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大汉第一太子 第0362章 国战前夕

《大汉第一太子》第0362章 国战前夕

作者:中丞佐吏 字数:3584 书籍:大汉第一太子

  汉十四年,刘盈二年秋九月,燕都蓟邑。

  燕王宫之内,年仅六岁出头的燕王刘长,正浑身不自在的扭动着身体,似是对殿内的氛围极不适应。

  但对于刘长的举动,一旁的燕相栾布,以及绛侯周勃、卫尉郦寄二人,却并没有表现出太强烈的反应。

  ——早在前几年,这位公子长还在长安之时,几人对公子长的‘大名’,就已然是如雷贯耳。

  作为太祖高皇帝八个儿子中,除当今刘盈之外,唯一被太后吕雉养在膝下的皇子,这位燕王殿下的脾性,实在是让人有些哭笑不得。

  早些年,年幼的公子长在宫中,还只是欺负欺负哥哥们,比如如今的淮南王刘如意之类;

  到后来,不知这位从哪听说‘淮阴侯兵略之能甲天下’,就不管不顾的非要拜韩信为师!

  若非韩信死时,这位公子长才年仅三岁,当时的长安城,还指不定闹出多大乱子。

  再后来,于一场宫中筵席上,品尝到牛肉的滋味之后,这位殿下则又疯狂的迷恋上了吃肉。

  鸡、鸭、鱼,又或是彘、羊,这位都来者不拒,但只要有实现的可能,那摆在这位燕王餐几上的,永远都是大块的去骨牛肉!

  为了这事儿,这位在长安之时,就没少受太后吕雉的挂落,可这也依旧没能改变这位燕王殿下就国之后,燕蓟周围的耕牛,总是以每两个月一头的速度,极为规律的‘病死’·······

  眼下大战在即,与会的又是几位最高将领,再加上刘长仅六岁的年纪,几人便也索性不管刘长,只自顾自商措起来。

  ——对于几人,尤其是‘深受其害’的燕相栾布而言,自家大王只要能把屁股乖乖放在王榻上,就已经非常给面子了········

  再多的要求,恐怕就有些过于难为这位年仅六岁,却已经在燕蓟闯下好大‘名声’的燕王殿下了。

  “还请周太尉、郦车骑直言:此番攻伐卫满,朝堂庙算,乃以何为要?”

  神情严肃的发出一问,栾布便将身形一正,满是郑重的望向身前的周勃、郦寄二人。

  至于一旁的燕王刘长,也已是摸出一块不知从何而来的玉佩,专心致志的把玩了起来。

  见此,栾布只面带苦涩的摇头一叹息,旋即强迫自己转过头,不再看向刘长所在的方向。

  反倒是一旁的郦寄,见刘长这般架势,面上只涌现出一位兴致盎然的神情。

  “唔,此番征伐,朝堂庙算所议者,皆言于此书之上。”

  趁着郦寄上下打量起刘长的功夫,周勃也从怀中掏出一纸绢书,旋即将其递到栾布面前。

  在栾布接过绢书,细细阅览的同时,周勃也没忘在一旁沉声补充着。

  “陛下意:燕蓟本就地处神州之极北、极东,八月而风凉,九月而无暖,十月,便是千里冰封,凛冬骤降。”

  “故此番征伐卫满,陛下已定下时限:冬十月十,吾中军所部,务当开入平壤!”

  只寥寥数语,便见栾布眉头陡然皱紧,看向手中绢书的目光,也是愈发沉重了起来。

  与周勃简略概括性质的补充相比,栾布手中的这份绢书,显然将此战的责任规划的更为明确。

  ——汉十四年秋九月初三日,朝堂征东大军十五万,务必在燕都蓟邑完成整备!

  同一时间,天下各地自发而来的明丁青壮,也需要按照惯例整编,做好渡江战斗准备!

  秋九月初五,大军开拔,沿经渔阳郡、右北平郡、辽西郡,于秋九月初十日前,抵达辽东郡治:壤平;

  于壤平城外修整两日之后,大军一分为三,分别沿西安平、居就、候成方向,向浿水进发;

  秋九月十四日黄昏之前,三路大军皆务必抵达浿水西岸;

  秋九月十五辰时,三路大军东渡浿水·······

  仔细查看过绢上的内容,栾布便若有所思的将绢书交还给周勃,旋即面带疑惑的低下头,陷入一阵短暂的思虑之中。

  在栾布看来,这纸绢书,并不能算是严格意义上的作战计划书,亦或是战略、战术纪要;

  单从内容来看,这纸绢书,更像是朝堂为大军制定的行军路线,以及时限。

  哪一天从燕蓟出发,哪一天抵达壤平,于壤平修整几天,兵分三路之后又沿什么方向,于哪一天抵达浿水、哪一天东渡浿水·······

  到这里,这纸绢书都只讲了大军的行军路线和时限;

  而在这纸绢书的结尾,大军所要进行的最后一步动作,才是这场战役的开端:东渡浿水,正式进入战场·······

  “这·······”

  暗自思虑片刻,终还是没能想明白刘盈,亦或是朝堂的战略意图,栾布只得满是疑惑地抬起头,向跪坐于面前的周勃稍一拱手。

  “敢请太尉示下。”

  “——此战,需吾燕国如何为助?”

  “又大军兵分三路,各自以何人为将?”

  “待东渡浿水,此三路大军,又以何为要??”

  听闻栾布此问,周勃倒也不急着作答,而是浅笑着昂起上半身,颇有些得意地捋起颌下髯须,并借机暗中措辞起来。

  太祖高皇帝十年,代相陈豨反代、赵,彼时的周勃便曾被先皇刘邦拜为太尉,并在战事后半段全掌战事。

  只不过后来,陈豨败亡之后,班师回朝的周勃不出意外的,被先皇刘邦免去了太尉一职,之后便一直赋闲。

  之后的淮南王英布叛乱,周勃还忙着在燕、代地区,给平定陈豨、卢绾两个叛王的事做收尾,没能赶上;

  再后不久,先皇刘邦驾崩,当今刘盈继位,自建立以来便始终战火不绝的汉室,也终于迎来了连续三个不受战火影响的秋收。

  而到了今年,朝堂下定决心,要派大军征讨卫满朝鲜之时,告别权利中心多年的绛侯周勃,也终于宣告回归,并以征东大军主帅的身份,被天子刘盈再度拜为太尉。

  至于周勃的副手郦寄,也是被临时加了个车骑将军衔。

  从本心上来说,周勃自问不是个贪恋权势,又或是不知道满足的人。

  但归根结底,周勃毕竟是曾手握兵权,平常过权力的职位,又身披汉甲混迹沙场多年的猛将,又怎么会不希望回到军队,重新执掌十数万,乃至数十万大军?

  而此刻,就算心里明确知道战后,自己也还是要和上次一样,再次被剥夺太尉的职务,但也丝毫不影响周勃无比享受的捋着胡须,听栾布这么一位诸侯王相,恭敬的叫自己一声‘周太尉’。

  “燕相不必过谦~”

  “某今,不过窃居高位,以己些许之能,报陛下恩德而已。”

  “及太尉之虚名嘛·······”

  “嘿,不提也罢。”

  “不提也罢啊~”

  略显做作的客套一番,周勃也算是尽了兴,趁着栾布还没面露不愉,便也步入正题。

  “燕相所问者,正乃某今日欲相告之事。”

  “——此战,无需燕国以兵、粮相助,只须燕相布令燕国境内,保大军东行道路通畅即可。”

  “及大军所需之粮草辎重,又运粮民夫、粮道之安危,陛下皆早有安排。”

  严肃中略带自豪的道出一语,周勃的眉宇间,也不由自主的带上了一抹畅快。

  旁人或许不知道,周勃方才这句话到底意味着什么。

  但作为久经战阵,经历过有汉以来每一场大小内外战役的元勋老将,周勃实在是太清楚自己这句话,是多么让人感到自豪了。

  ——秦末战火之中,周勃跟随先皇刘邦西进关中,那基本就是打到哪吃到哪,根本顾不上什么粮草、后路,只能一路向西,一往无前;

  到后来鸿门一宴之后,先皇刘邦受封汉王,率部南下汉中,也只在汉中地界待了半年不到,汉军便北上武关,再入关中。

  而在先皇刘邦还定三秦的过程中,汉军主力也就是在战争初期,也就是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阶段,吃了一些汉中粮;

  再次打入关中之后,也还是老规矩——打到哪,就吃到哪。

  再后来楚汉争霸,情况虽稍有好转,但也仅限于丞相萧何坐镇关中,尽量满足大军的粮草供应;

  若是能供应的上,那自然是一切好说;可万一有那供应不上的时候,汉军也只能饿着肚子,琢磨琢磨上哪才能找口东西吃。

  彭城一战过后,先皇刘邦率领的诸侯联军土崩瓦解,先前势如破竹的汉军被逆推回荥阳,差一步就要退回关中之时,大军便曾断粮长达数个月!

  也正是在那时,已故梁王彭越站了出来,不断地侵袭项羽大军后方粮道,甚至为苦守荥阳的汉军主力,抢来了一批救命的粮食。

  彭越被封为梁王的主要功绩是什么?

  即便是如今,梁王彭越已经因‘谋反’而被族诛,坟头草都已经齐腰高的现在,周勃也难以忘却那一天,先皇刘邦对自己说的话。

  ——退守荥阳的那阵日子里,彭越在外游击,自然是功勋卓著;

  但朕记得最深的,还是彭越送回来的那十几万斛粮食·······

  等再后来,汉室鼎立,异姓诸侯之乱四起,萧何领导下的朝堂长安,虽也供应大军的粮草,但往往都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绝大多数情况下,关东有战事,萧何都只能拼尽全力,凑足大军一个月所需的粮草,好让大军能顺利启程;

  至于之后,若萧何能送,那便送,若是送不了,那大军还是只能‘走到哪吃到哪’。

  换句话说:即便是在汉室鼎立,刘邦已经从‘汉王’变成‘汉天子’之后,汉军也还总是苦恼于军粮。

  周勃自也听的明白,栾布有这么一问,就是在旁敲侧击的询问周勃:需不需要燕国出点粮食,给大军稍解燃眉之急?

  而这,也正是周勃感到心情舒畅,甚至隐隐有些享受的原因。

  ——不需要!

  ——我关中大军有的是粮食!

  ——如果有必要,甚至还能分你一点儿!

  而这样的‘土豪’体验,是周勃过去十数年军事生涯中,从未曾有过的享受·······

  “及大军兵分三路之后,各路军之主将······”

  仍有些不舍的强迫自己,从先前那土豪气质中回过神,周勃望向栾布的目光,也终于是带上了些许严肃。

  “陛下意:某坐镇中军,郦车骑为右路将;”

  “及左路军,则当由燕相亲率!”

  语调坚决的一语,便见周勃从怀中掏出一枚将印,惹得栾布赶忙站起身,双手将那将印接过。

  而后,周勃才侧过身,看了看一旁,已经和郦寄愉快交流起来的燕王刘长,旋即将上半身微一前倾。

  待栾布也面带迟疑的俯身上前,周勃才满是郑重的放低声线,将三路大军的战略目标,尽数摆在了栾布面前。

  “某亲率中军,东渡浿水之后,便调向南下,直趋卫满朝鲜之都:平壤!”

  “郦车骑所率右军,则自东渡之后沿海而缓行,策应齐-楚水路联军!”

  “及燕相所部左路军,自东渡浿水之后,复行东五十里,而后驻守原地。”

  “若某所部战事不顺,必以飞马相召,燕相则率部南下,解某所部中军之困;”

  “然若至秋九月二十五,某所部皆畅行无阻,燕相可开拔西归,至浿水东岸暂待;又遣飞马南下,以探某部。”

  “待冬十月元朔辰时,无论某部中军、郦车骑右军,亦或齐-楚水路联军战事顺否,燕相皆当速渡浿水而西归,而后急行往西,归于燕蓟!”

  “至燕蓟,燕相所部可稍歇一日,而后仍急行朝西;”

  “冬十月十,燕相所部,务当至代北马邑-武州一线驻防,以北戒胡蛮!!!”

  神情满是严峻的道出此战的作战计划,周勃终是抿紧嘴唇,将上半身恢复原位。

  只周勃望向栾布的目光,却是愈发郑重了起来。

  “此战,齐-楚水路联军绕道敌后,奇袭平壤,是为主攻;郦车骑所部于沿海策应,为辅攻。”

  “及某,则南下平壤,以速平战事、安朝鲜之民为要。”

  “唯有燕相所部,先东渡浿水,而后西归燕蓟,再至代北驻防·······”

  “陛下已言明:此战之胜败,非攻平壤之成否,而乃代北、燕北边墙!”

  猛地将语调一提,惹得一旁的刘长、郦寄二人都不由侧目,却见周勃神情严峻的站起身,对面前的栾布深深一拱手。

  “此战,便赖燕相,护我汉家北墙之周全。”

  “某,且代北墙民数以百万,先行谢过燕相大义·········”

  7017k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