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不为天狩 269 昨晚怪事

《不为天狩》269 昨晚怪事

作者:匚舜 字数:2603 书籍:不为天狩

  此行一路向南,气候较为湿热,身上所带的衣物也尽是些薄衣。

  秦奉、林泽、石守信三人骑马来到李府门前。

  几人便装前往岭南,以免在官道上被人发现。

  三千里路云和月,抵达岭南境界。

  两位绝色美人,衣服越穿越单,要是稍微厚点,属实遭不住那种热毒。

  大汗淋漓,闷得发慌。

  到了边城琼州,城墙遭受连日的雨水冲刷,墙壁有些黝暗,潮湿处还长着一些青苔。

  这里的百姓,喜食稻米,不善辣,菜里面连点青椒的影子都没有。

  李长安与苏云汐动筷,吃了一口,还有些不习惯。

  段若沁在南地长大,对于这些口味,算是一种怀念,也吃的习惯。

  李长安直接干了两碗白米饭。

  天大地大,肚子最大。

  无论走到何处,城市都没有京都繁华。

  只是每个城市都有它自己的特色,这也就是经济学讲的城市效应。

  国富人聚,城富人聚,经济发达,金融繁盛。

  可讲起大陵的金融,可以算是一片空白,好在有了商贸经济和工人阶级。若想成大事,只需要找个合适的金融制度,将工商业阶级主的钱圈起来。

  这里若是要嫁接股票和期货模式,根本无法实现,不过搞一些原始形态完全可以。

  稍微动动脑子,就能把他们玩得团团转。

  不过,赚自己国民的钱没意思,要赚就赚外族的。

  来一波经济横推,大陵的版图直接扩展到西方佛陀讲法的菩提树下去。

  属实绝妙,但只是李长安脑子里的一张宏图,计划已经构想到了大陵承文一百年。

  大米饭吃多了,脑力还是得劲的。

  三人起身出了餐馆,直接去往琼州知府。

  到了府门前,李长安遭到府兵的拦截。

  他直接亮出飞鱼符,府兵也是认得,这符是皇家的东西,一脸慌张,连忙跪地磕头。

  李长安倒是威风凛然,也未让府兵起身免礼,而是话也不言,直接踏入知府府衙。

  琼州知府也算勤政,到了正堂后正高居在案牍前,翻看着各县呈报的奏折,拿起小楷狼毫笔,在空白处作注。

  李长安礼貌地站在堂前呼道:“知府大人!”

  琼州知府立即抬头,看见有人来访,便合上奏折,起身迎走过来。

  “卢知府!”

  卢知府拱手相迎,满身儒家气。

  “不知几位是?”

  李长安将飞鱼符递到他的手中一看。

  “老臣失礼,原来是大理寺的!”

  段若沁与苏云汐点头见过知州大人。

  李长安声道:“此行琼州,是圣上的密令,还望知府大人莫要张扬,也避免不了给知府大人添些麻烦,还望卢知府配合。”

  “微臣定当倾力而为,大人有什么吩咐尽管直说。”

  李长安淡笑盈盈道:“我是翰林院少翰林李长安,这两位分别的家妻苏云汐和好友段若沁。”

  卢知府点头笑声问候。

  “知府可有监察夜越国的动向?”

  “有,但无什么重要发现!”

  “你把户、兵两部的账目找出来给我,我需要核查一番!”

  卢知府毕恭毕敬,让知府主薄将账本呈送上来,让李长安查阅。

  李长安立即让云汐去门外看看,秦奉、林泽有没有联络到当地的寺卫。

  苏云汐快步跨出知府。

  秦奉他们还没有到,就在知府周围溜达了一圈,按理来说,知府周边应是繁华之地,可人丁稀少,苏云汐走到一个烤地瓜的老汉身前,买了一个热乎的地瓜,顺便询问了一下,为何知府附近都如此稀落,很少有人。

  老汉擦着额头的汗珠回道:“青壮年都去山里挖矿去了,家里的全是老弱病残,所以街上的人少些。再等等到晚上,会相对热闹一些。”

  “哪座山里的矿?”

  老汉憨厚摇手道:“这个我还真不知道,都是那些官家招人,干活给的钱也多,精壮劳力都愿意卖点力气,多换点钱来补贴家用!”

  苏云汐心中极为不解,拿着地瓜咬了一口,甜甜糯糯。

  等她返回知府门前,不远处便来了几个身影,应该是他们回来了。

  三人与苏云汐一起入门。

  卢知府的账本也已经准备完毕,厚厚的两叠,真够李长安研究些时日了。

  李长安见三位壮汉来了,便命他们搬书,带回去慢慢看。

  寺卫那边已经安排好了酒楼客栈。

  卢知府再三挽留,李长安还是坚持要住在客栈,不然出入府中,极其的不方便。

  一番离别言辞,一行入住月明客栈。

  寺卫,作为大理寺的情报机构,安营扎寨就必须往人流汇集之地,小道消息,社会各层,奇谲诡事,常常讲起,也常常发生。

  苏云汐向李长安提及所见所闻,李长安也注意到了此等情况。

  他迅速向寺卫核实这个情况,寺卫回禀道:“都是官府主导的一些矿区开采,并没有什么异常!”

  李长安继续问道:“是什么时候开始出现这种情况的,往前是什么状态?”

  寺卫言道:“都领方弘毅更清楚细节!”

  李长安立即传令方弘毅,他正好不在客栈。

  寺卫前去传令召回,李长安与苏云汐开始查阅那批账目。

  琼州知府,统辖九域八区,控据琼台三十六县。

  所有的经济账务,都会经手知府,除了皇帝特命的一些地方资助之外,都有造册登记的记录。

  一页一页翻看,属实太慢,李长安一时心急,也不想审查这些东西的出入。

  这些登记造册之人,连点大局观都没有,根本不知现代会计名录的优势,还是原始人的数据处理方式,看起来一个头,两个大。

  苏云汐与段若沁也是一知半解,根本看不出伪账的端倪。

  长叹一声,李长安心想,得找个熟悉账务的先生,好好审查一番。就知府内的那些主薄,也没什么能力,不然,能将账目做成这等样子。

  而今,只得另寻高明!

  李长安找来秦奉,让他负责在琼州城找一个出类拔萃的账务先生。

  秦奉也不知出类拔萃是何等谈吐,便找来寺卫,先全城撒网,最后让大人一一挑选。

  出了门,寺卫开始向四方出发,亲自去拜会那些民间的账务先生。

  一天的时间下来,月明客栈来了十多位账务先生,李长安一一面谈,当谈到伪账的收支出纳问题时,尽言不懂。

  其中有一人举荐,韶龙岗有一位经略先生,对于民生之财计,万般熟通,只要他经手指点的发家之道,无一人不富。此人就是性格古怪,那些富贾邀他去庭下出谋,却被全部谢绝。

  一人独处于韶龙岗下,种田为生,不舍得他那三间茅草屋。

  原来世间真有此等奇人,李长安一想,这和诸葛武侯秉性一样,不知三顾茅庐可否?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