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大汉大忽悠帝 北邙卷 第031章 这就是五马分尸

《大汉大忽悠帝》北邙卷 第031章 这就是五马分尸

作者:郑端木 字数:2959 书籍:大汉大忽悠帝

  第031章这就是五马分尸

  ……………………………………

  马元义,黄巾重要首领之一,号称“神上使”,聚荆、扬两州,信徒数万。假如偷袭洛阳的计划能够顺利实施,马元义率部北上,便是围困洛阳的主力部队之一。可惜出师未捷身先死,英雄落单也被捉。史书记载的清楚明白,马元义在河内郡山阳县被捕。刘汉少自然也一并告诉了瘸爷。

  瘸爷有一句没一句地往外秃噜着话,好像东拉西扯,谁也不挨着谁,可是听在唐周耳中,一会心惊,一会心安,一会心喜,一会心畏。忽然就觉得腹中有些不适,进而绞痛起来,难要是他们要杀人灭口?

  呃……不对!

  这个感觉……不好意思描述。

  只见唐周深吸气,紧提腰,夹着双腿,奋笔疾书,好像赶紧写完了,还要忙活什么大事去似的。

  终于,唐周停笔,拿着揭发材料来到瘸爷面前,咬紧牙关说道:“上差请过目!”

  “嗯,可尽详实否?莫要有所遗漏。”

  唐周冷汗直流,万般忍耐着一字一句地说:“上差放心,卑职知无不言,言无不……”

  不等唐周“尽”完,小黑屋里突然传出一声沉闷的巨响,瘸爷再也顾不得装模作样玩高深,抓着揭发材料,如蜻蜓点水般,一蹦一跳地蹿出了小黑屋。敢情唐周没忍住,此刻只剩下不停的呻吟,与诡异的断断续续的声响。

  瘸爷在屋外听的一阵后怕,真担心唐周会不会自爆,想起汉少的话,更是寒毛直立,骨头缝里打哆嗦。

  芥末捣泥塞鼻孔;生姜榨汁抹丁丁;堵住菊花灌巴豆……

  按照汉少的话说,严刑拷打,只是皮肉之苦,由外而内施压,假如受刑之人心志坚定,就算活活打死也不见得能招供。但是这些手段都是由内而外释放,不管受刑之人心志如何,都由不得他自己。难怪史阿初闻此法,也惊恐万分,就这,刘汉少还可惜没有辣椒水和风油精呢!

  原本打算先关两天禁闭,然后再行诱供,效果不好使的话,再上这些“酷刑”,但是瘸爷不知道唐周会这么“顺应汉少意”,没聊几句,就全招了。可他先前担心巴豆粉起效慢,已经直接放在唐周的酒菜里了……

  后来,据说那间小黑屋算是彻底报废,再也下不去脚,关不了人了。

  …………

  河内,山阳县。

  新年刚过,连续几天的大雪,遮天蔽日,路上的积雪能没过小腿肚。这么冷的天,谁不躲在屋子里取暖啊?偏偏就有一户农家门前,两个青年来回踱着步子,还时不时地跺跺脚,呵呵手。

  这也太不专业了,不是等于告诉别人,这家有问题嘛。

  突然,两支弩箭悄无声息地向两个青年飞射而去,几乎同时命中咽喉。只不过,其中一个青年倒下的时候,带翻了靠在门边的棍棒,棍棒斜倒又砸在了一块石头上,发出声响。屋中闻声有异,立刻冲出来几人,可惜迎接他们的是更多的弩箭。

  有人砸破了窗户,三个身影掠窗而出,向着后山奔逃。房前屋后,树上树下,立刻闪出许多黑衣人,有的继续对那户农家里的人进行绞杀,有的则快速追赶逃走的三人。积雪太厚,奔逃起来十分不便,而追赶的黑衣人中又不时地射出弩箭,等跑到进山的小路前,三人便只剩下了一人。

  此人身材魁梧,大眼浓眉,胡子拉碴的就像下巴上挂了一把铁刷子,手提钢刀,气喘如牛,不知是汗气还是口气,如蒸笼般将整个脑袋都罩在其中。而此刻,他却驻足在逃生的小路前,不肯再进一步。

  “马元义?”

  小路上站着一个人,束发扎巾,青色直裾,腰坠一柄长剑,神色清冷地盯着马元义。

  “尔乃何人?”

  马元义一张口,声若洪钟,树枝上的积雪都被震的纷纷掉落。

  “河南史阿。”

  明明愤怒已极,马元义却仰天大笑。

  “想不到名剑史阿,竟然做了朝廷的爪牙。”

  史阿大怒,喝道:“住口!阿做何事,已心清明,用不着你来教训。倒是你太平道,妖言惑众,阴谋反叛,此间事已败露,不束手就擒,更待何时?”

  “哈哈哈,反叛?怎不睁开你的狗眼看看,天下百姓,不反,能活否?”

  史阿嘴角轻搐,随即硬起心肠,狠狠地说:“这些话,还是留着去向廷尉说吧。”

  抽剑、进身,史阿一气呵成,前趋之势荡得地上积雪纷纷向小腿两边分散开来,就像犁出了一道雪沟。马元义举刀相迎,力大势沉,同样卷起雪花飞舞,再四散而落。刀来剑往,寒光烁烁,两个人在雪地上展开的惊险搏杀,是为了各自的命运,或许,也是为了大汉的命运。

  马元义终究不是专业武术队的,聚拢信徒,收买内应,这些活都干得挺漂亮,可是单论武技,和史阿不在一个层面上。以势助威,刚猛霸道的头几招一过,便相形见绌,捉襟见肘。让过一招马元义的刀锋,突然,史阿长剑的剑身犹如灵蛇屈身,向下弯了一弯,狠狠地抽在马元义持刀的手腕上,不待钢刀落地,又起脚猛踹,竟将魁梧的马元义踹的向后倒飞出去。随即,周围四散的黑衣人一拥而入,将马元义捆了个结结实实。

  …………

  朝廷接到上书,济南人唐周告发太平道阴谋反叛,同时还附有一份详实名单,从张角三兄弟到洛阳小坐探,整整写了好几张纸,大概唐周能知道名字的人都写进去了,而朝廷内部的主使内应,更是直指封谞、徐奉。

  原本历史上可能并没有这份名单,马元义到死都没有招供朝廷内应,当真是铁骨铮铮。直到清剿黄巾之时,发现了宦官与黄巾勾结的往来书信,封谞、徐奉才被抛出来顶雷。这是刘汉少多了个心眼,特意嘱咐他们让唐周写下的。因为史书记载,当时洛阳城内搜捕太平道,杀了一千多人,难保里边有多少是被冤枉的,被报复的。有了这份名单,照单抓人,多好。

  朝廷震动,刘宏恐慌,急诏三公与司隶校尉彻查皇宫内廷、朝廷官员,禁军官兵和普通百姓,同时下令各州郡官员缉捕张角等匪首。一时之间,洛阳城风声鹤唳,人人自危。

  使刘汉少万万想不到的是,有了名单,照单抓人,结果不仅没有少,反而愈演愈烈,愈抓愈多。洛阳城外,天天杀人,先前的尸体还顾不上掩埋,后杀的尸体又已堆砌,数量直接突破两千,大有奔着三千而去的趋势。

  究竟是原本的历史中,搜捕的不仔细?还是照样有人趁机敲诈勒索,公报私仇?抑或被抓的人多了,挨刑不过,胡乱攀咬的人也就多了?没有人能够在此时去一一甄别,谁才是真的,谁又是假的,究竟是被杀的该死,还是杀人的更该死。

  刘汉少很后悔,刘汉少很愤怒,刘汉少把自己关在屋子里大吼大叫,却无济于事。别人都不知道有个“原本的历史”和一千多人的数字,所以也就不知道刘汉少究竟又抽什么风。而刘汉少却把多出来的这一千多条人命算在自己头上,真想拎着刀也上街杀人去。

  可是杀谁呢?

  不知道!

  最后刘汉少只得咬牙切齿地在心里咒骂:这粗话的世道,当反,必反!

  …………

  “老道,咱们家里有太平道吗?”

  “没有!”

  “你怎么这么肯定呀?”

  “因为咱家有自己的仙儿!”

  司隶校尉张忠亲自带人,想要查验史侯府,于是刘汉少理直气壮地亲自把他踹了出去。

  …………

  山阳县奏报,捕获匪首马元义,不日将押解京师……

  今天,是杀马元义的日子,刘汉少不喜欢看杀人,却还是去了。

  世道不好,刘汉少出门也不敢再像以往那样随意。不仅高大尚与韦光正带着满队卫士,还有童渊、王越暗中跟随,连燕大娃他们几个也没落下,俱在汉少身边。

  临街有家“好吃不贵”酒楼,名字虽然直白到俗不可耐,但是确有几个新奇菜式,是别家所没有的,所以平日里的生意还算红火。当然,没有人知道它的幕后老板居然是史侯,而它更是搜狐的秘密据点。史阿那个武馆后院,进出的人多了,自然容易引起他人注意,相比起来,酒楼的好处显而易见,既可以隐蔽自己,打探更多的消息,又可以赚一些钱,补贴开支。

  好吃不贵楼,今天不开张。

  刘汉少就站在三楼一个雅间的窗前,因为从这里可以清楚地看到刑场。禁军开道,向两旁驱赶着围观的人群,槛车中锁着的正是马元义。收押廷尉短短几天的功夫,马元义已经被折磨的半死不活,虽然刘汉少之前并没有见过他,也难以相信眼前这个仅仅从形状上看,还有胳膊有腿的人,就是领导几万信徒的大方首领。

  马元义被搜狐捉到之后,史阿也请示过要不要用刑逼供,但是被刘汉少否决了。诱供唐周,是为了揭露太平道的反叛阴谋;抓捕马元义,是为了粉碎偷袭洛阳的计划。所以,刘汉少不得不这么做,但是,他们的那些所谓“酷刑”,用在小人身上,能有戏虐之快,若是用在英雄身上,则显得太过轻亵慢渎。

  事实证明,马元义被当地官府移交给廷尉之后,虽百般受刑,却始终不曾开口。也许是他中张角的毒太深;也许他本就是心志坚定的义士;也许……他心里真的有一个“天下大吉”。

  从槛车中拖拽出来,马元义的手脚和头颅分别被绑在五辆马车之上。不能绑脖子,因为被判车裂,身体被撕裂之前,犯人不能断气。

  马车被御者赶向不同的方向,不能太快,也不能太慢。仅剩人形的马元义发出不似人声的吼叫,渐渐的,便没有了声息。刘汉少的神经似乎也被马车牵扯着,越绷越紧。突然,马元义的双手双脚以及头颅同时从躯干上被撕扯下来,漫天的血雾中重重的砸落在地上。刘汉少紧闭双眼,心中剧痛,似乎自己的神经也被崩断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