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大明之巅 第十七章:前世今生

《大明之巅》第十七章:前世今生

作者:醉卧江上 字数:2057 书籍:大明之巅

  可看着杜氏父子默默相觑的模样,脸上不由一热,心中也颇为尴尬,难道明朝大叔级别的人都不看《菜根谭》吗?这为人处世的本领实在不敢恭维。

  不得不再次拱手,哈哈道:“......咳咳咳,这个嘛!人之常情,可以理解的。”顿了顿,突然又摆出遥望旷野的神情,无比正色道:“这些都是不远万里而来,有着远大抱负的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志气的‘四有’且纯粹而脱离低级趣味的国际友人,泱泱华夏、煌煌大明,难道竟因为肤色不同而对他们心生歧视吗?我们是一个包容的民族,只要他们向往大明,仰慕大明,我们应该敞开心扉去接纳,而不应该对外排斥,我说的对吗?二位。”

  终究还是没说到根子上,但最后那一句‘泱泱华夏、煌煌大明.....’等大义凛然之语却终于使同样尴尬的杜氏父子面露缓和,有了台阶,终于抱拳说出了张明远久已期待的‘久仰、久仰,如雷贯耳....’。

  虽然不是很懂‘四有’之类的言语............

  张明远终于笑了,看来还是大义凛然的话好使,今后要多多说起,只是不知道会不会‘装逼会再次遭雷劈’?

  ...............

  “张公子,不知地上这些倭贼怎生处理?”杜闻铭再次抱拳。

  “这些倭寇本来死不足惜.......”张明远呵呵一笑:“不过我觉得他们应该有更大的用处。”

  杜闻铭神情一震:“还请指教。”

  张明远正色道:“我常听人说起‘倭人天生异象’,‘三头六臂’,‘魔鬼长相’,这些怪异而不切合实际的言论,着实对我大明军队、百姓产生极大的心理压力,这也是多年来我军战不敢战、屡战屡败的原因。因此,我觉得应该生擒活捉,最好在大明各城镇游行示威,让咱们都见识见识这些畜生,对抗倭大业也是有帮助的。”

  杜闻铭大喜,眼角不禁泛起了泪花,这正是他期盼已久的夙愿。作为身经百战的农民剿倭组织首领,他当然清楚多年来沿海各地倭贼屡剿不灭的原因,大明军队久疏战阵、战力羸弱是一个方面,但最重要的一个诱因还是这些民间怪异的传言,说什么‘倭贼是魔鬼转世,身具异相,能生吃人肉喝人血’,如破坏力极强的瘟疫,早已在沿海地带四处弥漫,所过之处皆是人心惶惶,恐惧情绪人人有之,避之而无不及,哪还有心情与之交战,就算一照面也会被吓的半死。

  虽然历次交战中,也有一些倭贼被生擒,但绝大部分是明朝海盗,鲜有真正的倭贼,就算有那么一两个,也会因为种种原因而就地正法,很少能拿来游街示威,展示给百姓观看的。

  这也许是华夏子民与生具有的与世无争所衍生而来的淳朴善良的‘变性’----懦弱。

  杜闻铭长身一躬,激动道:“张公子所以既是,我等定当遵意而为。”

  张明远忙再次躬身,谦虚道:“老爷子,您可折煞小子了,我只不过就事论事啦!”

  顿了顿,有说道:“老爷子,小子有个不情之请。”

  杜闻铭一愣,忙道:“但说无妨,但有所请,定当全........”

  张明远急忙摆手打断,悠悠道:“老爷子,作为亲密的战友,今后我们之间的对话能不能不要那么文绉绉的?”

  杜闻铭:“............”表示对‘文绉绉’很不解。

  “文绉绉真的很烦的,毕竟我的文言文词汇量很少,不足以应付您的长篇大论。”张明远追加解释。

  杜闻铭:“.........文言文?”

  张明远叹口气:“就是说我们应该多说一些白话文。”

  杜闻铭一脸惊愕:“何为白话文?”

  这次轮到张明远懵逼了,又叹气道:“就是说的话要‘口语化’。”

  杜闻铭再次无语:“那何为‘口语化’?”

  张明远急忙长身一躬:“老爷子,我突然觉得文言文也挺好的。”他不敢在说了,言多必有失的道理他还是懂的。

  “张公子但有所请,我等必定全力以赴,只是还请你解释一下何为‘口语化’?我等努力改正。”

  “老爷子,我等何时出发回营?晾在此地不觉已过大半日,我之肚皮有些咕咕叫也。”

  杜文明:“...............”

  张明远突然想哭.............

  还是大哭。

  同样是华夏人,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怎么那么难沟通呢?

  差距怎么那么大腻?

  ...................

  应杜闻铭、杜淮父子的盛情邀请,已无家可归的张明远等人暂时入住了慈溪县城,算是加入了慈溪民间抗倭组织。

  之所以称为民间抗倭组织,自然是由乡民百姓自发组织成立的,更没有像正规卫所军那样拥有独立、制式的营房设施,只是在县衙附近一排无人居住的空房里,设置了临时指挥机构。平时无战事时,仅留少许几个人值守,以方便随时接收各地传来的军情急报。

  好在空房子众多,张明远等人算是有了一个像模像样的非茅草住房了,对于经常食不果腹的众人来说,还是很满意的。

  关于十几名倭贼的关押处也选择在此地,鉴于抗倭组织人少的现实境况,暂由张明远带来的非洲大汉看管,这样,牢头的责任又责无旁贷地落在了还兼任富尔分队长罕皮的身上。

  对于新认的奶奶,张明远可没忘记,挑选了其中最大、最干净的住房让给她老人家,并请了两个无家可归的小丫头专门服侍。对居无定所,颠沛流离的老人家而言,这日子过得极是舒适了,沧桑的老脸上笑容也一日多于一日。

  当然,也有一些不好的现象,比如罕皮这些非洲大汉的身份问题。

  初来乍到,罕皮等一十六名皴黑的非洲大汉自然引起了慈溪百姓的热情关注,他们秉承着华夏百姓‘爱从众又好奇’的心理,一波又一波,呼朋唤友、携亲带故前来临时指挥部参观见学,把个好好的办公场所围得里三层、外三层,水泄不通,人声鼎沸、叽叽喳喳,指指点点、评头论足,好不热闹。好在罕皮等人前世也算是见过大场面,在M帝主义大炮坦克下都不曾皱一下眉头的黑人兄弟们,脸皮也是极厚的,根本就不明白被人犹如动物园的珍惜动物般围观在华夏文化中被认为应该具有的羞愧心怎么写,以为是当地百姓发至肺腑的善意,还摆出各种前世具有沙漠特色的舞蹈迎合民众的猎奇思想,一时间,引得当地百姓轩然大笑,竟还有人扔些铜钱来犒赏,把这当做了江湖卖艺行为。

  针对当地人‘热情好客’特色,罕皮更是突发奇想地推出了新节目,组织黑人兄弟们排练了一套具有非洲原著特色的前世健美舞蹈,穿着不知从何处搞到的各类型明朝服饰,走起了T台。

  从未见过如此怪异活动的百姓,为之疯狂了,多年来饱受倭寇之患而悲催稀碎的心灵也随着欢乐疯狂而渐渐平复下来,县城里也渐渐多了笑语。

  歪打正着,罕皮众人的举动给了百姓生活的信心。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