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香辣小娘子 第五十八章 元宵节吃汤圆啦

《香辣小娘子》第五十八章 元宵节吃汤圆啦

作者:并蒂莲 字数:2722 书籍:香辣小娘子

  过了年就是元宵节了。

  这里好像还是叫上元节的,江瑜这么想着,是不是该吃汤圆了呢?她看南城已经有些小摊开始卖汤圆了。跟北方元宵可是不一样的,汤圆类似于包饺子,而元宵则是先将馅料拌好,然后晒凉后切成小块,再放进大盆里,倒上糯米粉,滚起来,等馅料相互碰撞变圆后,糯米粉也将馅料裹了起来,因此元宵的皮也比汤圆的皮薄上不少。

  她也准备给江安也做点汤圆吃,只不过汤圆不好消化,小孩子不能多吃。

  先不说汤圆,她该买点吃的了。之前张大夫嘱咐过入冬要给江安补补身子,江瑜也是一天一顿肉地养着他。最近做的就那几样,江瑜吃得有些腻味了,打算换点花样。

  她经常去街上买菜,有些卖菜卖肉的大叔大娘都认识她了。久而久之,他们也知道江瑜在哪儿做工,又是一个人出来讨生活的,有意无意地,就给她的菜肉多加点斤两。江瑜不好意思占这个便宜,但是他们也不肯多收钱,江瑜就干脆时不时做点点心,说是自己练手做多了的,给街坊都分一分。

  “姜姑娘又来买菜了啊?”

  卖肉的大叔看她挽着一个篮子,里面装了一些青菜。江瑜点点头,探头去看案板上的肉,“大叔这猪是刚杀的吧?看着就新鲜不少。”

  “可不是,过年养的肥猪,正好今天刚杀了。姑娘要点儿不?你瞧这块排骨,回去炖了炒了都好吃,你要是想煮汤呢,这猪蹄儿怎么样?正好给你小侄子补补身子。”大叔一边说着一边在石头上磨了磨刀,最开始江瑜听着磨刀声还起了鸡皮疙瘩,习惯了也就习惯了。

  这时代的卖牛肉的稀少极了,没有猪肉那么多,因此江瑜虽然有心想做点小炒牛肉也没食材发挥,不过江安现在最爱的也是红烧肉,江瑜时不时就给他做一顿。

  “行,那来二斤肉吧,今天回去给他做个红烧肉吃!”江瑜一面说着一面下意识打量四周,过年的余热像是还没有褪去,元宵节就要到了,街上还是热热闹闹的,连红灯笼都没撤下去。街边已经有小摊在卖汤圆了,江瑜心思一动,便问道:“大叔,元……中元节都吃什么汤圆啊?”

  “姜姑娘不爱吃这一口?”大叔只当江瑜是不常吃不知道,嘿嘿一笑摸了摸脑袋,“什么样儿的都有,芝麻花生五仁的,也有从别地儿来的人做过肉馅的汤圆。我可不爱吃那咸馅儿,还不如吃俩烧饼哩。”

  江瑜噗嗤一声乐了,心里大概也有了数。大叔把切好的猪肉拿油纸一包递给江瑜,后者顺手就放进篮子里,点点头,“谢谢大叔了!改明儿我要是做了汤圆就给您也尝尝。”

  “原来姜姑娘也会做汤圆啊,好嘞,那就等着你的汤圆咯!”

  看来南城的人还是喜欢吃这种常规的馅儿多一点,不喜欢那些花里胡哨的东西。江瑜自己是不太爱吃汤圆的,她在现代看着那些各种各样馅的汤圆都不爱吃,更何况是没什么食材的古代。但是她不爱吃总有人喜欢,再说汤圆就是讨个好彩头的,这点江瑜过年的时候就深深体会到了,入乡随俗是好事。

  她可以做点给伙计们分一分,给陈瑶也分一点,再给这街坊四邻……就当是练练手嘛,总之都是要学着做的。

  这样打算好了,江瑜就开始着手准备食材了。汤圆的外皮是糯米粉,酒楼里倒是有剩下没人吃的,但她也不打算用,去街上重新买了一小袋新的糯米粉回来自己用。

  馅料就像她之前听卖肉的大叔说的,不过就是一些常见的馅儿,什么黑芝麻花生豆沙的。或者她可以试着做一下肉馅……但这个念头刚一冒出来就被她按下去了。且不说有没有人吃,就这个味道她也难以把控,等到自己吃到了再做不迟。

  所以她也只打算做芝麻花生豆沙馅。三种馅料都和猪油还有白糖搅和在一起,搓成一个个大小均匀的团子。光闻着团子就已经有香味了,清清淡淡,江瑜拿勺子舀了一点尝了尝,味道不错。

  糯米粉加水揉成光光滑滑软弹的面团,放置几小时“醒一醒”,等好了后,有点潮湿的感觉,用手轻轻压一下,就能有个小坑。接着,江瑜把他们揉成和馅料差不多大小的圆团,再用手挤成圆片的形状,用薄竹片挑一团馅放在上面,双手边转边收口做成汤圆,最后搓一搓,就是一个个圆滚滚,光光滑滑发亮的汤圆了。

  她把不同馅的汤圆放在不同的盘子里,免得煮的时候搞混了。江瑜只打算煮一半,剩下的给人分一分,看看街坊喜不喜欢。

  第一批尝到的人肯定是后厨的伙计。午休之前江瑜说中午煮一点汤圆大伙儿尝尝,看看她的手艺退步了没,一帮伙计笑嘻嘻打趣说,江瑜点心的手艺从不让人失望。

  何大厨也没说什么,都是过节嘛,图个乐呵,只是说汤圆别吃太多吃不了饭,这玩意儿到底不是主食能顶饿的,下午干活没力气。江瑜也同意这个观点,就一人分了四五个汤圆吃着,一样馅儿都有一个。

  糯米外皮软糯不粘牙,咬一口,磨得细碎的馅料一下子流了出来,芝麻香浓,花生味道醇厚,豆沙清甜不腻,有一个吃得太快,舌头还被烫了一下,引来众人善意的笑。很快四五个汤圆下了肚,伙计们都说江瑜这汤圆好吃,比外面小摊卖的好吃多了。

  何大厨也点点头,他自来不太爱吃甜的,吃了两个就放下了筷子。江瑜看他们夸张的样子也被逗笑了,舀了一个尝了尝,还行。她跟何大厨一样不是那么爱吃汤圆,一时也评不出个好坏。

  不过只要有人喜欢吃,那就算是她做得好了吧。

  伙计们吃得意犹未尽,还有人调侃江瑜说要不要把汤圆也放到香满园来卖?但是其实大家都知道汤圆只是过节时候才吃,平常没什么人吃的。江瑜也就打个哈哈过去了,跟着他们一起收拾碗筷。剩下的汤圆要分给街坊的,济世堂暂且不送了,都是汤水不方便,再说那儿也没锅啊,煮好拿过去的话,糯米外皮反而会变得黏糊糊,若是冷了就更不好吃了。

  下工之后江瑜准备去接江安,就捎上。了她做好的汤圆给街坊分了一分。除了卖菜的大叔大婶,平日里江瑜碰到酒楼附近的人家,人家看她一个小姑娘孤零零的也是多方照顾,江瑜很早就想感谢他们了。

  要说这种平静的日子过习惯了,她还觉得挺好的,就算是回不去了也没事。这么几个月,其实也回不去了吧,江瑜心里想。

  汤圆很快就得到了街坊的一致好评,江瑜再上街买菜的时候就有邻居对她竖起大拇指,说小姑娘能把汤圆做成这样已经不错,可不比外面卖的差,没想到她小小年纪会做这么多吃食,不管是做点心还是做菜,加上现在做汤圆做月饼,哪个都没得挑,以后谁娶了她就有口福了。

  江瑜听得怪不好意思的,匆匆道了谢就走了,但一个人的时候,还是忍不住偷偷弯起了嘴角,脚步都欢快了几分。

  元宵节前,南城郊外的长青寺有不少人去上香拜佛,为来年求得好运气,期待新的一年有好事发生。

  长青寺是南城以及周边最大的佛寺,位居于南城东南处,寺内设有坛场和法事纪念堂。因为长青寺寺内钟声洪亮,因此元宵节敲钟也成了长青寺的传统祈福节目。

  江瑜不大信这个,但是不少伙计连同陈掌柜都说在那儿上香很灵验,况且长青寺背靠着鞍山,听说山上雪刚化,适合踏青。因此就算不是为了上香去的,看看那儿的景色也是不错。末了有伙计跟江瑜说,她没在南城长大,怕是不知道长青寺的名字,不如带着江安去上柱香,兴许这孩子的身体能受到保佑,好起来。

  这都是什么封建迷信!身为一个现代人,江瑜对这些实在不怎么“感冒”,但也不好拂了人家好意,只是笑着点点头说抽空会带着江安去的,也就把这事放置脑后了。

  然而,江安在济世堂也听说了长青寺的大名,因此晚上回来的时候,就似乎多了几分心事。

  江瑜忍不住摸了摸他的头,轻声问道:“安安怎么啦?今天一回来就不太开心。是今天的课业太难还是谁惹你生气了吗?”

  江安摇摇头,“都不是……”

  “姑姑,他们说长青寺很灵验,去那儿上香真的会有用吗?”

  来济世堂的病人也提起了拜拜佛,上上香这些事。

  本来江安也和江瑜一样,没把这事放在心上,当然那病人也只是随口闲聊,他听说去上香的话,会有佛祖保佑人身体康健,之前有不少人身体不好,一去求佛就慢慢好转了呢!

  这些是来就医的病人的无心之语,江安不知道怎么的,都牢牢记住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