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吃货娘子珠圆玉润 第四百七十二章 如何恢复记忆

《吃货娘子珠圆玉润》第四百七十二章 如何恢复记忆

作者:樱花柚 字数:1799 书籍:吃货娘子珠圆玉润

  接下去的几天,万川不是被命令扎马步就是站太极桩,从早到晚,叫苦不迭。夫人和映月悄悄来看过几次,只见万川头上顶着一摞书,腰背直挺,马步已是有模有样,只是表情甚是凄苦。母女俩想笑又不敢太大声,只好憋到没人的地方才敢一起朗声大笑。

  这一天,万川终于受不了了,直嚷嚷说不学了,也不要殷九当自己的师父了。为表决心,还当众哭了一鼻子。

  殷九没反对,只说既然如此,那就索性放个假,还说要带万川出去玩一天。万川一听说出去玩,马上收住悲声,忙问去哪里玩。回答说是麓水寒塘。万川刚想问是不是要去驯玉虎,可是话还没问出口,却发现庭院和房屋早已都在自己脚下了。

  万川的脑筋没转过来,他不知道刚刚还在自己十几丈之外的榕树下密闭养神的殷九,是怎么样突然过来,又是怎么样将自己紧紧钳在胁下的。等他看清的时候,师徒二人早已经飞掠过大半个王城的上空,稳稳地落在了回龙寺里那座百丈来高的千佛塔顶端。

  塔顶天高风疾,轻纱般的薄雾袅袅环四,萦绕不散。万川又害怕又兴奋,不敢睁开眼,却又忍不住打开一条缝。

  殷九说:“川儿你快看!”

  “川儿害怕。”万川的声音比猫儿叫声还小,两只手紧紧捂着眼睛,只留一条指头缝。

  “男子汉大丈夫怕什么。”殷九说,“有我在,还能让你掉下去不成?”

  万川只好慢慢睁眼去看,果然是一番从未见过的景象。透过薄雾,大半个王城尽收眼底。人都成了蚂蚁,在横七竖八的街道上挤挤擦擦;勾栏瓦肆也都成了扮家家酒的玩具,一个个小巧玲珑;还有城西那条河,蜿蜿蜒蜒流向城外,不知流向什么地方去了。

  万川不觉看呆了,直到被几只燕雀叽叽喳喳吵闹着才回过神来。他问殷九:“咱们不是要去麓水寒塘吗?”

  “这就去了。”说罢,殷九夹紧万川便俯冲下塔,半空中脚尖在一个刚放起来的纸鸢上轻轻一点,立刻又掠上了钟楼。万川这一次没有闭眼,兴奋得又喊又叫,所到之处惹得众人纷纷侧目。师徒二人就这样,两三个起落便出了王城,往后山去了。

  天已经十分暖和,后山的林木也抽了绿芽,麓水寒塘俨然是一片春意盎然的景色。

  殷九领着万川来到寒塘的岸边,此时刚过正午,波光粼粼的水面映得两人眼睛都花了。殷九捡起一块扁平的石片,侧着身子往塘里一掷,只见那石头在水面轻点了五六下,直飞到水中央才沉了下去。万川立刻拍手叫好。

  殷九说:“我记得川儿最喜欢滑冰,可是这一冬天你因病没得玩,不如今日滑个痛快。”

  万川看了看水面,又看了看殷九,说:“眼下都快三月了,哪里还有冰?”表情里省略的话是“你多半是糊涂了。”

  没想到殷九却说:“有水就足够了。”

  万川正摸不着头脑,只见殷九已经飞身出去,正如刚刚那个石片一样,在水面轻点了三四下便到了寒塘中央。可是他却没有沉下去,脚下生了桩子似的稳稳当当停落在了水面之上。

  万川的嘴巴空张着,已经说不出话来。就在这时,似乎有风从殷九的背后汹涌吹来,他的头发、袍襟还有左臂空荡荡的袖子纷纷朝前翻飞而去。紧接着,他的脚下似乎环绕起风雪。风雪越来越大,迅速朝四面八方凛冽地翻涌扩散开去,所到之处,水面上瞬间结成了坚冰。转眼之间,整个寒塘已经冻成了一块巨大坚实的冰坨子。

  万川早已经看得目瞪口呆,愣愣地站在岸边不动了。殷九眼带笑意地从冰面上走过来,手在万川直勾勾的眼前晃了晃,问:“如何?”

  万川可是激动坏了,刚刚殷九带他在城里飞上飞下已经令他钦佩到不行,而现在这个将河水结冰的本事几乎要让他拿殷九当神来拜了。于是他连声地问这是什么功夫,又软磨硬泡非要殷九教他不可。

  殷九说:“本来嘛是要教你的,可是现下我已经不是你师父了。”

  “谁说的?!”万川嚷。

  “你自己说的。”

  “我什么时候说的?”

  “吃完午饭说的。”殷九装作没看见万川急得通红的小脸,继续说,“吴管家、你姐姐、你娘,满院子的人都听见了。”

  万川只好服软赔笑,一叠声的好师父,接着把三辈子的好听话都说尽了。殷九趁机说:“那你以后练功还偷不偷懒?”

  万川一本正经地保证:“再也不敢了!”

  回去的路上,万川又开始活动小心思。他话里话外跟殷九兜圈子,说只想学那飞上飞下,还有冻水成冰的本事,不想天天扎马步站桩子。殷九免不了又将“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的道理跟他讲述了一番。谁料万川却说起了曾经看过的那些话本。他说,话本里的人物都是跌落山崖,或者误入洞穴便寻得奇书秘笈,一练就成了绝世高手。怎么偏他就要从扎马步站桩子开始。然后他又眉飞色舞地询问殷九,有没有那种可以速成的奇书秘笈给他瞧瞧。

  殷九听了,头一回觉得气不打一处来。他在万川面前蹲下来,正色道:“川儿你记着,永远也不要存这种取巧走捷径的心思。这世上或许有奇迹和天才,但你永远也不能指望这两样东西会发生在自己身上。只有不指望,你才能走得远、活得久。记住了吗?”

  万川似懂非懂地看着师父,眨了眨他那双无邪的眼睛,小声应道:“川儿记住了。”

  某天夜里,万川睡得正沉,突然感觉有人在轻轻摇晃自己的身体。他睁开眼,见一个模糊的黑影立在自己床前,登时吓得大喊。

  “川儿别怕,是我。”

  “师父?”万川揉了揉眼睛,诧异道,“你怎么会在这里?”

  殷九说:“你不是想学让水结冰的本事吗?我教你。”

  万川看了看伸手不见五指的窗外,眼下深更半夜,又是阴天,连月亮都没有。他十分摸不着头脑,问:“现在?可是……”

  “别可是了,”殷九不由分说地掀开他的被子,将他拽起来,“白天人多眼杂,我这功夫可是独门秘笈,不外传的。”新笔趣阁

  万川没办法,只好爬起来。他冲外屋喊:“姐……姐!帮川儿拿衣服和靴子!”

  “别喊了。”殷九将衣服丢给他,“你姐不在这。”

  “不在这?”万川忙趿了鞋跑去外屋,掌了灯一看,外屋的床榻上被子叠得整整齐齐,姐姐果然不在。

  殷九说:“不仅你姐姐不在,整个侯府都空无一人,只有我们俩。”

  万川急忙穿了衣服鞋子跑出去,侯府果然空空荡荡,原本应该在廊下值夜的小厮一个也不见了。他又要往正房跑,却被殷九叫住。

  “爹娘呢?”万川带着哭腔问。

  “他们自然也不在。”殷九说,“你好好练功,明天一早我保证你就能看见他们了。”

  “保证吗?”万川的眼睛里结了一颗硕大的泪花,不放心似的又问,“爹、娘、姐姐、吴管家……明天早上都能看见吗?”

  殷九点点头,然后抱了抱这个委屈的小家伙。

  万川的脸埋在殷九的胸口,声音透过布料瓮声瓮气地传出来,又问:“那他们现在去哪了?”

  殷九回答说:“他们都还在各自的房里睡觉,川儿看不见他们,是因为川儿现在正在自己的梦里。”

  “……在梦里?”万川努力想要明白师父的话,可是这些话显然已经超过了一个六岁孩子的理解能力。

  “川儿乖,等天一亮就能看见爹娘和姐姐了。”殷九说,“但是现在,川儿要跟师父好好学东西,知道吗?”

  万川用袖子把眼泪揩了揩,点点头。

  如那日一样,殷九又一次带着万川掠过王城上空,往后山飞去。万川发现,不只是侯府,似乎整个王城都空荡荡的,街道上连更夫都没有一个。不知是不是天太黑的缘故,万川能看见的范围十分有限。只有二人飞掠经过的地方,瓦肆勾栏、纵横街道才逐一出现,可是极目远眺却是茫茫然一片漆黑。

  二人来到麓水寒塘岸边时,乌云已经散去,月亮出来了。殷九这时将万川拉到自己面前,神色异常庄重地说:“川儿,从今天开始,师父要教你一门很特别的功夫。但师父要你保证,这件事决不能对你我之外的第三个人说起,你能保证吗?”

  万川此前从来没见过师父这样的神色,哪怕是自己马步扎不好惹师父生气时,也没有现在这样严肃。于是他小声试探着问:“连爹娘和姐姐也不行吗?”

  “不行。”

  万川很想问为什么,但他又有点害怕,所以只好点点头。

  “很好,”殷九说,“如此,我便可以传你咒术了。”

  “咒……术?”万川在唇齿间小声重复了几次,又问,“……咒术厉害吗?”

  殷九被逗笑了,他抚了抚万川的小脑瓜,说:“这咒术乃是天地妙法之集,阴阳玄通之道。寻常的咒术师即便小有所成,也能缩地成寸撒豆成兵;再有所成,可以飞天遁地寻山探海,你说厉不厉害?”

  万川听得两眼放光,连连拍手叫好,直嚷着要学。

  殷九又说:“可是这咒术却并不容易学。即便是刚刚所说的小有所成,有的人花了几十年时间,而有的人甚至穷尽一辈子也做不到,更加没有什么取巧捷径可走,如此,你可还要学吗?”

  万川知道师父又在因为那天的“奇书秘笈”之言敲打自己,不免自觉惭愧,羞红了脸,于是忙毕恭毕敬作揖说道:“川儿知错了,还请师父不吝相授,川儿自当勤勉。”

  殷九点点头,说:“既然要学一样本事,必得首先知道它究竟是什么。川儿,我且问你,你可知我们身处的这个世界是由什么构成的?”

  万川上齿咬着下嘴唇,懵懂地摇了摇头。

  殷九让他盘膝坐下,闭上双眼,然后说:“这世间万物,皆是由阴阳二气幻化而成。所以,有天就有地,有日就有月,有男就有女……”

  “有爹就有娘!”万川嬉笑着马上抢话来答。

  殷九笑了笑,“你倒聪明,正是如此。”他接着说:“阴阳二气此消彼长,往复轮替,生灭更迭,于是这世间便由此形成了无数的‘灵’。在这些‘灵’当中,幸运的,成了山川草木、鸟兽鱼虫;更加幸运的,成为了如同你我一样的万物灵长。”

  这时,万川睁开眼,问:“那不幸运的呢?”

  “不幸运的,便永远游移在天地之间。”

  “那他们真可怜。”万川的表情突然变得很忧伤。他沉默了一会儿,又问:“师父,那阴阳二气是哪里来的。”

  殷九被问得愣了一下,然后回答他:“从‘道’中来。”

  “‘道’又是什么?”

  殷九摇了摇头,说:“‘道’乃是万物的本源,无人知其为何者,亦无人不知其为何者。”

  万川开始挠头了,“师父,川儿不懂。”

  殷九又说:“说无人知其为何者,是因为‘道’无法描述,也不可言说;说无人不知其为何者,是因为天地万物莫不生发于‘道’,又复归于‘道’……”他见万川已经开始打瞌睡,于是摆摆手,“算了算了,这个超纲了,以后你慢慢就懂了。”

  “我们来说点简单的,”殷九说,“现在你继续闭好眼睛,但不许睡觉,我下面说的话,你不仅要用耳朵听,还要用这里——”他用手指点了点万川的胸口,继续说:“刚才我们所说的,那些散落在天地间的灵,其实它们并非不幸,因为它们根本就不知道自己是什么,也不知道自己有什么用,它们仅仅是存在于世间而已。而所谓的咒术,本质上就是与这些灵沟通,甚至驱策它们为自己所用的一种方法。现在睁开眼睛——”

  万川睁开眼睛,看到师父摊开的手掌中似乎有白色光芒正在汇聚起来。接着,白光越来越亮,眼看着竟汇聚成一根半尺来长的冰凌。只见师父突然一扬手,那冰凌箭一样发射出去。万川的眼睛眨也没眨,可是仍没看清是怎么一回事。只听“铎”得一声响,几十丈之外的黑暗中立刻传来树干折断的声音。

  “看清楚了吗?”殷九问。

  万川的头摇得如同拨浪鼓。

  殷九叹了口气,说:“我已经尽可能地慢下来了,真正的对战中,是不可能以这样的速度出手的。好了,现在再闭上眼睛,我们来拆解一下你刚刚看见的——”他说,“其实,我刚刚只是做了两件事——第一,将湖边的水汽凝结在掌心成为一只尖锐的冰凌;第二,以极快的速度发射出去击打那棵树。然而在这一过程中,我至少调用了三种不同的灵——聚集水汽的某一种灵;降低温度使之凝结的某一种灵;还有,以极快的速度令某物发生空间位移的某一种灵。”

  “那么这些灵为何会帮我做这些事情?其实很简单,我念了一句话。”殷九自问自答,“我念的这句能够驾驭灵的话,在咒术中被叫做‘咒诀’或者‘咒语’。但要知道,咒诀可不是谁念都有用的,这个你以后会明白。除此之外,我还可以通过某些指法或手势达到同样的目的,那便叫做‘手诀’。至于有些咒术师还能通过符咒、器物来调遣灵,这个以后遇到了再说,现在说太多你也未必记得住……”

  殷九这时停下来,睁开眼睛。万川的头鸡啄米似的不断栽下去,又被自己残留的意识不断地纠正。他的鼾声越来越响亮了,涎水爬出嘴角,爬向下巴,又拉着长长的黏丝滴在了前襟上。

  殷九摇头叹了口气,却也只好安慰自己:川儿还小,不能着急。今天也只好先到这里了。

  他站了起来,将衣袖一挥,两道耀眼的白光突然环绕在师徒二人身边。黑暗只被点亮了短短的一瞬,接下去,师徒二人便随着那白光一同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