向命人端了些茶水和吃食,撤退仆人后,尔向开始讲起杨淼离开后,问城杨家的事情。

  杨淼离开没有多久,问城的县令就到了杨家问杨淼的行踪,贾氏也没有完全隐瞒,就直说有人觉得杨淼是个有学问的人,若是游学以后很可能成为大陆名士,所以,就同意让杨淼游学去了。

  贾氏还对外公开宣告,杨淼出去游学了。

  刚刚过年没两天,杨阿一和杨阿同也是走了,具体去哪里,当我也没有人知道。

  县令也是在元宵之后才知道消息,就联合抚军一起,直接包围了杨家。

  这时候的杨家,只有贾氏和杨阿开一家了,还不包括杨淼。

  没有出一个月,府衙的包围撤离了,也就是简单的监视,但是,县令来了一道命令,若是杨阿开呆着问城不动,大昌国会让杨阿开一家平安的,若是有逃走的打算,一旦找到,可能是性命不保。

  至于杨阿一和杨阿同逃哪里去了,是过了一个月之后才知道的。

  杨阿一原来是南行,应该是想进入大兴国,后来被官军发现,他们也警觉,早早就跑了,后来也是不知道所踪,应该是隐姓埋名了。

  至于杨阿同,他们跑到了哪里没有查到。

  就在前几天,问城传回来一个信报,老太太病逝了。

  同时,老太太在病逝前命令米店终止传输任何消息,直到有一天杨淼指示才可以再次启动信报传递。

  也就是至此之后,招来米店不再传输任何信报了,完全潜伏。

  这边的悦来米行自收到潜伏信报之后,再传过去的信报,招来米店已经没有回复信息。

  “姐姐。”贾仁和伤心的叫了一声。

  “祖母,”杨淼轻轻念了一声,站了起来,问尔向:“祖母身体一向很好,怎么会在这么短的时间就去世了,是不是有什么隐情?”

  “公子,这个信报里没有讲到,只说‘病逝’。”尔向回答。

  “尔掌柜,麻烦你给我准备些蜡烛纸钱,我烧一些给我祖母。”杨淼对尔向说。

  “是,公子,我现在就去准备,半个小时就好。”尔向说着就跑着去了。

  杨淼坐着,眼泪流了出来,没有说话,就一直这么默默的流泪。

  “公子,请节哀,”贾振力劝说道。

  “祖母把好吃的东西都会留给我,有些东西她自己都舍不得吃,还是会背着几个兄长偷偷的给我。”

  “我小时候,和祖母在一起的时间是最多的,她教我做人的道理,做事的经验。”

  “我小时候最伤心的时候都是跑去祖母那里,只有祖母那里我的心才是最平静的。”

  “是祖母力挺,我才能在很小的时候就可以上学堂。”

  “是祖母安排我安全离开,没有祖母,我不知道我会如何,至少不会像现在这么懂事。”

  “振力叔叔,你尽你所能帮我查下祖母的真实死因吧?”杨淼看着贾振力说。

  “谨遵公子吩咐,下臣一定给公子一个答案。”贾振力回答。

  过了一会,尔向回来了,“公子,准备好了。”

  “好的,在哪里祭拜合适就在哪里祭拜。”杨淼说。

  “后院,公子。”尔向说。

  “那我们去后院吧。”杨淼说着就起来了。

  杨淼到了后院,穿上白衫。点上蜡烛,点上香,向北方三拜,然后开始烧纸钱给贾氏。

  贾仁和在一旁陪着,贾振力和贾振奇也跟着杨淼一起烧纸钱,据说,后辈烧的纸钱,逝者好带走。

  纸钱慢慢烧,一直烧了两个小时。

  杨淼才在贾仁和等人的劝说下回房休息。

  次日早上,杨淼还是早起读书,射箭,练剑,没有耽搁。常福友收拾杨淼房间的时候,发现枕头都是湿的,也赶紧给换了一套。

  过了两日,贾仁和他们试过过境城门的规矩,的确是非常严格,过境的任何人都是仔细扫查,并拿出一些图像一一对照,多人核对无误后才给与出城。

  他们并不知道那些图像里面有没有杨淼的头像,若是有被查到,杨淼肯定就难逃了,必定被抓的。

  在没有足够把握的情况下,他们暂时取消了立刻出城的打算。

  杨淼正在看书,贾仁和走了过来,“公子,臣有事要和你商量。”

  “舅公,请说,不必客气。”杨淼说。

  “这几天,我们试过多种方式和方法进出边境城门,发现他们查验异常严格,尤其是身份模糊的人员,更是和手里的一些图像多人对照,只要有一点疑问就不给与通过。”

  “我们在城门附近看了一会,被抓的也是很多,包括一些小孩。”

  “所以,我们不敢贸然过关,想在城里生活一段时间,有了好的机会或者不是这么严的时候,我们再行出城。”

  “我过来,就是向公子请示一下,在城里生活一段时间,委曲一下公子。”

  “哦,原来是这个事情,”杨淼说,“这个事情,我前几天就听他们说起过。就按照舅公的意思办。”

  杨淼顿了一下,再次说道,“舅公,我想在附近的学堂去学习,毕竟我们什么走还是不清楚。”

  “哦,好的,我跟尔向说,让他去找附近好的学堂,主要是安全的学堂,送公子去读书。”

  贾仁和将杨淼想进学堂读书的事情跟尔向一说,尔向也就去找学堂去了。

  过了一天,尔向就找到杨淼和贾仁和说,找到一家适合的学堂了,就是他们住的城北地区,有一位先生叫谭放,他本是大兴国人氏,三十年前来到双月城,他的父亲是大兴国名士谭司,谭司在十年前已经过世。

  这个谭放继承了他父亲的才学,在双月城也是有些名气,连双月城的知府大人也曾想请为幕僚,被谭放拒绝了,他就是想一心教书育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