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大汉大忽悠帝 第482章 条条大路通成都

《大汉大忽悠帝》第482章 条条大路通成都

作者:郑端木 字数:2734 书籍:大汉大忽悠帝

  第482章条条大路通成都

  ……………………………………

  此时的第七军可谓兵精粮足,先前吕常征讨上庸,收服了当地豪强申耽、申仪兄弟,打通了汉中与南阳之间的线路,使整个南方防线,从东边的泰山能够一直接连到西边的祁山上去。因此,这一次新编第七军,吕常因功擢升,成为了第七军副军长,兼领师长。

  与此同时,在陈冉与司马朗剿抚并用的策略下,也收拢了不少汉中周边的当地蛮夷,其中尤以巴郡大山深处的板楯蛮居多。但是,这只不过是官方的说法而已,其实功劳最大的应该是人家谐和道。

  当初张鲁、张脩玩五斗米教,跑过去攻打汉中,其中就有不少板楯蛮夷,因为他们装神弄鬼的能忽悠住那些人。但是后来张脩被玩“飞升”了,张鲁摇身一变,又成了谐和道的掌教道师,重要的是,谐和道的“神通”绝对不是五斗米教能够相比的,《谐和大宝典》忽悠的本事更属当世一流,所以,谐和道在这一片不仅继承了原本五斗米教的“教徒基础”,更是发展的如火如荼!

  再者说,板楯蛮其实原本就是大巴山里老实巴交的穷困山民,要不是实在被逼的没办法了,真是不愿也不敢造反。

  他们究竟能被逼到什么份上呢?

  可以因为交不起赋税,把老婆嫁给别人,再加上卖儿卖女,如此还不行的话,就只能“放弃治疗,牺牲自我”。并且,原本那些官吏,尤其是乡亭小吏更不拿他们不当人看,甚至连仆役、俘虏的待遇都不如,奴役鞭挞,如同牲畜。

  如此还不让人家造反,难道只能集体放弃治疗,牺牲自我吗?

  司马朗到达汉中之后,因为朝廷颁布了五阶税法,首先免除了人头税,再者,山里没地是吧?

  田税也不要了!

  没地,可以出山,来汉中耕作,但是耕作国家的土地,可是要交租税的,不多,就一点点。不会种地的,也可以来汉中做工,但是,如果做工发了财,超过了交税线,可记得要交所得税哟。

  然而这一套政策起初在巴郡山里根本实行不了,因为人家根本不信你们说的那一套。所以谐和道就在汉中与巴郡之间的山里建立了一座万源观,取意“万法之源”,然后就在宣扬道法的同时,告诉那些蛮族夷人,说是可以去汉中耕田做工。

  夷人说:“汉人都是坏蛋,总爱欺负我们。”

  谐和道的传道士们就说:“没事,那是以前。现在圣天子临世,拯济万民,咱们都是圣天子的门徒,谁敢欺负咱们,圣天子必不与他甘休!”

  在谐和道传道士们孜孜不倦的忽悠与带领之下,一批批的蛮族夷人才大着胆子走出大山,进入汉中,尝试着开始了全新的一种生活。

  司马朗一看这个架势,说万源观这地儿不错,咱们就在这儿设置一座小城,方便谐和道以此为基,向大山深处传经布道的同时,宣传大汉的政策,鼓励山民

  们出山生活。循序渐进,汉中的人口也得到大量增加。

  但是,仅施恩惠是不行的,毕竟有些山民面对压迫的时候,选择了自杀,而另一些则选择了反抗。在这之中,可能还有一些人,已经吃习惯了人肉,就觉得吃别的肉都不香了。

  怎么办?

  陈冉手下可是有山地团“狗腿子”的!

  别看那些蛮族夷人生在山里,长在山里,遇到“狗腿子”这些专门训练出来在山林间进行作战、猎杀的专业兵士,照样被打的哭爹喊妈。

  便是如此,在司马朗、陈冉等人不遗余力的折腾之下,大巴山都快空了一半了。首先是张虎带着五百家山民出山,来到汉中定居,然后是朴胡、杜濩两位夷王也先后向汉中投诚。当然了,朴胡这些人现在可不再是什么夷王了,有的是第七军的将士,有的是汉中郡的官吏,家里的小娃们也都送进了学校,开始学习“摸、阿、姨、的、波”了。

  …………

  阳平关以南,不足二百里之外是白水关,由白水关转向东南,不足百里之外还有葭萌关,然后还有剑阁,再走上二百多里才能到涪县,其间多处峭壁绝立,只能在悬崖之上架设栈道,然而这就是汉中入蜀的主要道路,也就是所谓的“金牛道”。

  陈冉手下之前只有魏义那一个山地团,但是后来招收了不少的归附山民。这些山民可是天生当山地兵的好苗子,翻山越岭,如履平地,攀崖爬壁也不在话下,通过训练之后,再配上精良的武器装备,可以说猛的一匹。此后洛阳更是直接又派过来两个山地旅,所以现在的第七军,其实山地部队已经成为了主力,而当初的山地团长魏义现在也已经成为了一师之长。

  蜀道难,难不住山地兵,突然之间好像条条“大路”通成都了。

  …………

  光熹四年五月,朴胡率领两个团,三千人马,沿万源城南下,翻越巴山,克宣汉,攻宕渠,号召所有巴郡夷人联合起来,反抗刘焉在益州的残暴统治。于此同时,朐忍袁约、阆中程畿相继而起,或顺流而下,或逆流而上,目标纷纷指向了巴郡郡治江州。

  巴郡陷入动荡,刘焉却并不恐慌,毕竟益州最富庶,最要紧的只有蜀郡与广汉二地,也就是成都平原这一块。意思就是说,即便真的条条大路通成都,即便巴郡乱了起来,甚至是整个丢了,只要确保成都平原不失,依旧可以靠着此处强大的人力、物力以及地利,实施有效的反击,并且极有可能将敌人拖疲拖垮在益州东部。

  毕竟就算兵士们再如何善于翻山越岭,支撑大军所需要的粮草给养怎么办?攻城所用的大型武器装备怎么办?没有一个强大的后基做保障,兵锋只会疲敝无力,难有作为。

  何况益州的所谓大路,人走多点都费劲,还妄想其他?

  这也是成都之于益州的重要之处,别看成都平原仅仅相对于整个益州而言,都不算太大,但是它水系发达,物产丰富,足以

  蓄养支撑大军所需,而益州东部,巴郡地区的山山水水又是极好的天然屏障,所谓易守难攻,可不是随便说说的。

  原本的巴郡太守王咸是益州本地人,刘焉到了益州之后,为了加强自己的统治力度,便寻了个由头将之处死,改任严颜为巴郡太守。原本严颜在巴郡,还总想找机会占点荆州的便宜,那样子就像蹲在高处的猫咪,时不时的朝着下边的傻狗挠一爪子,然而现在,好像自己周围突然蹿出了一群一群的耗子,还各个都高喊着“老鼠怕猫,那是谣言”,真让严颜有点自顾不暇。

  此时刘焉心腹,昔年辞去太仓令一职,追随刘焉入益州的巴西人赵韪正率军在益州南部平叛,而大将张任还在绵竹,防备汉中可是不能忽视的,所以刘焉便派了邓贤率兵马前往巴郡,增援严颜。

  但是,就在邓贤出兵之后没几天,也就是五月下旬的时候,汉正军第七军军长陈冉亲自率领大军出阳平关,以护送传诏天使的名义,直奔白水关而来。白水关守将高沛声称,允许传诏天使由此入蜀,但是不允许第七军过去。

  双方一言不合,那还说个什么劲儿呢?

  于是第七军向白水关发起了猛烈攻击,高沛自然也命部众还击,双方“大战”三日,未分胜负。

  哎呀妈,说“大战”真是磕碜哪!

  因为陈冉他们是从北边顺着山道一路走过来的,而白水关在此处,又有青川水的汇入,使河道突然变宽里许有余。青川水的东岸是绝壁,陈冉他们又不可能有船,想要从这儿过去,就只能顺着西岸,攻破白水关。

  可是这个西岸,不提也罢……

  陈冉当然不能命令兵士们冲上去白白送死,所以所谓的大战就仅仅是双方对射几箭来着。三日之后,攻击无果,陈冉开始命令兵士上山伐木,架设浮桥,打算横击白水关。高沛见状,便命兵士乘小船出关,意图破坏第七军的浮桥。结果却是第七军的车弩在白水关前排列不开,但能在青川水西岸排列开来,迎头痛击了那些来搞破坏的小船。

  粗话的,便宜没占着,还搭进去好几条船!

  高沛不能忍,愤怒地向身后的白水县以及葭萌关发出了求援。

  其实,所谓板楯蛮,真的是有不少名臣贤才。远的不说,就说平侯冯焕,曾经追随中护军班固北伐北匈奴,出谋划策,屡建勋功,后来更是率军征讨过高句丽,且大获全胜!

  可惜,因为遭人嫉妒,蒙冤入狱,而后病死狱中。

  后来冯焕之子冯绲多次参加与平定叛乱,戍守边防,素有威猛之名,升迁至车骑将军。因为造福乡里,修缮过宕渠城,所以宕渠城又被称为“车骑城”。

  而如今,第七军“狗腿子”的训练教官之一,便是冯绲之孙,冯锷。待到葭萌关守将刘璝接到白水关的求援书信,又遣副将马汉率军增援之后。某夜,冯锷带着一帮连脸儿和兵器上都涂抹了河泥的狗腿子们,悄悄爬上了葭萌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