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大唐:从流放皇子到千古暴君 054 外调出京

  通常,帝王下旨,都会先将人夸赞一通,但后半段才是关键。

  倘若夸赞之后,接着大加封赏,那自然是好事一件。

  可若着跟上一句“然而”、“但是”之类的转折词,那就麻烦大了。

  所以,当李承干听见王德口中念道那个“然”字,便已知道,李世民这回是要找他的麻烦了。

  他怎么也想不通,为什么挨打的是他,被下旨申斥的还是他。

  明明是李恪语出不逊,而后大打出手,可李世民却反而找他的麻烦,李承乾心中大感委屈。

  等王德念完旨意,李承干愣在了那里,他方才已完全没有心情去听后面的内容,尚不知道自己经受了什么责骂。

  “殿下,该接旨了……”

  王德的声音将李承干唤醒,他赶忙口中念叨着谢恩,将诏令接了过来。

  王德没有停留,很快就离开了。

  但身后的太监宫女们这时却都哀怨连天,纷纷为李承干打抱不平。

  “凉州,那可太远了。殿下,咱们怎么办?”

  心腹太监凑上来道。

  “凉州?”

  李承乾心中一震,他这才将那诏令拿起来再看一遍,这一看,李承干顿时从头凉到脚心。

  这诏令中写的是,李恪领兵抵御外敌,为诸皇子作了表率,而李承干身为嫡子,当效仿李恪,为国分忧。

  李世民一书诏令,随意封了个中山王的封号,将李承干赶到了凉州去。

  那凉州地处边陲,西面就是大唐劲敌吐谷浑,北面又是败逃北上的乱世余孽梁师都,可谓凶险非常。

  那吐谷浑可不好惹,西晋时便已立国,前隋时曾多次犯境中原,与前隋打得是有来有回。

  而梁师都也是大有来头,其在隋末便拉起大旗,反抗朝廷。

  在大唐征服大大小小诸多隋末英豪之后,梁师都仍活跃在西北方向。他曾与大唐打过几仗,不敌之后,毅然投降突厥,乃是大唐的心腹大患。

  简单来说,这凉州之地,是强敌环伺,危险非常。

  这会儿被赶出长安,李承干已是大为光火,而当他知道被分封的地方居然还是凉州这样的边陲重镇,他更是又急又怕。

  这万一有个边境战事,难道要他亲自领兵,与敌人周旋吗?

  他李承干可没这个胆子,也承担不了兵败之后的责难。

  但总归有一个好处,让李承干稍稍心安。

  这凉州的南部,就是陇右地区,那里是长孙无忌的老巢,也是关陇集团的根据地。

  李承干的支持者们,大多来自陇右。他到了凉州,至少可以从南方获取强有力的支持。

  ……

  李承干被外派出京的消息,没多久就传遍了整个长安的官场,一时间,众说纷纭,好不热闹。

  有人说,这是李世民对李承干的贬黜,此举说明李承干已然失宠。

  这李承干身为大唐的准太子,本应留在长安,随时准备提拔升为太子。这时候被派到封地,十有八九是李世民对其不满。

  又有人说,这凉州之地,发生战争的机率不小,李世民此举意在让李承干积攒军功,找机会镀金。

  这说法倒也合理,毕竟那里是陇右地盘,有关陇集团帮衬着,很容易就能攒到军功。

  高士廉的府邸中,长孙顺德与高士廉两个老臣正在就此事商讨。

  当收到这个消息后,两人都是一惊,而后迅速凑到了一起。

  “陛下此举究竟是何意?”

  长孙顺德年岁不小,身形枯瘦,须发皆白,他此刻坐于堂下,抚须而叹。

  “听说……殿下与那李恪曾发生冲突,事后陛下就下此诏令,多半是对殿下有所不满……”

  高士廉身着常服,感慨而道。

  他如今方过五旬,较长孙顺德要稍年轻一些。他虽已有老相,但在官场之上,他这个年纪并不算大。

  但李世民登基,起用了大量年轻的官员,高士廉已有老臣之态。但好在他是长孙无忌与长孙皇后的舅父,在朝中仍是权大势足,关陇集团之中,除了如日中天的长孙无忌,就数他位份最高。

  “这事竟与那李恪有关联?”

  长孙顺德一惊,旋即一瞪眼珠,恨恨骂道:“那李恪诡计多端,又与咱们结有仇怨。定是他从中作梗,引得陛下对殿下不满,才下令派殿下出京!”

  他此刻吹胡子瞪眼睛,在那张枯瘦脸颊的映衬下,更显几分狰狞。

  “顺德兄,莫要急躁!”

  高士廉劝慰道:“至少,陛下此举也算给了殿下一个机会。”

  “那李恪不是号称勇武无双么?他能做到的,咱们殿下同样能做到!”

  “只要殿下在凉州能立几个战功,到时候,咱们在朝中努把力,使劲吹嘘一番,一定能将那李恪的风头压过。”

  “哼!”高士廉冷厉一笑,“那李恪什么出身?他在朝中的根基,能有咱们殿下厚吗?”

  “你可别小瞧了李恪,现如今,房玄龄、杜如晦等人可都力挺他呢!”

  长孙顺德又道。

  高士廉看了一眼长孙顺德,摇了摇头,一脸的淡然。

  “你莫忘记了,前几天在朝堂上,那些个蜀王党的官员可都没有支持李恪。他们不过是利益驱驶罢了,一旦风头不对,绝不会站在李恪身后支持他!”

  高士廉的话让长孙顺德的脸色好看许多。

  的确,房、杜等人也并非死心塌地地支持李恪,远没有他们关陇集团与李承干那般有血缘牵扯,稳固牢靠。

  “行了,你就不要再操心了!”高士廉又道,“此事我已飞鸽传书,告知了齐国公,他若有何打算,一定会知会我等。”

  “至于那李恪……”

  “他确实是智计卓群,武功不凡,这一次算是他赢了一手。不过咱们还有机会,只要殿下在凉州安然镀金,以后一定能找机会将那李恪按下去!”

  关陇集团这时正在辛苦盘算筹谋后事,而房、杜等蜀王党官员却是心中大喜。

  这李承干外调,对关陇集团是一个重大的打击,虽然李承干仍有机会借此镀金,但这毕竟是后事了。在此之前,他们已占得先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