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三国从江东开始 第171章 一个小小的猜测

《三国从江东开始》第171章 一个小小的猜测

作者:我只想好好种田 字数:2373 书籍:三国从江东开始

  因为在寿春以北的淮河北岸出现了大量曹军骑兵的踪迹,并且打出了曹操骁将夏侯渊的旗号;因为这个消息,原本要前往淮阴的于琦不得不改道北上,亲自前往寿春坐镇,监视淮河北岸的夏侯渊。

  同时,于琦也从夏侯渊突然出现在淮河沿岸的情况中嗅到一丝反常:看来自己的出现加剧了曹操的焦虑感,可以预料,曹操在接下来,或者说现在已经加强了对吕布的攻势,估计吕布很快就要落幕了。

  想通了其中关节之后,于琦立刻给周瑜跟太史慈传信,让他们伺机北上,同时加强跟下邳城内的联系;因为自袁术败亡之后,于琦便一直跟下邳有着联系,这次也是希望吕布能在穷途末路的情况下,做出合适的选择吧。

  与此同时,于琦还在信中叮嘱他们一定要提防曹操的骑兵。如今河水冰封,骑兵往来无碍,正是骑兵能发挥出实力的时候。

  不过在信件发出后,于琦便隐隐有些不安:只是为了一个可能,就把自己的心腹谋臣跟大将派去淮北,实在是有些想当然跟冒险。

  只是事已至此,多想无用,于琦只能尽量调配兵马、多备弓矢、打造厢车,做好渡河牵制夏侯渊所部骑兵的准备。

  当于琦在寿春城内召集工匠打造厢车之际,距此百里之外的下邳城,正爆发一场激烈的内乱。

  吕布麾下领兵大将宋宪、侯成、魏续,因难以忍受吕布苛待,再加上曹操加大筹码策反众将,三人举兵发动叛乱……

  泗水东岸,一支数千人的队伍正沿河南下,纵然暖阳融融,依然能从行进的队伍中感受到暮气沉沉的凉意。

  之所以是凉意,而不是万念俱灰的死意,皆是因为队伍中央的一驾马车。

  车厢中,一个花容月貌的锦衣女子,正抱着一个哭红了双眸的少女轻声安慰着:“玲儿,莫要再哭了,如今曹贼的大军还在后面,你身为温侯之女,要振作起来。”

  说话的女人声音婉转魅惑,正是汉末第一美女貂蝉,而被她抱在怀中,虽然年少,却身材修长健美的少女,却是吕布的女儿吕绮玲了。

  说话间,一阵马蹄声传来,貂蝉按住想要翻身起来的吕绮玲,侧耳倾听了一会儿,这才压低了声音道:“应该是曹性将军回来了,应是迟滞了曹贼的追击。”

  马车外,骑着马的张辽跟一路步行的高顺迎上之前负责断后的曹性:“怎么样?曹军被击退了吗?伤亡大不大?”

  “暂时把曹贼击退了,不过我看他们不会善罢甘休,这一路上还有的打。”

  高顺上前一步,语气浑厚的道:“我来。”

  张辽一把拽住高顺的战袍:“别着急,曹贼零星的追兵我跟曹性两人就能对付,现在赶路要紧,等遇到曹贼大军的时候,你再出马。”

  曹性也在一旁附和:“是啊是啊,你的陷阵营展开太麻烦了,从着甲到列阵,都足够我们冲杀两个来回了。”

  面对两位袍泽的反对,高顺默默的退了一步,不再言语。

  见到高顺没有坚持他的意见,张辽跟曹性两人默默的长出了口气:他们是真怕高顺又犯倔啊。以前有温侯压着他,现在……也不知道温侯怎么样了,唉。

  张辽跟曹性对视一眼,十几年的同袍生涯,让两人仅仅通过一个眼神,就能看懂对方心中所想:温侯独斗三个叛贼,拖住叛贼与曹贼,让他们护送着夫人跟小姐南下投奔扬州牧于琦,也不知道温侯怎么样了?也不知道扬州那边前程如何?

  当天傍晚,后军又发现了曹军追兵的踪迹,张辽引兵出战击退了追兵。

  次日行军,及至日上三竿,忽有斥候接二连三的来报,言道南、北、西三个方向皆发现了敌军的踪迹。

  短时间内如此多敌军汇聚过来的消息让张辽等人相顾无言,唯有高顺,默默的来到队伍中的一行数十辆车驾前,吩咐围拢在这些车驾周围的壮汉披甲。

  车架上,堆叠着一领领黑红斑驳的铁甲,铁甲之下,还有一件皮甲。

  这便是陷阵营的主要装备了,里面穿一层皮甲,外面再罩一重铁甲,良好的防护能力给了士兵们敢于列阵迎敌的底气,良好的纪律、娴熟的技艺,再加上可靠的骑兵兄弟部队,给了他们杀敌立功,并能在大战之后活下来的保证。

  当然了,最后还离不开陷阵营的灵魂——高顺。

  高顺,这名平素持重、沉默寡言的大将,是陷阵营这支威名赫赫的重甲步兵的缔造者,虽然在此之前,吕布将陷阵营的日常领导权交给自己的小舅子魏续,但是陷阵营的日常操练、战时统兵皆由高顺负责。

  所幸吕布在最后关头醒悟过来,让高顺带着这支精兵护送着貂蝉跟吕绮玲离开下邳,这才保留住了陷阵营的精华。

  历史上在吕布战败之后,高顺因为拒不投降而遭曹操杀害,史书上也再也没有了陷阵营的记载。但是作者菌有一个猜测,那就是曹操在接收了吕布的降兵之后,把陷阵营这支精兵交到了同属并州军一脉的张辽手中;囿于铁甲的数量,陷阵营的规模被一直控制在七八百人左右,而张辽的成名之战,“八百破十万”,所领之兵,也恰好是八百之数。

  倒也不是牵强附会,逮着八百这个数就往陷阵营上凑,其实还是有依据的。

  首先是这个时代的军队,是有传承性、区域性的,似陷阵营这等精兵劲旅,外人想指挥这些骄兵悍将,难度是相当大的,而对于同属并州军一脉的张辽来说就比较简单了,可以说是顺理成章、水到渠成。

  另外就是逍遥津之战的过程以及结果了,且不提战术大师孙权如何在拥有绝对数量优势的前提下,被张辽以弱胜强从而翻车的结果有多么离奇,只说此战的过程。在逍遥津之战中,张辽率军突入孙权阵中,杀得孙权人仰马翻,在张辽撤军之际,因为战场混乱,他只带了几十人出来,而在张辽突出战场之后,被他遗留在战场中的数百人齐声大喊“将军要舍弃我们吗?”

  而张辽在听到将士们的喊话之后,当即义无反顾的折身杀回阵中,与他们汇合,并最终从战场中顺利杀回合肥,这足以证明张辽跟这支军队的羁绊之深,没有十几年的生死相依,是不可能有这种羁绊的。

  至于说这支军队的战斗力,这里就不再赘述了,毕竟以弱胜强打败了有“战神”加持的十万大军。

  当然了,这只是作者菌一个猜测,算不得数,只是从某一方面来证明陷阵营确实当得起精兵劲旅的称号。

  就在高顺指挥陷阵营披甲列阵之际,又有斥候来报,言道已经探明了各方来敌。

  其中北面所来之敌乃是曹操的大将曹仁所领的曹氏精兵,东面来敌乃是曹操大将夏侯渊所领的曹军骑兵,这一路来势汹汹,而张辽为了阻挡夏侯渊的骑兵,已经命人去凿穿泗水水面的冰层了。

  至于南面所来之军,可以称得上是一个好消息,因为斥候已经探明,从南面来的军队所打的旗号乃是“太史”、“周”字将旗,乃是扬州牧于琦麾下大将太史慈与周瑜的旗号。

  得到这个的张辽跟曹性都松了一口气:总算免于三面皆敌的境地,而且还有了援军。

  而太史慈跟周瑜在得知吕布的大将护送其夫人与爱女的队伍就在前方时,不由的加快了行军速度,终于赶在曹仁大军追击到来之前与张辽等人汇合。

  简单的见礼,并通报了战局情报之后,太史慈果断道:“三位将军跟随周长史继续南下,我家君侯如今正在淮南对诸位翘首以盼。”

  “至于曹操派来的追兵,便交给我好了,我来给你们断后。”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