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巧学经济学. 1.经济领域的全球大战――国际贸易

《巧学经济学.》1.经济领域的全球大战――国际贸易

作者: 字数:2487 书籍:巧学经济学.

  导语:

  所谓国际贸易,也称世界贸易,它是不同的国家和地区之间进行商品和劳务交换的活动。它由进口贸易和出口贸易组成,所以也常常称之为进出口贸易。

  从前,两个饥饿的人得到了上帝的恩赐――两根鱼竿和两篓鲜活的鱼。其中一个人要了两篓鱼,另外一个人则要了两根鱼竿。带着得到的赐品,他们分开了。得到鱼的人走了没几步,使用干树枝点起篝火,煮了鱼。他狼吞虎咽,没有好好品尝鱼的香味,就连鱼带汤一扫而光。没过几天,他再也得不到新的食物,终于饿死在空鱼篓旁边。

  另外选择鱼竿的人只能继续选择忍饥挨饿,他一步步地向海边走去,准备钓鱼充饥。可是,当他看见不远处那蔚蓝的海水时,他最后的一点力气也使完了,他也只能带着无尽的遗憾撒手人寰。

  上帝摇了摇头,决心再发一次慈悲。于是,又有两个饥饿的人得到了上帝恩赐的两根鱼竿和两篓鲜活的鱼。这次,这两个人并没有各奔东西,而是商定用对方的一根鱼竿和一篓鱼互相交换。

  最后他们都到达了海边。从此,两个人开始了以捕鱼为生的日子,他们有了各自的家庭、子女,有了自己建造的渔船,过上了幸福安康的生活。

  从经济学角度看,后两个渔夫的行为其实就是贸易,如果这种情况发展成了不同国家或地区之间所进行的交换活动就称之为国际贸易。

  所谓国际贸易,也称世界贸易,它是不同的国家和地区之间进行商品和劳务交换的活动。它由进口贸易和出口贸易组成,所以也常常称之为进出口贸易。

  国际货物贸易是相对国内贸易来说的,由于它是在不同国家或地区间进行的,所以与国内贸易相比具有以下特点:国际货物贸易要涉及不同国家或地区在政策法规方面可能存在的差异和冲突,以及语言文化、风俗习惯等方面带来的差异,所涉及的问题比国内贸易要复杂的多;国际贸易交易的数量和金额一般较大,运输距离较远,执行时间较长,因此交易双方所承担的风险要比国内贸易大的多;国际贸易容易受到交易双方所在国家的政治、经济、对外关系等条件的影响;国际货物贸易除了交易双方外,还需涉及到运输、保险、银行、商检、海关等部门的协作、配合,过程要比国内贸易复杂的多。

  国际贸易对参与贸易的国家乃至世界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主要表现在:调节各国市场的供求关系。世界各国由于受生产水平、科学技术和生产要素分布状况等因素的影响,生产能力和市场供求状况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差异,各国既存在产品供不应求的状况,又存在着各种形式的产品过剩状况,而通过国际贸易不仅可以增加国内短缺产品的市场供给量,满足消费者的需求,而且还为各国国内市场的过剩产品提供了新的出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市场供求的矛盾,从而调节了各国的市场供求关系。

  促进生产要素的充分利用。当今世界上,劳动力、资本、土地、技术等生产要素在各个国家的分布往往是不平衡的,有的国家劳动力富余而资本短缺,有的国家资本丰裕而土地不足,有的国家土地广阔而耕作技术落后。如果没有国际贸易,这些国家国内生产规模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都会受到其短缺的生产要素的制约,一部分生产要素将闲置或浪费,生产潜力得不到发挥。通过国际贸易,这些国家就可以采取国际劳务贸易、资本转移、土地租赁、技术贸易等方式,将国内富余的生产要素与其他国家交换国内短缺的生产要素,从而使短缺生产要素的制约得以缓解或消除,富余生产要素得以充分利用,扩大生产规模,加速经济发展。

  发挥比较优势,提高生产效率各国参与国际贸易的重要基础是比较利益和比较优势。利用比较利益和比较优势进行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可以扩大优势商品生产,缩小劣势商品生产,并出口优势产品从国外换回本国居于劣势的商品,从而可在社会生产力不变的前提下提高生产要素的效能,提高生产效率,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

  提高生产技术水平,优化国内产业结构。在当今世界,各国普遍通过国际贸易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和设备,以提高国内的生产力水平,加快经济发展,通过国际贸易,使国内的产业结构逐步协调和完善,促使整个国民经济协调发展。

  增加财政收入,提高国民福利水平国际贸易的发展,可为一国**开辟财政收入的来源。**可从对过往关境的货物征收关税、对进出口货物征收国内税、为过境货物提供各种服务等方面获得大量财政收入。

  加强各国经济联系,促进经济发展。现代世界各国广泛开展国际贸易活动,这不仅把生产力发展水平较高的发达国家互相联系起来,而且也把生产力发展水平较低的广大发展中国家卷入国际经济生活之中。国际市场的竞争活动,也促使世界总体的生产力发展进一步加快。这不仅促进了发达国家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也促进了不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

  然而,任何事物都有双重性,国际贸易也是如此。它在给国家带来利益的同时也会带来很高的风险。

  有这样一个故事:

  古时候,有一个国家的国王某一天下了一道非常奇怪的圣旨:本国的大臣必须穿丝绸衣服,但是老百姓绝对不能养蚕,只能种粮食。没人养蚕,丝绸自然就供不应求,价格就一涨再涨。

  见到这一情况,邻国几乎去过的老百姓都去养蚕制丝,再把丝绸卖到这个国家,许多人。几年后,这个皇帝又下了第二道圣旨:本国大臣绝地不能丝绸衣服,否则杀无赦,于是邻国的丝绸一下子卖不动了,不仅如此,由于邻国全国都在丝,无人种粮,他们只得向这个国家高价购买粮食。

  紧接着,皇帝下了第三道圣旨:本国的粮食一粒都不能卖到外国去。结果可想而知,不动干戈,一个没有种一点粮食的国家就从此灭亡了。

  如果以经济学的眼光看,这就是一个国家利用国际贸易毁灭了另一个国家。尽管这只不过是一个故事,但却说明了一个道理:国际贸易是有风险的。国际贸易毕竟是一种世界范围的市场竞争,它的负面影响也非常明显。由于国与国之间的经济发展很不平衡,经常会出现发达国家依靠强大的经济实力,不考虑全局利益,肆虐地进行经济侵略,有可能让发展中国遭受更大的损失。在这种情况下,国际贸易就像是一场经济领域内没有硝烟的全球大战。

  近几年来,国际贸易纠纷多次出现,它严重影响了一个国家某些行业的整体利益。

  2010年底,我国A公司通过网站结识美国B公司,并约定向该公司出售一批建材,付款方式为见提单附件付货款的60%。A公司随后将货装船运往美国。货物发出后,B公司以各种理由强调经济困难,要求减价。B公司的行为导致我出口方进退两难。如同意对方做法,则一方面利润大幅缩减甚至无利可图,并且有可能完全无法收回货款,如不同意对方做法,由于货物已在美国港口,则须支付巨额的码头及相关费用。

  上述例子中我国A公司与美国B公司出现的矛盾就是国际贸易纠纷。为了维护自由贸易,反对像上述案例中B公司单方面的贸易限制措施,世界贸易组织――WTO应运而生了,WTO在解决国际贸易纠纷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我国在加入WTO之后,与中国有关的诸多贸易争端便可以依据世贸组织的多边体制予以应对,更好地维护自身的利益,取得更快的经济发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