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大汉大忽悠帝 第324章 徐福季与魏阬平

《大汉大忽悠帝》第324章 徐福季与魏阬平

作者:郑端木 字数:2725 书籍:大汉大忽悠帝

  第324章徐福季与魏阬平

  ……………………………………

  在洛阳城外的这一段洛水看着虽宽,其实水浅的很,甚至都没办法通航大一些的船只。孙坚修造的洛水大桥采用拱桥设计,先从左岸围堰露出左半河床,修筑桥墩桥拱,然后拆除左岸围堰,再在右岸围堰,露出右半河床,修筑桥墩桥拱。两边的桥墩桥拱都修好之后,中间铺架桥板,便是合拢。而在修造的过程中,桥梁设计与施工的技术人员除了积累大量经验之外,得到最深刻的概念就是“钢筋、混凝”。

  新建成的洛水大桥全长超过一里,宽度八丈,正中有一道桥栏,将大桥一分为二,左右往来,各行其道。这样一座水泥大桥飞渡洛水,完美地衔接两岸的青天大道,看着就雄伟,看着就敦实,好像连青天大道都因此而变的更加宽阔深远起来。此桥不是城墙,却又胜似城墙,因为凡是走在桥上的人,望着滚滚洛水,都会打心底里生出一种安全、踏实的感觉,和如今的朝廷,皇帝陛下带给他们的感觉是一样一样的。

  而在通车典礼之前,刘汉少又亲自为此桥命名“文台大桥”,并命人将大桥之名刻于一块巨石之上,立在桥头。“文台”本是孙坚的表字,刘汉少说这座大桥将来一定会为便利百姓,繁荣经济发挥巨大作用,也是它的指挥建造者为强盛大汉付出的努力,立下的功劳,应当被人们知晓并纪念。

  这是要留名于当世,留名于青史,留名于千秋万载的节奏啊!为此,孙坚后来和刘汉少喝酒的时候,每醉一次就拉着刘汉少的手“呜哇”乱哭一回,说是真没想到陛下竟然会对坚荣宠至斯。

  可是曹操不干呐:“我铺路,他修桥,凭啥他孙文台修好一座桥就能用上自己的名儿,我铺的路是不是也可以用用自己的名儿啊?”

  刘汉少很随意地说:“行、行、行,除了青天大道,你娃修好哪条路,想用自己的名儿,都可以!”

  可是袁绍不干呐:“这俩货铺个路,修个桥都可以给自己刷名望,攒人气。微臣组建了那么多议院,选出了那么多议长,可是哪个院,微臣也不敢用自己的名儿命名啊!”

  刘汉少只得又说:“你娃别急,哥还能亏待得了你么?下一座桥就用本初的名儿,如何?”

  “下一座?”

  曾经的三主簿集体懵圈,刘汉少理所当然地说:“咱们桥梁建设厅难道是一锤子买卖?天下那么多水道河道,想要天堑变通途,自然要一座座地去修,一座座地去建。小平津北边的大河之上,中间有一块裸露滩涂,要是咱们利用起来,将大河之水设堰分流,那么,在大河上建造大桥,也不是没可能嘛!”

  大河大桥……皇帝真敢想!

  …………

  如今的幽州可真是不乖乖,州牧刘虞不想乖乖听刘汉少的话,蓟侯兼奋武将军公孙瓒又不想乖乖听刘虞的话,除此之外,还有一位辽东太守公孙度,是谁的话都不想听。

  说起这位辽东太守,还是当初董卓进京当董公公的时候,要胡乱卖好,拉拢人心。当时徐荣提过一嘴,说公孙度在乡里颇有威望,可为朝廷戍守辽东。

  公孙氏本身便是辽东大族,但是公孙度却是小吏出身,只因当时的玄菟太守公孙琙死了儿子,而公孙度的小名正好与这儿子重名,便假装公孙琙是自己的亲爸爸,得到眷顾,由此才逐渐发迹。

  借着董公公胡乱卖好之机,“名正言顺”的上位之后,公孙度立刻在辽东开启了一系列“昨天你对我爱搭不理,今天我让你高攀不起”的报复活动,对于那些曾经欺负过自己或者看不起自己的豪门富户都采取了酷烈手段。

  比如同为郡中大族田氏的田韶一家,就因为公孙度曾经去人家家里借宿,觉得人家对自己不热情,现在便杀了人家全家。甚至后来杀红了眼,连自己家公孙氏的人也没放过,曾经的襄平令公孙绍让公孙度的儿子在军中担任伍长,就因为嫌人家给自己儿子的官职低,公孙度便命人将公孙绍绑在闹市之中,活活鞭打致死。

  就是凭着此种手段,辽东被公孙度灭了一百多个豪族……粗话的,辽东拢共才多少人,一百多个豪族?

  还别说,公孙度就凭着“不服就干”的这个小暴脾气,迅速地坐稳了辽东老大的位置。正当刘汉少为了保全小命与董公公挑单个,以及后来一步一步想要把自己的江山打回来的时候,辽东太守公孙度已经左拥乐浪,右抱玄菟,脚踩辽东属国,甚至还在辽西郡东部插了一杠子。如此还不算完,旁边的扶余、高句丽等国,看到大汉的太守这么猛,有的急于卖好,有的小心陪侍。不得不说,大汉在当世的确有骄傲的资本,随便弄一个二流选手过去就够吓趴一群了。

  回归到幽州中心,刘虞虽然坐镇治所蓟县,但是政令向东推行不动,只能在广阳、涿郡、代郡、上谷四郡当州牧,而东边的渔阳、右北平以及辽西郡西部实际上都控制在奋武将军公孙瓒手里。甚至与渔阳接壤的广阳南部一些地方,其实也是公孙瓒说了算。

  与公孙度的手段不同,公孙瓒对郡中豪族还是比较讲礼貌的,所以得到了以田氏田楷为首的各个豪族的支持。但是公孙瓒也有酷烈的一面,不仅仅是对待周边异族,视如仇寇,见之必杀,即便是郡中穷苦百姓,也时有屠戮,杀良冒功。

  …………

  右北平,治所土垠。

  此时奋武将军公孙瓒正在接待一位神秘的客人,心腹关靖、单经、田楷俱在左右。听罢神秘客人一番言语,公孙瓒惊疑地问:“你是说,你们黑山军并不打算前去接应青州黄巾,而是要北上幽州?”

  “非也,非也。”

  神秘客人含笑摇了摇头,又说道:“青州来投的兄弟,自然是要去接应的。只不过不必急于接应,也不是我们前去接应,而是想请将军代劳罢了。”

  公孙瓒瞅着神秘客人,突然哈哈大笑,继而愤怒地吼道:“我乃大汉奋武将军,岂能与尔等黑山贼寇同流?来人,将这贼子拿下,拖出去斩了!”

  有兵士随即冲进来,作势要将神秘客人拖出大堂,那人有些哭笑不得的赶忙说道:“将军,我本就是传话之人,将军想知何事,尽管问来,最后愿与不愿,也全凭将军自己定夺,何必又施这些手段,诈探在下?”

  小伎俩被识破了,怪没意思的,公孙瓒摆了摆手,将冲进来的兵士挥退,又向左右看了看。

  关靖接到公孙瓒的暗示,竟然向神秘客人施了一礼,而后才开口问道:“徐军师,恕在下直言,张首领相助我家将军取幽州,若是只为了区区几十万青州流寇,怕是不至于此吧?”

  “这是自然!”

  …………

  没错,这位神秘客人正是黑山军参谋长徐福季,原本是北邙军校的学生。后来需要往黑山军里边派督教、参谋,刘汉少就去找卢植要人,于是卢植便推荐了他与魏阬平。听闻二人之名,刘汉少当时便毫不犹豫的接受了卢植的推荐,因为他本名徐福,而魏阬平则叫魏延。

  徐福曾经也是社会人,在老家玩“替兄弟报仇”的戏码,逃走的时候披头散发,抹个大白脸,结果还是被抓住了。官吏问他姓啥、叫啥,打哪来,往哪去,可是这娃嘴硬,啥也不肯说。官吏就把他绑在柱子上,准备一块一块给拆卸了去。后来徐福在社会上的兄弟们来了,才把他给救走。

  然后徐福顿悟,咱们混社会的怎么着也比不上吃皇粮的,别看咱们平时怪嘚瑟,可是人家想啥时候收拾咱,都现成。于是徐福便想要“弃武从文”,准备将来闯出一番功业,也好混口皇粮吃吃。

  恰在此时,名气臭而熏天的董卓董公公居然被小皇帝弄死了……徐福好奇呀,心里话说,这个董卓都当上相国了,权倾朝野,咋就被小皇帝一把给弄死了呢?孔子曰:“最危险的地方,就是最安全的地方”,徐福逃出家乡颍川长社之后,奔着洛阳就来了。

  结果,还真没人找他的麻烦,可是洛阳啥啥都卖的齁贵,眼瞅着徐福就要把自己饿死个屁了,听说北邙军校招生,不要学费还管吃管住,所以……

  魏延的遭遇和徐福后半段差不多,就是在老家义阳混不下去了,然后又对“董公公之死”这一戏码感到万分好奇,便一路跑到洛阳,也是因为没饭吃,才混进北邙军校的。

  对,这俩都是混饭的!

  按照学渣前生之时那点类似听故事的可怜知识,知道徐福就是徐庶徐元直,向刘大耳朵举荐了诸葛亮之后就回曹营找妈妈了。而魏延则是一个喜欢出奇招,找刺激的一流武将,最著名的桥段大概就是“献计子午谷”,可惜诸葛亮没答应。

  不对呀,不是说魏延是诸葛亮的接班人么?现在诸葛亮堂堂还只是个熊孩子,怎么魏延反而比他大好几岁,难道自己穿来的真是假汉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