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大明皇弟 第一百六十章小冰河时期来了(四)

《大明皇弟》第一百六十章小冰河时期来了(四)

作者:老山活着 字数:5432 书籍:大明皇弟

  翌日,东方旭日刚刚杳杳而升的时候,开封府东门外。“叮铃,叮铃……”,官道上,远远的传来骡马的铃铛声。由于疫情严重,通往开封的铁路和公路基本上已经封闭,道路上很少有车辆通行。

  守城门的几个士兵有些奇怪,纷纷向官道上张望。如今家家都闭门不出,这么早就从东边来了一辆马车在赶路,的确有些罕见。车辆越走越近,这时候才看清楚来的是一辆骡车。

  骡车车厢遮得严严实实的,赶车的是一个五十几岁的男子,浓眉深目,一把胡须在颌下,长相白净斯文。那男子不慌不忙地赶着骡车,向城门缓缓驶来,一名士兵上前拦住的骡车,让赶车的男子停在城门口等待检查。说来也巧,这时候,一辆挂着红色葫芦旗的吉普车恰好从城里面向大门开过来,很快就在城门口停下。当班的军官一见,赶紧迎了上去,这是医疗组的医官来了,按照开封府的规定,每天进城的人必须让医官检查,确定没有问题后才会允许进城。

  今天在这边负责值守的正是吴大维,他起了一个大早,随便吃了点东西就赶了过来。吴大维刚刚下车就见到停在路旁等待检查的那辆骡车,这么早就有人进城,他也有些奇怪。也没有多想,他穿好防护服后便走了过去。

  吴大维问了男子:“兄台,要进城吗?”

  “啊!是的,我就住在这城里。大人,怎么现在进门还要检查?”那男子态度温文。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为了防止疫情传播,非常时刻不得不采取的非常措施,请你配合一下,“吴大维微笑着说道,”好了!车上还有人吗?都下来,我们要登记和检查,请把你们的身份证准备好……我是医官,主要是看一下这车上有没有人染病?”

  那男子说:“车上是女眷,恐怕不太方便。”吴大维还没说话,旁边的一名军官说道:“不行,任何人都得检查。这是对你们负责。”

  那男子犹豫了一下,点点头正准备下车。“夫君……”忽然一个女子在车厢里掀开幔帐伸出胳膊从后搂住那男子。吴大维看得真切,不由得大吃一惊。那个在车上喊夫君的,居然就是来时途中被他救下的那位常夫人。

  “常夫人,他是你家相公?”吴大维脱口而出。

  奇怪的是那女子眼光呆滞,神情淡薄,对吴大维的问话充耳不闻,脸上挂着诡异的笑容紧紧的抱住那个男人的后腰,不住亲吻他的脸颊。那女子只顾自地呢喃:“夫君,妾身再也不想与你分开了……”

  这神情不对,吴大维察觉到异常,便大喊一声,想引起常夫人的注意:“喂,常夫人,你怎么了!”

  就在这时,那个男子从怀里掏出一块白色手帕,居然冲着吴大维的口鼻使劲地挥来。随着手帕从口鼻拂过,吴大维可闻到一股异香,瞬间就觉得神志有些恍惚,他马上意识到不对!赶紧把挂在脖子上的香囊拎了上来,放在自己的口鼻之处,使劲吸入了一口香囊的气味。刹那,就觉得一股浓郁、清凉的药香气冲入鼻窍直达脑内,那种神志恍惚之感瞬时消失。

  “你要干什么!”吴大维大喝一声,一把夺过那男人的手帕。

  “驾!”男人抓起鞭杆就要抽骡子,催促骡子快跑。

  “不准走!喂喂,你怎么了!”

  吴大伟用全身力气死死扯住骡子胸前的靷带,一手又去扯那女子。那男子居然一时难以摆脱掉他,顿时惊慌失措,见吴大维拉住了那个女子,就干脆把她往车下猛的一推。吴大维害怕常夫人受伤,连忙去接被推落的女子,抓着骡子靷带的手瞬间松开。趁着这一瞬间的空档,男子扬起杆子对准骡子一下狠抽。

  “叮铃,叮铃……”骡子挨打,散开四蹄狂奔起来,沿着城门外护城河的一条岔道逃了下去。突然的变故实在来得太快。还以为吴大维遇到熟人的守城兵丁面面相觑,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一时间摸不着头脑。吴大维跺脚大喊:”快!快抓住他!这人是绑匪!”

  带队的军官这才反应过来,几个人跟在后面追了下去,此刻,那辆骡车已经跑出去了两三百米远,哪里追得上?吉普车的司机反应很快,他赶紧发动了汽车追了下去。只听轰隆一声,那骡车直接翻进了护城河,几名兵丁赶到时,那骡车已经飘在河面上。

  士兵们沿着河堤搜查,说也奇怪,这河面也不算太宽,但刚才那位男子已经消失的无影无踪,找了半天,也找不到此人的踪迹。话说吴大维救下这女子后,扶着那女子,只见她虽然看似清醒,但是眼神却呆滞。吴大维摇晃了她几下,喊道:“喂,常夫人,你怎么了?你怎么不认得我了?”

  “夫君……”常夫人却又来抱他。

  “哎呀!”这把吴大维吓了一跳,赶紧挣脱开。

  “难道是中了什么邪气?”想到这里,他赶紧把挂在脖子上的香囊取下,放在女子口鼻处。过了片刻,女子神情就有了改变。她忽然认出了吴大维:“咦!吴大夫!”

  “对,是我,我是吴医官。你终于能记起我了!”

  “我怎么会在这里?”常夫人似乎还不太清醒。

  “刚才那个男人是谁?赶着骡车的男人!”吴大维问。

  “什么男人?“常夫人一脸的懵懂,”我刚才好像做梦一般,看到我家夫君了,可是我总感觉混混沌沌像是在梦里,并不太真切。”

  ”常夫人,刚才你坐在一个男人的骡子车上,那个男人看着有五十几岁,和你年貌甚不相符,难道他真是你夫君?”

  “骡子车?赶骡车的男人?我想起来了。“常夫人恍然大悟,恨恨地说道,”这狗贼究竟是什么人?吴大夫,你治好我的病后,我因为担心夫君的安危便想来趟开封看看。我记得我是骑着马来的,途中我遇到了一架骡车,赶车的是一个男人,他向我问路,然后向我扬了一下手中的手帕,我当时只觉得脑子里一晕,之后我好像昏昏沉沉睡着了,就梦见了我的夫君,我夫君也在赶着一架车,我……”

  “哎呀!这就对了!就在刚才,一架骡车从那边跑来,结果我看到你抱着那个车主,喊夫君……”

  “什么?我抱住车主?”常夫人又羞又怒。

  “对啊,我刚才也以为那位是你夫君。“吴大维解释说,”我大声喊你,你居然对我置若罔闻,我就觉得这里面有问题,我拉住那车就是不松手,那男人急了,把你往车下一推,朝那边跑了!哎,也不知道有没有抓住此人。”

  两个人说话之间,带队的军官又赶了回来,把刚才的情形一说,众人都觉得不可思议。难道刚才那人竟然是拍花子的?如果真是这样,这个人的水性也太好了,竟然遁入水中,从众人的眼皮子底下溜走了。这时候,搞清楚状况的常夫人揖首说道:“先生,你又救了我一次。大恩大德,叫人如何报答。对了,那本经书有没有送到府台大人手中……”

  “送到了,送到了。“吴大维忙不迭的说道,”而且那个名叫微生的人也找到了,这个人在朱仙镇,锦衣卫昨天赶了过去。对了,锦衣卫现在在查找里夫君的下落,应该很快就有消息回来。不如你先和我一起去一趟府衙吧。”

  “也好!”

  ……

  吴大维在城门口安排了一下别的意思接替他的工作,然后陪着常夫人来到了开封府的府衙。刚进入停车场,还没来得及下车。迎面正好遇到锦衣卫百户刘清华的车队从朱仙镇赶了回来,两个锦衣卫的校尉正扶着一个衣衫褴褛的憔悴汉子从车上下来。

  恰好此时,吴大维陪着常夫人下了车,两个人四目相对,竟然一下子怔住了!那憔悴的汉子喊了一声“小英,是我”,等看清楚这个人,常夫人眼泪就下来了,她大喊一声”夫君”,打开车门就跑了过去,紧紧搂住那个人,一时间,夫妻两人紧紧相拥,泣不成声。听到外面的动静,知府简济从大堂里走出来。

  等众人进了大堂,两边人把情况一说,事情的来龙去脉才有了一个大概。常大力夫妇都是军情司的情报人员,他们利用商贾的身份经常往来于陆上丝绸之路,负责收集敌对势力的情报。半年前,一位军情司潜伏在白莲教组织的内伐找到了在阿拉木图的情报站,交给了常大力一本《古兰经》,只说这里面有重大的秘密。

  可惜此人当时已经染上了瘟疫,话没有说清楚就已经吐血身亡。常大力拿着这本《古兰经》,一直看不出所以然来。于是他将这本《古兰经》交给自己的妻子,让她先回开封。自己留在阿拉木图,循着这位牺牲战友生前留下来的线索继续往下调查,经过几个月的努力,他发现白莲教勾结外部势力,妄图效仿成吉思汗的办法投毒,在中原大地散布鼠瘟,扰乱大明的秩序这个今天的秘密。

  常大力说:“我在阿拉木图循着线索跟上了一支白莲教徒假扮的西域商队,随着他们一直回到中原,在开封城外曹家庄找到了他们的一句巢穴,却不料却被人察觉,一时不察,着了他们的道,被人囚禁了起来。他们的头目一直在查询这本《古兰经》的下落,就把我关在一个地洞里面,每天想尽办法折磨我,想让我招供。这次要不是刘百户相救,只怕自己撑不过去,要死在那里啦!”说到这里,他起身向刘百户深深一揖。

  刘清华赶紧双手乱摇,连连说不敢当不敢当。这时,简济拿起了那本《古兰经》,左看又看,还是看不出所以然来,便问道:“常中校,你研究了这么久,有没有察觉到不对的地方?”

  常大力答道:“简大人,下官懂得阿拉伯文,这里面的确是一本经书,文字上和普通的《古兰经》没有任何区别。我又用火烤水浸等办法,一无所获,我又检查了封面,也没有发现夹层,这也是让我困惑的地方。”

  “可以让我看看吗?”一直在旁边没说话的吴大维突然说道。众人的好奇地看向他,吴大维有些羞赧地笑了笑,说,“我想到了一个法子,也许能帮到你们。”

  简济好奇的将书递给他,吴大维从身上摸出一个放大镜,翻开书本仔细的看了看,然后点点头,问道:“麻烦哪位帮我准备一点碳粉?要磨得非常的细。”刘清华马上让一名校尉前去准备,不一会儿,这名校尉就捧着一小碗磨得很细的碳粉走了进来。吴大维小心翼翼的翻开其中的一页,用碳粉均匀的撒在纸上,过了一会儿,那轻轻的一抖,然后看去。立刻大喜,说道:“果然被我猜中了!”

  众人围拢过来一看,只见残留在纸张上的碳粉变成了一串一串的阿拉伯文字。常大力一见大喜过望,惊呼道:“这是白莲教的联络图,吴大夫,你可真行。这么隐秘的法子也被你想出来了。你可立下大功了!”

  常夫人好奇的问道:“吴大夫,你怎么会想到的?”

  吴大维尴尬的笑了笑,解释说:“以前我小时候读书的时候,有个同学读书不认真,但是喜欢搞些歪门邪道。就是考试十号喜欢舞弊,他就是用两张纸叠在一起写字,下面的那张纸就有划痕,但是很轻微,肉眼根本看不出来。我刚才突然想起了这个,所以试了试,没想到被我猜中了。这也是瞎猫碰上了死耗子,被我蒙上的。”众人听了哈哈大笑。

  很快,情报通过电报网络传递到锦衣卫各个衙门,一场大规模的搜捕行动在北方各地开始展开。

  ……

  翌日一大早,来福客栈里,借居在这里的吴大维刚刚起来,开封府衙里的一名皂吏就匆匆找来,告知说简大人请他去一趟庙场街一个药铺,有急事找他。吴大维二话不说,就随着来人赶了过去。

  这家药铺外面有锦衣卫在站岗,进了院子,吴大维发现院子里静悄悄的,有一井栏,有一大树,马厩里也不见马。此时,里面的屋子里面传来简济的声音,“给我仔细搜!特别要注意有没有暗室,地道此类的!”

  “明白!”众人四散搜查。

  吴大维走进客厅,见简济正拿着一包东西在那里左看右看。

  “简大人!有发现?”

  “嗯,吴大夫,你来的正好。你随我来,我们在书房里发现有一个药柜,存放了很多草药,居然还有这个!”说着,简济他手里多了一个包裹。简济对吴大维说,“吴兄,你帮我看看,这些都是什么药,特别是这包蓝色花的药。”吴大维没有马上回答,捏起纸包中的一点干花,拿到灯下仔细观察。

  “简大人,这是押不芦,就是曼陀罗花,有大毒。”

  “曼陀罗花?”

  “还有,这包白色的干花,也是曼陀罗花,白曼陀罗。”

  “曼陀罗花还有两种颜色的?”

  “不止两种呢。”豆豆盒

  “那些白莲教歹人真的是用这些药物在配制迷药?”

  “极有可能。”

  “吴兄再帮我看看,其他的药物。”

  “这几包,都是常见的止血化瘀的药物……并无异常。”

  “那这包蘑菇呢?蘑菇也是药吗?”简济打开一个药纸包问。

  “这个……我却不认得。”

  “连吴兄也不认得?”

  “是的,行医多年,从没见过此类蘑菇。”

  “吴兄,你说这些蘑菇会不会也是歹人用来配制迷药所用?“说到这里,简济神情激动,”你知道吗?我们查获了几个白莲教的窝点,竟然发现这些白莲教徒还在绑架人口。那些被他们绑架的人,一个个都迷迷糊糊,神志不清。任那些歹徒指使,就像是一个个木头人一样。而且想尽了办法都无法解读,现在已经就出来七八百人了,得想办法帮助这些人解读啊!”

  吴大维想了想,说:“简大人,我有个想法。”

  “嗯?吴兄请讲。”

  “我想取一个蘑菇碾碎筛出细粉,吸入少许试试,或许可知这种蘑菇的作用。”

  “万万不可,倘若此蘑菇是剧毒无比,吴兄以身犯险,岂不是白白丢了性命!我绝不会答应吴兄如此冒险!”

  “如果我不亲身试验,怎能知道歹人的作案方法呢?”

  “吴兄,只要把歹人抓获归案,一审便知他们的作案手段。”

  “只怕这些人被宗教洗了脑,没那么容易撬开他们的嘴。”

  简济无奈的叹了一口气,的确,这些被捕获的白莲教骨干,一个个死硬的要命。打死也不招供,确实让他头大。

  ……

  傍晚,简济一身疲惫的从外面回到府衙,刚进后院,看到吴大维迎面朝自己走来,只是步履有些蹒跚,仿佛喝醉了酒一样。

  “吴兄……”

  “娘子,我终于见到你了,一别多日,终于回家了……”只见吴大维嘴里喃喃地说着,径直冲简济过来,一把抱住他的肩膀。

  “哎……吴兄!”正当简济瞠目结舌的时候,他的小书童简青从后面拎着一桶水从后面跑来,用葫芦瓢舀了一瓢水,对准吴大维的脸就泼。

  “喂!你在干嘛!这么冷的天,你怎么用冷水泼他!这是要得伤寒病的!”简济急得大叫。

  “老爷,是吴先生叮嘱我要这样做的!”简青说。

  “这到底怎么回事!”

  “老爷,先来不及和你解释,我再泼他一瓢!”

  “不准再泼了!你想害死吴先生吗!”简济大吼一声,一把夺过简青手里的水瓢。

  “嘶……好冷啊。”吴大维猛地一哆嗦,用手抹了一把脸上的冷水。

  “吴先生,你醒了吗?”简青问。

  “小简青。”

  “看样子,吴先生醒了,那我就不用再泼了。”简青道。

  “小青,到底怎么回事!”简济问。

  “老爷,吴先生说那个蘑菇有些邪门,很是可疑,于是就磨成粉末,他吸入了一点。叮嘱我说,如果他神志不清了,就给他闻香囊,再给他灌解毒汤。我都准备妥当了,他就吸了点蘑菇粉,结果真的神志不清了。”

  “原来如此……那你也不能给他泼冷水啊!不是有香囊吗?”

  “我给他闻过香囊了,不管用啊,看着他直愣愣地往外去,我才急了,喝解毒汤也来不及啊,情急之下我才泼他冷水。否则他抱着你,把你这个络腮胡的大汉当他娘子,还能松手啊!”简青笑嘻嘻的说道。

  简济怒斥道:“不得无理,小小年纪,嘴贫。”

  “哼,老爷你就知道说我不是,你也不夸夸我反应多少快了。”简青委屈的说道。

  简济懒得和这小子耍贫嘴,转头问道:“吴兄,你还好吗?”

  吴大维还有点晕晕乎乎,勉强回答说:“简大人,我没事……但是这个蘑菇真有令人迷幻的作用。”

  “吴兄,幸亏你没什么事情,你怎么真能拿自己来做试验呢?这也太危险了。”简济埋怨说。

  吴大维细细回忆刚才的感觉,喃喃说道:“没事,我吸入了少许的蘑菇粉,神情就恍惚起来,仿佛喝醉了酒,又如梦如幻一般,我好像已经回了家乡,看到了我家娘子从家里出来迎接我……”

  “于是,吴先生就上前,抱住了我们家老爷。”简青在一旁哂笑道。

  “小孩子……”简济刚说了一句小孩子,简青就学着他的语气道:“小孩子,没规没矩的,贫嘴……”说罢,冲着简济扮了个鬼脸。

  “你……你这小毛孩子!真是岂有此理!这次是抄《难经》还是抄《内经》你自己选!”简济被这小家伙气的半死,虽然这小子名义是他的书童,其实也是他的侄儿。父母都不在了,从小就少了管教,就是个皮猴子。

  “什么也不想选……”简青小声咕哝。

  “这次就饶了小筒青吧……”吴大维笑道,他倒是很喜欢这个精灵古怪的小家伙。

  “连吴先生都替我说话了……”

  “哼,看在吴先生的面子上,这次不罚你了。”简济故作严肃。

  “吴兄,你出门已有时日,一直挂念家乡的亲人,所以眼前才会出现如此幻觉。”

  “正是,我在迷幻中,突然觉得脸上刺骨的冰冷,方才惊醒。”

  “吴先生,我给你闻了香囊,但是不管用,情急之下只好给你泼井水了,你可别怪我。”简青嘟囔。

  “小简青,你做得对!”

  “吴兄,我明白了!这下我都明白了!”简济灵光一闪,恍然大悟。

  “简大人,你是不是指那次常夫人神志不清的事情?”

  “吴兄,不仅仅是这件事!你的这次试验,真是解决了我的一切疑问!开封府这几年发生的几起蹊跷案子,都被你解开了疑团!”

  “啊?”

  “吴兄,你赶紧回屋去用热水洗洗脸,换身衣服。等会儿我和你详细说!”

  “好,好。”

  “简青,你赶紧帮吴先生去烧壶温水啊,看你把他泼的!”

  “噢。”

  (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