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人在红楼,开局倭寇送经验 第51章宣府的军报

  就在那些贾家密探带着贾珝的手令离开神京城不久,一队军使纵马狂奔,不断挥鞭猛抽胯下的战马,向神京疾驰而来。

  这队军使一个个硝烟黑面,身上军服破损,显然是从战场而来。

  在永定门守军和周边百姓惊疑的目光中,马队很快消失在大街上。

  巍峨迤逦的皇城城墙已遥遥在望,那军官猛抽一鞭,马跑得更急了。

  正阳门门前,急促的马蹄声引得守门禁军注目望去。

  那队军使疯狂抽着马向这边驰来,驰到正阳门下,那军官胯下那匹战马,一声悲鸣,口喷白沫,前腿一软,向前瘫倒。

  那军官毕竟久经战场,纵身一跃,站在地上,气喘吁吁,“八....八百里加急...”

  说着,举起那份已被汗水浸湿的八百里加急奏折,踉踉跄跄向守城禁军军卒走去。

  ......

  乾清宫上书房。

  天佑帝朱钦德将那份军报狠狠地掼在地上!

  大殿内,锦衣卫指挥使马顺直挺挺地跪在地上,此时任何辩解都是苍白无力,这是宣府总兵长宁侯张孝光递来的军报,朵颜三卫翻越毡帽山段长城袭击了开平卫,独山堡、半壁店堡和猫儿堡等十余所前哨城堡陷落,朵颜三卫在阿鲁特的率领下围困了龙门卫,援军在大松山附近遭遇了朵颜三卫的伏击,双方在九月八日清晨爆发了一场大战,宣府镇先锋营后退至小白阳堡等待援军。

  天佑帝一拍御案,“不是说朵颜三卫一直待在山海关以西、古北口以东蓟州边外放牧,为何会突然出现在宣府并翻越了长城?!”

  马顺:“臣死罪!”

  天佑帝气得脸都白了,兀自强抑着问道:“最新的一份密报是什么时候?”

  马顺想了想,“九月六日,密谍在密报中说一切正常。”

  就在这时,戴权一阵风似的闯了进来,禀报道:“陛下,缉事所里最新的密报是九月七日发来的,密谍称,一切正常。”

  天佑帝勃然变色,厉声道:“查!朕要知道到底是怎么回事?”

  说到这里,天佑帝猛地站起,又对马顺说道:“将北镇抚司的人撒出去,朕要知道关外草原人的一举一动,特别是瓦剌人。”

  “陛下放心,草原的情况一直在掌握之中,鞑靼人趁着瓦剌人遭受大疫袭击了阿失礼的右翼三万户,如今双方正在大战,一时半会不会分出胜负。”

  天佑帝的脸色略略平缓了一点,他认为马顺说得有点道理,但,他还是担心,文官们太狡猾了,东厂抓获的信使身上的包裹都是空的,也就是说,信已经送出去了,信的内容,送给谁,或送给了哪些人,都不清楚。

  想到这,他又沉思了片刻,便道:“虽说鞑靼人和瓦剌人有着仇恨,但是不得不防,那起子孽障不知会给他们许了什么承诺,要小心他们暗度陈仓,特别是朵颜三卫又掺和了进来,朕怀疑这件事有着他们的预谋。”

  “臣遵旨!”

  马顺一颗心落下了,皇帝没有责罚与他,他重重磕了一个头便下去了,天佑帝说的不错,瓦剌与鞑靼很可能在演戏,这件事不能再有差错了,否则皇帝不会再信任自己了。

  马顺退下去了,上书房内一片寂静,天佑帝瞥了一眼戴权,问道:“可有消息传来?”

  戴权连忙跪了下来,大声说道:“老奴无能。”

  “朕有时真想一刀杀了这些吃里扒外的畜生!”

  天佑帝轻轻叹了口气,道:“可惜,朕不能。难道朕也要重走堂兄的老路子?也许朕也会像堂兄那样死的不明不白。”

  戴权下意识一颤!

  天佑帝眼光一寒,嘴中却冷笑道:“既然他们想将御林军调出神京,借瓦剌人的手覆灭掉,彻底束缚皇权,就不要怪朕无情了!”

  想到这里,对戴权说道:“去将首辅还有镇国公请来。”

  说着,又想了想,“将长宁侯的军报以及那份从张府送来的密报给贾珝送去,告诉他,做好准备。”

  戴权叩了个头,答道:“老奴遵旨。”

  一炷香后,乾清宫内传出了一道旨意,兵部尚书镇国公牛继宗入内阁参赞朝政、协理军机,使原本风清云淡的朝局骤然间变得紧张起来,满朝文武议论纷纷,不少人都意识到,这次事件将点燃文武之争的烈火,还有就是皇帝的态度,竟然没有经过内阁的商议便直接宣布了此事,这是夺了内阁的权利,一时间,关于此事的各种猜测又成为了大街小巷茶楼酒肆的热门话题。

  当然,还有朵颜三卫突袭宣府之事也让神京百姓愤慨不已,纷纷咒骂他们忘恩负义。

  贾珝已经得到消息了,此刻,他正在书房里焦急地等待着。

  “三爷,戴总管来了!”

  贾珝精神一振,“快!快请进来!”

  说着起身迎了出去。

  这时,戴权在几名侍卫的护卫下快步走来。

  “戴总管大驾光临,有失远迎,还请恕罪!”

  “贾伯爷客气了!”

  戴权看了一眼那些侍卫,对贾珝微微笑道:“咱们里面说话。”

  听戴权这么一说,贾珝不由一笑,对贾福点了下头,一摆手道:“请!”

  二人走进书房,分宾主坐了下来,贾福亲自给二人上了新茶,走到门边并带上了门。

  戴权端起茶碗喝了一口,眯着眼打量书房,整齐简洁的书房让他暗暗赞叹,不愧是军伍出身,从书案的细微处便可看出,贾珝是个谨慎之人,做事一丝不苟。

  贾珝放下茶碗,望着戴权,“朵颜三卫袭击宣府的事情已经听说了,不知总管前来所为何事?可是陛下有差事?”

  贾珝这句话问得十分坦率,开门见山,这让戴权十分的高兴,呵呵一笑说道:“伯爷真是个忠厚之人,若是人人如此,何愁大明江山不能千秋万载!”

  贾珝微微欠了欠身子,“多谢总管的美誉!”

  “伯爷谦虚了。”

  说到这,戴权从袖中将那份军报取了出来,轻轻地放在了案几上,“伯爷先看看军报再说吧。”

  贾珝接过军报展开一看,脸上露出了一丝惊讶,接着把军报放下,对戴权说道:“朵颜三卫一直游荡与蓟州边外放牧,朝廷也随时关注着他们的动向,他们既然能攻陷开平卫并击退了宣府的援军,说明他们翻越长城的最少有两三万人,这么大规模的动作,朝廷的细作不可能不发现。”

  戴权点了点头,“伯爷说得不错,可惜,东厂和锦衣卫传回的密报都说一切正常。”

  贾珝沉默了,他相信戴权说的是实话,这时,戴权又将一封信放在了案几上,淡淡道:“看了这封信,想必伯爷就一切都清楚了。”

  贾珝一怔,捻起信封中的那张信笺,展开细看,贾珝的脸色渐渐凝肃起来,眼中闪过一抹寒光,接着咬了咬牙,狠狠地说道:“这些伪君子,他们就不怕死后下地狱!”

  戴权笑了笑,朝贾珝望了一眼,“下地狱?不过是弱者的自欺欺人罢了!若是真的有神明,有地狱,还要咱们这些人做什么?!”

  贾珝听了这话,不由点了点头,略做沉思,便问道:“不知陛下可有口谕?”

  戴权面色一正,站起身对着皇宫方向一礼,方道:“也算不上口谕,陛下让伯爷做好准备。”

  听了这话,贾珝忙站起身,应声答道:“臣遵旨!”

  说着,又对皇宫方向深深一揖。

  戴权笑了起来,笑声而且很大,“伯爷有心了,不过,最主要的还是完成陛下的差事,以后有什么消息,杂家会命人给伯爷送来。”

  说到这里,瞥了一眼门外,小声道:“给您打八折!”

  戴权将最后三个字,‘打八折’咬得很重,言外之意就是告诉贾珝,这些消息他都是背着皇帝告诉自己的。

  贾珝微微一笑,然后从容地上前走了一步,答道:“多谢总管,东城有一处三进院子,小小心意,还望总管不要嫌弃。”

  “哦?”

  戴权长长的眉毛微微一抖,将军报和密信折好收进袖笼,方对贾珝说道:“虽说杂家和府上关系非常好,不过,老话说得好‘无功不受禄!’这个规矩不能破,告辞了!”

  说完,扭转身就走。

  贾珝也没在意,明白这个老东西是怕自己给他下套,亲自将他送出了府门。

  望着消失在宁荣街角的车队,贾珝眼中闪过一抹厉色,妈的,这群伪君子竟然想阴自己。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