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大汉大忽悠帝 第424章 玄孙拜见二高祖

《大汉大忽悠帝》第424章 玄孙拜见二高祖

作者:郑端木 字数:2723 书籍:大汉大忽悠帝

  第424章玄孙拜见二高祖

  ……………………………………

  自从刘汉少搬到永安宫之后,王越、童渊除了负责教授近卫、内卫枪剑之术,也会负责调教一些搜狐骨干,除此之外,唯一的任务就是守御永安宫。当然了,这只是名义上的说法,其实也算刘汉少的一片孝心,让他们呆在家里,和养老差不多。

  王越还好说,有自己的家人,平时能来回走动走动,但是赵云从军之后,童渊身边最为亲近的就只剩下刘汉少这么个大徒弟了。刘汉少还怕童渊老来孤单,想过要给他介绍老伴,但是老头估计已经悟出了“幸福要掌握在自己手中,不能掌握在别人口中”的真谛,死活不要,没事就呆在永安宫,妥妥的老宅男一枚。现在更好,整天抱着刘云远航,逗弄大孙子玩耍。

  可是……今儿不是来送行嘛,保不保护刘汉少还在其次,主要是因为大孙子刘云远航也出来了,所以童渊才难得动弹动弹,潜身在燕云近卫之中,却还被张飞瞅个正着。

  要说王越、童渊守御永安宫,不是什么秘密,却也不是放在明面上的牌。从前刘备给刘汉少当主簿,也没少往永安宫跑,还真没见过这两个老头。现在被张飞说起,刘备心里越想越不踏实,有心再去永安宫打探一番,但是刘汉少没搁家,该用什么借口前去好呢?

  难道要说去给高祖奶奶们请安?

  …………

  从前大汉的学校以官学与私学为主,官学之中最牛的就是朝廷直接开办的太学院,此外还有条件好一些的郡国开办的,而私学则分为“书馆”、“学馆”和“经馆”。所谓“书馆”其实就是小学,主要教授识字和一些数学常识,算是启蒙教育;而“学馆”则教授《论语》、《孝经》,是“专经”前的准备阶段;再往后就可以去“经馆”或是入官学学习了。

  也就是说,开悟启蒙,都是私学的事,官家是不屑于哄小屁孩玩耍的;也就是再说,甭管官学、私学,他们学到最后的最高目标,就是通熟“五经”。

  然而现在,洛阳不仅有官办小学,也有了中学,因为小学毕业的娃们实在太小,属于熊孩子正会熊的年纪,搁哪儿都烦人,必须找个地儿给他们看管起来。

  所以,按照文教部最新推出的教育目标:以乡村、里亭为基础单位,建立官办小学,学童六岁入学,学期五年,主要课程除语文、数学之外,还有体育、音乐、劳动以及校规课。等到三年级之后,语文课会有背诵课文,数学课会学乘除法,校规课变成纪律课,并且增加自然课。

  上学不用掏钱,家里有条件的可以买书本,没条件的不用买也可以跟着听,学习好的还可以奖励书本。小学毕业不用考试便可直接进入以县为基础单位的中学,当然了,因为很多学生离家较远,可能需要住校,不要住宿费,但是伙食费得自理。

  县中学增设地理、历史、物理,并且将小学的纪律课改成律法课,三年之后会有一次中考,过分数线的可以升入郡中的高级中学继续就读,而未过

  分数线的也可以前往专职中学继续就读。高级中学与专职中学的学制两到三年不等,毕业之时均可报考州立大学以及洛阳各个学院。

  当然了,目标是这样的目标,但是真正实施起来,不可能一步到位。不单各地贫富有差距,地方建设能力,办学师资力量都不可一概而言。再者,前两年百姓生了孩子养不起,还往山沟里扔呢,现而今就能把娃往学校里送,咋可能呢?

  所以,这个伟大的目标实现起来,还需要很久很久。所幸,洛阳作为大汉京城,总是要比别人快走一步,不幸的是刘协、孙权这些熊娃小学毕业之后,并没能得到放飞自我的机会,反而都成了中学生。推荐阅读TV//

  …………

  “粗话的,考试这种东西太吓人了。咱们兄弟回头要是考不上高级中学,将来咋还有脸在洛阳混?”

  “考不上怕啥?听说回头不是还要再建很多专职中学嘛,反正去那里上学又不用考试。”

  “你懂个屁!去那里上学的,将来都得变成干活的工匠,连医院的看护妇都要有专门的护校了,你愿意去那里上学啊?”

  孙权想了想,有些猥琐地嘿嘿一乐:“那也不错啊!”

  这娃发育了?

  刘协嫌弃地一脚踹过去,而孙权很是机灵的躲过之后,高喊了一声:“老黄。”然后就看见在校门外等着接娃放学的老黄跑过来,冲着孙权、刘协摇头摆尾,兴奋异常。

  马车停在校门外边,燕云近卫看到刘协和孙权结伴从里边出来,便打开车门,等着二人上车。

  就在此时,听到马路对面又传来喊声:“二高祖,二高祖……”

  燕云近卫们瞅了瞅,都认识这个走路喜欢摇晃耳朵的家伙,便任由他来到刘协身边。

  刘协惊讶地问:“玄孙哪,你怎么到这儿来了?”

  “二高祖在上,请受玄孙一拜。”

  刘备恭恭敬敬地施了一礼,而后才又说道:“多日未向二高祖请安,玄孙心中很是挂念,今日路经此处,想着二高祖就要放学了,才在此等候了片刻。”

  “难得你一片孝心。”

  刘协客套完事,见刘备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样,便又问道:“玄孙有什么事吗?要不,咱们上车,边走边说吧。”

  “也好,玄孙正有一事与二高祖相说。”

  因为孙坚家现在住北宫的相府高官区,而孙权又是刘协的同学兼小狗腿,所以刘协每天上学放学都接送孙权,就像当初接送史努比一样。

  刘协、孙权、刘备同乘一车,要是按照原本的历史来看,这可是三个皇帝。也不知道老黄得是多大造化,能和三个皇帝一起坐车,偏偏这个家伙还有点不给面儿,冲着刘备瞎呜呜。

  刘备笑骂道:“这个老黄,咋跟有些人一样,翻脸就不认人了呢?”

  这话里有话呀!

  孙权瞧了瞧刘备,接口说道:“那是因为你抢了它的座位。”

  也是,刘协这辆车,平时的常客就是俩娃一狗,不管怎么坐,都

  有老黄的座位,今儿刘备一上来便坐到了刘协对面,你让老黄坐哪?刘备尴尬地瞅了瞅老黄,只得往旁边让了让,可是老黄还不稀得和刘备坐一排。见此情形,孙权只好委屈自己,转身和刘备坐到一排,老黄则扑到刘协身边,摇头尾巴晃。

  刘协一边儿捋着老黄的毛,一边儿学着他老哥刘汉少的模样,故作慈祥地问:“玄孙,说说吧,今天找哥到底什么事啊?”

  刘备叹息一声,有些沮丧地说:“其实也没什么事。这不是高祖陛下护送貂蝉公主前去并州探亲了嘛,玄孙就想着去向两位高祖奶奶请个安,看看家里有没有什么事需要玄孙帮着去做。可是到了家门口,值守的燕九娃居然不让我进去!还说未有召见,外臣一律不得入内。”

  “就这?”

  刘协先是惊讶,又感到好笑,瞧着刘备那副模样,好像受了天大的委屈似的,于是说道:“九娃说的没错,这是大皇嫂下的令,连这小子去找我玩,都被拦在外边了。”

  刘协越说越烦躁,就恨自己长的慢。史努比去渤海,他不能跟着去,老哥去并州,他连送都不许送,因为不能耽误上课!现在每天一回家,不是皇嫂就是皇姐,被一圈人围着唠叨,好在文恶霸嫁人之后性情大变,没再逮着自己练过手。可是即便如此,每天对着那些女人和刘云远航那个尿炕娃,刘协也有一种想要崩溃的感觉。

  刘备有些气愤地说:“外臣非召勿入,高祖奶奶做的没错。可我是您的玄孙啊,就连高祖陛下也时常说,咱们是一家人。”

  刘协哭笑不得地说:“要不……我带你回家?可是我也不敢保证九娃能放你进去啊!”

  “哎,算了,我也没别的事。就是高祖陛下一走,家里只剩妇孺,才想探望一下,略尽孝心而已。”

  刘协不满地说:“咋是只剩妇孺?这不还有我的嘛!”

  刘备苦笑着说:“不瞒二高祖,玄孙最放心不下的就是您呀。高祖陛下节俭爱民是没错,可是咱们皇家该有的威仪也总还是要有的吧?您是大汉皇子,与寻常百姓之子一同上学也就罢了,出来进去哪能只带区区四个护卫?”

  “胡说啥呢?”

  刘协差点翻脸,再想想,这个玄孙毕竟是为自己好,才没有继续发作,悻悻地说道:“五个!驾车的不算哪?如今咱们洛阳平安稳定,每条街上都有城管日夜巡逻,连寻常百姓都能进出随意,笑逐颜开,我一个大汉皇子又有何忧惧?要那么多护卫干吗?难道你没看见过,平时老哥进出带几个人?皇嫂们带几个人?公卿大臣们又带几个人?用老哥的话说,带人多了就是臭摆谱的,只会阻碍交通,引起百姓恐慌,而且还浪费人力物力!”

  “是是是,二高祖教训的是。”

  刘备连连应声,又替自己解释道:“我这不是为二高祖着想,怕他们能力有限,对您保护不周嘛!”

  刘协傲娇地说:“放心,他们能力强的很,都是老爷子亲自调教过的。”

  刘备满是疑惑地问:“老爷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