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逆天改明 第三百七十二章 全民经商

《逆天改明》第三百七十二章 全民经商

作者:修武兴国 字数:2528 书籍:逆天改明

  话说镇北堡和靖边堡的百姓们最早置身于刘仁玉的治下,是以早早地便已经分到田地,且因为刘仁玉集中力量,整修出一套完整的水利设施,陕西连年的旱灾对农业几乎毫无影响。

  再加上农业科研部门经过数年培育,已经培育出耐寒的小麦,陕西这个地方纬度不算很高,是以镇北堡和靖边堡的百姓秋季十月左右种植小麦,来年四月收获。

  四月份种植土豆,十月收获,这样一年之中,倒是可以收获两季粮食。

  如果这样仍嫌不够,还可以在山地上种植番薯。这番薯极耐旱,吸水能力强,百姓们只需不时除草,并且时不时地浇水就可以了。

  镇北堡和靖边堡的百姓们收获起来的粮食,刘仁玉只收三成,而且只收小麦,土豆和甘薯一概不收,百姓自己留着吃。

  如此一来,百姓们手里的粮食非常充足,而在粮食之外,刘仁玉还额外拨付有猪,鸡鸭牲畜和家禽给百姓们喂养。

  一般而言,每户人家,一般都会养一到两头猪,至于鸡鸭,一般都会养十几到几十只不等。

  百姓们养了猪和鸡鸭,得了猪崽和鸡仔,小鸭子,养大以后,便分别偿还刘仁玉的政府活猪一头,鸡鸭各一只,这样就算把借来的本钱还给政府,剩下猪和鸡鸭自己留着用。

  有些百姓家里养的猪,鸡和鸭自己吃绰绰有余,于是他们当中的有些人便动起脑筋,远赴延安,安塞和安定等府县去发卖自家的猪肉,鸡鸭。

  如此一来,有些人家倒是赚了不少钱。

  另外的百姓见这样可以赚钱,便有样学样,也跟着卖自己的猪肉,鸡鸭肉,和鸡鸭蛋。

  但肉和蛋是有限的,总会卖完,于是有些百姓又脑洞大开,买来肥皂和玻璃镜子跑到临近的村镇堡寨和县城中发卖。

  这些敢想的百姓赚了一大笔钱,于是更多的百姓加入到赚钱的队伍中来。

  刘仁玉了解到这个情况,并不反对百姓们这样干,只是现在的世道不太平,百姓们出去做生意可能会遭到洗劫。

  劫匪可能是山贼,可能是流贼,甚至还有可能是穷困的官军,为了保障自家治下百姓的安全,刘仁玉便授意赵打铁,可以将多余的火铳发卖给百姓,让百姓们用来防身。如此一来,百姓们便家家户户都拥有了枪支。

  百姓们手里有了火铳,农闲的时候就有事做了,以前农闲的时候,百姓们没事干,就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打双陆,马吊。

  现在有了火铳,百姓们的爱好就变成了比枪法,练枪法,尚武之风在镇北堡和靖边堡铺散开来,蔚然成风。刘仁玉还会派遣负伤退役的战兵到个村寨,作为教官,手把手地教百姓们如何战斗队形,以及训练他们白刃战。

  经过训练,镇北堡,靖边堡,以及分散在这两处堡寨之外的村寨男性百姓便都具有了一定的战斗力,那些个寻常的土贼,流贼想要抢劫刘仁玉治下的村镇堡寨,简直是痴心妄想。

  对于刘仁玉将武器发卖给百姓的做派,马天君曾经深为忧虑。

  他曾经对刘仁玉说:“百姓们有了火铳,倘若官府意欲行事而触犯他们的利益,他们岂不是要持火铳顽抗官府?”

  刘仁玉笑而答曰:“我给百姓火铳的目的,外抗强敌,内御昏暴官府。官府行事如果有理,何惧百姓不服。如若官府无理,百姓手无寸铁,只能任由官府鱼肉,如果百姓有枪,有武装,就可以以暴制暴,伸张自己的权利。”

  马天君闻之,默然良久,乃曰:“将军,目下镇北堡,靖边堡,刘家堡的庶务都是学生管的,您说官府昏暴,不就是说学生管的不好,学生请辞。”

  “天君勿恼,不是说你管的不好,你的个人品行无可挑剔,古风君子也!但是好的制度使坏人变好,坏的制度使好人变坏,咱们目下这套体系之中未必没有恶人,若是他们作恶,百姓们便有了反抗的本钱,你说是也不是?”刘仁玉笑道。

  “学生知道了。”马天君这才明白刘仁玉发卖火铳给百姓的目的,不过他好似想起什么一样,提醒刘仁玉道:“将军,依照大明律令,百姓不得拥有兵器,若是叫上面儿知道百姓们手里有火铳,又当如何是好?”

  “陈军门和洪制帅哪里管得了这么多,就算他们知道了,我也会以流寇作乱,特发火铳给百姓们防御的名义回复他们。”刘仁玉回道。

  “等到海内绥靖,再将火铳收回,对否?”马天君问道。

  “哈哈,此事容后再说吧。”刘仁玉笑而不答。

  马天君便不再问了。

  百姓们手里有了火铳,刘仁玉便特令自己治下每一个甲组建一个民兵火铳队,队长由甲长担任,十甲为一个一百二十个火铳民兵,由里长任民兵百总,平时遇敌,则由里长统带自己治下的民兵,协助正军防御。

  百姓们有了火铳,做生意的时候,通常就会先聚齐一个甲的民兵,然后便抱团出门。似这等有组织,有纪律,有战斗力的民兵队伍,寻常的流贼和山贼根本就不敢惹。

  镇北堡和靖边堡的百姓们有了雄厚的经济基础,刘仁玉才决定将马匹下发给他们。

  还是老规矩,现在官府发给百姓的马匹算是借的,等以后这些马产下小马驹,每户就要还一匹马,或者其他数额的马匹给官府。

  这个消息一散发出来,镇北堡和靖边堡的百姓们无一不是兴奋异常,已往做生意,因为没有有效的交通工具,只能靠走路,所以出去只能到安塞,安定和延安那里转转,现在有了马匹,可以到更远的地方去做生意。

  于是镇北堡和靖边堡的百姓们便一次性批发不少玻璃镜子和肥皂,再到其他很远的地方去发卖。

  这些个百姓的活动范围很广,东到山西,西到兰州,北至草原,南至延安,都有他们的足迹。

  他们的客户甚至还包括河套一带的蒙古人,还有山西境内的流贼,他们的生意一度做的还很是不错。

  这些事情刘仁玉都知道,他也不想管,毕竟人都有追逐美好生活的权力,这很正常,没甚好说的。

  得益于刘仁玉的这项政策,镇北堡和靖边堡的大部分男丁手里头都有一匹马,他们的马术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在增长。

  刘仁玉对此很满意。

  得闲的时候,刘仁玉还抽空去察看了一下刘家堡的进度。

  这个刘家堡目下城墙已经修好,下水道也修的很是宽广,刘仁玉专门进去体验了一把,那里面儿的空间非常大,就跟后世青岛德国殖民者修的下水道一个样。

  这样,他就再也不用担心下雨的时候刘家堡变成威尼斯了。

  曾祥柏,周安金,宋根银,宋世俊,这几位掌握着核心技术的工程师将自己的技术分别传授给自己的儿子,或者直系亲属,再让他们到陈丹青那里去报到。

  陈丹青给每一个技术人员都配有一个小队的保镖,一个小队足足有十二人之多,这些个保镖的职责就是保护这些技术人员,以免别有用心的人绑架这些技术人员,从而得到靖边堡赖以赚钱的核心技术。

  这些个技术人员被传授技术以后,便被分别派到辽东和江南去开设分厂去了。

  那些个保护这些技术人员的保镖在临走之前都接到了刘仁玉的绝密特别命令,若是这些掌握了靖边堡核心技术的人员有被不明势力掳走的风险时,就要立即将这些技术人员诛杀掉,以免技术泄露。

  何二狗接到刘仁玉寻找军犬的命令后,马上就找到了一种较为可靠的军犬品种,叫做陕西细犬。

  细犬是非常有名的狩猎犬,是西游记哮天犬的原型犬。刘仁玉让何二狗挑选出一百只细犬精心饲养,以便日后剿贼的时候使用。

  在饲养军犬的同时,刘仁玉特意让人到陕西米脂的李继纤寨寻来李自成的随身物件,让细犬闻,然后牢牢地记住这种味道。

  除了李自成外,刘仁玉还派人从张献忠的旧居中寻来一些个物品,让细犬记住张献忠的味道。

  这样,以后跟流贼作战的时候,刘仁玉便可以精确制导,一举擒获张献忠和李自成。

  这两个人,将来都是了不得的人物,以后用得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