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汉末第一兵法家 第七百四十三章 骤感风寒

《汉末第一兵法家》第七百四十三章 骤感风寒

作者:南宫我梦 字数:4588 书籍:汉末第一兵法家

  [[屯田事务一切正常,方法和策略都没问题,可,人出事了。

  李孟羲带着屯田队在外夜宿了两日之后,一不小心受了风寒,头疼脑热加之咳嗽流鼻涕一齐来了。

  当一早李孟羲起来之后,发现脑袋昏沉沉的,他敏锐察觉到了不对,拿手往自己额头一放,额头滚烫,顿时李孟羲心呼卧槽,(卧槽,发烧了!)

  事关小命,李孟羲赶紧召来先锋将军廖化,草草交代了几句,让廖化带着剩下的人去屯田。

  人甩给廖化之后,李孟羲赶紧坐上马奔回巨鹿。

  两天了,李孟羲独自带着屯田队伍在外两天了,刘备去探查过一次之后发现李孟羲扎营落寨等安排的妥妥当当,刘备很放心的下,因而往后两天就没跟着去了。

  巨鹿城中,刘备正带着简雍观看匠人造纸,当刘备忽然看见李孟羲回来时,刘备很惊讶,问,“羲儿,回来了?”

  李孟羲捂着口鼻,声音沙哑着说,“某染了风寒,回来看看。”

  一听李孟羲病了,刘备神情立刻严肃了起来,刘备赶紧就要跟李孟羲去找军医,李孟羲皱眉制止刘备,“莫跟着,容易传染。”

  用严厉的眼神逼住了刘备之后,李孟羲扭头朝伤兵营跑去了。

  刘备被喝止原地,尴尬无比。

  迎上简雍询问的眼神,刘备只能无奈摊手。

  至伤兵营,李孟羲直接问田卜在哪,不一会儿,田卜来了。

  田卜还以为李孟羲是来例行视察的,一见李孟羲,开口巴啦啦一阵说,李孟羲耐着性子听完之后,开口说到,“田卜,你快给我看看,我好像得风寒了……”

  田卜一听李孟羲沙哑无力的声音,再瞅瞅李孟羲带着病态泛红的脸色,顿时反应过来,“呀!”田卜惊讶出声,“快!随我来!”

  田卜一听李孟羲病了,也紧张了,是发自内心的紧张。

  到营帐里,田卜立刻开始行医诊治,这过程中,田卜看见李孟羲一直捂着鼻子,关切问,“军师,为何遮掩口鼻,是不舒服?”

  李孟羲朝外边看看,外边还能瞅见拄着拐杖在外走动的伤兵,眉头皱起,李孟羲看向田卜,“田卜,防疫之法,疫虫之说,你还记得?”

  田卜点了点头,“记得。”

  李孟羲便道,“某方才想起,伤兵营不同他处,伤兵们体弱身虚,易感疾病,而军医营所在,跟伤兵混杂一处,这每日里,多有得病之人进出走动,如此,伤兵岂不极易染病?”

  问题平日没注意,一注意到,就是大问题了。

  “这样,”李孟羲想了想道,“伤兵营另搬他处,医营分成两部,一部为军医,专为救治照料伤兵,另一部为寻常医者,救治余众。”

  “我一会儿去跟关将军说说,把伤兵营挪到僻静之处。

  还有,切记把伤兵营地打扫干净,要干净到有风不起尘才行,要是还剩的有石灰,石灰遍地撒些。”

  田卜认真的把李孟羲的交代记下了。

  李孟羲发现田卜一直盯着自己的手看,索性把手从鼻子上放下了。

  想了想他道,“某有一防疫神器,所谓【口罩】之物,田卜你还记得?”

  口罩田卜当然知道啊,田卜点了点头,回想着口罩制作的方法,“以厚布掌宽,剪一尺半长,上撒以烈酒,两头穿绳,罩鼻挂耳……”

  说着,田卜迟疑,“酒吸到鼻子里可不好受,还有,烈酒也不多了。”

  李孟羲笑了,刚一笑,喉中一阵憋闷,他偏过头,剧烈的咳嗽起来。

  田卜看李孟羲这个样子,很是担心。

  咳完,抬头,李孟羲笑着看着田卜,“田卜啊,你军师我另有神器,不必用烈酒了!”李孟羲脸上带着笑意,他声音沙哑,开心无比的说着。

  “方法教你,仔细记下。”

  “你可知如何闷炭?”李孟羲问田卜。

  田卜点了点头。

  李孟羲接着道,“关键就在制炭,把炭闷好,取些好炭,粉碎,碎成黄豆大小,然后将碎炭放锅上一蒸。

  蒸好了,炭便活了,某谓之,活性炭。

  你不妨拿墨水试试,碗里滴一滴墨,活性炭倒进去,刷的一下水就变白。”

  “炭便宜,比酒便宜,烧一窑炭花不几贯钱,一窑炭够全军用几年了。

  田卜,你待会儿去淄重营拿点布,找纹理细腻的布,用两层布,外一层,里一层,中用活性炭装满,然后封好,跟口罩一样,盖在口鼻上就好。”

  “你记下,军医营所有人,日后要日常带口罩。

  别人带不带无妨,你们军医日常接触病人,你们要是染病,再给别人看病,一传十十传百,防都防不住……”

  李孟羲是来看病的,结果他边看病边指导了田卜一堆东西。

  田卜把脉号完了,号得军师确实感了风寒,起身,田卜拿药去了。

  片刻后,田卜给李孟羲拿来一包药,嘱咐尽早煮了喝。

  田卜的医术李孟羲很信得过的,拿到了药,随手朝田卜拱手一礼,李孟羲回去了。

  ——

  营外,刘备跟简雍在那里等着,见李孟羲回来,两人赶紧凑上去嘘寒问暖。

  李孟羲满不在乎,举起手里的药给二人看了看,“我回去熬药。”

  回城主府,把药罐翻出来加水熬药的时候,李孟羲在想,话说,药为何要熬呢。

  稍作思考,大抵明白了。

  远古之时,华夏人的祖先发现动物们受伤之后会去啃食一些植物,好奇之下,远古的先人们便学着动物的模样,也学着尝食药草。

  就这样,先人们发现,有些药草吃了之后,会缓解疼痛,会让伤好的更快。

  这是中草药最早的发展。

  到后来,再发展,开始有人主动的去尝草药,去辩识草药的效用,这便是以神农氏为代表的一系列先民。

  再到后来,随着再继续发展,先民们发现,草药很难吃,树枝啊树皮啊之类的很难以食用,同时,此时进入了火的时代,先民们发现把草药放水里煮煮,再把水喝了,这一样能治病。

  从这儿开始,一路的发展过来,到了熬煮一步,中医药的药物最高级的萃取方法便长久确定下来了。

  可,到了这一步之后,到此为止了。

  从远古,到汉,到后世宋元明清,漫长的时代,古人在药物萃取方面,未能再往前跨越一步,用药依然是用原始的熬煮方法来提取药物的有效成分。

  熬煮的确能萃取很多物质,很有作用,但是,此方法不够用的,局限性很大。

  就比如,能治愈疟疾的青蒿素,青蒿素这玩意儿不耐高温的,一煮就分解变性了,所以青蒿是用“清水一碗,绞汁生服”。

  在之前造纸的时候,拿酒精泡麦秸想实验酒精脱色效果的时候,当时李孟羲想明白了个道理,道理是,分子运动原理。

  即,三十度的水,分子活跃度比十度的水活跃的多。

  也就是,熬药可以低温熬制,不用那么高的温度,可以用三五十度的水来熬。这样,既不容易破坏药性,同时,水具有一定温度,分子活跃性很强,温水里放一天萃取出的药物,比放在冷水泡一年萃取出的都多。

  熬着药,闻着从药罐里发出的古怪的味道,李孟羲就在想,低温熬药肯定有用的,相比沸水熬制,低温熬煮直接能让药物萃取效率提高几十乃是几百倍之多。

  为何只用了低温沸煮,药物提取效率就能高几百倍之多?这是因为,按李孟羲的推测,自然界中,能经受住一百度沸水水温还不分解不改变性质的物质,很少很少。

  几乎百分之九十九的药物成分,在一百度高温下,不是大量分解,就是大量变性了。

  常规的熬煮法,对药物的提取效率简直感人,所以,这大概就是为何中药一吃就得一年半载了,因为中医的熬煮法对药物的提取方法实在是太低效了。

  李孟羲意识到,只需一法,立刻能给医药技术带来巨大的变革,只需把低温熬煮技术发明出来,只需此一法,立刻能将草药的提取效率提高几十上百倍。

  方法实在是简单,而作用又是如此之巨大,李孟羲便想,该如何来达到低温沸煮的目的。

  他想到的第一个方法乃是,前不久为造纸弄出的高压锅。

  高压锅的原理是,气压大,沸点高。

  那么,让沸点降低的方法就是,降低气压。

  再参考高压锅的制作方法,高压锅是把锅盖用铁水给浇死在锅体上,以此来密封和锁住蒸汽,进而达到了高气压。

  可是,高气压容易达到,把锅一封就行,低气压,李孟羲的理解,真空好像就是气压最低的状态了。

  那么,降低气压的技术,似乎是得抽气,把容器里的气体给抽离出去,使其低于正常气压。

  这可日了狗了,低压锅似乎跟真空机一个技术。

  觉得低压技术有点难,李孟羲吸溜下了鼻涕,他开始思索起别的可行手段。

  真空机不好造,那么,寻求低气压的方法,似乎是可以找一个高山,比如爬到喜马拉雅山去,爬到半山腰,那里空气很稀薄,气压很低,很适合低温熬煮一些东西。

  可是,熬一锅药,还得翻山越岭爬山去,除非是在半山腰建一个大型药品场,不然成本根本降不下来。

  爬山煮药可行,并且难度远比攻克真空机的技术来的低,但是成本很不美妙。

  整个低压技术,整体不可行,用不了。

  一条路线被排除了,李孟羲继续想其他方法。

  根据之前煮酒精的方法,酒精坛里放着麦秸,酒坛已经被封死了,长时间加热,酒坛会炸了的,因而,当时加快酒精萃取作用的方法是,把酒坛稍微加热一会儿,就停了,停一会儿,再继续加热。

  以此方法,让酒精一直维持着一个较低的温度。

  此法可用。

  酒精可以间歇加热控温,熬药也可以。

  只是,李孟羲觉得这个方法太费人力,且火候不好控制。

  控温法排除。

  不能用的方法,不好控制的方法,全部舍弃了,再往下想,依李孟羲有限的知识,他想到,液体沸点,想到热传递,等相关知识。

  把这些知识一联系,他想到了一个物理知识。

  水的沸点,是一百度,而铁能加热到一千度,那么把铁放到开水里沸煮,那开水里的铁,温度一直恒定在一百度,根本不会继续升温。

  热量只会从高的地方传递到低的地方,过程不可逆。也就是,沸点一百度的水,没办法煮出几百度的铁。

  由此,低温熬煮的方法有了,熬药是得清水,清水干净,没有杂质,但清水的沸点一百度,一百度的高温又会破坏药性。

  所以,可设法把药罐放在低沸点溶液中去熬煮,以此来控制温度。

  问题很明了了,需要找到低沸点液体。依李孟羲有限的知识,他首先想起一个,酒精,酒精沸点就比水低一截,酒精可用,但是酒精太易挥发,还太贵了。

  另一个,李孟羲想到了食醋,食醋沸点似乎更低,且比酒精便宜。

  再往下想,到底还有何种沸点更低的东西,李孟羲想不到了。

  据说醋的沸点是七十多度,但这个度数依然有些高了。

  李孟羲觉得,最好是有一种五十度左右沸点的东西,在恒定五十度的低温条件下,药物成分当能得到最大限度的保留。

  可是,这个沸点五十度的东西,也不知道哪里去寻找。

  而要说一个一个去测试的话,把所有能找到的液体物质,血液,石灰水,桐油,草木灰,油脂,墨水,盐水,等一些能寻找到的液体挨个加热试一遍,或许有可能找到足够好用的低温液体,但是还缺一个关键道具——温度计。

  想到温度计,李孟羲忽而就想起了水银,水银这狗日的玩意儿,似乎沸点就非常非常低。

  但是,用水银去煮药,怕是不想活了,日了狗了。

  “日了狗了。”李孟羲突然嘀咕一句。

  一边守着的刘备和简雍,忽然看到李孟羲起身咚咚咚咚的跑了。

  刘备诧异的和简雍对视了一眼,“羲儿他方才说……”

  “他似乎在说,日了狗了。”简雍一本正经的说到。

  刘备疑惑,不知这日了狗了,到底何意。

  不一会儿,李孟羲回来了,李孟羲带着人,众人抱着大陶瓮,抱着许多个坛子来了。

  李孟羲指挥着众人忙碌着,他这里指点指点,那里指点指点,说两句话就俯身捂着嘴巴皱眉咳嗽两下,很不舒服的样子。

  刘备过来,关切的问,“羲儿,你要忙活什么?给我说,我来干。”

  刘备既然问,李孟羲便将方法一股脑传授刘备。

  李孟羲说,鸡蛋放热水里一煮,就熟了,但放母鸡翅膀里,翅膀里也热,鸡蛋却不会熟,反而还孵出小鸡了。

  此中道理乃是,一应物质,都有温度极值,有的耐热,有的不耐热,不耐热的,过热则死。

  草药也是,草药当中,物质繁杂,绝大多数物质是不耐高热的,而沸水熬煮,过于热烫,九成九的药用物质一沸煮就失去效用了。

  故,可一改寻常熬药之法,用低温熬制,只此一法,可多保存数十倍数百倍药质,只此一法,便足为医药技术之重大变革。

  李孟羲又道,醋此物,沸腾温度比水低的多,有乡间巫师弄什么手捞油锅的巫术,用的就是醋,此障眼法耳。

  李孟羲所讲的些许科学知识,讲的似是很有道理,逻辑极其融洽,刘备简雍二人倍感新奇。

  之后,大瓮中放许多食醋,将药罐吊起半沉在醋中,在瓮底支起火,对食醋进行加热。

  很快,醋沸腾了,满屋酸气。

  李孟羲探头去瞅药罐,药罐里本来已煮的冒泡的药水放到醋里煮了半天不见动静。

  罐中之水,跟瓮中之醋,成了两个鲜明对比,醋咕嘟咕嘟的翻腾沸腾着,而药罐里,一片平静。

  很久之后,药熬好,一罐药倒出了不满一碗的黑乎乎的药汁,药冷凉,李孟羲忍着反胃把药喝了,喝药的时候,李孟羲就后悔没听刘备的,后悔没趁热喝了。

  中药趁热喝是有道理了,放凉了的中药,味道实在太难喝了。

  这是为什么,药热的时候,味道还不那么大,可等冷凉了,味道变得很冲。

  李孟羲皱眉一口一口把药喝着,他在思考着这个问题,难道是说,因为热,因为烫,所以把口腔把舌头麻痹了吗。

  可似乎不对啊,热的东西,味道本该挥发的更彻底才对,可为何,凉药却苦的多。

  冷和热的区别……

  李孟羲恍然想到了一个可能,似乎是,重结晶什么的,就是说,温度降下来,很多物质会相互进行反应化合。

  还有,似乎是,高温状态下,物质从来都是分解析出的多,而很少有说温度高了物质反而化合了。

  所以,药趁热喝大概有道理的,热的状态下,物质绝大多数多还是相互分离状态,但是一旦冷下来,物质间化合了。

  从来都是热分解的多,而没有说冷了分解。

  李孟羲理解如此。

  至于说,热药喝到肚子里,不也凉了吗?

  不一样,人体有体温的,再凉也凉不过三十六度。

  药喝完了,李孟羲看着空空如也的碗,生病的话,喝完药了,接下来,是该睡觉了。

  见李孟羲放下碗,刘备还准备说让李孟羲去休息一下,李孟羲先刘备一步说到,“我先去休息,这两日,屯田事宜有劳两位。”

  说完,直接走了。

  刘备未曾说出的话卡在嘴边没说出去。

  李孟羲太有主意了,虽说年纪尚小,可看起来,他哪里需要人照顾了。

  回房间,李孟羲认真回想发烧感冒之后应该采取的措施,似乎是,应该多出汗,汗越多越好。

  于是,李孟羲被子往头上一蒙,盖的严严实实的,睡去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