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逆天改明 第四百一十一章 规划

《逆天改明》第四百一十一章 规划

作者:修武兴国 字数:2893 书籍:逆天改明

  李继业被刘仁玉盯得心里直发毛,于是他赶紧出声问道:“大帅,您可是有话要跟末将说吗?”

  “自然是有的。”刘仁玉听了这句话,马上就收回目光,环视在场的诸位将主后,边继续说道:“如今国朝到了现在这个地步,内忧外患纷至沓来,唯有依靠咱们武人才能撑起这个天下,但是有一个问题,我想问问诸位,若是有一天建奴,北虏,流贼全部被消灭,从此大明海清河晏,天下太平,我们这些手握重兵的人会有什么样的下场?”

  刘仁玉此言一出,在场的诸位将主便你望着我,我望着你,默然无语。

  过了好一阵子,刘仁杰方才沉声道:“国朝以文制武,明显信不过咱们武人,若是真有那么一天,杯酒释兵权是最好的结局,若是今上稍有猜疑,咱们便是家破人亡的下场。”

  “这就对了,那帮朝廷里的当道诸公,现在求着咱们,尚且还算客气,若是内忧外患全无的时候,指不定要怎么拿捏咱们,所以我的意思是,我们要把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刘仁玉直言不讳地挑明道。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要造反了,但是在场的诸位将主,还有马天君却是一丝情绪波动都没有,仿佛听到的消息是再平常也不过的事情一样。

  其实这也不奇怪,当初李继业等人若是没有遇上刘仁玉,只怕已经在虎头山落了草,成了土寇,他们都已经想去当贼,对朝廷的忠顺之心只怕也没有多少。

  而且朝廷向来鄙视武人,使得武人对朝廷并没有多少归属感,而且他们现在能够得到如今这样的地位,其实全部都是托了刘仁玉的洪福,所以他们对朝廷的忠诚程度自然是远远地赶不上对刘仁玉的忠诚度。

  王左挂从前就是流贼,已经造过一次反,如今再造一次又何妨。

  刘仁杰和孙无病从前都是在死亡线上挣扎求存的大明底层人,从来没有享受过朝廷的半分好处,对这个朝廷也没有半分效忠之心,是以对于造反这件事情,也是毫不在意。

  刘仁玉看了看在场诸位手下的反应,便很是满意地笑道:“很好,诸君,我现在就你们上一次党课,将我们社会民主党成立的原因,以及奋斗的方向是什么,再跟你们说一遍。

  我跟你们说过,我中华自三皇五帝开创文明以来,距今已经有将近五千年的历史,这个历史延续到秦始皇的时候,是封建社会,天子与诸侯共治天下,秦始皇以后是中央集权宗法制社会。

  无论是什么样的社会,都强调等级,强调服从于权力,强调愚民政策。这样的社会结构,导致君权,以及依附于君权的各种权力不受限制,享受这些权利的人就成了特权阶层。

  我泱泱中华,自始皇帝以后,大致上都在走这样一个循环,大乱,大治,再大乱,再大治,如此往复不止。为什么会这样呢?自然是因为旧有的王朝特权阶层繁衍生息太久,子孙众多,他们依仗特权,抢夺土地,囤积财产。

  百姓的土地多有被特权阶层抢走的,而一个王朝到了末期,基本上都是君昏臣暗,贪腐成群,享乐成风,腐败的朝廷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不免开支巨大,财政入不敷出,就只能横征暴敛,百姓们被逼无奈,就只能揭竿而起。

  旧有的王朝因为实在是烂透了,通常都会被起义军一击而倒,比如两汉之绿林赤眉和黄巾军,隋末之瓦岗,唐末之黄巢,元末之太祖高皇帝。起义军在击灭旧有的王朝以后,会迅速取代旧有的特权阶层成为新的特权阶层。

  新王朝建立的时候,特权阶层的人口并不多,天下的人口也不多,土地相对于稀少的人口而言,还算很多,人少地多,人人都有田种,这才暂时太平下来。然后过个几百年,新的皇帝长于深宫妇人之手,不知民间疾苦,是以常常流连于声色犬马之中不能自拔,昏君多而明君少,朝政不清明,特权阶层繁衍的人口众多,就会依仗特权,剥削百姓,而贪官污吏也随之衍生出来,欺凌百姓。

  诸君可以试想一下,咱们大明那些藩王,哪个不是只因为出身高贵,生来就有家财万贯,而且他们还不知足,硬是要吞并民田,插手商业,与民争利。比如河南的土地,有一半在皇室手中,剩下的一半中又有大半在地主,士绅手中,百姓手里的田极少,却要负担整个河南的税赋,这不公平。

  皇室,士绅,占有大明大半的土地,却不负担赋税,穷苦的百姓只有很少的土地,却负担着沉重的赋税,这更不公平。

  从前咱们大明也不是没有叛乱,比如世庙老爷时的刘五刘六之乱,先帝爷时的山东白莲教之乱,都被迅速平定,但现在,到了咱们皇上手里,流贼从崇祯元年起事开始,到现在为止,一直都没有被剿灭,而且还还越打越多,这是什么样的景象,这就是王朝末期的景象。

  所谓乱世出英雄,咱们现在已经有了根本之地,有了一支强军,我也就有资格喊出咱们的理想了。

  我要结束发生在这片土地上的的恶性轮回,建立一个君主立宪的制度,限制君权,约束特权,让这片土地上的百姓参与到政治中来,自己决定自己的命运,让这片土地上的百姓活的有尊严,享受作为一个人类所应当享有的权利,作为人的权利,也就是人权。

  这就是我成立社会民主党的目的,而咱们社会民主党的奋斗目标,则是大明帝国之内,士农工商,四民平等;主权在民,虚君共和;司法独立,军队国家化。

  咱们奋斗的方向就是上面这几点,关于这些问题的详细原则,我都写在社会民主党的党纲里面儿,诸君回去以后在好生细看。现在我来说一说,咱们如何实现我党的理想,如何行动。

  首先,诸君想必很清楚,我们所在的延绥北地,土地贫瘠,不太适合发展农业,所以我们就只能发展工业和商业,借以生聚钱财,养活众多的军队,马上我就要招收六千新兵,使我军的总兵力达到一万人,然后我再带着训练好的行军北上草原,抢劫北虏,抢来牛羊马等牲畜,发展畜牧业。

  等到这些基础都打好,咱们再挥师向东,进入山西,将流贼全部剿灭,只留下一个叫李自成的流贼,让他继续搅动天下的风云,咱们就派人辅佐他,给他定一个政策,这个政策就叫做‘打贪官劣绅,分田地’。

  百姓之所以受苦,都是因为受到这个政权,还有为这个政权服务的特权阶层欺压所致。目前流贼良莠不齐,每每打下一个地方,都是不分青红皂白,穷人,士绅一并杀戮,那些丧尽天良的赃官劣绅死有余辜,只是苦了生来就在受苦的百姓们。

  咱们派人帮着李自成,让他减小打击面,只打击赃官劣绅,不动穷苦百姓分毫,这样穷苦百姓自然会拥戴李自成,他的势力也会迅猛发展起来。

  这个李自成可以做咱们想做而不能够做的事情,特权可以帮着咱们把士绅阶层连根拔起,把散布在全国各地的藩王全部杀掉,这样,咱们在建立新大明的时候,就不用担心旧有的特权阶层反扑。等到这个李自成成事以后,我们再消灭李自成,消灭建奴和北虏,让天下再度恢复和平。这就是咱们社会民主党需要做的事情。”

  刘仁玉洋洋洒洒,说了这许多,李继业等一干将主们听的很是认真。

  “大帅,咱们现在的一切都是您给的,您若是要造反,还不是一句话的事情,何必要去栽培那个什么李自成?”杨德胜不解道。

  “咱们现在毕竟是大明的臣子,若是造反,只怕名声不好,而且我以后还想立一个当今皇上的儿子当皇帝,若是我公然造反,把老朱家的藩王全杀了,只怕老朱家的子孙未必肯跟我合作。

  而流贼却完全没有这样的顾虑,李自成尽可以杀光朱明宗室,杀光贪官劣绅,到时候只怕还要他到北京去走一遭。其实皇上对咱们也还不错,只是他毕竟是正统,若是不死,只怕对咱们的大计不利,所以只能让皇上他死掉了。”刘仁玉解释道。

  “大帅,现在流贼人数虽多却十分好打,都是因为他们没有任何需要保卫的东西,若是等到他们都分了田地,有恒产者有恒心,这样弄出来的数十万大军战斗力肯定极强,到时候若是失控,只怕会成为咱们的大敌!”李继业适时提醒刘仁玉道。

  “不怕,不怕,到时候我自会令丹青训练特务,安插在李自成身边,监视他的一举一动,不怕他生出什么么蛾子来。”刘仁玉信心满满地说道。

  “大帅,那么多流贼,您为何选择那什么李自成?”马天君不解道。

  “那是因为李自成不滥杀,作为流贼而言品德还算不错。”刘仁玉解释道。

  “原来是这样!”马天君并没有问刘仁玉为什么会知道还有一个流贼叫李自成,而且他的口碑儿贼好,他还以为这定然是刘仁玉派的密探刺探出来的情报,却不知道这其实是刘仁玉熟知历史的结果。

  “既然大帅心中已有定计,我等自当遵从大帅的意思。”李继业等一干将主将刘仁玉已然胸有成竹,便各自表了一番忠心。

  “如此甚好,说完了这些大事,我还有一些事情想跟你们好生说说。”刘仁玉道。

  “请大帅明示。”诸位将主应声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