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大汉大忽悠帝 第556章 刘先是个向北派

《大汉大忽悠帝》第556章 刘先是个向北派

作者:郑端木 字数:2845 书籍:大汉大忽悠帝

  第556章刘先是个向北派

  ……………………………………

  虽然刘备的手书里连提醒关羽盖被子的话都说了,但是有些事情还是说不清,或者是不敢写进信中。混上了关羽的茶水,鲁肃润着嗓子,把自己与刘备所说的荆北危局又对关羽详细说了一遍。

  说到打仗的事,关羽可不外行,一点就透,但是关羽看不上刘表那帮人,他们的死活跟自己有个毛线关系?爱死就让他们死去!要是“北朝伪帝”的大军敢继续南下,自己把他们挡在江北便是!

  鲁肃“哭着说”,关二将军,没钱您也这么任性么?咱们要是这么玩,一旦让北朝大军占据了江汉之地,兵锋便能直逼武昌,到时候就算您能守得住武陵,“汉室正朔”被人家一锅端了,咱们又该怎么办?

  关羽说那怕啥?我三弟还在豫章趴着呢,真要是武昌危急,只要让翼德提兵北上便可。我相信凭翼德的本事,肯定能守得住一座武昌城。

  然后鲁肃就真的快要哭了。

  “关二将军,辅佐汉室正朔,恢复汉家制度,乃是主公之宏愿,毕生之大业。咱们不能只想着如何防守,因为北朝不会不攻自破。请您提兵北上,也不是为了去帮助刘景升,而是为助主公达成宏愿。汉江之地,南北要冲,若是将军能在此驻兵,来日主公反攻北朝,将军便可北出南阳,直逼京师。到那时,将军不仅能为主公大业立下首功,更能声扬宇内,名震天下!”

  关羽一捋胡子,感慨地说:“子敬啊,大哥果然没看错人,你还是很有见识的。”

  然而,在关羽看来,既然刘表需要自己提兵北上,帮忙保命,那就得哭着喊着,求着自己。但是鲁肃又说,这事您先甭着急,我还得先去江北与刘景升说项说项,否则咱们贸然北上,两边非得打起来不可。

  关羽睁着眼儿问,咋滴,我去救他的小命,还得跟他说好话?我有那么……那么……谦卑吗?原本关羽是想说“贱”字来着,但是又觉得自己都戴上眼镜了,作为一个有文化的,可不能说这么粗鄙的词儿,所以“那么”了两句,想到了“谦卑”。

  然后眼镜一摘,眼睛一眯,又傲娇上了……不仅傲,还很生气!

  鲁肃心里话说,您了以为刘景升就只害怕北边那位“皇帝哥”,不害怕南边这位“至尊孤”么?尤其是我的主公,您那位大哥,这才几天的工夫,就把陶谦、刘宠全给玩死了。他刘景升要是不害怕,我都能算他是个胯下能骑马,掌中能撸枪的人物!要说这事儿也赖自己,明知道眼前这位关二将军得顺着毛捋,又何必拿话刺激他呢?

  又然后,鲁肃也想了一肚子的词儿,一会儿说关羽坐镇荆南,责任重大,不能轻动,一会儿又说刘景升若知自身危局,必然车马齐备,倒屐相迎。问题是,他们傻,还不知道自己就要大难临头了,所以得让自己先去荆北告知他们一声,完事他们肯定得礼仪周全,相请将军,那样也才符合将军的身份。

  其实鲁肃说来说去,就是把“说项”改成了“相请”,自己原来那个意思根本没变,但是就这么两个词儿,换过来听,关羽就觉得顺耳多了。再

  说了,大哥原本的意思也是要自己提兵北上,帮着刘景升一起守住荆北的,所以关羽也就听了鲁肃的话,由着他前去“告知”,自己则在荆南调集兵马,做好“被请”的准备。

  …………

  真是一步一个坎,步步都绊脚啊!

  好不容易,鲁肃捋顺了关羽的毛儿,出得武陵,来到江陵,想要谒见刘景升,但是这会儿刘备还是“徐州牧”,鲁肃也就顶着一个从事的名头,地位太低,估摸着别人也没拿他当一回事,拜帖投入刘表府中,好半天都不见动静。后来鲁肃还是在府门外遇到了刘表的同乡,山阳伊籍,两下里攀谈起来,伊籍得知事情重大,连忙代为通传的。

  而后刘表终于亲切地接见了鲁肃,但是听完鲁肃一番言说,却是沉吟不语,命人安排鲁肃暂且住下,推说自己要考虑考虑。

  当初刘表的如意小算盘是南北两边,弟兄吵闹,自己谁都不得罪,左右观望观望,兴许还能从中取利。然而残酷的现实却是“汉室正朔”一过大江,就把“沙羡”改成了“武昌”,吞走了半个江夏。而“北朝伪帝”更狠,一句招呼不打,直接扔了三颗“琉璃弹”,自己的半个南阳就没有了。

  形势发展到后来,荆南是平定了,但是刘表说了不算,想上表一个名义上的太守都不行。好在北边得了南阳之后,没有再继续南下,转而征讨青州袁公路。刘表当时就想着,这样最好,你们兄弟俩就在东边闹腾吧,最好多打上几年,我也不要什么荆南和南阳了,只守着一个南郡和半个江夏,安安稳稳的过上几年舒坦日子,就行!

  然而刘表又怎能想到,一个青州根本不够玩的,袁公路没撑几个月就被打蹿了。与此同时,“汉室正朔”那个玄孙刘玄德,又是取徐州,又是攻吴郡,也闹腾的那么欢实。刘表很焦虑,好像生怕别人打仗溅自己一身血似的,可是越怕什么,越来什么,这不是刘玄孙就派了个鲁子敬来么?还说益州陈冉只要顺江而出,自己就是瓮中之鳖。

  粗话的,你才是掉水缸里的小王八盖子呢!

  你们全家都是!

  …………

  刘表府中,后堂偏厅。

  此时与刘表在厅中对坐的,只有别驾刘先一人。之前刘表召集属众开了个会,但是意见不统一,吵闹的很厉害。

  有人说不能让关羽带兵过来,那样的话,不管北边打不打咱们,咱们都得给他供吃供喝。还有人说,让关羽过来也行,咱们无非供应点粮草罢了,真要是打起来,死的也都是他们的人。又有人说,咱们自己守荆州,不要他们兵马支援,但是可以向“汉室正朔”讨要钱粮物资!推荐阅读TV//

  开会的结果就是刘表被吵吵的一个头两个大,也没吵吵出一个啥结果,然而“琉璃弹”的阴影一直留在刘表心里,吕公可是破了相之后,才被自己弄死的,自己真的有本事和北边开战?

  “眼前之局,始宗可有良策教我?”

  刘先闻言,反而说道:“那要先看明公决意如何取舍。”

  “哦?”

  刘表疑惑不解,刘先进而又道:“若是明公欲取利益,当迎关云长渡江北来,不仅如此,还要向

  南朝自请去职。若是明公欲取名节,当派人前去洛阳陈情自辩,不仅如此,也要向北朝上书辞官。”

  刘表喟然一叹,有些沮丧地说:“始宗之意,无论如何,南郡都保不住了?”

  …………

  刘先,刘始宗,是刘表手下少有的“向北派”。

  当初“汉室正朔”走到荆州门口的时候,刘先便劝说过刘表,应该把他们拦下来,为朝廷缉拿叛逆。但是刘表不肯得罪这个所谓的“汉室正朔”,而蔡瑁、张允等人也都比较讨厌那个所谓的“北朝伪帝”,巴不得两边赶紧打起来,他们好看个热闹,分点好处,所以这个时候的刘先根本就没有话语权,显然是被排挤在“荆州的战略思想”以外了。

  刘先一度也怀疑过自己,如果说蔡瑁、张允见识短浅,属于得势小人,但是主簿蒯良也表示出了“向南而拒北”的意思,难道真的是自己错了吗?

  或许也谈不上错,只是刘先忘了自己比他们都穷而已。

  后来刘先又劝说过刘表,南北两分,您可千万别站在中间看热闹,这个位置容易被误伤。甭管南边北边,您都应该挑选一边,认准了就趁早投过去,占个新位置。以您手下兵马十多万这个份量,甭管跟谁混,他们都得高看您一眼。可是您要只会坐而观望,想等南北打出个结果再相从的话,他们兄弟俩不单不会给您分好处,肯定还会一起恨您。

  奈何,刘先纵有苦口婆心,刘表当时根本就听不进去。

  …………

  此时此刻,刘先很想说,不是南郡不保,只是人家兄弟俩都会换一个州牧,不带您玩了而已。但是刘表毕竟是他的老大,太戳心窝子的话也不好直说,于是便安慰着刘表说:“无论归南归北,南郡都还是南郡,只是明公不再为此劳心罢了。”

  你娃说的倒是轻巧,我一个好好的荆州牧,混来混去就剩下一个南郡,半个江夏,要是再不劳心,不是啥都没了吗?

  转而,刘表又问:“为何取利当向南,取名当向北?”

  刘先答道:“南边势弱,需要助臂,也更看重古礼老臣,倘若明公迎关羽来南郡,而您则带上家小财货前往南昌,想必能得南朝厚待,亦可保富贵不失。北边势强,屡施新政,陛下也更喜欢启用新人俊才,倘若明公前去洛阳,甘愿急流勇退,则可保一世清名。”

  “我还有机会去洛阳吗?”

  “敢问明公,身居何职?”

  原本刘表那一句只是有感而发,闻听刘先明知故问,不由得有些怒意:“本公乃是陛下钦命的荆州牧!”

  这句话刚说完,刘表自己也明白过来了。虽然自己先前明里暗里都在抗拒北边那个朝廷,然而骨子里却是还把北边那位“伪帝”当成正儿八经的大汉皇帝,并且,连自己这个州牧之职,都是人家给任命的。

  虽说先前新野那边闹的不愉快,但是也没和朝廷正面打起来呀,根本就是自己被打了一顿,再说了,自己后来还把对抗朝廷大军的那个逆臣吕公给宰了,对吧?

  如此一说的话,凭什么不许自己回洛阳啊?

  可是,自己真的想回洛阳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