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三国之开局程远志 第184章 小霸王的头号大敌

《三国之开局程远志》第184章 小霸王的头号大敌

作者:昭昭白影来 字数:2147 书籍:三国之开局程远志

  也许是杀鸡儆猴起了效果、也许是河北众文武觉得眼下的局面还不错,自崔钧因言下狱后,再没有人敢头铁来劝进。

  出狱三天后,程远志在偏院悄悄地接见了崔均,询问他在狱中四年的煎熬……咳咳,询问他对天下局势的看法。

  后者满面红光,精神奕奕。看来出狱这几天,小日子比较滋润。

  “如今主公坐拥河北、中原八州之地,横跨三千里,威震天下,四方胡蛮臣服,正是大展宏图之际!”

  崔钧入狱之前,皇帝还在弘农流浪、雍州未立、徐州还在吕布手里。

  此时许都已立,河北与中原皆已平定,民心思安。

  “如今天下虽尚余七八诸侯,皆为碌碌之辈,不足为虑!”

  因为是私人场合,是以崔钧的言语很直接:“主公当请旨于许都,历数前番大功,进位称公,以观天下人心。”

  你的大展宏图就是把我架在火上烤?

  程远志蹙眉,摇了摇头道:“十年之内,不可再言此事。”

  “这几年牢狱之灾,委屈你了,现辽西尚缺一太守,你且往幽州任职吧。”

  言下之意,这几年委屈你了,接下来的十年,你再委屈一点,到辽西当官吧,就别想着回河北了。

  因为后者之前的劝进之言人尽皆知,若安排他在邺城任职,就会给河北众文武传递出一种错误的信号。

  接下来会很麻烦。

  程远志是个怕麻烦的人。

  崔钧瞬间就领悟到了这一层意思,叹了口气,神色有些颓废的拱手道:

  “钧遵令。”

  被发配边郡十年意味着什么,不言自明。

  他的意志忽然有点消沉。

  为免崔钧到辽西后高薪摸鱼,屁事不顶,程远志还是提点了他一句。

  “将你调任辽西,非是发配。”

  怎么不是发配?我读书多,主公你休想蒙我!

  崔钧神色有些愤慨。

  辽西那穷地方,以前归公孙瓒管理,那家伙哪里会治民?辽西民穷州贫、人烟不密、民生多艰。

  一想到这,崔钧脸色就很难看。

  程远志哑然失笑,摇头道:“辽东公孙度坐拥三郡,麾下拥有十万骑兵,其战力堪比并州狼骑,你到了辽西,要在三年内拿出一个平定辽东的计划。”

  “另外,密切注意东乌桓和东鲜卑的动向。”

  “若能平定辽东三郡,得到那里的广大地域和人口,于河北来说,既增强实力、又去一后患,你肩上任务很重啊。”

  “事若成,你当为首功!”

  原来真的不是发配……崔钧恍然,神色立即一正:?“钧必不负主公所托!”

  程远志颌首摆手,示意今天就聊到这里吧。

  “钧告退!”

  崔钧拱手行着礼,后退两步,转身大步离去,背影显得雄心万丈。

  送走崔钧后,程远志思绪发散,从脑海里翻出公孙度的资料。

  公孙度,字升济,辽东襄平人。

  少时随父迁居玄菟郡。初为玄菟小吏,建宁二年(169年),继升尚书郎、冀州刺史,后被免官。

  初平元年(190年),经同乡徐荣推荐,被董卓任命为辽东太守。

  公孙度到任后,施行严刑峻法,打击豪强势力,使得辽东令行政通,国库渐丰。

  不久后,中原乱起,诸侯忙于讨董,各地军阀无暇东顾。公孙度趁机自立为辽东侯、职位与州牧相同。

  此后,公孙度东伐高句丽,西击乌桓,南取辽东半岛,又建造大船,越海直取胶东半岛北部东莱诸县。

  开疆扩土的同时又招贤纳士,设馆开学,广招流民,法行治下、威行海外,俨然以辽东王自居。

  建安九年(204年),公孙度病逝,其子公孙康继承其位。

  由于公孙度的锐意进取和苦心经营,使辽东地区在汉末及三国的战乱年代,依靠强劲的实力和地处偏远,获得了近五十年的安宁。

  238年,司马懿挥师平定辽东,虽暂时平定边疆,却埋下千年之祸。

  其时,公孙度之孙公孙渊战死后,辽东诸地尽降。胜利的司马懿入城后,下令屠戮十五岁以上男子七千多人,收集尸体,筑造京观。

  而后又把公孙渊所任公卿一律斩首,杀死将军毕盛等数千人。

  之后,司马懿又上书朝廷,以辽东偏远,不利于朝廷管控为由,将辽东属地百姓四万户,尽数迁于内地。

  正是由于司马懿这一做法,使中原王朝对辽东的控制降为冰点。

  随着中原王朝的撤军、撤民,辽东沃土千里无一汉人,呈现真空地带。

  此时雄踞北边的鲜卑、朝鲜半岛的高句丽等族趁势而进,占据辽东地区,并为此地归属,而打得不开开交。

  到了南北朝时期,辽东三郡彻底被高句丽占领。为了收复这块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填上司马懿挖下的坑,隋朝两代皇帝隋文帝和隋炀帝,先后耗费百万大军,数次东征。

  但东征没有成功,隋炀帝反而因此耗尽国力,弄得民怨沸腾而亡国。

  直到唐高宗时,趁高句丽内乱,才发兵重新将辽东纳入到中原王朝的版图之下。

  虽然收复了辽东,但唐朝的统治一直不稳固,因为此地的汉人太少,契丹等少数民族数量巨大,稳占人口优势。

  唐灭后,辽东地区直接沦为了契丹、女真、蒙古等部族驰聘的领地,此后六百余年间,中原王朝都不曾在辽东有过统治。

  这种现象直到满清入关,统治中原才结束。

  司马懿将辽东汉人尽迁回内地,导致辽东再无汉人,进而遗祸中原千年。

  在处理边境问题上,与司马懿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诸葛亮伐南中。

  虽然此时的诸葛亮意在北伐,但他知道南人叛乱问题的严重性,若不彻底解决,将会给蜀汉造成极大困扰。

  为此,诸葛亮采用了马谡提出的“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的策略,每次击败孟获后,再将他放走。如此七次,孟获及其他夷人终于幡然醒悟,彻底拜服。

  西南诸地随后被纳入中原版图,不复作乱,并因此恩泽后世千年。

  后世曾评价两人,“司马懿屠辽东,遗祸千年;诸葛亮伐南中,恩泽万世。”

  扫平辽东,程远志自不会用司马懿那种臭办法。

  思绪翻动间,门外传来赵云的声音。

  “报!”

  程远志背负双手,看向门口。

  赵云移步进房,拱手说道:“主公,江东有来客拜见!”

  “江东来客?”

  程远志闻言一怔,忽然意识到了什么,急问道:“莫非是吴郡太守许贡使者?”

  赵云闻言神色大变,吃惊道:“主公如何知晓?”

  真是许贡使者?

  很好,装逼的时刻到了……程远志微微一笑,神态忽然变得高深莫测,神神叨叨说道:

  “我承天命而生,掐指一算,便可前知三百年、后知三百年。”

  拉倒吧……赵云撇了撇嘴,一脸不相信。

  见赵云没有速该那么好忽悠,程远志咳咳了一声,将没装完的逼咽了下去,停住拙劣的表演,正色道:

  “将来人带至密室等候,我稍后便到!”

  密室??赵云愕然,拱手退下,疾步去安排。

  少顷。

  程远志来到密室,见到了一名三十岁左右的汉子。

  他神态机敏,眼神灵动,一看就是个办事的得力好手。

  来使从怀里摸出锦绢呈上,躬身道:“许太守有密信托我交付大将军。”

  程远志抬手接过,展开视之,只见上面写道:

  “孙策勇猛,与项籍相似。朝廷宜外示荣宠,召还京师;不可让他居外镇,以免后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