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长无欢 正传·风之卷 第十四章 百花皆败

《长无欢》正传·风之卷 第十四章 百花皆败

作者:吴在渊 字数:3844 书籍:长无欢

  沿着青石铺就的道路拾阶而上,便能望见依山而建的太辰皇陵。在那面高约十二丈、由九门所组成的白玉牌楼背后,有条平整而宽阔的神道,左右两侧都驻扎着披坚执锐的禁军——睚眦卫。

  在云间传来数声遥远的鹤唳,葱茏的林野隐约可见山獐的身影。慕容烨等人跟着独孤煊沿着神道前行,但见前方有一古朴而漆黑的石碑,身穿朝服的文武百官正在它稽首叩拜。那块方形的石碑高若山丘,其上刻有历代君王的丰功伟绩,至今已然历经千百年风雨的洗礼。

  “老臣参见大皇子,陛下命我在此恭候多时了。”这时,有位白发苍苍的瞽人缓缓迎上前来,朝着向独孤煊俯身拱手。此人身穿一袭带有云海纹的鹤氅,看起来年逾古稀,面容清癯且眼生白翳。

  守在那瞽人身傍的那位年轻弟子,倒是个颇具华容的后生。此刻他随着师傅一同行礼之后,便朝着慕容烨等人略微点头致意。只见此人身长七尺有余,玉冠绾发且道袍加身,显得容止儒雅。

  “星汉法师无需多礼,快快请起。”独孤煊别过脸来,向慕容烨介绍道:“星汉法师乃是当朝国师,名列三公之席。他非但精通天文地理,而且行兵打仗算无遗策,曾追随父皇攻克云汉国,为我太辰国建功无数。而另一位,则是其徒李逸轩。他深得星汉法师的相术真传,乃是远近闻名的后起之秀。”

  “虚名寡誉罢了,还提它作甚?”那瞽人分明是个睁着眼的瞎子,却又回头冲着慕容烨略微点首,抚髯笑道:“吾跟汝父曾在岭南有过一面之缘,很是佩服他的胆识跟谋略。公子沿着老朽身后的这条神道径直走罢,陛下正在安灵殿里等着你哩。”

  “不若由我来引路,他毕竟在此人地生疏。”独孤煊顿了顿,道:

  “只是这安灵殿乃是王族祭祖之地,南宫姑娘和老夫人却是去不得。”

  “大皇子无须忧心,安心将她们托付给老朽便是。”星汉法师忽然提议道:“皇城干照距此不足百里,若是乘坐殿下的马车,不消多时便能抵达。姑娘跟老夫人若是不弃,便随老夫师徒二人去走走罢。不知诸位意下如何?”

  独孤煊跟慕容烨深以为然,点头称善。南宫绘月察言观色后便颔首低眉,挽着老夫人的胳膊向对方欠身行礼,道:“那便有劳前辈了。”

  暮雪霏霏,山势巑岏。

  第二段神道的尽头便是前尘河。踏过河上的汉白玉石桥,便能望见那一座座凸出朱墙的宫阙。其中,唯独始建于潜龙年间的安灵殿最为庄严恢弘,乃是太祖独孤燮昔日起兵的龙兴之地,在此奠定了独孤王朝一千二百余年的国运。

  植于中庭的银杏树纵然凋尽,但仍能想象出秋来之时,如蝴蝶般华美地飞舞着的金色落叶。斑驳的枝桠间挂满了新旧不一的红绸条,其上的祈愿文字因年代久远而变得难以辨清。独孤煊领着慕容烨径直穿过中庭,而后两人在丹楹间并肩而立。

  烛火晔晔的厅堂里香火盘绕,四周的香炉里焚烧着旃檀木。这时,有道魁伟的背影在云雾间若隐若现。在那人面前的山字形紫案上摆有八十六座神龛,里面供奉着太辰国历代先皇的牌位。

  北靖王独孤煊双手和抱,缓缓举过眉心,肃然朝着对方俯身施礼,并且神色庄重地禀告道:“父皇,儿臣已经将他带回来了。”

  那人脚下的乌舄略微挪动,缓缓地侧过身来。但见此人身穿着玄色冕服,其上织有日、月、星、山、火、龙等十二章纹样。在其右侧的衣襟处绣有红梅花的家徽,而左手的大拇指上则佩戴着玉韘。他将目光从慕容烨的身上移开之后,便向独孤煊吩咐道:“你且退下。”

  “是,父皇。”

  道治皇帝独孤弘正值春秋鼎盛之年,向来喜怒不形于色。而慕容烨则依旧站在那里,默默地望着那人模糊的身影。而后,道治皇帝摸着手上的玉韘,平静地向他问道:“汝不畏孤?”

  “陛下此番召我前来,自然是另有深意。如若不然,又何须大皇子前来接引?”慕容烨从容地回答道:“更何况,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忧之何益?”闻言后,道治皇帝用赞许的目光瞧了慕容烨一眼,并向他招了招手。慕容烨迟疑了一会儿,只得随之走入堂中。

  道治皇帝背手踱步走至牗前,凝望着外边儿的雪景,忽而向他问道:“那你倒是说说,孤的用意何在?”

  “想必是跟草民的父亲有关。”慕容烨解下系在腰间的那块云纹羊脂白玉佩,缓缓回答道。玉佩的左下角沁着一抹血红,那儿有朵红梅花雕刻得惟妙惟肖,形状跟陛下绣在前襟上的家徽并无二致。

  道治皇帝瞥了一眼那玉佩之后,神情微变且心生波澜,向他问道:“你知不知道,这东西为何会落在你父亲的手里?”

  “草民不明就里,因而不敢妄言。”

  “这里面有段漫长的故事,得从许多年前开始讲起。”道治皇帝再度将目光移向牗外,直直地望着山上的飘雪,似乎是在追忆着什么。

  “千百年前两族共和,阴阳八家的始祖们在翰山之巅缔结盟约,并在天衡星上建立了第一个大一统的国家——天羽国。自此,开启了此间长达五百余年的煌煌盛世,史称‘神临时代’。

  “在那个值得令人缅怀的时代里,鲛人们手捧着冰绡跟夜明珠走出翡翠洋,跟沿海的渔民们互通有无;北域的羽兕成群结队地飞离幽都,前往南方温暖而湿润的丛林进行狩猎;天墟大陆上各个部族的亲如一家,人族与妖怪相互聚居的地带没有厮杀。

  “直到后来,噬宗横空出世。他们鼓吹欲望跟崇尚暴力,公然煽动百姓进行叛乱,并且宣扬着强者就能支配着世界。无论是人族还是妖怪,都开始在欲望的面前蠢蠢欲动。

  “噬宗的教徒逐渐遍及世界各地,乱世的洪流自此席卷四海八荒。他们在反抗朝廷的战争中异军突起,其势如日中天。硝烟弥漫的城楼上插上了血月旗,连年的征战使得百姓苦不堪言。在那之后,天羽国的皇帝高阳瑨跟其余七大家主联袂而至,共同挥师讨伐噬宗。

  “两军交战数月,在噬宗的总坛五陵原杀了个天昏地暗,尸横遍野。数以千万的教众醉卧沙场,手握血月令的教主不知去向。而噬宗的大殿主赵嵩在率领残部离开五陵原之时,曾扬言道:‘血月再现之日,便是杀戮重启之时’。从此,噬宗便在天衡星上销声匿迹。

  “经此一役,阴阳八家的兵马死伤无数。而天羽国的皇帝则跟其余六大家主皆阵亡,唯有鲛人一族的家主海镇得以幸免于难。一时间山河破碎,往昔的英雄悉数凋零。国内群龙无首,众人无不觊觎神器。随着方荣升,向子载,程普生等一干社稷重臣相继离世,江河日下的朝廷终于开始分崩离析。

  “当是时也,宗室倾颓,群雄继起。各地的部族经常血战,无数的贤臣忠将在改朝换代前死去。拥兵自重的新任家主之间互相猜忌,纷纷带领各自的家族裂土为王,自此与天羽皇室高阳一族反目成仇。名存实亡的天羽国缓缓步入黄昏,天衡星从此结束了‘神临时代’,进入纵横捭阖而又割据混战的‘诸国时代’。

  “经历了上百年的鲸吞蚕食,太祖皇帝消灭了盘踞在天墟大陆中部的各大势力,并在这片莽荒之地开国太辰;与此同时,渊氏在北域称雄,立国为鬼戎;而奉行和光同尘的海镇则带领鲛人一族远离陆地,在四海之央的翡翠洋里缔造了圣瀛国;至于荣华不再的高阳一族因其威信大不如前,不得不带领着依旧效忠于天羽皇室的兵马退守南域,并且在那里建立了云汉国。

  “自此,由独孤一族、渊氏一族、海氏一族跟高阳一族这四大代表着妖怪阵营的阴四家,就此奠定在天衡星上的割据势力。

  “而由君氏一族、风氏一族、吕氏一族跟宇文一族这四大代表着人族阵营的阳四家,则跟五陵原一役后日渐崛起的太曜宗联起手来,在天墟大陆富饶而平坦的东域建立起强大而统一的南华国,并将其余四大妖国视为蛮夷之地,因而两族之间成见日深。

  “此外,尚有许多蕞尔小邦在天墟大陆上次第建立且独立自治,各自依附于附近的大国,通过连年的朝贡换取庇护。然则五国鼎立且逐鹿天下,已是大势所趋。因此,多少隐居在蕞尔小邦里的能人志士开始入世,投靠各自属意的五大国,以期博取功名利禄。

  “这千年来,我太辰国与诸国间各有功伐,却始终无法动摇彼此的根基。北衔着的鬼戎国乃是强不可犯的劲敌,不时派遣羽兕前来北部诸镇劫掠钱粮;偏安西南一隅云汉国逐渐恢复往日的威严,同样使得德隆皇帝日益忌惮;而凝聚着千万鲛人的圣瀛国乃是心腹大患,却又尚未可图。至于主宰着南华国的太曜宗的宗主君守山,虽然声称不会卷入四大妖国之间的纷争,但实则暗存包藏宇内、并吞八荒的野心。

  “如何在此浊世中突破困局,使得太辰国称霸天下呢?四十五年前,年事已高的德隆皇帝念及霸业未竞,不禁忧愤成疾。后来,他将自己的心事透露给前任国师空缘大师。此人在夜观星象时心生一计,便连忙赶往宫中参见德隆皇帝,跪地进言道:‘此乃逆天之事,非大气运者不成。须是陛下的血亲前往,则大事可济’。

  “因此,三位年幼的皇子服下空缘大师研制的化妖丹后,便被眦睚卫暗中带出皇宫,分别送往云汉国、鬼戎国跟南华国里的寻常人家里抚养,从此在异国他乡隐姓埋名。临别前,德隆皇帝亲手为他们系上了玉佩。它们的取材源自同一块玉原石,乃是德隆皇帝特地命宫廷玉匠苏安制成,其上雕有独孤一族的红梅花家徽。空缘大师则在玉佩上施了一层禁术,使得它们能够互通祸福。德隆皇帝心意已决,若是他的子嗣都因此不幸死去,便将皇位留给他唯一的弟弟庆王来继承。”

  半晌后,慕容烨望着手上的那块羊脂白玉佩,不禁惊愕地开口道:“莫非这就是……”

  “此言不差,这便是独孤一族的皇子用以证明其身世的信物。”道治皇帝略微偏过头来,解释道:“而你的父亲慕容灏,其实是德隆皇帝独孤元彻的次子,亦是孤同父异母的兄弟。”

  “昔日孤亲征南华国,汝父时任岭南节度使,本能领兵驰援我军,为太辰国建立不朽的功勋。可惜他却因耽于儿女私情,迟迟不肯发兵作难,从而延误军机,致使食日战争最终功败垂成。

  “孤虽在心中责难他,却又期盼着他能够过上那种我已然舍弃了的人生,并且利用这个新的身份活下去。却不曾想,他最后竟会受奸人所害,落得个满门抄斩的下场。所幸的是,你们母子俩尚且平安。

  “照老祖宗定下的规矩,未立军功者不得袭爵,故而此事暂且搁置不提。你在此见过诸王的神龛之后,便算是认祖归宗了。从今往后,你便恢复皇姓独孤。

  “至于七将为你所杀一事,孤不愿对此深究。到时候,你得随着煊儿前往那大理寺走上一遭,将前因后果交代清楚,以免遭人口舌。只是王峪的旧部定然不会就此善罢甘休,明枪易躲暗箭难防,孤会派遣一支眦睚卫护送你们前往凛州。”

  “凛州?”慕容烨忽而问道。

  “既然你能斩杀王峪,孤便将他的军职跟封地都赐予你。你到那儿之后,须以练兵秣马、修政安民为要务,将来才好替孤涤荡天下。”道治皇帝注视着慕容烨的双瞳,语重心长地对他说:“孤知晓你的心里有恨。然则君子怒而不发,穷则砺志。终有一日,你会带着这份恨意杀回南华国,用敌人身上的鲜血来洗涤往日的耻恚。”

  这时,慕容烨恭敬地向对方俯身施礼,回答道“是……世父。”

  “好,这一声世父倒是叫得不显生分。”道治皇帝略微顿了顿,忽而心血潮来地向他问道:“烨儿,我独孤一族向来以红梅花为家徽,汝可知是何缘故啊?”

  “侄儿愚钝,实属不知。”

  “正是因为百花皆败,惟我独盛啊!”淡红色的梅花在他面前的山野间纷飞着,道治皇帝凝望着那万千落红,目光顿时显得深沉起来。“既然我们都生于帝王之家,自然得承受着这厚重的命运。独孤一族所有的牺牲,都是为了太辰国的千秋大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