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逆天改明 第四百零六章 商业联盟

《逆天改明》第四百零六章 商业联盟

作者:修武兴国 字数:2608 书籍:逆天改明

  “那咱们就在这里过最后一个新年吧,三十那天,仁杰会带着姬云和光美过来我们这里一起吃顿饭,咱们两兄弟好生过过年。玉芸,这次仁杰他们过来吃饭,就由你来掌勺做饭,如何?”刘仁玉笑呵呵地询问孙玉芸道。

  “相公,既然是家宴,我做饭也无不可,只是您也要下厨帮忙,不然我就去不做饭?”孙玉芸调皮地一笑,要跟刘仁玉讲起条件。

  “行,此等小事,何足挂齿,依你。”刘仁玉浑然不在意地点点头道。

  “那就好,我就豁出去了,一定给您整出一桌饭菜来。”孙玉芸道。

  “嗯,为了感谢夫人你的高风亮节,突出的贡献,我决定今日三花聚顶,好生犒劳你一下。”刘仁玉舔着脸,嘻嘻笑道。

  “也不害臊!”孙玉芸听到这句话,不免脸上一红,嘴里轻声嘟囔道。

  “好了,我远征归来,旅途非常劳顿,这就吃了酒饭,好生歇息着。唉!回家的感觉真好。”刘仁玉慨然叹道。

  *****

  崇祯四年年尾,刘仁玉颁下命令,靖边堡,镇北堡,刘家堡之中的所有公职人员,休假七天,大年三十休假,正月初七开工,军队大年三十休假,正月十五开工,工人只能休息一天,也就是三十那天休息,正月初一到正月十五期间的工钱翻三倍,一天三两银子。

  刘家堡工地上的流民们,因为还要赶着修建刘家堡的各项工程,所以不能放假,但过年期间的伙食会有极大改善,算是一点儿小小的补偿吧。

  除此之外,上述三个军堡的所有公职人员,不准用公共资源来办私人的事情,比如公共马车私用,公款送礼,公款吃请之类的。

  这个事情一旦被陈丹青的新闻调查科查实,则从严从重处罚,绝不姑息。

  其实刘仁玉大可不必每年都强调一遍,因为他的颁布的法令又有谁敢不遵守,所有人都知道刘仁玉派遣的密探遍布在镇北堡,刘家堡和靖边堡之中,也许路边扫地的大爷,面摊的小老板,卖菜的老奶奶,甚至于路边玩耍的小孩儿都有可能是密探。

  所以在如此严密的监视之下,谁敢触犯刘仁玉颁下的法令。

  镇北堡,靖边堡和刘家堡的行政机构,到了腊月二十九的那一天便用封条将所有公用财产全部封存起来,任谁也不敢动用。

  在过年之前,整个镇北堡,靖边堡和刘家堡之中的过年气氛很是浓厚,马天君特地命令衙役们在分发国旗,家家户户门口都挂上了日月浪涛旗,除此之外,所有重要的街道上都张灯结彩,悬挂红灯笼,里面儿点上油灯。

  一派喜庆的气氛。

  镇北堡,靖边堡和刘家堡的百姓们,在刘仁玉的治下已经生活了好些年,像镇北堡那些早早地就归入刘仁玉治下的百姓,这两年攒了不少银子,仓廪充实,早已解决温饱问题,所以相应的就要追求更高品质的生活,也就是说购买力相当强劲。

  而刘仁玉治下的区域仅仅能够生产出粮食,玻璃镜子,肥皂,四轮马车,还有钢筋水泥和反季节蔬菜,其他的日用品,比如茶,白糖,瓷器,锦缎,上好的棉布之类的东西,一概没有。

  百姓们富起来了,就有了消费升级的需求,原先只要求一日三餐混个饱的,现在就有了新的需求,比如喝点儿福建建宁茶,喝点儿汾酒,杏花村,穿上蜀锦,松江布,把玩一下古玩字画,提升一下品味。

  刘仁玉治下的百姓以富足而出名,而且购买欲望异常强劲,那些个逐利的商人自然不会放过这个赚钱的机会,蜀中的商人,山西的商人,江西的商人,甚至江浙一带的商人都在往镇北堡,靖边堡和刘家堡赶过来。

  这些商人带来了这里的百姓迫切需要的高端消费品,极大地丰富了此处百姓们的物质文明建设,同时也给刘仁玉带来了新的收入。

  商业税。

  宋朝富足,是因为重视商业,现在的朝廷穷困,是因为不从商业发达的江南收税。

  刘仁玉根本就不用士绅,自然不怕士绅和商人的联合利益集团,所有的商人他的治下做生意,就一定要交税,不然一律不准进入镇北堡,靖边堡,和刘家堡。

  这些个商人要想赚钱,就只能乖乖地缴纳商业税。

  这些个商人缴纳完商业税,又按照惯例准备去镇北堡,靖边堡和刘家堡的官府那里去拜山头,打点的时候,却统统碰了壁。

  这几个地方的官吏,对刘仁玉的严刑峻法害怕到了极点,什么都不敢收,有些反应过激的官吏害怕刘仁玉误会自己收受贿赂,甚至还把打算行贿的商人抓到新闻调查科,极力申辩自己没有索取贿赂,都是这些商人自己要行贿的。

  在多次发生这样的事情以后,刘仁玉不得不专门派人去跟那些到自己治下做生意的商人们明言,到镇北堡,靖边堡和刘家堡来做生意,不需要考虑打点官府的事情,只要交了商业税,且办理好临时户口和暂住证,严格遵守自己制定的各项法律法规,就可以安安心心地做生意。

  那些个商人得到刘仁玉的保证,又发现刘仁玉治下的吏治非常清明,方才安安心心地做起生意来。

  这些个从外地来的商人,在刘仁玉的治下做过一段时间的生意以后,就惊奇地发现镇北堡,靖边堡和刘家堡的百姓们真是不简单,他们从未想过一个地方的普通百姓都能有如此旺盛的购买力,镇北堡,靖边堡和刘家堡里面儿,最普通的百姓都有能力消费锦缎,至于瓷器和茶叶之类的奢侈品,也是不在话下。

  而且他们还发现这里的男子几乎都有马骑,女人不仅可以不缠小脚,还可以在外面儿抛头露面儿。

  这里的一切都跟他们认识的大明不一样,让他们很是惊奇。

  而他们刚刚来到这里的时候,其实也不是很适应,这里的规矩非常严厉,他们这些商人在刚刚来到这里的时候,都被要求先到官府里去学习这里的规矩。

  买东西排队,马匹和马车靠右行,垃圾必须扔到垃圾箱里,不准随地大小便,且所有的大小便,必须到制定的公共厕所去解决。

  若是不遵守这些规矩,就要被处以鞭刑,还有罚款。

  有的商人对这些规矩起初并不如何在意,因为他们并不认为衙役们会认真执行这些规矩。因为他们走南闯北,早就见识到了官府的本质,拿钱不办事。

  可谁又曾想到,他们马上就因为自己的这个错误判断而付出惨重的代价。

  镇北堡,靖边堡和刘家堡的街道上,时常有衙役骑着马巡逻,只要看到有人违反规矩,二话不说,当众施以鞭刑,而且还要罚款。

  每当镇北堡,靖边堡和刘家堡的大街上发生有人被鞭打的事情,那些本乡本土的百姓就会大笑着说道:“”看吧,又有人被处罚了,这些外地人就是不长记性,好好说就是不听,估计被打上一顿以后,就会长记性。”

  “看他们现在这个样子,让我不免想起了从前的自己,以前我老是不听刘大帅的规矩,没少挨鞭子。”另外的百姓会不由自主地想起往事。

  百姓们听到这句话,都是会心一笑,尽在不言中。

  这些个商人以及他们的从人吃了好几次亏以后,才知道锅是铁打的,刘仁玉的规矩是万万不能违抗的,他们这才老老实实地严格遵守刘仁玉定下的规矩。

  毫无疑问,这些商人来到刘仁玉的治下做生意,会带来商品流动,也会带来人口流动。

  得益于这些外地商人的到来,不少本地百姓通过租赁房屋,帮闲,打工,又额外赚了不少钱,这为镇北堡,靖边堡,和刘家堡带来了繁荣。

  在这些商人为镇北堡,靖边堡和刘家堡带来繁荣的同时,刘仁玉还特意召集那些财力相对雄厚的商人,跟他们商量在四川,江西,湖广,合作发卖自家产品的问题。

  这些个商人自然都知道刘仁玉手里商品的价值,这些东西在有些地方那叫做有价无市,卖的相当之好。

  是以对于刘仁玉的加盟邀请,这些商人无一不是欣然接受。

  于是,通过这样一种合作模式,刘仁玉的府库里又增添了二十万两银子,这是商人们预先下的定金,只要刘家堡的工厂开工生产,就可以将产品分发到商人们的手里。

  然后这些商人就可以把自家产品带到各地去售卖,刘仁玉每年又可以得到不少收入。

  对于这样的合作方式,刘仁玉称之为商业联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