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盛世之前 第三章 斗智勇11

《盛世之前》第三章 斗智勇11

作者:南枫子 字数:3240 书籍:盛世之前

  不久,蒙古派遣使者而至,玄楠召百官于太极殿宴饮相迎。宴中,使者道:“河间三镇,若请归,则郡王可返也。遂出玉佩,铭乐水郡王。”

  建章宫内。

  “姐姐,求你救救阿栖吧。”淑太妃哭着破门而入,发上金钗玉环掉了一地。“阿栖是你瞧着他长大的,他要是出了事,可叫我怎么活……”淑太妃泪如雨下。

  “好妹妹,你的心情我岂能不知?河间三镇是汴梁的屏障,如果在敌人的手里,那么汴梁也就暴露于蒙古的铁蹄之下了。阿栖是咱们大楚的郡王,他有他的责任。”太后正色说。

  “姐姐……不……,我不能没有阿栖。”太妃紧紧抓住袍角,抱头哭泣。

  玄楠立于暖阁外的廊下,听得清清楚楚,不禁潸然泪下。少年帝王天真地只不过探探耶律达的虚实。如能起事,燕云十六州收复就在眼前。然而,却钻进了蒙古人圈套。探得敌人势力的代价竟然是兄长的生命。玄楠握紧了拳,心道:二哥,我一定要将你救回来!一定!

  勤政殿中,玄楠看着眼前一片沉默,面色揾怒,强压心头怒火,尽量用平和的语气问道:“子安先生,你是当朝宰相,你说?”

  整个大殿的目光落在王相身上,子安是他的字。玄楠从高处看着他的花白胡子在空气中的抖动,期待着他的回答。

  “臣年老力衰,见事迟钝,不敢孟浪作语,干扰圣听。现蒙圣上询问,臣大胆禀奏:我朝高宗皇帝,孝宗皇帝,牺牲至亲,为天下太平。陛下万不可因小失大。如今蒙古势强,狼子野心昭然若揭,守好门户,韬光养晦才是。”王相不紧不慢地答道。

  听见王相王辅臣用高宗来堵自己,玄楠面色铁青,手紧握龙椅的扶手,将自己勉力按在椅子上,说道:“朕幼时就受先生如此教诲。然现时已韬光养晦十二年了。朝廷养兵已达一百一十八万,军费耗资每年以数千万计,可将骄兵情,全无报国之心;习练松弛,形同乌合之众;遇大仗而丧师,遇小仗而后退。收复燕云诸州缈无时日,北、西边境日遭蒙古侵蚀,朝廷不得不忍气吞声以财物换取安宁。去年,贡赐蒙古的白银十八万两、绢三十五万匹、钱三万贯,茶叶五万斤。国威丧尽,奇耻大辱!”

  玄楠说罢,转向谢相,问道:“之推先生是当年随摄政王收复汴京的军师,您今天就没有一句参奏吗?”

  谢相的枢密院是主管军务的,对政务他不愿插言,但涉及军务之事却不能不说。于是,他急忙叩头站起:“禀奏圣上,社稷为重。国家积贫积弱之状,时日已久,积重难返。臣所能参奏者,还是那句老话:愿圣上专治内政,二十年内,口不言兵。”

  玄楠再也压不住胸中的怒火了,嚯地一下站起来,指着谢辉,怒道:“二十年内,口不言兵’?只怕等不到十年,蒙古的兵马就要杀进汴京城了!你睁开眼睛看看,你们不许朕念骨肉情亲,也不许朕念天下大义了吗?蒙古兵马正在掠我牛羊,烧我村落,向河间镇频频进攻了,你还要朕闭口等待吗?”

  玄楠苦苦一笑,又问道:“那么身为户部尚书的徽秦先生也是如此看法吗?”

  徽秦是户部尚书李宁的字,他用衣袖擦了擦额前得汗,战战兢兢道:“臣无能,对不起先帝与陛下重托,才不配位,请罢。可是,陛下万不可凭一时激愤做千古罪人啊!”说罢,跪在地上,放下手中笏板,又将官帽摘下,轻轻放在地上,又超玄楠重重的一叩首。

  玄楠忽然大笑了起来,以拳击案,高声道:“罢罢罢!是朕难为了你们。平日里高官厚禄以待。要你们去治水,默不作声。如今郡王被掳走了,你们依旧默不作声!既然不做声,那就让朕自己去把二哥救回来!点兵五万,御驾择日出发往应州!”

  众臣齐刷刷地跪在地上,哭道:“陛下万不可以身范险啊……”

  王相,谢相更是老迈之躯跪于玄楠面前,一人抱住玄楠一条腿,让玄楠不可移动方寸。然而,玄楠奋力扒开他们,往大殿外走去。

  大楚史载:帝质书蒙古,若乐水郡王归,金银丝帛以谢。蒙古书曰,善,请陛下会盟于应州。中兴十二年谷雨,帝亲率大军五万,洋洋而出。

  后半夜,皇城司的地牢里,裘铁强撑疲惫,对鲜血淋漓的“朝鲜人”说道:“我们陛下宽仁,只要你说出此行的目的,一定会赦免你的罪,赐予你良田美宅。你们觊觎大楚,图的不就是不用在草原上忍饥挨饿么……”

  “朝鲜商人”双目轻闭,微微点头,任凭脸颊上的鲜血顺着脖颈流下,额前与头发黏联在一起,“好吧。我告诉你们。我是替布日古德汗来送他一万两黄金的。因为他告诉了我们乐水郡王的北行路线……”

  一间墙之隔,玄楠和宋楚对向而坐,不同的是宋楚被缚在椅子上,听到这儿,玄楠吓得惊出一身冷汗,而对面的宋楚忽然大笑了起来。

  玄楠一把揪住他的衣领,勃然大怒道:“你身为大楚一等公爵,竟然贪图钱财,做出叛国的事情来!事情败露,你竟然教唆死士企图杀了孟霍!阿栖和孟霍一个是你表弟,一个是你爱的人,你怎么能为了一己私利伤害他们!说!你是从何处得知乐水郡王行踪的!”

  “陛下,都到这份上了,还演什么戏……”宋楚瞪着玄楠怒气逼人的眼,道:“臣不知道乐水郡王北行,不认识那个蒙古细作,更不要说什么一万两黄金!您让礼部尚书诬陷我夹带,把我赶出考场。现在又说我通敌叛国,你这么做不就是要蓝儿离开我。身为一国之君,竟用如此龌龊手段!”

  “听着!朕是皇帝,想得到一个女人用不着栽赃臣下!”玄楠正色道。

  玄楠走出地牢后,裘铁问道:“陛下,可要对崇德公用刑?”

  “不必了,他不知情。”玄楠道。

  裘铁百思不得其解,道:“可是,细作指认的就是崇德公!而且指使刺杀的就是他的如夫人白露。”

  “找到白氏了吗?”玄楠问。

  “还没有。臣无能。”裘铁惭愧。

  “唉……”玄楠长叹一口气道:“若能捕获白氏,此案尚有可为。然而幕后之人有备而来……”

  “那乐水郡王可会有不测?”裘铁问道。

  玄楠无奈地摇了摇头,道:“蒙古使者应该就在路上了吧……”

  “可是,蒙古还没有得到陛下的赎金,怎么就给崇德公送来黄金了呢?”裘铁不解道。

  “因为他们想让朕相信。”

  “那如何处置崇德公?”

  “先关着他。”

  是夜,深春初夏,晚间清风徐徐,焦虑和内疚交织,玄楠却翻来覆去睡不着,他独上城楼,倚着城墙看着汴梁城还亮着的一点点稀疏灯火……

  “陛下,是你吗?”

  玄楠忽觉身后有声音,转身去看,只见冰蓝提着灯笼,在夜色中缓缓走来,

  独自提着灯笼,在夜色中踱步,不知不觉来到了南熏台。忽觉身后有声音,脚边多了一枚棋子。抬头只见冰蓝在高楼上朝他挥手,随后南熏台的大门被打开了,冰蓝身着浅紫色的对襟襦裙走出来,道:“陛下,我一直想当面谢你。”

  玄楠浅浅一笑,道:“你想怎么谢朕?”

  “救命之恩,说再多个谢谢也是轻的。如果上天垂怜我,就给我个机会来报答您。”

  “现在就有个机会。”玄楠道。

  冰蓝睁大了眼睛,一边期待着玄楠的要求,一边又暗暗担心做不到。

  玄楠浅浅一笑,把灯笼塞进冰蓝手里,道:“给朕打亮!”

  “好。”

  玄楠与冰蓝相步于中庭,地面上残存着的水痕倒影着天上月。灯笼的光将两人影子拉得欣长。

  冰蓝思忖了片刻,缓缓说道:“上次元宵灯会时,乐水郡王身体还健硕的很,可是不过几天,他就病了。那时,我还以为是他被唐小姐拒绝,害了相思病,因而在阿栋府里避世。可是他现在人在蒙古被俘,就说明那段时间他不在汴梁,他应该得了您的命令去了蒙古。陛下派他去蒙古干什么呢?自从辽被金所灭后,契丹分了两支,一支由耶律达率领依附蒙古,一支由耶律大石率领,称作西辽。近来,蒙古一直与西辽打仗。而粮草却由燕云十六州的百姓供养。这些百姓里,有契丹人也有汉人,汉人和我们本就是同宗同源,自是不必说。契丹人自是不愿意帮着外族人对付自己人,因而存了投靠大楚的心思也是有的。燕云十六州一直是国朝百年来的梦想。若是成了,燕云十六州自当收复,陛下与乐水郡王就是名垂千古的明君贤臣。”

  “不错,朕的确就像一只咬勾的鱼。”玄楠又惭愧:“近来不少汴梁的人市跌价,出现了大量便宜的契丹奴隶。阿栋买的小厮里,还有个六岁的孩子,是耶律达的同族,耶律达已被正法,他们的家眷被罚没,而二哥被俘,生死未卜……”

  “陛下,如果这时候,忽然冒出来个蒙古细作说,是宋楚告诉了他们陛下派遣乐水郡王与契丹密谋起事,所图幽燕。是那些奸人希望相信!”

  “你倒是像亲眼看见了这些事一样。”玄楠心里暗暗吃惊。这些日子,她一步未离开南熏台养病,竟凭着流言能见微知著。

  “那么陛下相信吗?”

  玄楠摇了摇头,道:“他不缺钱,也不至于为了跟朕憋气,出卖国家。最重要的是他不知道二哥的去向。这消息要么是阿栋不小心露了,要么就是宫里流出去的。”

  “那陛下会放了宋楚?”

  “不会。”

  “为什么呢?”

  “你已说了,他们希望朕相信。”

  “那陛下打算如何处置宋楚?”冰蓝追问。

  “这件事必须有人要负责,不是阿栋就是宋楚,朕别无选择。”

  “陛下,你!这公平吗?凭什么!”冰蓝气得发抖。

  “怎么,事到如今,你还打算嫁给他?他可是真的把那花魁领进了家里!今日来这里,就是为了让朕放过他?朕还以为……”玄楠忽然心中一股无名火窜起,不悦道:“朕真是自作多情!”

  看着玄楠一甩袖子,走下城楼的阶梯的决绝,冰蓝害怕极了,万一他铁了心要宋楚顶罪怎么办?赶紧追上去道:“不是这样的。陛下!”

  “那是什么样的?”玄楠没好气地说:“无论他是不是变了心意,你都爱慕他!无论他见你身陷危险无动于衷,你都爱慕他!若是这样,不必告诉朕!”

  “不是的!陛下!我想帮他,也想帮你。我虽然来汴梁不久,也感受到你们之间有误会。有些话您问他,他必不会讲。我问他,他也许就告诉我了……”

  “朕与他没有误会,只是素来不合罢了!”说罢,玄楠头也不回地走了。

  夜色中,冰蓝握紧手里的宫灯,看着玄楠负气的背影,决绝道:“若是不能帮他洗清冤屈!妾自请跟他同罪!”

  “随你便!”玄楠毫不客气地走下台阶,台阶的尽头那一个光点是王喜提着宫灯在等待,身旁还有四个抬着轿的黄门在等待。

  王喜拉开了软轿的门帘,等着玄楠上轿子。

  玄楠摆了摆手道:“朕不想坐轿,这轿子赏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