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大汉大忽悠帝 第771章 这是圣天尊的鞭

《大汉大忽悠帝》第771章 这是圣天尊的鞭

作者:郑端木 字数:2770 书籍:大汉大忽悠帝

  第771章 这是圣天尊的鞭

  ……………………………………

  其实无论是霍骠骑还是窦大将军,都犯过一个不算错误的“错误”,那就是他们在“封狼居胥,勒石燕然”之后,都选择了班师回朝,并没有占据北方草原。之所以说这是一个不算错误的“错误”,那是因为大家当时生产条件与运输条件都比较落后,大汉也没有能力控制那么大的地域。尤其是北方草原中间还横亘着大漠,大汉要是强行扶贫的话,非把自己也饿坏不可。

  但是,匈奴的确是被大汉打跑的,这无可争议吧?

  作为匈奴从前的奴仆,鲜卑只是趁着老大被打跑了,而大汉又没占据草原,使得他们才有机会窃据北方,发展壮大起来,这也是事实吧?

  如果因此便说北方草原是鲜卑的,是不是不符合道理?

  再说了,大汉出兵,鲜卑得利,使他们能够“奴仆翻身把羊放”,可是他们因此而感谢大汉了吗?

  似乎……并没有。

  要不是檀石槐人强命不强,早早的就翘了辫子,还不知道会怎么着祸祸大汉呢!

  所以说,作为大汉皇帝,刘汉少现在想要收复北方草原,并不能算是抢了鲜卑之地,对吧?

  饶了这么多弯子,啰嗦了这么一大堆,其实都是为了给那些喜欢卑以自牧的谦谦君子们看的,免得他们叽叽歪歪,将来又会说刘汉少劳民伤财、兵连祸结,好大喜功、黩武嗜杀……可惜,这些谦谦君子们也许不知道,当自身羸弱之时,所谓道理,一纸协议,在强大的坚船利炮面前,连个屁都不算!

  不过有一点,刘汉少还是挺欣赏骞曼的,至少他可以为了让族人过上吃饱肚子的生活,甘愿请削单于,并且,他也因此会将族人们引上一条能够真正强盛起来的未来之路。而得到这一切,所需要付出的代价仅仅是“没有鲜卑”。

  这句话如果对于族群意识强烈的人来说,是一件很严重的事,甚至是残酷的事,但是对于没有这种意识的人来说,也就算不得什么大事了。

  没有文字,没有教化,缺乏传承,也缺乏未来的希望,这样的族群最终消失在岁月的长河之中,是再寻常不过之事。

  应该怎么说呢?

  打个比方,以天为盖,地为“炉”,天地之间炖了这么一锅肉汤。虽然炖肉汤的时候,也加进了盐,加进了姜,还有花椒大料,才使得这一锅肉汤炖熟之后鲜美无比,但是不能因此便要说它是“盐汤”、“姜汤”、或者“花椒大料汤”,因为……它始终就是肉汤啊!

  檀石槐的确算得上“鲜卑雄主”,能够拓地上万里,还能给大汉添那么多糟心的麻烦事,可是他一死,他所想的那个“大鲜卑”其实也就不复存在了。

  为啥?

  因为他的那锅汤里,没有肉……

  而大汉的这一锅肉汤,在刘汉少穿来他们汉朝以前,就已炖了好几千年!

  所以再看骞曼的作为,也许他没有檀石槐那样的勃勃野心,而是甘愿做了肉汤之中的一粒花椒,一瓣大料,或者是一点点盐巴,然而他却让他和他的族人们,永远的拥有了这一锅肉汤,因为他们本身,就是这一锅肉汤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再所以,也许骞曼其实真的比檀石槐更加杰出。

  …………

  “不管大汉还是鲜卑,咱们都是一样一样的。在哥心里,早就认下你这个兄弟了!”

  安抚过骞曼之后,转过身来,刘汉少又一头扎进“最高统帅部”,前线的仗具体应该怎么打,有戏志才、王闹闹,赵云、荀攸,阎行、成公英这些人在,刘汉少不会随便的指手画脚,胡乱下令,但是要说一点心都不操,那也是不可能,最起码也得做好后援大保健吧?不对……是“后援大保障”!

  还得协调各部,及时地增补兵力吧?

  关于这事儿,首先要说的就是交州,这不是过来年了嘛,新一年的征兵又要开始了,尤其是王闹闹又已经追着刘备攻入了汉南半岛,那边缺人,相当缺人。

  按照兵武部韩遂的意见,直接征发交、广二州的兵员,就近补充到汉南半岛,如此也能大大减轻需备部的后勤压力。

  但是刘汉少却明确表示反对这个意见!

  更令人有些难以理解的是,皇帝陛下居然还在坚持着“掺沙子”的策略,打算来个“南北大对调,东西大迁徙”,要把辽州、幽州征来的新兵送到交、广,甚至是陕、司、豫、兖、青,以及益、荆、扬、徐的新兵,也都通过大河大江,运送到入海口,而后转乘海船,沿着海线,一路往南“散播”。

  同样的道理,交州、广州、抚州,以及扬州南部的会稽郡和大明珠岛上征来的新兵,也如此这般,一路向北“散播”。

  无量天尊,哦咧个去!

  咱就是不打仗,单单是这种征兵之法,播来播去的,就得需要多么强悍的运力保障啊?

  然而刘汉少说,没事。咱就是送的慢点,路上走的时候长点,只要送到了地方,那就是送去一个是一个。可是反之,如果咱们现在为解一时之急,图个省事,让他们就近“组团入伍”,将来一旦发生问题,可能就会是很大的问题。

  虽然刘汉少人为地设置了一个“高难度障碍”,但是也有利于己方的一面。首先是第一水军目前没有战事,主要任务就是负责建设大汉东面海线的各处军港,然后属于他们辖下的“基围虾运输舰”就可以承担大部分运送兵员的工作。

  再者就是王闹闹和苏飞在象林联手搞的那么一个“逃跑加复仇,火烧占山叛逆”的动作,杀得象林叛逆人头滚滚不说,也使得交州、广州,人人敬畏,所以趁着这个时候,贯彻执行征兵制度,相对来说,要容易的多。

  好么……结果就是南边的坐船去北边,返航的时候再把北边的捎来南边,另外再加上新州那边原本是奉命去凉州的,也顺路送过来几个。

  就这么说吧,原本的乌桓人、鲜卑人、高句丽人,长这么大头一回知道,咱们大汉居然还有大冬天不穿棉袄也冻不着的地方。而交州和大明珠岛上征来的那些新兵,等送到地方,下了船一看,哎哟我去,这地上铺的都是白糖么?

  尝一口,这也不咋甜哪!

  结果为了打雪仗,堆雪人,连想家和哭鼻子的事儿都忘了。

  …………

  回过头来,眼前最重要的战事,自然还是北线。毕竟戏志才与闹闹在南线上节节胜利,而新州那边,阎行也顺利抢到了地盘,所剩之事就是孙策帮着马超一起打乌孙而已。但是北线上,吕奉先带着重骑旅的兄弟们已经在龙城快要坚守整整一冬了,只等开春,大军北进,便是决战之时。

  按照“北线前敌元帅部”原本的计划,来年开春,先由东、中两路出兵,驱赶漠北东部之敌,会战于龙城。凭借大汉现有的装备优势,胜之并不困难,唯独需要考虑的就是怕到时候追不上他们。不过不要紧,西边一路兵马,待到卑奴向西逃窜之时,正好可以出兵拦截,与随之赶来的东、中两路,一起夹击,届时必然能够大获全胜。

  但是吕奉先抢了个先,赶在冬天到来之前,直接就追去了龙城,赵云就算恨得牙根痒痒,为了小红姐姐,也只得将这些动作说成是“北线前敌元帅部”的安排,而后再按照吕布闹出的这个动作,改动原有计划。

  其实改动也不大,决战之地还是在龙城,只不过是不留西路为后手,改由三路齐发,进兵速度越快越好,越早越好。毕竟赵云担心小红姐姐和重骑旅的兄弟们,希望他们都能平安无事,即便是那个烦人的吕奉先,要挨揍,也只能是自己赶过去亲自揍他,绝不能让他落在鲜卑人手里挨了揍!

  起初刘汉少对于这份计划,并没有表示反对。北线的仗应该怎么打,自然应该以“北线元帅部”的意见为主,向刘汉少回报也就是例行公事而已。否则的话,处处都要刘汉少指手画脚,那还要“北线元帅部”干吗?这仗也干脆别打了,或者是干脆让刘汉少亲征好了。

  所以,“没有反对”,那肯定就是同意了呗。

  然而召见过骞曼之后,刘汉少似乎有了一点新的想法。首先,“漠北决战”,或者说是“龙城决战”,就算咱们大汉在武器装备上占有绝大优势,取得胜利的把握很大,但是想要不费一兵一卒,那也绝对可能。

  困兽犹斗,蜂虿有毒。

  万一鲜卑那么多部落都联合起来,跟咱死磕,咱们到底会折损多少兄弟?假如只是“惨胜”,北线实力损失过大,咱们还能不能压制住漠南、漠北,将这些地方稳稳当当的收归治下,纳入大汉?

  惨胜之后,那些折损了的兄弟,他们的家眷又该如何安抚?给他们灌“白药”,能止住他们心里的悲伤么?万一因此使百姓产生厌战情绪,失去了对哥的信任,甚至于越演越烈,开始对抗本就贯彻艰难的征兵之制,往后又该怎么办?

  重要的是,如果咱们无力将漠南、漠北纳入收归大汉治下,草原之上必然还会有新的族群兴起,将来还是会没完没了的骚扰大汉,那么现在打这一仗又有什么意义呢?

  于是,刘汉少想起了另外一件事情……“上帝之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