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逆天改明 第四百七十五章 熟人好办事

《逆天改明》第四百七十五章 熟人好办事

作者:修武兴国 字数:3094 书籍:逆天改明

  花钱请人办事,效果只是大大不同,那尖脸儿宦官进去没多久,便笑呵呵地自屋子里出来了,望着刘仁玉笑道:“刘总镇,咱家已经跟陈公公和阎公公说了,说您啊,是咱们老祖宗的熟人儿,两位公公听说是故人来了,就叫咱们赶紧叫您几位进去。您几位,请。”

  尖脸儿宦官说着话的功夫,便弯腰躬身,右手的手臂伸直,做一个请的姿势,刘仁玉望见了,先是客客气气地回上一句道:“有劳公公了,”然后他又回过头来对着几个手下们道:“走罢,跟咱本镇去拜见两位公公。”

  “是,大帅。”一众靖边堡军将领们得令,便跟在刘仁玉的身后,鱼贯而入。

  众人进得厢房之中,未见到人,却是先闻到了一股浓郁的香味儿,然后刘仁玉定睛一看,赫然发现土坑上一左一右端坐着两个面白无须的年轻男子。

  此二人都是精瘦的样子,目光锐利,面色阴沉,长长的脸,一看就不像是什么好人。而他们身上,好家伙,穿的是明黄色五爪蠎服,脚上乃是黑顶红底的皂靴,头上乃是一顶翼善冠,此冠顶上镶嵌着一颗巨大的夜明珠,在这光线略有黑暗的厢房内熠熠生辉,绽放出万千光华。

  “我靠,你们穿的衣服跟皇上的都没什么两样了,算你们厉害。”刘仁玉正在心里暗暗嘀咕这句话的时候,不提防坐在左手边儿的那位太监开口询问道:“哪位是刘总镇?”

  刘仁玉见这两位太监开口了,马上就趋前一步,单膝跪地,口中跌声道:“回公公的话,末将便是延绥总兵刘仁玉,请恕末将甲胄在身,不能全礼。”

  靖边堡军的一众将领们见刘仁玉拜了下去,马上也都跟着拜倒在地,连连跟陈大金和阎思印两位公公见礼。

  “罢了,罢了,刘总镇,你是老祖宗的熟人儿,也就是咱们的熟人儿,且起来说话。”那开口询问的公公这时才露出一点儿笑容,摆摆手道。

  “末将等谢过两位公公。”刘仁玉与靖边堡军一众将领们行完礼,便各自起身,躬身立着,等着两位公公问话。

  “刘总镇,咱们两个现在已经认得你了,你却还不认得咱们两个,咱啊,就告诉你咱们谁是谁。”那坐在左手边儿的太监说完这个话,便指着自己的鼻子道:“咱家是御马监监官陈大金,这位是,”

  陈大金指一指坐在自己身边儿的另外一位太监道:“这位是跟咱家一样,也是御马监的监官儿阎思印。”

  “原来陈公公和阎公公都是宫里掌兵的人,难怪皇上会派您二位来山西提督军务。”刘仁玉呵呵笑道。

  “嘿,你们以为咱们想来吗,还不是这些个山西的官员办事不力,流贼怎么也剿不利索,由着他们闹着闹着,居然都闹到了天子脚下,都在磁州开什么英雄会了,消息传到京师,传到宫里,皇上都摔了好几个杯子,连说外臣不济事,还是自家家奴靠得住,因为这样,咱们才来到山西提督军务。

  刘总镇,你手底下的靖边堡军也是有些威名的,所以皇上才调你来山西剿贼,你厉害固然是厉害,可咱家却要把丑话说在前头,若是你不实心任事,全力剿贼,咱们可是会一字一句写在折子里,呈给主子万岁爷看的,到时候就算是你跟老祖宗有交情,咱们也顾他不上。”陈大金话说的好好的,突然说翻脸就翻脸了。

  刘仁玉听了陈大金的话,浑然不在意地笑一笑道:“两位公公只管放心,末将等从军杀敌为的是什么,不就是让皇上开心嘛,这一次末将特意把延绥精兵一万七千人都带了过来,定然可以一举击灭流贼。”

  “你有这么多人马?”阎思印大吃一惊道。

  “阎公公,正军五千,辅兵一万二千。”刘仁玉赶紧解释道。

  “原来是这样,那你们这么多兵马从陕西过来,山西沿途州县可曾提供粮草啊?”陈大金想着刘仁玉带着这么多兵马过来了,沿路人吃马嚼,所需粮食岂不是天文数字,是以有此一问。

  “回陈公公的话,地方上都有困难,都拿不出粮食来,所以末将每次出征都是自备粮秣。”刘仁玉回道。

  “自备粮秣,为朝廷打仗出力,居然还要你们自备粮秣吗?”阎思印惊诧无比道。

  “末将自崇祯二年领军出征以来,一直都是自备粮秣,只是以前兵少,粮秣备的少些,现在兵多,粮秣备的多些罢了。因为末将听说有些州县确实穷困,拿不出粮食来,所以见到朝廷大军来了,便常常关闭城门,拒不接纳官军,也不肯给出粮秣来接济。”刘仁玉回道。

  “嘿,还反了他们了,他们还是不是咱们大明的官儿,还服不服主子万岁爷的管,刘总镇,你也别什么听说不听说的,就说说看,你一路走来,有那个州县的官员不肯接济我大明官军,说出来,咱家定要在主子万岁爷面前参他一个剿贼不力之罪。”陈大金闻听此言,顿时就火冒三丈地大声嚷道。

  “陈公公,不必如此,左右末将也自带了粮草,就不必为难那些地方官了。”刘仁玉还以为两位太监这是要给自己做主,便连连推说不用了。

  谁知陈大金却不依不饶道:“刘总镇,此事断不是这么个说法,主子万岁爷派咱们提督军务的差事里面儿就有一项,敕令各州县征发粮草,以助军资,咱们听说你要带兵来,便跟许军门一起关照过沿途州县,

  让他们一定要及时给大军供应粮秣,他们倒好,把咱们的话当耳边风,要是所有的官员都像他们那样办事,我大军始终得不到足够的粮草,如何还有余力杀敌,流贼何时能够平定,主子万岁爷何时能够安心,不成,这一次这些个不开眼的地方官,咱们一定要揪出几个来,好生整治他们一下。

  刘总镇,你且说来,你一路走来,都经过了哪些地方?”

  这个问题刘仁玉当然不会这么回答,不然照着这两位公公的意思,只怕他经过之处的那些个地方官肯定是要倒霉的,自古我大明文官都是一体的,若是那些个地方官因为刘仁玉的原因被皇上处分,毫无疑问,山西的文官们肯定不敢开罪太监,那就只会迁怒于刘仁玉,嫌弃他多嘴,这样一来,他们肯定会想着法儿地编排刘仁玉的坏话,这是刘仁玉万万不能接受的。

  一念及此,刘仁玉便微笑着对着陈大金道:“陈公公请息怒,这事儿也不能怪他们,因为末将是按照原来的惯例来办事的,并没有主动去跟那些个地方官去索要粮食,所以这也不能看做是他们不听您二位的命令,您看这个事儿就算了,如何?”

  陈大金听了刘仁玉的话,觉得对方说的多少也还算是有点儿道理,便点一点头道:“刘总镇言之有理,此事就此作罢,不过若是随后咱们出征的时候,遇到有州县地方官不肯提供军需的事情,咱家决不饶他。”陈大金肃容道。

  “有二位公公如此秉公执法,体恤将士,何愁流贼不灭。”刘仁玉慷慨激昂道。

  “呵呵,刘总镇说笑了,现在大明四处闹兵灾,不靠我大明将士,难道还要靠那些只会写文章的文官不成。”阎思印冷冷一笑道。

  “呵呵呵呵,”刘仁玉听了两位公公说的话,也不发表什么意见,他先是呵呵傻笑一阵,随后便笑容不减,继续进言道:“两位公公,末将在来到山西之前就知道两位公公目下就在太原城中,末将原来拜见二位公公,也不好空着手来,所以就带了些咱们靖边堡的土特产来,都是些不值钱的东西,万请两位公公不要嫌弃。”

  刘仁玉说完这句话,便对着刘仁杰使了个脸色,刘仁杰见状,马上就欺身上前,与李继业一道奉着两个精美的盒子,端着走到陈大金和阎思印二人跟前,恭敬站立着。

  这陈大金和阎思印都是跟着王承恩的,自然知道刘仁玉送礼向来都是这么个路数,于是那陈大金便先是微笑着回复道:“不打紧,不打紧,千里送鸿毛,礼轻情意重,刘总镇只要有这份儿心意,咱们几个就感激不尽了,咱们啊,都是熟人儿。”

  随后他又转过头来,对着阎思印道:“那阎公公,既然人家盛情难却,那咱们就只有却之不恭了,你说好不好?”

  “那就只有却之不恭了,总是人家一番好意,不收着,倒显得咱们不解风情。”阎思印说着这个话的时候,就已经把那个盒子端进了怀里。

  陈大金见状,也有样学样,把另外一个盒子收进了怀里。

  刘仁玉见这二位公公收下自己的礼物,便微笑着说道:“二位公公,许军已经在日见厅中备下酒饭,您看二位是不是跟着咱们一起出去......?”

  “好,好,刘总镇且先去,咱们二人拾掇一下就出去。”陈大金笑道。

  “既如此,末将等就先去了。”刘仁玉与一众将官们抱拳施礼道。

  “知道了,知道了。”陈大金和阎思印摆摆手道。

  这陈大金和阎思印二人等到刘仁玉等一行人走的远了,便急不可耐地将各自的盒子拆开一看,顿时都被惊到了。

  “难怪刘朝清那厮收了刘仁玉的土特产就在外面儿买了一套四合院儿,这刘仁玉出手当真阔气。”陈大金跌声叹道。

  “嘿嘿,让我来猜猜看,你的和我的应该是一样的东西,对不对?”阎思印询问陈大金道。

  “他那么会做人,当然给咱们送的是一样的东西,好家伙,难怪老祖宗都觉得他人还不错,他这一次送的东西,咱们只怕要一年才能赚到啊。”陈大金感慨道。

  “那你说,他送了咱们东西以后打了败仗,咱们要不要参他。”阎思印道。

  “当然不能参,咱们收了人家钱,怎么能不为人家说话,而且再说了,你听说过他打过败仗吗?”陈大金问道。

  “从未听说过。”阎思印回道。

  “这不就对了,收他的钱,稳当。”陈大金笑道。

  “说的也是,罢了,咱们都把东西守好,然后去吃酒饭吧,今日是给刘仁玉他们接风洗尘,就不要再生事了吧,等今日过完,在严厉监督他们也不迟。”阎思印建议道。

  “知道,知道,咱们走吧。”

  陈大金和阎思印将刘仁玉送给自己的盒子收拾好了,便相携而去,吃酒饭去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