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大汉第一太子 第0388章 少府开始上嘴脸

《大汉第一太子》第0388章 少府开始上嘴脸

作者:中丞佐吏 字数:3421 书籍:大汉第一太子

  当刘盈乘坐着那辆全天下独一无二的黄屋左纛,慢悠悠抵达位于上林苑内的鲁班苑外时,参与今日常朝的朝臣百官,乃至并未参与朝议的一些元勋功侯,早已在苑外恭候。

  时间,也从朝议开始时的卯时二刻(6点),到了日上三竿的巳时(9点)。

  走下御辇之后,刘盈没多绕弯子:都随朕进去看看!

  但颇有些出乎刘盈预料的是,刘盈想给朝臣百官看的哪些东西,却都被少府阳城延早早搬出了鲁班苑;

  至于鲁班苑的苑门,却是难得一见的挂上了门锁······

  “不至于此吧?”

  下意识发出一声诧异的轻询,却见身旁的阳城延嘿笑着上前两步,附耳低语道:“陛下见谅;”

  “臣还是以为,鲁班苑内正为,而又尚未成之物,实在有些······”

  “呃,实在有些过于先进,不便展示·········”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听闻阳城延这一句颇有些凡尔赛,又隐约有些似曾相识的描述,刘盈只一阵抑制不住的畅笑起来。

  待笑罢,又在百官功侯怪异的目光注视下收敛笑容,刘盈尴尬之余,也不由一阵感怀、唏嘘起来。

  ——曾几何时,汉军将士人均一件赤袍、一杆长戟,却要面对武装到牙齿的虎狼之秦;

  到后来,还是那件赤色军袍、那杆木柄青铜戟,才刚多出一件简陋的皮夹,便要面对霸王项羽麾下的精悍之卒。

  再到十几年前,汉匈平城一战,太祖高皇帝刘邦极为阔气的召集了战车足足数千乘,势要与匈奴单于挛鞮冒顿一决高下!

  怎料在中原无往而不利,只有狗大户才能装备得起的精锐战车部队,却在匈奴轻骑兵、游骑兵面前,被杀的丢盔卸甲······

  后世总有人以为:以汉室取得战略性胜利,并最终达成和平约定的汉匈平城一战,分明是以汉室‘小胜’作为结果;

  这样一场小胜,即便是将汉太祖刘邦身陷白登之围的因素考虑在内,也绝对算不上‘屈辱’。

  但这些人没有注意到的是:汉匈白登之围,之所以会被汉家历代君王奉为奇耻大辱,甚至被武帝刘彻作为‘北伐匈奴’之原定的,并非是那场白登之围;

  真正让这场以汉室小胜作为结果的汉匈平城战役,被世人称为‘奇耻大辱’的,是华夏文明千百年来奉为‘无上利器’,乃至‘国之重器’的战车,被匈奴人的轻骑兵、游骑兵,乃至喜好下马肉搏的‘步骑兵’血虐!

  就如同后世,那场由傻大木引起的河湾战争,让全世界都大手震撼,旋即便着手推动军事改革一样;

  ——汉匈平城战役,就好比匈奴人在汉室脸上,拍下了一个无比响亮的耳光,然后丢下了一句:大人,时代变了······

  从那一年开始,汉少府,就再也没有生产过哪怕一辆军用战车;

  曾经装备部队的那数千辆战车,也在短短几年之内悉数淘汰,甚至有相当一部分,被熔炼成了曾经‘名扬天下’的汉钱三铢。

  也正是从那一年开始,‘只有骑兵能打败骑兵’的观念,成为了深入每一位汉军将士内心深处的真理。

  ——以一场极具讽刺意义的失败战役,换来的宝贵经验。

  而今天,当命运的轮回倒退到汉室,汉少府阳城延,也说出了那句铭刻于华夏民族宿命中的‘过于先进,不便展示’时,多灾多难的华夏文明、刘汉社稷,势必要迎来新的转折点······

  “诸公且看。”

  刘盈正思虑间,一旁的阳城延早已走到鲁班苑外,那一圈摆放着格式军械的‘地摊’前;

  但在看到阳城延手中那支箭羽时,刘盈却和大多数百官功侯一样,露出了兴致缺缺的表情。

  见众人这般反应,阳城延却也不恼,只微笑道:“此三棱箭,早自数年之前,便已为诸公所知;且今,凡汉弓、弩之卒,亦皆以此三棱箭为常备羽矢,确算不得稀有。”

  “然诸公有所不知者,乃往数岁,少府自石渠阁所存之先秦文档,查得秦少府,已有制此三棱箭之易法。”

  面色淡然的说着,阳城延便见手中箭矢放回身前的木箱之内,旋即回过身,从文吏手中接过一本厚厚的纸册。

  “借此秦遗之法,往数岁,少府亦制此三棱箭簇,足有七千万余!”

  “且凡少府所产之弓、弩羽矢,皆已制成箭簇、箭身前段、前身后端三部,可拆分重组之式。”

  “故凡日后,但吾汉家未临大军溃逃、无暇拾矢之大败,则弓、弩之卒,当再无苦羽、矢之缺······”

  仍是以一副无比淡然的神情,道出这句令百官朝臣瞠目结舌的话,阳城延便笑呵呵的上前,将手中的册子交到了王陵手中。

  “此,乃少府所产三棱箭簇之录;凡此册上所有,皆已存入长安武库······”

  随着阳城延又道出骇人听闻的一语,人群中顿时有些嘈乱起来,百官功侯无不目光骇然的侧过身,于身边的人交头接耳起来。

  ——七千万只箭簇!

  什么概念?

  按照每只箭簇重二两来算,这七千万只箭簇所耗费的铜,就重达一千四百万斤!

  用这一千四百万斤铜,哪怕是完全不掺铅,也能得到起码六万万枚五铢钱!!!

  若是算上铅······

  “去岁,少府入口赋几许?”

  “天下始傅之民不过千万,每人四十钱,至多不过四万万······”

  “嘶~”

  “此三棱箭簇数千万,便当为少府近数岁之口赋所入啊?!”

  听闻耳边,传来几位千石官员的交流声,阳城延却是笑着摇了摇头。

  在刘盈登基那年,当刘盈提出,将口赋从每人每年一算,即一百二十钱,降低到每三人每年一算,即每人四十钱时,彼时的阳城延,确实对此感到肉疼无比。

  这也不能怪阳城延小气,实在是当时,少府的财政状况太过恶劣;

  即便当时,三铢钱已经被废止,少府也有了粮米官营这颗摇钱树,但对于当时的少府而言,口赋,仍旧是占比最大的收入大头。

  一下子将少府的主要收入方式砍掉三分之二,对于阳城延来说,确实有些肉疼得紧。

  但经过从刘盈登基,到如今这足足六年的时间,阳城延掌控下的少府,早就今时不同于往日了。

  最开始,是少府代民储粮,一下就让少府的收入翻倍,之后又是官营粮米,更是让少府的收入翻了好几番!

  而如今,虽然代民储粮临近尾声,官营粮米也基本不咋赚钱了,但少府在盐、铁两项上,赚得却远比过去,倒腾那点b粮食要多的多。

  毫不夸张的说:当下,就算刘盈说取消口赋,阳城延也绝对不会觉得心疼!

  每人每年四十钱,加到一起不过四万万钱,狗大户阳城延,早就已经不在乎这点小钱了。

  今年年初,阳城延也确实这么做了——出于哄刘盈高兴,顺便捞点声望的考虑,阳城延向刘盈请求:直接取消口赋,给百姓减少负担。

  只可惜,不知因为什么缘故,刘盈却并没有采纳阳城延的建议,只是退而求其次,答应将汉室的口赋再降一档:从每人每年四十钱,降到了每人每年二十钱。

  具体是什么原因,导致刘盈不愿意取消这可有可无的口赋,阳城延并不很清楚。

  只是在出宫时,阳城延似是依稀听到身后,刘盈自言自语些什么‘等以后嘎了,再让儿子降到十钱’之类······

  “许是口赋,乃陛下所言之‘不可或缺’之制吧······”

  若有所思的发出一声轻叹,阳城延便自顾自挪动着脚步,来到了第二处‘摊位’。

  “诸公再一观。”

  朗声一语,将朝臣百官的注意力再次集中在自己身上,阳城延的面容之上,终是涌上了些许自信。

  “此,乃少府奉陛下之令,所制之鳞甲、板甲。”

  “此二甲皆以恶金为料,鳞甲重五十斤,板甲,则重七十斤······”

  随着阳城延的话语声,朝臣百官的注意力,已尽数聚集在了眼前,那两件明晃晃的半身甲之上。

  就众人所见:阳城延口中的鳞甲,是以一片片长二寸许,宽不足一寸的铁片堆叠而成,可以完整覆盖前胸和后背,但照顾不到四肢;

  从卖相来看,其外观与如今,汉室军队普遍装备的皮制札(zhá)甲类似,都是只保护前胸、后背的半身甲。

  只是不同于重量轻、制作简易的札甲,这种由铁片堆叠而成的鳞甲却极重,足有五十斤!

  与这超乎寻常的重量相比,唯一比札甲好的地方,或许就是装备者的活动能不受限制;

  可就是因为这一‘优势’,也恰恰使得每片‘鱼鳞’之间,必然会不时产生缝隙!

  与这种安全隐患比起来,鳞家‘能让装备者活动自如’的优势,显然就有些不值一提了。

  至于板甲······

  嘿!

  这位更是‘重量级’!

  ——连后背都护不住,只能护住前胸的一片胸甲,就有足足七十斤重!

  如此重量,自然意味着极高的防御力;

  但与此同时,也意味着极高的成本,以及对士卒的巨大负担。

  “这······”

  看着眼前的两件铠甲,朝臣百官只面面相觑起来,似是想说些什么,又不知该如何开口。

  也就是在这时,始终在一侧冷眼旁观的刘盈,终是浅笑盈盈的站了出来。

  “鳞甲,其造价不菲,又因甲鳞堆叠之故,不甚稳妥;”

  “故朕使少府制此鳞甲,非用于步卒之用,而乃为弓、弩所备。”

  “——鳞甲可使卒活动自如,则弓、弩挽弓无碍;又此鳞甲虽难阻刀、剑,然敌之流矢,亦难破此鳞甲之防······”

  听闻刘盈这一番解释,众人这才恍然大悟,旋即面色古怪的看向了阳城延。

  确实如刘盈所说:相比起皮制札甲,这种铁制鳞甲无论是制作成本、整体重量,亦或是肉搏过程中的安全性,都可以说是被札甲完爆!

  但若是单论‘装备者的活动自由度’,以及正面防御能力,札甲却远非这种铁制鳞甲所能轻易碰瓷。

  若是让步兵穿着这种鳞甲,就去冲锋陷阵、去和敌人肉搏,只要敌军摸透了这种铠甲的弱点,就能很容易破开鳞甲的防御。

  逆着鳞片的方向,从下往上刺击即可!

  但若是让弓弩部队装备这种鳞甲,就没有这种问题了。

  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弓弩部队所遇到的威胁,往往同样是敌军的弓弩抛射;

  而在有了鳞甲之后,弓弩部队被敌军抛射打击的概率,就能得到极大程度的降低。

  ——敌人射来的弓弩,别说是逆着鳞片‘从下往上’了,能从正面平射过来,射到弓弩部队身上的情况都很少见!

  绝大多数时候,弓弩部队遭受的打击,都是敌方弓弩部队射出的箭羽,从前方步盾阵列头顶划出抛物线,然后从天下一头扎下来的抛射。

  在这种情况下,鳞甲能同时具备‘抗打击’和‘活动自如’这两个特性,就显得无比关键了。

  至于重量?

  嘿!

  弓弩部队,可不是什么农民起义军,亦或是随便上哪拉来的壮丁,就能组建而成的!

  从‘弓’这个武器诞生的原始时期,一直到后世的热武器时代,能成为弓弩兵的,永远都是精锐中的精锐!

  五十汉斤,不过后世十几公斤的重量,连这点重量都撑不起,自也就不配被称为‘精锐’了。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众人看向阳城延的目光,才会愈发古怪起来。

  “恶金一斤,可就作价近千钱!”

  “价数万钱之恶金,制此鳞甲一副,竟只为弓、弩所用······”

  越想,众人望向阳城延的目光中,就越带上了一种极为复杂的目光。

  ——下意识的羡慕、带有些许顾虑的嫉妒,以及,毫不加以掩饰的审视!

  “少府这些年,究竟赚了多少钱?!!”

  7017k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