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逆仙九问 第一章王逸飞

《逆仙九问》第一章王逸飞

作者:朝阳观主 字数:2805 书籍:逆仙九问

  昌国,建国百年。繁荣昌盛,国泰民安。民生富裕,百业兴隆。天府之国,万邦来朝。

  百年至而圣人出。夫子王守正,乃百年一出之圣人。建济世学院,广培人才。纳天下俊杰,建不世之功勋。

  …

  随着时间的变化,巫山郡,已经成为了昌国当之无愧的文化中心,亦是昌国除了京都以外最为繁华的城市。

  时下三月三,春日阳光明媚,万物复苏,正是春日好时光。但今天诺大的巫山郡确是万人空巷,因为今天是一个特殊的日子。夫子王守正讲学之日!

  夫子殿,济世学院。夫子王守正静坐于高台。

  自从六年前,仁宗代天封圣,夫子为报答仁宗皇帝的知遇之恩,就定于每年的今天开坛讲学。而每一次的讲学都是开放式的,但凡有人愿意听,皆可前来。

  文人自古相轻,夫子第一次讲学便引来了天下读书人的不满。诸多成名已久的前辈,名声在外的后起之秀皆前来挑战。

  夫子一己之力舌战群儒,超众人远矣。一战之后,所有前来挑战者,皆对夫子行弟子之礼。

  从此之后,夫子的每一次讲学,都吸引来众多的人。不论是贩夫走卒,还是高官厚禄。不论是黄口小儿,还是耄耋老人。都能够从夫子的讲学中,得到收获。到现在万人空巷皆是为此。

  今日,夫子所讲,乃是孝。

  “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人之行也。”

  “通于神明,光于四海,无所不通”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是孝之始;“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是孝之终。

  …

  “人人生而为子。承前启后,人人皆为父母。知父母之不易,孝敬父母。而后老吾老及人之老!这便是教导世人与人为善”孝为大德,乃治世之方。

  夫子讲学,至此结束。但人潮依旧沉浸于夫子讲学的内容中。夫子也依然静坐高台,静待众人。

  直至天落黑幕,月上苍穹。一声鼓响,方才惊醒了众人人。察觉夫子讲学已经结束,众人纷纷起身,向夫子行弟子之礼。

  众人恭敬送夫子离去。

  …

  华灯初上,夫子离去。

  但是夫子殿却如同刚刚醒来,剩下的将是年轻文人的舞台。文人相聚,青年俊杰不胜其数。在夫子的默许下这一天夫子殿为天下文人提供了交流的机会。

  当然也诞生了许多才子佳人的美丽传说。

  “酒徒爷爷,你最好了。一次,就这一次,好不好嘛。你带我出去玩,改天我又给你偷我爷爷藏的好酒出来”一个少年,拉着一个老者,从后三殿的阴影里走出来。

  只见这少年,十岁左右年龄,灵气逼人,在腰间还挂着一个镶金的挂虎。一双眼焕发着惊奇的目光,好奇的打量着明明熟悉的不能再熟悉的地方。

  而他身边的老人五六十岁年龄,一身酒气,很明显是被眼前少年从酒桌上拽下来的。

  “酒徒爷爷你快点。你再这么慢,我就不给你拿酒了。”少年催促道。

  “诶,真拿你这孩子没办法。你慢着点,再这么快,我就回去了。”叫酒徒的老人回吓到。

  还真有用,少年听闻这话不得不放慢了脚步。谁叫这是请来的免死金牌呢?

  想起去年一个人偷偷跑出来,还没玩就被逮回去了,然后是一顿“黄金条”(竹鞭)。那滋味想想就不寒而栗。

  一老一少,来到卖吃食的地方。少年盯着一个做糖人的小铺子,再也走不动道了。

  老人无奈,掏出一文钱。看着拿着糖人,又嘻嘻哈哈的少年,老人宠溺一笑。

  继续前行,繁华无尽。两人慢慢的就来到了一个挤满了人的小院之前。大红的灯笼上用笔写了三个苍劲大字“灯谜会”。

  王逸飞好奇的向内张望。只见这院子里挂满了一排排灯笼,大约一数,乃七七四十九之数,每个灯笼下都挂着一张纸条。

  当有人要进入院子,都会得到一张纸一支笔。门口清楚写着参与奖励:猜对所有灯谜,获得虎睛竹笔一支!

  虎睛竹笔,是最珍贵的墨宝之一。采用白虎睛毛,搭配上等紫竹精制而成。(虎是山中兽王,而白虎是虎中异数,其凶焰更甚,百不存一)

  看着奖励,少年眼睛亮起了光彩,更有着跃跃欲试的表情。非是少年争强好胜,而是想到了那个酷爱而且善于写字的哥哥!

  此物为礼,绝佳。

  随着人群进入小院,少年也领了纸笔。只见院中已经人头攒动,更有甚者已经答题过半了。

  这样的比赛,谁先写完正确答案就是谁赢。少年自然不愿’虎睛竹笔’落入他人之手,和身边的老人说了一声,就匆匆答题去了。

  从写着序号为一的灯笼开始看起:左边一千不足,右边一万有余,打一字。少年快速写下一个’仿,字;

  第二个:自古不简单,有人也有山,山倒人挺立,能顶半边天,打一字。少年又快速写下一个’妇’字;

  第三个:说他忘,他没忘,心眼长在一边上打一字。少年记下一个’忙’字。

  …

  一个一个走下去。只见少年一边走,看一眼,记下谜底,又往下走。走的很快,写的很快。

  然后就很快的超过了很多人,看着前面只有几个灯笼了还有寥寥可数的几个人,又继续答下去。

  第四十七个:发现破绽及时补,打一成语。少年快速写下’见缝插针’。

  第四十八个:头顶小红帽,清晨嗓子好,打一动物。少年快速写下’公鸡’。

  终于还剩最后一个灯谜,也剩下最后一个对手。

  这是一个年约三十的中年文士,破有几分风采。当对方看见站在旁边的是一个十岁左右的小少年也不觉一怔。

  两人相视一笑便一齐看向最后一个灯谜:砦门重映残边月,自有秋色伴西楼。打一金属。

  两人皆是微愕!

  这个灯谜是真难!砦为异体字,同寨。而谜底更是一样十分特殊的金属,几乎很难接触到。如果不认识这金属,又是万万不可能会猜想到。

  两人同时交出答案,皆以为胜券在握,静等主会人公布结果。

  主会人慢慢看过两人交出的答案,发现两人竟然所有的答案都是一样,并且全对!

  便是最后那冷门一谜,二人竟然都知道:翩镍,一种军中火器的特殊材料!

  主会人,也是无奈的道:“两位公子所有谜语,全对。这一局算是平手了!”

  一语出,四座惊,这可是少有发生的趣事。

  “那这虎睛竹笔又该哪一位公子获得呢?”却有好事者问道。

  主会人也是一时语塞。两人不分伯仲,但是这虎睛竹笔却是只有一份,故而摘得竹笔者必然只有一人,但是不论判给谁都有不公之嫌!

  “既然两位公子不分伯仲,何不比对分出胜负?”这时观望者众多,其中有一人提出了意见。

  “妙极,妙极,正该如此。”围观者纷纷响应。

  比对,是文人较量的一种游戏,过对对联分出胜负,这也是一件雅事。

  “不知两位公子认为意下如何?”主会人也觉得这是一个好办法,便询问道。

  “善。”两人异口同声的说到。

  中年文士,本是大有身份之人,不想今日看到了虎睛竹笔,见猎心喜。哪里想到这突然出现的少年郎竟然一路过关斩将,最后竟然和自己平分秋色?

  本想最后一题能定乾坤,却不知这少年郎如何又能识得那物。若非自己官职所在,必然落败。心中早已憋了火气,看来要好好让这少年好看。

  当下出了一对:“二猿断木深山中,小猴子也敢对句(锯)!”

  少年郎听得书生所出对联,当下也是气愤。这不是骂自己是小猴子吗?那就比比!

  故回了一句:“一马陷足污泥内,老畜生怎能出题(蹄)?”

  中年书生又出:“图书里,龙不吟虎不啸,小小书僮可笑可笑。”

  少年郎再答:“棋盘里,车无轮马无缰,叫声将军提防提防。”

  中年书生:“天做棋盘星做子,谁人敢下?”

  少年郎:“地为琵琶路为弦,唯我能弹!”

  …

  二人皆是针锋相对,你来我往。双方均是不落一丝,转眼便对了十数联。而观望之人皆对此目瞪口呆,两人都胜众人远矣!

  似乎不愿再继续下去,轮到少年出题,少年郎稍一沉寂。方出一联:“三塔寺前三座塔。”

  中年书生微怔,难道对方江郎才尽?这么简单。当下脱口而出:“五台山上五个台。”

  少年郎哈哈一笑,抱拳笑道:“谢公子相让。”

  言罢,少年径直上到高台拿着虎睛竹笔,四下拱手离去。

  中年书生见此本意出言阻止,然而细想之下,当即面色大变。

  原来少年郎所处对联乃是隐字联。隐藏的便是’三塔寺前三座塔,塔塔塔’。少年郎可以加三个塔,而自己则不能说“五台山上无座台,台台台台台”这样一来字数就对不上了。而又不能“五台山上无座台,台台台”这样一来数字就对不上了。

  这一次,中年书生完败!

  …

  中年书生,呆立当场,他如何也不信就这样败了。

  他是去年京科的状元!更是曾经连中三元!但是今天却是惨败在一个少年之手!

  就在中年感到万分绝丧之时,却是有一个老农打扮的人笑着开口道:“公子不必绝丧,这少年非是凡人,便是败了也不可耻。”

  中年执礼甚恭的道:“老丈,不知这位小公子是何方神圣,好生妖孽。”

  老丈笑着道:“这少年乃是当今夫子幼子,王逸飞。少时聪慧,难有人及。今更胜昔!”

  老丈说完便笑着走开了,只剩下中年文士喃喃自语。

  王、逸、飞。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无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