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大汉大忽悠帝 第709章 青山处处埋忠骨

《大汉大忽悠帝》第709章 青山处处埋忠骨

作者:郑端木 字数:2811 书籍:大汉大忽悠帝

  第709章 青山处处埋忠骨

  ……………………………………

  汉正军第一军军长,徐荣,因伤而逝,壮烈殉国!

  临走之前,徐荣拉着史涣的手,命他暂代军长之职,并且还说自己同意他的战略方案,甚至拼尽最后之力,告诫第一军众将:“为将者,切忌为贪图一己之功,而置兄弟们的生死于不顾。”

  军报传回酃县,任凭戏志才如何足智多谋,也料想不到徐荣竟然会阵前受伤,并因此而逝。他原本是有机会从前线上退下来的,只是他不肯要这种机会罢了,好一个“西凉悍将,董卓旧部”,究竟是有多大的“忠肝义胆”,才能使他按照陛下的意愿,舍生忘死,一往无前?

  随后戏志才又命人赶紧将徐荣殉国的消息传回洛阳,并且按照徐荣的临终遗命,上报请示总督教部,任命史涣为第一军军长,同时也同意了史涣的战略方案,要他先稳固己方,暂缓攻击。

  因为汉正军在江陵呆的时间比较长,已经建立起了“军鸽中转站”,所以能从酃县直接用军鸽传递消息回江陵,然后再往南阳、洛阳,一站站传送。再所以,刘汉少也很快得知了徐荣殉国的消息。

  说实话,刘汉少其实并不知道在徐荣的心里,他是有多么的崇拜自己,爱戴自己。最初只是觉得在“董卓旧部”之中,这是一个可以为我所用之人。后来董卓被干翻了,而徐荣又能够认真做事,低调做人,便觉得这是一个能够信任的兄弟。

  其实徐荣不想“低调”,只是自己身上贴着“董卓旧部”的标签,行事不得不谨小慎微而已。其实徐荣太想“高调”一次了,或者说,是太想能够像文聘、赵云、王闹闹那样,与刘汉少能够私下里更加亲近一些。不因为他是一个皇帝,只因为他是一个懂得欣赏自己的兄弟。

  一番追忆,几番感慨,回过头来再看待这件事,这可是汉正军的一军之长啊,如果军府不慎重对待,或者是后事操办的不够隆重,是不是会冷了其他兄弟的心呢?然而现在天气还比较炎热,路途又那么远,想要将徐荣的遗体运回洛阳,必然会大费周章。

  于是,刘汉少亲口说出了那一句慷慨壮烈,激荡人心的千古佳句:“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

  这一句自然是刘汉少抄来的,出自龚自珍的《已亥杂诗》,但是龚自珍也是借前人之言,抒发胸怀,而这个“前人”,正是“伏波将军”马援。当年岭南发生叛乱,马援年过花甲却请命出征,还说:“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

  马援还想着“裹尸还葬”,但是龚自珍却说不需要,因为青山处处都能安葬忠魂,更是将其中蕴涵的大忠大义递进了一层。

  如今刘汉少用这一句诗来送别徐荣,是对他的一个高度评价,同时也更加激励了身在前线的汉正军的兄弟们。本来刘汉少还想亲笔把这一句诗写出来,但是一想到自己的字儿,就怕写出来之后,这事儿会变得不严肃,所以就由王粲代笔了。

  而后刘汉少又下令,将徐荣的遗体就地火化,命戏志才、史涣等人挑选一处“风景优秀,闲人免进”的好地方,再建一座“大汉忠烈陵园”,园中建造“忠烈塔林”,安放徐荣以及为了南征平叛而殉国的诸多汉正军的兄弟们。

  军令下达到第一军,兄弟们于哀痛之中振奋而起。

  统帅说,要为军长和兄弟们挑一个好地方,是不是?

  军长宁死不退,直到最后,心心念念,想着的还是要南下南海,为国平乱,是不是?

  又于是,史涣竟然一反常态,率领第一军的兄弟们猛攻由郴县南下所遇到的第一座山岭,声势之浩大,士气之高昂,兄弟之勇猛,南线仅见。随后戏志才将史涣和第一军兄弟们打下来的这座山岭,命名为“将军岭”,所以这里的忠烈陵园也叫作“将军岭忠烈陵园”。戏志才还依照刘汉少的指示,在陵园正中为徐荣树立了一座高大的石像,横刀跃马,遥望岭南,旁边还横卧着一块犹如肝胆一般暗红色的巨石,其上铭刻的正是由王粲代笔的那句慷慨壮烈,激荡人心的千古佳句。

  “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

  …………

  不管怎么说,汉正军损失了一位军长,对于“汉室正朔”都是一个难得的,十分巨大的胜利,虽然第一军强势攻占了“将军岭”,还在其上大建陵园,但是那些作为只是邀买人心之举。并且“将军岭”对于两旁的客岭山、五盖山来说,只是一座小岭,就眼前战事而言,“将军岭”似乎更能起到守城的作用。也就是说,第一军害怕“右别部”反攻郴县,所以在前边多设置了一道防线。这也正好能够说明,“右别督”阻挡住了第一军的进攻。

  北线取得如此巨大的胜利,消息传回南海番禺,“汉室正朔”的“忠贞之士”们弹冠相庆,心里终于松了一口气儿,并且又派人赶紧把这个好消息送给已经回了交趾的大将军刘备。

  然而,可是,但是……也许刘备都还没能收到胜利的好消息,却又有新的消息传了过来,对面的那位“南线副元帅”王闹闹,出兵了!

  按照王闹闹那种“静如死狗,动入疯兔”的性格,既然是出兵,必然有万钧雷霆之势。张英率领水师,吕虔、赵俨率领步军,即便是王闹闹本人也在李进与警卫旅的护卫之下,亲自到达了第一线。

  并且,王闹闹还说了,一定要为徐军长报仇,炸平新淦!

  与此同时,王闹闹还让张英派出水师一部,作为偏师,顺着汝水前往临汝,牵制那里的敌军。

  这样的阵势就很明显了,主攻方向必然是新淦,对吧?所以“左别督”傅彤,既紧张又严肃,还让别人全都活泼起来。除了临汝的兵力不敢调,其他地方能调的兵力,几乎全都调了过来。

  接下来的战事,也确实证明,王闹闹是真凶啊!不仅凶,而且财大气粗,抛石机扔出来的几乎全是霹雳弹,石头疙瘩反而成了“稀有物种”。而且傅彤觉得,此时王闹闹还坚持使用一些石头疙瘩,其主要作用就是为了砸城墙。这真让傅彤羡慕、嫉妒,还特别恨,因为己方的“弹药库”里,现在是石头疙瘩越来越多了,跟人家对面的根本没法比。

  好在新淦之前,还有一条袁水从这里汇入赣水,夹角形成的河滩有不少的淤泥,使得第八军无法大面积展开,将新淦城彻底堵死。可是即便如此,傅彤也有些扛不住了,打算主动向后边的山里渐次撤退,因为那里的山势地形更好一些,两山夹一水,更有利于防守。然而还没等傅彤撤出新淦,居然先传来了临汝失守的消息。

  …………

  第三军的确是在挖运河,而且张辽也干得热火朝天的,但是这并不耽误他放下锄头,重新拎刀吧?

  山里的兄弟要抢着干活赚工钱,山外的建设兵团也越送越多,最关键的是,山里的道路安稳了,就算是速度慢一点,粮草辎重也都能逐步运送过来了。

  非得把“玉江渠”修通了才能打仗啊?

  谁规定的?

  所以出兵之前,王闹闹就问了,张文远,你娃那些毛驴能顺着山道跑出来不?

  张辽就说了,老大,看你这话问的。我们骑兵要是不能跑道儿,我还把它们搁江东学游泳啊?

  然后王闹闹又说,那行吧,临汝归你了。要是整不下来,往后哪有坑,你就给哥上哪挖去!

  于是乎,从“玉江渠”工地到临汝城,相距四百多里,张辽带着第三军的骑兵师,只用了三天工夫就蹿了过来。

  就这,临战之前还歇了大半天呢!

  然后,王闹闹不是还搁这边派了一部水师的偏师嘛,直接接船搭桥,让张辽他们又一下子蹿过了汝水。

  守临汝的辅匡有些懵圈,我们这儿正防着水师登陆呢,你们上哪儿一下子整这么多的小毛驴出来啊?这是不是也太赖皮了?

  唉、唉……别拿着驴粪蛋儿往我们这边扔啊,怪膈应人的。

  哦……不是驴粪蛋儿啊!

  是掌心雷?

  粗话的,那还不如扔驴粪蛋儿呢!

  …………

  临汝城破,辅匡伏诛。

  谁又能想得到,王闹闹的报仇口号喊的那么响亮,咋咋呼呼摆出那么大的阵势,而且攻击又那么猛烈,到头来居然只是一个“加油喊好,摇旗助威”的。

  在这之后,张辽为了讨好王闹闹,就说自己率军继续向西南,端掉新淦屁屁后边的石阳,然而王闹闹却不领情,还说“哥稀得用你帮忙?”然后便让张辽率骑兵,继续突袭临汝东南边的“南城”,却又把“借给”第三军的路招要了回来,率领二十六师前去攻击石阳。

  如此一来,王闹闹等于同时有了两条南下之路。一条就是顺着王闹闹眼前的赣水,直接打到赣县,姑且算作水路。而另外一条,如果没人拦着张辽,也能从南城直接打到赣县,姑且算作陆路。

  既然打“南城”有这么大的好处,张辽又怎会不知其中道理?先前还说要给王闹闹帮忙,纯属拍马屁,所以被怼也是活该。但是张辽可不在意这个,因为他终于如愿以偿地又“掺和”到了南线战事之中,而且还是自领一路兵马。

  并且,这娃还在心里偷偷地说:“闹哥,我的王副元帅,咱们要不要比一比,南下,究竟是坐船快,还是骑马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