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唐朝第一道士 第四百一十五章 百姓报名做民夫

《唐朝第一道士》第四百一十五章 百姓报名做民夫

作者:流连山竹 字数:2841 书籍:唐朝第一道士

  李世民在听了影子的话后,突然明了。

  着实,江湖之上,有着不少的宗派,都有不少的弟子在军中任职。

  其职位虽不会太高,除了禁军之外,其也的一些府卫当中,也有着不少。

  这是一股力量,也是李世民愿意看到的。

  “影子,要不要去通知九首?”突然,李世民向着影子说起钟文来。

  “圣上,这事情想来九首应该已经知晓了,信使急报如此大的动静,九首不可能不知道的,就是不知道九首当得知了松州的情况,会不会有什么想法了。”影子回应道。

  着实,李世民与影子二人,各有想法。

  松州战事的原由,毕竟有可能就是钟文斩了吐蕃国使团造成的,而这件事情,如果放在别的皇帝身上,说不定早就训斥钟文了。

  可如今到好,钟文连宫城都不再去了,就连影子这里,也都没有过来过。

  这其中到是让李世民心里有些不明白。

  或许,李世民并未想到钟文最近未曾出现在宫城之中,再加上国事繁忙,把钟文给忘了吧。

  而此时的钟文,带着几个小家伙,已经从城墙上下来了,正往着县侯府回去呢。

  不过,小花她们却是去了酒楼,回去的,也只有钟文罢了。

  城墙之上没啥可看的,能看的,也只有长安城的宏伟而已,上去过一次的小花,可待不久。

  至于钟文,一直在思索着关于松州的事情来,心里也是有些不得劲。

  着实,松州战事之因,钟文也认为是由自己而引起的。

  真要是打仗了,钟文心里也在思量着,要不要前往松州一趟,或许,自己前去查看一番,也能知道个大概情况。

  当天,各武将已是选了出来,李世民也签发了公文。

  松州的事情,到目前为止,好像一直由着李世民在掌控着。

  两天后,大军开拔。

  长安附近抽调了一批将士前往松州,而宫城内,也在两天前奔出无数快骑,前往需要征召之地而去传递着圣旨。

  古代的战争,打的就是人员,速度,以及后勤。

  人马已是出动,而开拔的,是骁卫,还有武卫以及屯卫三卫人马。

  在京城的三卫人马,虽说不多,毕竟,这里是京城,可没有那么多人,每卫在京城的人数,也才几千人而已。

  但要是把其所辖的府兵算在一块,那可就不少了。

  每卫人数少说也得有两三万人马,这一出动,就是三卫人马,总计绝对超过了十万之众了。

  再加上松州那边还有五万兵马,真要面对吐蕃国的那三万人马的话,到也可以应对了。

  至于这粮草,其实在早一个多月前,就已是运送了。

  不多,但也不少。

  再加上龙州附近的一些州府,也可以就近供给,而且也可以随时增援,一切都像是在李世民的掌控之中一般。

  而长安城中,却是在传着关于松州的事情。

  这两天的动静,早已是把整个长安城给闹翻了。

  上到朝臣,下到黎民百姓。

  所有人都在观望着这场两国即将要发动的战争。

  唐国人相对还好一些,每一个唐国人的心中,都在期望着自己国家能把吐蕃给打败,心中都鼓着一股气。

  但是,那些番邦人,或者在长安城的那些使团们,却是心惊胆颤了起来。

  犹其是土谷浑国的使团们,每日里都是在紧张害怕中度过的。

  土谷浑属于小国,而且邻近吐蕃国,而且,两国相交甚好。

  如今,吐蕃国将欲对唐国开战,这已然是把土谷浑这样的小国夹在其中,不知道该如何行事了。

  况且,土谷浑除了与吐蕃国交好之外,还与着西域诸国交好,更是与着突厥国交好,这已然是与着唐国是对立的。

  只是唐国现在没有空管土谷浑了,真要是腾出手来,下一个扫荡的国家,必然是土谷浑这个两头都想讨好的国家。

  “你们知道吗,我听说松州那边的战事,有可能会死好多人,吐蕃国的武力强盛,此次据说派了三万兵马准备袭击我唐国的松州,前两天从长安离去的兵马有着不少,也不知道松州之战后,还能回来多少人了。”此时长安城中,某里坊中的一个饭肆中,正传着关于松州之战的事情来。

  “这不还没打呢嘛,我唐国将士如此勇猛怎么可能会败于吐蕃,你替吐蕃说话,不会是吐蕃的探子吧?”一人反对道。

  “话也不能这么说,吐蕃与我唐国早有战事,而且我唐国败多胜少,这足以说明,吐蕃国的兵马厉害了,这又不是什么秘辛之事。”一食客劝说道。

  “就是,吐蕃国与我唐国的战事也都不是什么新鲜的事情了,哪年没有发生啊?你看每一次的战事,必然是我唐国吃亏,就是不知道此次能不能胜了。”一食问赞同道。

  “你们也别把吐蕃国说的那么厉害,如果我参入了军,我定当挥刀杀了那些蛮子不可。”一人愤慨道。

  “我也想去松州参战,只是可惜,我这身子股不如意啊。”一人附和道。

  这样的场面,在长安城中,可有着不少。

  有说好话的,也有一些不好的话,当然,只要是唐国人,基本都有着一个念想,那就是希望此次松州会战,能把吐蕃人给灭了。

  可是,谁又能知道结果呢?谁也无法预料到最终的结局如何。

  ……

  “我要去松州,我可以做民夫,军士,我要报名,我一定要去松州。”此时,长安城某里坊中,一处征调民夫的征召处,被许多的人给围着了。

  “诸位,本将知道你们心怀我松州战事,不过,民夫并非什么人都可参与其中的,而且,这路途还有些距离,此去,可不是一天两天,说不定是几个月甚至半年的时间,本将希望你们考虑清楚了。”征召处的一位参将大声的向着围观的百姓们说道。

  民夫能干嘛?

  无非就是运送上一些东西,然后在战争空档之时,上去前线搬运尸体。

  这是有好处的。

  除了免去一年或者几年的赋税之外,还有着一些额外的收入。

  比如敌方将士身上所携带的东西。

  不管是值钱的,还是不值钱的,只要不是本国的东西,你都可以纳入自己的荷包内。

  虽说,没有多大的危险,而且,收入相对来说也有着不少。

  做民夫当真没有什么危险吗?

  当然是否定的了。

  危险也不是没有,只不过相对那些在前线拼杀的将士来说,要稳当一些罢了。

  如果前方将士战败,那么不好意思,你不是被杀,要么就是会被掠了去吐蕃国当奴隶。

  可为何此次民夫征召,有着这么多人想加入呢?

  其实,这些人大多是长安城的一些无业游民,或者说没有多少收入的百姓。

  在长安城居住,除了要生活之外,还要交固定的税。

  就这点而言,没有多少收入的长安城百姓,自然是希望被征召在为民夫了。

  稍有一些收入的长安城百姓,可不会选择去做什么民夫。

  那可是挂着脑袋做民夫的,稍有不慎,就有可能没了命了,也只有这些无业游民,收入少的可怜的百姓,才会对民夫一行有着兴趣。

  “将军,我们懂的,懂的。”众人听着那位将军的喊话,心中哪里会不知道做民夫的事情,赶紧大声附和道。

  “那好,想要做民夫的,请排好队报名,如有闹事者,一律不纳用。”那位参将再一次的大声喊道。

  随着参将的话一落,众百姓开始排好队,准备报名了。

  不过,这队伍嘛,可就有些难看了。

  本就没有什么组织者,再加上也不是什么有见识的人,更别说读过书识过字的人了,排个队,如里有那么好看的。

  ……

  “阿二,你报上名了没?”傍晚,某里坊中一位汉子向着另外一名汉子问道。

  “舅兄,我报上了,报上了,说是明天到长安城西去集合,今天晚上我们得准备些东西了。”那位阿二的赶紧回应道。

  问话的,可是他舅兄,与他一同报名要去做民夫。

  不过,依着他家的情况,不做民夫的话,家中估计也难维持一个月了。

  长安城的活计,可没有那么好找,可以说是入不敷出的。

  做个民夫,其实也挺好的,如果战事只三个月左右,那他家就可以免去赋税半年,而且,还能得到一些补偿。

  如果战事半年的话,那可以免去赋税一年,补偿相对也多上一些。

  但如果在战场中能得到一些东西,他们必然会带回长安,卖了之后,也就可以换得粮食或钱财了。

  至于多少,就看那些东西值钱不值钱了。

  “好,阿二,赶紧回家,多准备些绳子,我家中的那个车子,我一同拉过去。”那位阿二的舅兄见阿二也报上名了,心中开心道。

  “好的,舅兄,你家的绳子多不多,要是不多的话,去我家带上一些。”阿二回应道。

  “我家还有不少,应该够用了,走,先回家。”那位舅兄回应道。

  这样的场景,在长安城南的一些里坊中,陆续上演着。

  长安城南的一些里坊,大多数属于穷人散居的里坊,为官者,或勋贵大多都居于长安城北。

  当然,也有一些居于靠所长安城南的里坊,就比如钟文所居于的县侯府,就在邻近长安城南永平坊中。

  长安城一百单八个里坊。

  宫城与皇城民中,从朱雀大街为界,由长安县与万年县分管。

  而其言贵的里坊,绝大多数,都在长安城东城,而最贵的里坊,以皇城与宫城东侧这些里坊。

  其里坊中大多数为皇亲国戚,更有当今李世民的子女在其中,说是贵不可言的里坊,也不为过。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